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ppt

VIVI 第2阶段介绍
第5步:mtd_dev_init()
mtd_dev_init()用来扫描所使用的NAND Flash的型号,构造 MTD设备,即构造一个mtd_info的数据结构。对于本开发板,它 直接调用mtd_init(),mtd_init又调用smc_init(),此函数在 drivers/mtd/maps/s3c2410_flash.c中。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3.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
编写BootLoader; 裁减嵌入式Linux内核; 裁减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 烧写BootLoader到目标板; 烧写嵌入式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目标板。
2
3.3.1 编写BootLoader
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从软件角度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怎样编写BootLoader程序?
初学者最好采用拿来主义,在别人的BootLoader源代码基础上 进行修改、编译、调试。
19
18
VIVI 第2阶段介绍
第7步:misc()和init_builtin_cmds()
这两个函数都是简单地调用add_command函数,给一些命令 增加相应的处理函数。在vivi启动后,可以进去操作界面,这些命 令,就是供用户使用的。
第8步:boot_or_vivi()
此函数根据情况,或者启动“vivi_shell”,进入与用户进行交 互的界面,或者直接启动linux内核。
9
head.S通常完成如下几件事情:
(5) 检查是否从掉电模式唤醒,若是,则调用WakeupStart函数进 行处理——这是一段没用上的代码,vivi不可能进入掉电模式; (6) 点亮所有LED (7) 初始化UART0:
嵌入式系统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中的系统。
它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而软件部分则负责控制硬件的工作。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启动:当嵌入式系统上电时,处理器会从一个固定的地址开始执行代码。
这段代码通常被称为引导程序,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硬件并加载主要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2. 初始化:在引导程序加载完毕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会被加载到内存中。
此时,系统会执行一系列初始化操作,包括设置默认参数、检测外设以及建立一些必要的数据结构。
3. 运行:一旦系统初始化完成,它将进入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在这个阶段,嵌入式系统会根据预定的任务来处理输入输出、控制外设以及执行算法等。
这些任务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取决于系统的需求。
4. 监测与处理异常: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外设故障、内存溢出或软件错误等。
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制来监测和处理这些异常。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中断来处理外设的输入输出请求,当发生异常时,中断会被触发,系统将跳转到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 关机:当嵌入式系统需要关机时,它会执行一系列关机操作,
包括保存数据、关闭外设和释放资源等。
最后,系统会停止处理器的工作并断电。
总结起来,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初始化、运行和处理异常等步骤来实现对硬件和软件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等。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考试试卷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硬件和软件B. 一种在普通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C. 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和管理嵌入式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系统D. 一种集成了计算、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系统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A. 中央处理器(CPU)B. 内存(RAM)C. 存储器(ROM)D. 输入输出设备3. 嵌入式系统通常应用于哪些领域?A. 消费电子产品B. 工业控制系统C. 汽车电子D. 医疗设备4.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需求分析B. 设计C. 编程D. 调试和测试5.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性是指什么?A. 系统能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响应外部事件B. 系统能够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C. 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D. 系统具有高度的自动化能力6. 嵌入式系统中的嵌入式软件与普通软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嵌入式软件通常运行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B. 嵌入式软件的代码量通常较少C.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周期较短D. 嵌入式软件的可执行文件较小7. 嵌入式系统中的微处理器与通用微处理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通常较低B. 微处理器的功耗通常较高C. 微处理器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D. 微处理器的结构通常较为简单8. 嵌入式系统中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具备哪些特点?A. 实时性B. 可靠性C. 安全性D. 易用性9. 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协议通常用于实现哪些功能?A. 数据传输B. 设备控制C. 网络互联D. 任务调度10. 嵌入式系统在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A. 技术创新B. 市场需求变化C. 知识产权保护D. 环境友好型设计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高度集成和可编程的特点。
B. 一种专为特定功能和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系统。
C. 一种集成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工作原理

嵌入式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控制和监测其操作。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基于特定需求和功能进行的。
它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传感器等组件。
硬件设计的目标是满足系统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等要求。
2. 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编写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
应用程序是实现特定功能的代码,驱动程序用于控制硬件设备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3. 实时操作系统(RTOS):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外
部事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常使用实时操作系统来管理系统资源和任务调度。
实时操作系统在多任务环境下,通过任务优先级、中断处理和时间片轮转等方式,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4. 通信与接口: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或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这可以通过串口、以太网、无线通信等方式实现。
接口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完整性等因素。
5. 电源管理: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工作在低功耗状态下,以延长电池寿命或降低能耗。
因此,电源管理是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电源管理技术包括动态电压调整、功耗优化和睡眠模式等方法。
总体而言,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硬件和软件之间密切配合,根据特定需求和功能设计,通过实时操作系统控制和调度任务,与外部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并采用电源管理技术降低能耗。
实验指导书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docx

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名称: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实验一电路板焊接与调试-•实验简介完成实验板上部分兀件的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基本测试。
实验目的及原理掌握STM32F103实验板的基本原理,掌握焊接电路板的基本技能,掌握下载测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原理:详细内容参考教材《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MCU和周边电路如图为MCU及其周边电路。
图1 MCU及其周边电路1. 唤醒电路,高有效,不按时接220K 电阻下拉。
2. 复位电路,低有效。
带RC 启动复位。
3. 配置启动,用跳线选择B00T1和BOOTO 接高电平或低电平。
4. 高速晶振电路,采用8M 晶振,在STM32内部倍频为72M 。
5. AD 参考电路,采用LC 滤波,可跳线选择直接接VCC 或通过TL431稳压电路产生的参考电压。
6. 后备电池。
可通过跳线选择直接接VCC 或电池。
7. AD 输入,可选择使用RC 滤波,共8路。
&低速晶振电路,选用32. 768kHz 晶振,为产生准确的串口波特率。
USB 转串口电路USB 转串口电路可以方便没有串口的笔记本电脑用户通过USB 接口下载代码到FLASH 中,及进行RS232串行通信。
USB 转串口芯片是CP2102,该芯片稳定性较好。
当其正常工作的时候,灯LED6亮。
该 芯片DP/D+引脚连MINI USB 接口的脚3, DM/D-引脚连MINI USB 接口的脚2,为一对USB 输入输出线。
TXD 与 RXD 引脚接 MCU 的 PA10 (USART1_RX)和 PA9 (USART1_TX)。
I2C 接口电路Jusbm USB图2 USB 转串口接口电路14NCNCNCNCNCNCNCONS.LO(一XE- (一ON 二 N (INHdsfls 二N 二一二乂ON本书选择的EEPROM 是AT24C02是256字节的电可擦出PROM,通过I2C 协议与STM32 进行通信,连接十分简单。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考试试卷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什么?A. 中央处理器(CPU)B. 内存(RAM和ROM)C. 输入输出设备D. 操作系统和软件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A. 单任务处理B. 多任务并发处理C. 硬件和软件协同工作D. 顺序执行指令3. 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哪些领域?A. 个人电脑B. 智能手机C. 游戏机D. 以上都是4. 在嵌入式系统中,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A. 一种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多任务处理能力B. 一种操作系统,专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具有高效的内存管理C. 一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D. 一种编程语言5.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硬件和软件的划分依据是什么?A. 功能B. 性能C. 可维护性6.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A. 系统分析B. 系统设计C. 系统实现D. 系统测试7. 嵌入式系统中的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A. 编程语言知识B. 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C. 操作系统知识D. 以上都是8.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是指什么?A. 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的能力B. 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C. 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后的性能保持D. 系统的可扩展性9.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常使用的开发工具包括哪些?A. 集成开发环境(IDE)B. 仿真器C. 调试器D. 以上都是10. 嵌入式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A. 更高的性能B. 更多的智能化功能C.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D. 以上都是11.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B. 功能单一C. 硬件和软件紧密相关D. 可扩展性差12. 嵌入式系统通常工作在什么频率下?A. 低频B. 中频C. 高频D. 超高频13. 在嵌入式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操作系统?A. LinuxB. Windows CEC. VxWorksD. Android1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A. 性能B. 成本C. 易用性D. 扩展性15. 嵌入式系统中的任务调度通常基于什么原则?A. 先来先服务B. 最短作业优先C. 时间片轮转D. 优先级16. 在嵌入式系统中,硬件抽象层(HAL)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设备驱动程序B. 实现操作系统内核C. 抽象硬件逻辑D. 进行系统编程17.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性是指什么?A. 系统响应时间短B. 系统错误率低C. 系统资源利用率高D. 系统可维护性好18.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硬件平台搭建的关键?A. 系统设计B. 集成测试C. 硬件平台搭建D. 软件开发19. 嵌入式系统与传统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A. 微型化B. 便携性C. 嵌入式软件D. 可嵌入性20.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操作系统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组件?A. 内存管理器B. 文件系统C. 设备驱动程序D. 用户应用程序21. 在嵌入式系统中,以下哪种编程语言不是其主要编程语言?A. CB. C++C. JavaD. Assembly22.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硬件和软件的紧密关系体现在哪一方面?A. 硬件和软件可以互换B. 硬件和软件必须完全相同C. 硬件和软件需要协同工作以实现特定功能D. 硬件总是比软件复杂23. 下列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的特点?A. 低功耗B. 高性能C. 可定制性D. 不可靠24.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不是必需的?A. 系统需求分析B. 硬件设计C. 软件开发D. 性能测试25. 在嵌入式系统的调试过程中,以下哪种工具不是常用的?A. 逻辑分析仪B. 示波器C. 编程器D. 调试器26.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来优化系统性能?A. 硬件性能B. 软件效率C. 系统功耗D. 所有以上因素27. 在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中,以下哪种设备不是常用的数据输入设备?A. 键盘B. 鼠标C. 数字相机D. 触摸屏28.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操作系统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功能?A. 进程管理B. 文件管理C. 网络通信D. 安全加密29. 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哪些类型的设备?A. 大型机器B. 小型家电C. 数码产品D. 大型工业设备30.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常优先考虑的是:A. 性能B. 成本C. 功能性D. 可靠性31. 下列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常用的编程语言?A. C语言B. C++C. JavaD. Python32.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硬件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软件B. 外围设备C. 操作系统D. 应用程序33. 嵌入式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维护B. 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C. 设计、开发、测试、部署、更新D. 设计、编码、测试、部署、优化34.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如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A. 使用高质量的组件B. 提供充分的文档和注释C. 进行彻底的测试和验证D. 选择成熟的开源软件35. 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什么角色?A. 主要用于大型企业和工业控制B. 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和游戏机C. 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居D. 主要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36.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通常包括哪些组件?A. CPU、内存、I/O设备B. 仅CPU和内存C. 仅内存和I/O设备D. 仅CPU和I/O设备37.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是指什么?A. 系统能够立即响应外部事件B. 系统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响应外部事件C. 系统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紧要D. 系统不支持多任务处理38.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使用哪种编程语言?A. 汇编语言B. C语言C. JavaD. Python39. 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哪个领域?A. 云计算B. 大数据C. 物联网(IoT)D. 移动应用40.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设计、编码、测试、部署B. 编码、测试、设计、部署C. 测试、设计、编码、部署D. 部署、设计、编码、测试41. 在嵌入式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A. 调试器B. 代码编辑器C. 版本控制系统D. 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42. 在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方面,通常关注哪些问题?A. 系统的物理安全B. 系统的软件安全C. 系统的网络安全D. 系统的电源安全二、问答题1.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请简要描述其特点。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原理与实践1

4、文件管理:
对外存中信息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
关于μC/OS-II
•UCOSII 是一个可以基于ROM 运行的、可裁减的 、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具有高度可移植性, 特别适合于微处理器和控制器,是和很多商业操作 系统性能相当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为了提供 最好的移植性能,UCOSII 最大程度上使用ANSI C 语言进行开发,并且已经移植到近40 多种处理器 体系上,涵盖了从8 位到64 位各种CPU(包括DSP) 。
• 事件
两个任务通过事件进行通讯的示意图所示:
注释:任务1 是发信方,任务2 是收信方。任务1 负责把信息发送到 时间上,这项操作叫做发送事件。任务2 通过读取事件操作对事件进 行查询,如果有信息则读取,否则等待。读事件操作叫做请求事件。
事件控制块(ECB)
• 为了把描述事件的数据结构统一起来,UCOSII 使用叫做事件控制 块(ECB)的数据结构来描述诸如信号量、邮箱(消息邮箱)和消息 队列这些事件。事件控制块中包含包括等待任务表在内的所有有关 事件的数据,事件控制块结构体定义如下: • typedef struct { INT8U OSEventType; //事件的类型 INT16U OSEventCnt; //信号量计数器 void *OSEventPtr; //消息或消息队列的指针 INT8U OSEventGrp; //等待事件的任务组 INT8U OSEventTbl[OS_EVENT_TBL_SIZE];//任务等待表 #if OS_EVENT_NAME_EN > 0u INT8U *OSEventName; //事件名 #endif } OS_EVENT;
UCOSII中与任务相关的几个函数
1) 建立任务函数
项目2.2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贾好来)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结构

2.5.4 位地址空间
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有丰富的位操作指令,这 些指令构成了位处理机的指令集。在RAM和SFR 中共有211个位地址,位地址范围在00H-FFH内, 其中 00H-7FH 这 128 个位处于内部 RAM 字节地 址20H-2FH单元中,如表2-5所示。其余的83个 可寻址位分布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中,如表2-6 所示。
表2-3 8051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中断名称 外部中断0( INT 0 ) 入口地址 0003H
定时器0中断(T0)
外部中断1( INT1 )
000BH
0013H
定时器1中断(T1)
串行口中断 定时器2中断(T2,仅8052)
001BH
0023H 002BH
2.5.2 8051内部数据存储器
6EH
66H 5EH 56H
6DH
65H 5DH 55H
6CH
64H 5CH 54H
6BH
63H 5BH 53H
6A
61H 59H 51H
68H
60H 58H 50H
29H
28H 27H 26H
4FH
47H 3FH 37H
4EH
46H 3EH 36H
4DH
45H 3DH 35H
1. 程序存储器空间可以分为片内(On-Chip) 和片外(External Program Memory)两 部分, CPU 访问片内和片外程序存储器,可 由引脚 EA 所接的电平来确定。
•
内程序存储器开始执行;当 PC 值超出片 内ROM的容量时,会自动转向片外程序存 储器空间执行程序。 • EA =0 ,即引脚接低电平时,单片机只执 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系统,它被设计用来执行特定的任务。
与通用计算机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被集成到其他设备中,例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硬件部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
出接口等组成。
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执行指令和控制系统的操作。
处理器的性能和体系结构会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常见的处理器有微控制器、ARM、DSP等。
存储器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
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例如
传感器、显示器、通信模块等。
2. 软件部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任务调度、输入/
输出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
应用程序是嵌入式系统执行的具体任务,根据应用需求编写。
驱动程序与特定硬件设备交互,驱动硬件执行输入/输出操作。
3. 系统设计与开发: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软硬件开发。
系统设计包括需求分析、软硬件架构设计、接口定义等。
软硬件开发包括编写软件代码、硬件电路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等。
4.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即根据系统
任务的需求,系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响应和处理事件。
可以通过硬实时和软实时两种方式来满足实时性需求。
总之,嵌入式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根据特定需求执行任务,实现了对其他设备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