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电影特征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艺术特征

日本 动漫在文体的形式上受到了史诗风 格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动漫是脱离现实 的。除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动漫家 擅长于运用直接引用、移用、变形、象征、 转喻或隐喻等一系列艺术手法,在神话性的 故事中注入丰富的现代生活元素。代表, 《柯南之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新撰组异闻 录》
新撰组异闻录
一、现代价值观念的反映
龙珠
风之谷
银河英雄传说
3、复仇主题,在经典的史诗作品中,复仇是一个 常见的主题,复仇常常伴随着战争,但是战争仅 仅作为背景出现。重心在于两种力量不可调和的 冲突的戏剧性形态的描述上。 代表作:《新撰组异闻录》 《太阳王子荷尔斯的大冒险》 4、是寻宝主题,寻宝也是世界各国史诗的经典主 题之一。 代表作:《哆啦A梦》《海贼王》。 5、冒险主题,冒险主题所折射的,是人的生命力 勃发并力求在外界打下自己生命印记的一种意志 过程——一种纯粹的人的精神意志的外化过程。 冒险故事的情节相对比较松散,他的开端、展开、 高潮都不必带有强烈的戏剧性。 代表《鲁邦三世》
浪客剑心 (和月伸宏)
横山光辉
3、凝望现实
日本动漫中有大部分是以现实生活为表现 题材的作品,虽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但作品 所表现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人生明显是有 一段距离的,它不像真正的现实人生那样残酷, 那样具有不确定性,它反映现实,但又通过一 些夸张或细腻的手法来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史诗变成了田园生活的史诗”。 代表作品:《Touch》(安达充) 《怪医秦博士》(手冢治虫)
1、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
“未来”者,就是有可能到来而尚未到来之 事。关于未来的叙述总是和某一种特殊的叙事 文体联系在一起,即科幻叙事。科幻又分为软 科幻和硬科幻。 硬科幻,一般来说是对现代科技发展深入了解 的基础上而展开未来想象的虚构故事,故事对 未来技术的描写,从科学的逻辑上说是完全有 可能实现的; 软科幻,对于未来科技的描写,完全出于臆想, 它们与现代科技的现实和逻辑存在着极大的知 识上的断层。
日本动画电影的创作特色与启示

本动画电影的模式,创作出具有国际目前,日本动画电影不仅有针对受众年龄的分层分级影片,而且有不同受众年龄分层但又适合所有年龄层受众观看的影片。
此外,不管是青少年影片还是成人影片,都强调对现实社会的影射,注重反映当下的现状。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其实现了对人性的通融表达,全龄化的思想主题能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来讲,其所有作品都是对现实的观察与思索,都有时代共性的背景和主题,如《龙猫》中有关城乡矛盾的主题,《风之谷》中有关核战争的思考,《幽灵公主》中有关阪神大地震的呈现,《红猪》中有关海湾战争的描述,《千与千寻》中有关“失去的10年”的探讨等。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仅在日本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都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正如宫崎骏所讲,动画电影创作必须坚持入口低但宽的原则,这样才能引发所有受众的共鸣,但同时还要设定一个具有深广度的、具有净化功能的出口。
这一点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诠释,这也是日本动画电影思想性的集中体现。
日本动画电影走出了一条以动画电影为媒介传达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的个性化创作道路。
拟态化的场景设计日本动画电影的场景设计具有鲜明的拟态化特征,是真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
具体来讲,日本动画电影很多时候都不交代具体的时代背景,而是通过多元化故事背景呈现,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叉碰撞中完成个性化场景设计。
以《弃宝之岛》为例,该影片以现代文明为主场景,其中所有场景基本都以城市真实景观为蓝本,如其中的神社就是以日本埼玉县出云祝神维动画电影的创作模式,开始全面应用三维制作技术,实现了时代创新与转型。
尽管三维制作水平无法与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相媲美,但日本动画电影通过拟态化场景设计依然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作特色的归纳与分析,不仅能够深入日本动画电影作品的深层进行整体把握,充分了解日本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素材汲取、思想主题、场景设计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借此窥视日本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社会现状、时代精神等宏观维度的内在逻辑。
日本动漫的特色

日本动漫的特色相对于美国动漫作品的英雄主义,日本的动漫作品更注重使作品精致小巧,而且一丝不苟的日本文化同样也影响了日本动漫的特质。
日本动漫的特色总括起来可以界定为: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
一、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为更详细地向读者分析这个特点,这部分分别以《哆啦A梦》、《美少女战士》为例进行讲解。
(一)《哆啦A梦》令孩子们心生向往的2000个道具从日本服饰、饮食、茶道、产品设计、表演艺术等生活各方面,均能够反映出日本人着重精致小巧、一丝不苟的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文化亦体现在其动漫的创作中。
流行30多年,至今仍广受欢迎的动漫片《哆啦A梦》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这部动漫作品主要叙述了一只来自22世纪的机器猫哆啦A梦受主人的托付,利用许多未来世界的神秘道具回到20世纪,帮助主人大雄的故事。
身为家中独子的大雄,学习成绩极差,平均每五次考试就有一次零分,又很不擅长运动,也时常被周遭的朋友欺侮。
哆啦A梦作为大雄的玩伴,经常帮助他排忧解难和实现超现实的幻想。
哆啦A梦经常从他的四维空间口袋里拿出来自未来世界的道具,这些道具的创意和科学幻想成为《哆啦A梦》的特色之一。
其细致的造型设计,无疑增添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截至目前(2007年12月31日)为止的统计,漫画版的《哆啦A梦》共有1963个道具,但若包含动漫版出现的道具则总数超过2000个。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道具有任意门(一扇可至十光年内任何地方的门)、时光机(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时首先要到时空隧道,再由时空隧道跳到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竹蜻蜓(内部装有一个超小电池的飞行工具,能够以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连续在空中飞行8小时,还可以在天上或海里使用)等。
大雄是一个极倒霉的小朋友,但哆啦A梦带来的道具却能帮助他轻易地解决问题。
观众也都希望能有一位像哆啦A梦一样的朋友,用那些神秘的道具去帮助他们实现不可能发生的事。
各国动漫特点

日本动漫日本动漫最为吸引人的一方面是它的故事性,对故事情节更是能产生种种争论。
比如《名侦探柯南》中关于幕后首领,《反叛的鲁鲁修》关于鲁鲁修的正邪之道等。
在叙述及表现中悬念迭生,不乏紧张刺激的元素。
同时更有众多作品贴近生活,叙述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的意志及追求。
如《Clannad》的温馨及催泪,《未闻花名》友情的追思等。
题材的丰富,故事的引人入胜,又不乏给人深深的感动,这正视日本动漫所彰显的强大魅力。
同时,日本动漫表现手法上则比较细腻,注重刻画角色内心世界,人物关系情感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
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其又一大特点。
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立体的鲜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做某件事情的理由和意义,即使是一个反面角色也是让人认可的,甚至还有人向往。
日本动漫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当重重迷雾揭晓后,有时候会惊叹性地让人发现善与恶的转化,或者更多地对反面人物报以同情。
人物心里的矛盾,也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哲学性。
具有很深的本土文化根源,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发展,日本动漫文化是繁荣的,也使其形成了动漫产业的发达。
日本将动漫作为日本文化对外输出的载体,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的同时,更重视动漫的的品牌效应,积极扩大原创产品,努力开拓衍生产品市场,展示日本形象。
总而言之,日本动漫是成功的,充满生命的。
美国动漫美国动漫更多只被称为美国动画。
因为比起日本丰富的漫画作品,美国更多的是动画的形式,梦工厂和迪斯尼代表着美国动画的成就。
和日本相比,近几年没有日本来势凶猛,但是在影院动画中,美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引领着最先进的动画技术。
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技术的发达,无论从特效制作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美国遥遥领先。
在影院同观赏美国大片一样,美国动画无疑将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将新兴的3D技术融入动画中,无疑又将是一大突破。
但是,视觉上的盛宴伴随着是直接财力上的投入,沿袭着hollywood一贯的大手笔制片体制。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1.独特的美术风格:日本动漫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富有细节的角色设计而闻名。
动漫电影通常采用高度理想化和夸张的角色设计,以及明亮且饱满的颜色。
这些特点使得动漫电影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享受。
2.多样的题材和风格:日本动漫电影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科幻、奇幻、恋爱、冒险等。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
此外,日本动漫电影也以其深刻和多层次的故事情节而闻名。
许多动漫电影都包含了社会和文化的批判性评论,以及人性和情感的深入剖析。
3.强烈的情感表达:日本动漫电影以其强烈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而著名。
它们往往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角色的忧伤、喜悦、爱与恨。
动漫电影以其情感丰富的故事、感人的配乐和精湛的动画技巧,成功地传递了深沉和真实的情感体验。
5.创新的创意和设计:日本动漫电影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设计而著称。
动漫电影探索了许多未来科技、奇幻世界和虚构时代的概念。
它们往往通过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创新的动画技巧,带给观众令人惊叹的视觉享受。
6.探索社会问题和文化价值:日本动漫电影经常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文化价值观。
它们对于性别、家庭、友情、爱情、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持有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动漫电影传达这些观点。
此外,动漫电影经常揭示日本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例如它们对传统的尊敬、对荣誉和奉献的重视等。
总体而言,日本动漫电影以其独特的美术风格、多样的题材和风格、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层次的角色塑造、创新的创意和设计、以及对社会问题和文化价值的关注,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观众。
无论是对于日本文化的追求,还是对于优秀电影的体验,日本动漫电影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选择。
数字艺术鉴赏04 日本动画赏析(二)

变幻的场景,贴合场景的人物心情,恰到好处的音乐和直击灵魂的台词!
时长约26分钟。 东京的小学生,远野贵 树和篠原明里互相抱着 特别的思念。毕业之后 明里转校到栃木,虽然 两人在那之后再也未见 过面,但借着夏季某一 天的书信而再次有了联 络。那年冬天,即将转 校到鹿儿岛的贵树,在 大雪纷飞的日子前去和 明里见面。 这是一个有关他与她之 间的距离的故事——
视角 关键词
明里写给贵树的信
樱花、信、新干线
时长约22分钟。 鹿儿岛的高中生,澄 田花苗喜欢上了初中 从东京转校过来的同 学远野贵树,却一直 无法说出口。花苗知 道了贵树要前往东京 的大学后心里打算将 心意诉说出来——
视角 关键词
澄田花苗的视角
梦、短信、外太空探索飞行器
时长约12分钟。 贵树已经从鹿儿岛的高 中考上了东京的大学, 毕业后留在了这个熙熙 攘攘的大都市。曾经明 确的目标渐渐变得模糊 和迷茫。如果说以前的 贵树追寻的是一个比较 遥远的目标,那现在的 他追寻的就是一个似有 若无的影子,明知道已 然机会渺茫,却仍然不 舍得放弃。
数字艺术鉴赏
授课教师:徐征
4. 日本动画赏析(二)
新海诚
导演介绍
1973年出生,日本新锐动画人,个人动画的代表; 刚入行为游戏背景美工; 作品的人物设计,美术背景,编剧等关键工作均独立完成; 动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美仑美奂的背景绘制,以及与距离有关的故事设定。
其它代表作品
《星之声》(200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 《秒速五厘米》(2007)、《猫的聚会》(2007) 《追逐星星的孩子》(2011)
NHK 特别企划 ANICREA
MAD HOUSE 制作
By 今敏 短片介绍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作者:于苗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03期一、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日本动画电影按照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为战前萌芽期、战后恢复期、风格形成期、技术突破期、成熟壮大期、风格创新期。
具体如下:(一)战前萌芽期:战前萌芽期指的是日本最早出现动画的1917年至日本二战战败的1945年这个时期。
这段时期的早期,日本动画主要是选取世界各国的名著为题材,展现了很好的国际视野。
(二)战后恢复期:战后恢复期指的是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到1974年为止。
(三)风格形成期:风格形成期以上映于1974年的动画电影《宇宙战舰》为开始标志,而结束于1982年。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将近30年的探索期,厘清了动画和卡通的区别,从此动画电影真正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
(四)技术突破期:日本动画电影技术突破期始自1982年上映的《超时空要塞》,结束于日本动画电影进入成熟期的1987年。
该时期由于日本观众追求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动画界不得不在画技上力求有所突破。
(五)成熟壮大期:成熟壮大期指的是自1987年到1993年。
当日本动画发展这一阶段后,对动画年龄层次的反思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开始由成人观众向低龄观众集中,低龄化的趋势一步一步得到强化。
(六)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指的是自1993年到现在。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电影在制作技术、剧本、画技、设计等方面都更加成熟,并逐渐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对原有的思路和框架进行创新。
二、日本动画电影的总体特征综观日本动画电影的概况,可以发现日本动画电影主要有如下特征:(一)题材上注重精神层面的呈现和民族情怀的表达从日本动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动画的优势,这也体现了日本人良好的借鉴能力和在别人的成果上进行发挥的天赋。
精神层面的呈现,一方面体现为动画工作者通过动画作品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日本动画工作者对动画电影的主题思想方面的深度挖掘。
日本动画的优缺点分析

日本动画的优缺点分析在商业制造中,出于营利目的日本商业动画中大量充斥着色情、暴力、血腥、非伦理等内容低级、毫无内涵,为满足人性欲望而制订的情节和画面。
这都是日本动画中的糟粕,是商业动画在生存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的。
这些动画纵容了人性身心的扭曲变态,同时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健康。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或支持了日本色情业的泛滥。
而日本动画能长期存在并发展的如此之好,也不可否认其中存在着优点:人物塑造破格的人体比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为人所乐意接受的审美角度;服饰、道具的绚丽修饰也让画面美感倍增;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使角色更有灵魂,更具真实性。
场景的细腻刻画以宫崎峻的动画为例,不论宫崎峻的哪部作品,场景的刻画都做的很细腻、耐看,《风之谷》中对虚构世界的描绘更是精美至极。
他的作品仿佛每隔一端时间看一次都会发现新的小细节,让人百看不厌。
声优的挑选在动画配音上,日本也很讲究,声优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动画的接受度。
应某些角色的需要,风格独特的声优能立刻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如《蜡笔小新》中sufen ,小主人公小新的配音就让角色的性格特征立即突显,也让观众不禁竞相模仿。
音乐的制作过去的中国动画作品也曾留下许多为观众所传唱的音乐作品,而如今的动画音乐却总是不尽人意。
相较之下,日本动画的音乐制作一直没有松懈,对于动画音乐的制作,日本一直将其提在打造专业歌手般的高度,用心尽力的进行每一个音乐创作。
这使得日本动画音乐在动画音乐中也争得一席之地。
商业价值取向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制作的动画片已是日本动画的显著特点,有针对性的动画副产品也在动画之后为商家继续创造更大更长久的利润价值。
虽然其中不免有糟粕,但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并没有因商业化而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第一节极端的病态美学
日本民族对极端美学的追求近乎偏执。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丽的时刻便是其凋落的瞬间。
因为看到满树樱花在短时间内凋落的一干二净,铺天盖地,毁灭的极为壮观,震撼人心。
对于死亡都追求优美的日本人必然也会在艺术上倾向极端,甚至可以称之为病态。
这种病态表现在高达系列中,只要是战争一定是悲壮的史诗,任何一场战役都被蒙上了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
无论是《高达Z》中卡缪迈向最后终结时绚烂有如烟花的炮火,还是《高达W》中自爆的少年那坦然安详的脸,甚至于《高达0083》中分处不同阵营的恋人之间的厮杀“因为爱你却又不能在一起,所以我一定会杀了你然后和你一起长眠”。
这一切都反映出了日本文化的这一倾向。
高达系列虽然作为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其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探讨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却依然无法摆脱日本的这个传统文化特征,这无疑是日本文化追求极端病态美学的体现。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这种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武士道中对于死的追求直接印证了日本文化的这一特征。
第二节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日本动画片善于描写人物间微妙的感情,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
动画片中经常出现大量对白或者自白。
这些话语将动画人物的情绪起伏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出来,而观众也是通过这些语言一步步的走进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高达SEED》中主角基拉大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如果我不曾存在,那么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当初选择时我有伸出手的勇气,那么现在的一切都会大不相同吧。
”在高大的番外系列观星者中,主人公即将被冷冻。
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她能否被获救都不得而知。
被她救回来的敌人问道:为什么要救我回来?而主人公的回答却不是任何大义凛然的话,不是像那些英雄一样出于对战败者的同情。
她只是说道:“这一睡去我也不知道还能否醒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要一个人,那样太寂寞了”。
对内心世界的刻意描摹,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区分它与美国动画的主要标志之一。
那么日本动画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特色呢?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的那样:“正因为日本人的感情是不轻易外露的,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感觉器官就被训练得异常发达,自能感觉得到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而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
”原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就是日本人的生活一个主要方面,他们时刻留意着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小心翼翼的进行着人与人的交往。
因此,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对于情感细腻而敏感的日本人来说驾轻就熟的题材了。
第三节美妙的自然景物
日本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海,海岸线绵延曲折,境内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大。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日本人,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习惯。
日本人钟爱大自然,再加上细腻的观察,使得日本动画片中经常会大量出现刻画精美的自然场景的画面,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绘出的场景之真实美丽令人惊叹。
日本动画对背景景物的要求极为严格,据说很多日本动画家都是经常背着相机到处游历,看到美丽的风景就拍摄下来,以便日后运用到动画中。
动画大师宫崎骏对大自然
情有独钟,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和平和环保为主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大块大块的农田,绿色的山林和无际的蓝天白云。
在高达中对于景物的描绘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每一集的片头一定会由某处的自然风景开始,可以是辽阔的宇宙,可以是蔚蓝的天空,可以是美丽的大海,可以是碧绿的原野。
在战争中死亡的人们一定会于美丽的海湾长眠,有着不大不小的海浪有着小而温馨的村庄。
也正是由于对于景物的描绘,在充满血腥和杀戮的高达史上,我们却处处都可以感受到美好。
日本的动漫人话之所以执着与美好的自然景物,这和其文化的倾向十分不开的。
正是其对于和平的追求以及对于战争的厌恶造就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爱。
自然地生物是平和的,给人以美感的,多数反战主义者对于自然都情有独钟不是没有理由的。
人类本身的争斗欲望在经过自然界的洗礼后所表达出的原始形态是共存的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
日本的动漫文化正是将这一日本文化的特点扩大化进而演变成对于完美自然风物的追求。
第四节矛盾的人物性格
在上一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日本人对于战争的起因和对于战争的应对方法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解的。
他们反对战争却用战争去解决战争。
一个民族的战争观往往是其文化特征最直接的体现。
缘此,我们可以分析得知日本人的性格是矛盾的。
正是由于这种矛盾,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却又回避侵略战争;他们排斥精英却又渴望成为精英;他们尊重他人却又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在《高达0093》中,夏亚阿兹纳布不止一次的强调自己的革命是为了人类的发展,然而事实上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
正是这种矛盾激化了角色之间的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在之后的
日本动漫中,主人公往往被设定成这样有着矛盾性格的人物,既能增强人物的真实感,也能给大众带来更多的代入感。
第五节伪装的大义
前面的介绍中,笔者较多的介绍了日本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其中利益是最大的起因,而日本人所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因为利益而作出战争的举动。
正是这样,他们要给自己一个“大义”来欺骗自己。
动漫中的许多人物都是这样做的,如阿姆罗的“我是为了保护大家”、卡缪的“为了你们,我活了下来”。
然而这与他们实际的情况往往是矛盾的。
虽然这种矛盾体是人人都有的本性,但是在动漫这种艺术作品中唯独日本动漫仍然不能丢掉这些冠冕堂皇的大话,这是由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有大义,所以使用战争的革命在日本行不通;因为有大义,所以战争不能存在,因为战争不符合大义;因为有大义,所以再为人唾弃不齿的行为也做得出来。
这听起来荒诞不已但日本人正是在这几千年来都遵守着这一准则,而这也在日本的动漫中完美的反映了出来。
这种虚伪的大义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包装上一层光辉的外衣。
很可笑,也很真实。
结语
经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动漫文化是有其鲜明的文化特点的。
动漫文化正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体现方式。
日本的动漫作品往往制作精良,有着深刻的主题。
其对于人物性格的细腻描写,对与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无一不让人陶醉。
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日本的动漫人物正是日本人创造的另一个自己。
但是日本的动漫无论是其剧情还是其人物都有其矛盾性,他们既体现出日本的传统美德也表现出日本文化糟粕的一面。
事物都是有其缺点的,日本的动漫文化也是这样,一味的只注重其优点忽略不好的方面是不行的。
而只注重其缺陷进而不能发现其优秀之处也是不合理的。
经过高达系列的三十年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动漫文化在一点点进步,这也正说明日本主流文化的进步。
日本动漫正在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上前进,虽然它仍然带着一些古老的黑暗的陋习。
日本动漫文化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