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

合集下载

三年级叙事参观科技馆

三年级叙事参观科技馆

参观科技馆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科技馆。

最有趣的是头脑机能训练和抛物线传令。

头脑机能训练是模仿三维空间的转动。

我听见玩过的人都说“爽”!我赶紧排队。

轮到我了,我因为太想玩了,就踮起脚尖量身高,可惜还是没到1。

4米!不能玩!我赶紧说:“妈妈玩!”玩完后,我问我妈,我妈说:“头向下时一点也不晕!”抛物线传令是模仿回音壁,它相隔约12米。

它又象一对极大的锅盖,正中间有个直径约8厘米的坑,人对着坑说话,另一个人就能清楚地听见。

据说,它还是古代的电话机呢!我和妈妈谈着谈着,谈到了晚上吃什么,可时间紧迫,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抛物线传令。

你们猜猜我去了哪里?哈哈,是浙江科技馆!。

感受科技发展——小学三年级参观科技馆数学教案

感受科技发展——小学三年级参观科技馆数学教案

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都很难离开科技。

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一次参观科技馆并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当我们走进科技馆的大门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

这个身高足有1.8米,手臂和腿部的线条清晰流畅,它的脸上还有一个可爱的笑容。

我们停下脚步,围着这个转了许久,直到工作人员过来和我们聊起了这个的制作过程。

原来,这个是由工程师们精心设计和制作的。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的各个部件终于可以自如地拼接在一起了,它的小脑袋里也装上了智能芯片。

的面部动作、声音和身体运动都是由程序控制的,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人工操作,如说话、走路等。

我们都被这个的制作过程和功能所吸引,纷纷表示想亲自操作这个。

工作人员给我们发了一些控制器和手柄,让我们对进行了简单的操作。

有些小伙伴给发出了一些指令,让它做出各种动作和表情,于是让我们看得直发笑。

在科技馆里,我们还见到了很多其他的科技展品,像高速列车、细胞望远镜等。

作为一个数学爱好者,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与数学有关的展品了。

科技馆内的“数字独立”展品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一个展示初等数学基本理论的区域。

每一个展台上,都有一个数学问题和对应的数字或图形题目。

我们可以深入地思考这些题目,然后再填写答案。

看着自己写下的答案有正确的反应,我感觉自己好聪明啊!这让我更加喜欢数学学习了。

在这次科技馆参观中,我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我也知道,这样的生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科技素养。

作为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科技知识,多了解、多思考,并将启示和鼓励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分享,一起感受科技的发展。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案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案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科技馆参观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教学活动。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科技和科学的机会,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我编写了一份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案。

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在编写数学参观科技馆的教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明确和详细,涵盖学生应该学到的内容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将数学应用于科学领域。

2.学习如何测量和记录长度、重量和容量。

3.学习如何识别二维和三维图形,并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4.学习如何应用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步:确定教学内容和顺序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顺序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个例子:1.介绍科技馆的概念和追溯,向学生介绍科学和技术发展历程。

2.学习如何测量和记录长度、重量和容量。

3.学习如何识别二维和三维图形,并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4.分组让学生通过参观科技馆展室,学习交互看、试玩,通过科技馆中各种技术产品的展示和模拟实验,来看,摸,并下载应用程序,形成科技信息获取的好习惯。

参观过程中可以有教师引导和教学手段使用。

5.教师引导学生回到课堂中,通过回顾展示,巩固在科技馆中学到的知识,并教授如何应用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设计教学活动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这些教学活动应该涵盖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技能,并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关联。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活动:1.观察、讨论和记录:让学生在科技馆中观察展览和展品,并讨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和记录表格来帮助他们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2.实验和模拟:让学生尝试一些实验和模拟,以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发现科技创新——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案

发现科技创新——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案

推荐语:本文是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参观科技馆,发现科技创新,并运用数学知识做出简单实用的计算。

本教案融合了科技创新与数学知识,是一篇值得阅读、学习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及其应用场景。

2、学生根据科技创新理解量与数的关系。

3、运用数学知识做出简单实用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及其应用场景。

难点:学生根据科技创新理解量与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举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创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便携式电子设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服务等等。

2、讲解科技馆的概念及其意义(10分钟)通过讲解“科技馆”的定义、功能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参观科技馆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为将来的实践活动做准备。

3、参观科技馆(60分钟)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应用场景、对生活的改进以及其中的一些数学应用(例如:运动与力的关系等),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4、开展实践活动(40分钟)让学生以自己关注的问题为话题,团队协作完成小组工作,通过选定的科技产品进行计算、讨论、探讨新的应用场景等,切实地感受科技创新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5、总结(5分钟)通过教师总结及学生分享,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总结出科技馆参观与实践活动的重点及难点,为日后探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四、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探究科技创新的应用场景及其对生活的改进,引导学生对科技馆中少量的数学应用产生兴趣并学习。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参观科技馆并进行实践活动,了解科技创新的含义,理解科技创新与数学知识的关系,提高了对现代科技的认识和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和教育学生。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
4、将答案写在书上。
5、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最新《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最新《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最新《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参观科技馆》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第四课时.本课内容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2. 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二、探索新知1. 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2. 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3. 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列式计算,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三、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四、拓展应用13×3 70×5 24×2 15×331×3 34×2 24×4 13×5五、总结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12÷3=8÷4=6÷2=36÷6=18÷9=45÷5=49÷7=56÷8=2.口答(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二)情境引入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三)探究算法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算法: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5.拓展训练: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6.完成试一试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7.完成试一试第2题.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⑵组织全班交流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3.“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4.“练一练”第4题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三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设计:一、复习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二、情境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三、探索新知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2、指名列式,板书.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可能出现的方法:1、2×30=60 60÷2=302、6÷2=3 60÷2=304、将答案写在书上.5、完成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三、拓展应用1. 60÷3 200÷5 240÷8 120÷4560÷7 900÷3 180÷6 270÷9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你发现了什么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⑴还剩多少页每看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相关文章:1.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三篇2.《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备课教案4.小学三年级数学《配菜》精品备课教案三篇5.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500字范文五篇6.参观科技馆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7.参观科技馆有感600字范文五篇8.2019年参观科技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9.参观科技馆有感范文600字五篇精选10.参观科技馆观后感范文700字五篇。

2024年《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2024年《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2024年《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科技馆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科技馆中展示的数学原理和科技应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科技馆中展示的数学原理和科技应用,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教学难点:如何用数学知识解释科技馆中的科技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科技馆的介绍视频,激发学生对科技馆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想去科技馆吗?你们知道科技馆里有哪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参观前的准备向学生介绍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

分发参观指南和问题卡片,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参观和记录所见所闻。

实地参观引导学生按照参观指南有序参观,鼓励他们提问和发现问题。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鼓励学生使用问题卡片记录自己在参观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现象。

讨论与交流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科技馆中的科技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巩固与拓展设计一些与科技馆中展示的数学原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参观经历和所学知识,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学法:通过参观科技馆的实践活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问题导向法:利用问题卡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科技馆中展示的数学原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走进科技世界——小学三年级参观科技馆数学教案

走进科技世界——小学三年级参观科技馆数学教案

今天,我们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参观了当地的科技馆。

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来到了这个充满奇思妙想和科技感的地方。

本次参观的主题是数学,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项目和展品了解数学在科技中的应用和魅力。

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的数学展区。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智能数学,它们是一种可以自主学习和解答数学题目的,带有一定的特性。

我们可以向它们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它们会通过自己的智能学习算法准确地给出答案。

这让我们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让我们看到以后可能出现的机器学习和的未来发展方向。

接着,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的VR虚拟现实展区。

这里有许多有趣的数学游戏和体验,我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玩耍、探索、学习。

其中有一个名为“数字布丁”的游戏,是一种通过数字组装出不同形状的拼图游戏。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通过游戏的过程,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加深了对几何形状和空间结构的理解。

我们也体验了虚拟现实眼镜,感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游戏和学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和数学的广阔前景。

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的数学展板区,这里介绍了数学在科技中的应用及发展史。

一些较为深奥的数学概念在这里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

例如,我们看到了一个关于分形的展板,我们可以在上面玩游戏、自己画图像,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和了解分形的概念。

在展板区内,孩子们可以与互动,学习更多关于数学和科技方面的知识。

除此之外,这里展示了很多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应用于其他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学习,我们的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在科技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同时也对科学和现代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懂得了数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热爱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也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升华。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孩子们会更加珍视数学知识,并将数学与科技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探索新知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2×30=6060÷2=30
2、6÷2=3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
5、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1.“xx”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xx”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3.“xx”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xx”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
备课教案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
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
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三、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拓展应用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五、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备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秀备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