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八年级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doc

八年级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doc

八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各个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从而拓宽学生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捷径;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

(4)通过讲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有利于老师以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教学内容:一、考试情况介绍:优秀率 30%及格率40﹪二:试题分析1、考点覆盖面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的区分度较好;试题做到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

2.各题得分情况选择题的 7 题;填空题的 8、9 题;解答题的第七题和第八题失分较多;其它题目个别同学出现错误。

三:试卷讲评1、自我诊断: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并分别勾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因为马虎出错的问题。

2、小组讨论:自己改正完后;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中会的同学负责讲解。

(15 分)3、教师点拨分解因式(1)4x2-25 (2)16a2- 4b2 (3 )(x+p)2- (x+q)2 9特点:以上三式均是二项式;每项都是或者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可以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解:(1) 4x2-25=(2x) 2-5 2=(2x+5)(2x-5)(2) 16a2- 4b2=(4a) 2-(2/3b)2=(4a+2/3b)( 4a-2/3b)9(3 )( x+p)2- (x+q)2=(x+p+x+q)( x+p-x-q)=(2x+2p)(p-q)=2(x+p)(p-q)分解因式(1)-2x 4+32x2(2)a3b-ab特点:以上两题中每题的各项均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在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教案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和复习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2. 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综合题型的解题思路。

2. 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推理。

教学准备:1.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2. 解题参考答案。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次月考试卷的复习范围。

2. 强调本次月考试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对待。

二、讲解试卷1. 将试卷分成几个部分,逐一讲解每个部分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2. 针对每个题型,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

3. 针对易错题和难点题目,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讲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试卷中的题目。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讲解1. 对学生在第一课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复习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二、综合练习1. 布置一些综合题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2.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三、课堂小结1. 对学生在综合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强调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推理。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解题水平。

四、作业布置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批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试卷、学生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巩固了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水平。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讲评课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讲评课

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讲评课。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回顾一下本次月考的整体情况。

本次月考涵盖了我们在本学期所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检测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问题和同学们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大家查漏补缺,提高数学成绩。

二、试卷分析1. 试题难度本次月考试题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也有提高题。

基础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题则侧重于考察同学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知识点分布本次月考试卷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包括实数、平面图形、方程、函数等。

其中,实数和方程部分所占分值较大,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3. 典型问题分析(1)实数部分实数部分主要考查实数的性质、运算和化简。

部分同学在实数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如去分母时忘记乘以分母的相反数、根号内含有根号时未能正确化简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实数运算的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

(2)方程部分方程部分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部分同学在解方程时容易忽略方程的检验步骤,导致错误。

此外,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部分同学未能正确运用求根公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熟练掌握方程的解法,注意检验步骤,提高解题准确率。

(3)平面图形部分平面图形部分主要考查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部分同学在证明题中未能准确运用图形性质,导致证明过程出现错误。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图形性质的掌握,提高证明能力。

三、答题技巧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在解答数学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对于有多个条件的题目,要逐一分析,确保解题思路清晰。

2. 基础知识扎实,提高解题速度对于基础题,同学们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速度。

在考试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3. 注意解题步骤,规范书写格式在解答数学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规范书写格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第一篇: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八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1.试题结构的分析本套试题满分120分,七道大题包含24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42分,主观性题目占78分。

2.试题的特点(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第一章、第二章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

(2)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

如第16题、17题、19题、题24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3)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二、试题做答情况分析试题在设计上保持了一定的梯度,学生对客观题完成教好,后面的主观题完成较差,特别是应用方面,分析原因是:平时对阅读题较少,不能从题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缺乏耐心。

三、存在情况:1、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但进步不大,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譬如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课后不作业,考试不认真做;两级分化严重;差生面较多,特别是二班2、数学思维缺乏(分组讨论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实际应用题型缺乏突破,对基础掌握不扎实,导致后面的大题失分非常严重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只会就题论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审题意识不强,粗心,没有做阅读题的耐心;四、教学启示与建议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平时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初中数学试卷评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卷评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次试卷的整体情况,分析自己在试卷中的得与失。

2. 帮助学生掌握试卷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2. 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解。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卷的题型、分值和难度。

2. 学生汇报自己对试卷的初步印象。

二、试卷分析1. 教师根据试卷评分标准,对试卷进行整体分析。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反思自己在试卷中的得与失。

三、重点难点讲解1. 教师针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a.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b. 解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答题技巧讲解1. 教师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讲解答题技巧,例如:a. 如何审题b. 如何规范答题c. 如何避免低级错误2. 学生认真听讲,学会答题技巧。

五、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道与试卷相似的问题,让学生当堂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次试卷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次试卷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答题技巧。

3. 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试卷的讲解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说课稿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说课稿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一节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

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完成一份数学试卷后进行的,目的是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试卷中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成绩。

二、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2.巩固和加深对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的理解;3.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试卷进行逐题讲解,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具体步骤如下:1.统计学生成绩和错误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2.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3.对一些难题进行拓展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4.对一些简单题目的错误进行纠正,提醒学生注意细节问题;5.最后进行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讲解:教师首先对试卷的整体情况进行概述,然后逐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2.学生互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课堂练习:在讲评结束后,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4.反馈与总结:最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设计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正确解题等;2.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再次批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如进行类似的题目练习等。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在课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和测试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也要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如学生对某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存在困难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年级数学上试卷讲评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试卷讲评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分析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类型,找出错误原因。

2. 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本次数学考试的整体情况,表扬优秀学生,鼓励进步学生。

2. 提问:本次考试中,大家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题目感觉困难?二、试卷讲评1. 分析选择题a. 对错题进行分类,找出错误原因。

b. 针对错误原因,讲解解题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c. 演示典型题目,让学生跟随解题思路,加深理解。

2. 分析填空题a. 对错题进行分类,找出错误原因。

b. 针对错误原因,讲解解题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c. 演示典型题目,让学生跟随解题思路,加深理解。

3. 分析解答题a. 对错题进行分类,找出错误原因。

b. 针对错误原因,讲解解题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c. 演示典型题目,让学生跟随解题思路,加深理解。

d.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考试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强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加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布置作业1. 完成本次考试错题的总结和反思。

2. 针对本次考试中的问题,进行专项练习。

教学反思:1. 在讲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技巧。

2. 加强对学生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数学试卷讲评说课稿

数学试卷讲评说课稿

数学试卷讲评说课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今天我们将要为同学们讲解一份数学试卷,通过这次讲评说课,我们将认真分析试卷中的题目,并指导同学们如何解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

第一题:计算(-3)^3+(-2)^4的值。

A. 19 B. 17 C. 7 D. 5该题是一个关于整数次方运算的题目,我们可以先计算出(-3)^3=-27,(-2)^4=16,然后将两者相加得到(-3)^3+(-2)^4=-27+16=-11,因此正确答案为D. 5。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需要注意整数次方的计算规则,即负数的整数次方是将负号和次方指数分别进行运算,而非将负号也放入次方括号中计算。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道解答题。

第二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另外两条边长之和为7,求短边长。

请用勾股定理解答。

该题是一道关于勾股定理的应用题,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设直角边分别为a,b,根据题意可以建立方程a+b=7,a^2+b^2=5^2。

我们可以解出a=3,b=4,因此短边长为3。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灵活运用代数方程解题。

最后一个题目是一个复合题目,涉及到多个数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第三题:有一家酒庄生产红酒和白酒,已知每瓶红酒售价为20元,每瓶白酒售价为15元,红酒的销量为100瓶,白酒的销量为200瓶。

如果红酒和白酒的总收入为6000元,请问红酒和白酒的成本分别为多少?该题是一个关于成本利润的计算题,我们可以先列出方程组,设红酒的成本为x,白酒的成本为y。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组20*100-x*100+15*200-y*200=6000,解得x=10,y=5。

因此红酒的成本为10元,白酒的成本为5元。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需要将题目中的信息转化成方程,然后通过运算解出未知数的值。

通过对这三道题目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数学问题是需要我们将观察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和创造力融合在一起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

下面我将从试卷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试卷讲评课的理解和设想:
一、试卷分析:本次月考试题有一定难度,计算量较大,试题覆盖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所学全部内容,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并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测试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欠佳。

成绩分析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订正试卷及教师的试卷讲评,加强对《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两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理清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错误解题的纠正,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运算的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查缺补漏,进而完善《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这两章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的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试卷查缺补漏,主要针对第7、8、10、14、21、24题等,加深对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交流,纠错为主,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学法指导:通过自查自纠总结得失;通过进一步拓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改正,并集体展示交流结果,完成课堂练习。

四、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1、教法选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活动法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共用。

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月考的情况,让学生看清统计结果,分析自己成绩,找准自己的位置,再引导学生观察试卷,找出较易解决的错误问题并小组纠错解决。

其次,对试卷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解决,并给出具体过程。

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拨和试卷纠错后获得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完成几道变式练习,以检测反馈本节学习效果。

2、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课注重围绕试卷的纠错,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纠错,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讲评的全过程,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

五、教学过程
活动1、概要分析激趣探疑(约3分钟)
展示成绩优异同学名单。

成绩统计:公布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

错题分析:教师课件展示部分同学错题情况及优秀试卷。

板书课题------月考试卷讲评——二次根式、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针对考试成绩做简要分析,让学生对总体情况有所把握,激励学生,明确目标。


活动2、纠错点拨查缺补漏
(设计意图:纠正试卷中的错误,找出难点进行合作交流,找出问题症结,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运算的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查自纠(约2分钟)
学生在检测结束后,已经进行了课外反思交流。

课堂上,学生单独把因粗心大意、不仔细而造成的错误纠正过来。

只需很短的时间纠正在试卷上,并把不会做的题号做上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纠错(约8分钟)
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督促学生浏览试卷,六人一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一帮一改正比较容易的题目,并找出错因,相互检查纠正疑难,进行交流。

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由小组长汇集把题号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内将本组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进行解决,将不会的问题提交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又节省了课堂内的讲评时间。


3.课堂集体展示(约15分钟)
对各组学生将未能解决的题,先由会做的小组学生口述或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各组都未能解答的题目,教师先提示解题思路和方法,仍有困难教师做示范解答。

(可能板书第10、14、24题)
教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参与度,适时的给以解题方法的渗透,并以P PT课件展示解题的规范过程。

在展示10、14、24题的过程中板书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

(设计意图:经过各组讨论交流,遗留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各组问题不尽相同,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效度,全班都不会的问题由教师提示讲解,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3 分类规整延伸拓展(约2分钟)
学生反思:分析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照自己的不足与纠结,谈谈自己本节的收获。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经历了第一次月考试卷的纠错及讲评,进一步掌握了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体会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4 聚焦变式巩固提高(约13分钟)
1、链接中考
(2015,陕西)计算:
-3
1
2 (()
2、如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dm,高为5dm,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
(1)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分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从点A绕一圈爬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分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1)如图所示,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dm,高为5dm, 3,5A D d m B D d m π∴==
22(3)510.7AB dm
π∴=+≈. (2)如图所示,
6,5A E d m C E d m π==
22(6)519.5A C d m π=
+≈ 答: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程是10.7分米,从点A 爬到点C 的最短路程是19.5分米.
结合活动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完成变式练习,以检查讲评交流展示后的学习效果。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一个完成的由教师检查评定,小组内其他学生完成的由第一个完成的学生根据老师检查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

课堂内未能完成的习题作为课外练习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的变式练习与试卷有紧密关系,但又不是试题的翻版,而是在试卷习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形,进行变式训练,融汇贯通,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延展训练,达到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活动5 选择作业,深化提升(分层要求,异步达标)(约2分钟)
1.将课堂集体展示的试题写在作业本上;
2.卷面成绩在72分以下的同学将自己试卷中存在的没有具体讲评的错误纠正在试卷上,包括写出解题过程;
3.卷面成绩在72分以上的同学将变式题作为作业。

课题
副标题
一组:
问题 方法 思

10 多媒体
屏幕 变式1题 变式2题 C C
E
以上是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