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服务器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服务器使用手册

服务器使用手册

Stratus ftScalable Storage 容错存储阵列使用说明书Stratus TechnologiesBy WD Yang , Stratus Shanghai Rep. Office, Dec 2007一.安装前的准备1.1、机箱外观1.1.1机箱前部指示灯状态从前面观察存储阵列,其控制机箱和扩展机箱是一样的。

分为左耳、右耳和三排四列共十二个硬盘槽位。

其中左耳有一个数字的 LED 指示灯,显示当前机箱的 ID,通常控制机箱的 ID 为 0,扩展机箱的 ID 为 1 或 2;右耳有四个 LED 指示灯;1.1.2、机箱背部的各种端口及开关从后面观察存储阵列,控制机箱和扩展机箱是不一样的;控制机箱的后面左右两端各有一个电源模块,分别带有各自的开关;中间有两个控制模块,分成上下排列,每个控制模块含有:● 两个光纤接入端口(分别标记为0 号和1 号);● 一个串行控制端口(可使用命令行界面CLI 来配置存储阵列);●一个以太网控制端口(用于图形化界面GUI 配置存储阵列);●一个SAS 扩展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扩展机箱)1.1.3、机箱背部的指示灯状态控制机箱背后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上有许多LED 指示灯,分别指示当前的部件运行状态。

其中电源模块上两个LED 灯,一个灯标示该电源是否已经开启,另一个灯标示电源模块上的输出和风扇是否正常。

控制模块上LED 的含义见下表。

1.1.4 扩展机箱背部的各种端口及开关存储阵列的扩展机箱背后,左右各有一个电源模块,每个电源模块上都有独立的开关;中间有两个I/O 模块,呈上下排列,每个I/O 模块上都有●一个SAS 数据输入端口(用于连接控制机箱或上一个扩展机箱的SAS 输出)●一个SAS 扩展输出端口(用于连接下一个扩展机箱)●一个串行控制端口CLI (扩展机箱上的CLI 端口不能被使用)1.1.5扩展机箱背部的指示灯状态存储阵列的扩展机箱背部的电源模块上两个LED 灯与控制机箱上的电源LED 指示灯一样,一个灯标示该电源是否已经开启,另一个灯标示电源模块上的输出和风扇是否正常I/O 模块上的LED 指示灯含义如下:1.1.6硬盘指示灯状态插在存储阵列中的SAS 硬盘上有两个LED 指示灯,一个是蓝色的,另一个是黄绿两色的,他们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含义:2、安装准备检查并升级主板UEFI/IMM到最新版本一张有许可证的Windows Server 2003光盘(并且必须是集成SP2更新包的版本)一个USB接口的软驱和ServeRAID MR10i/ BR10i/ M1000/ M5000驱动程序软盘该服务器支持的硬盘驱动器,查看Serverproven链接列表,以获取该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型号信息。

前置服务器使用说明书

前置服务器使用说明书

许继芝QZF-3310系统前置服务器使用说明书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C XUJIZHI Corporation 2009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1 概述 (3)2 运行环境 (4)2.1在TOSCAN-D3300C系统的位置 (4)2.2硬件环境 (5)2.3软件环境 (5)3 基本操作 (6)3.1用户登陆、注销 (6)3.2退出界面 (6)3.3用户管理 (6)3.4修改密码 (7)3.5运行管理 (7)3.6基本配置(配置菜单介绍) (8)3.6.1 规约设置 (8)3.6.2 采集通道配置 (9)3.6.3 终端配置 (12)3.6.4 转发通道配置 (13)3.6.5 转发子站配置 (15)3.7主要配置操作 (16)3.7.1 添加通道 (16)3.7.2 删除通道 (16)3.7.3 添加终端 (16)3.7.4 删除终端 (16)3.7.5 删除规约 (17)4 系统信息查看 (18)4.1终端数据 (18)4.2通道报文 (19)4.3通道状态监视 (20)4.4终端状态监视 (20)4.5系统监视 (21)4.6报警 (22)1 概述QZF-3310系统由2台前置服务器构成主备方式,辅以终端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等,构成前置处理系统。

前置服务器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转发,向下与配电子站、配电终端、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它设备通信,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向上与主站系统通信,完成数据的传输,前置服务器具有实时数据库,支持各种数据库操作。

前置服务器的主要任务是规约解析与转换。

为了灵活的接入各种规约,而不影响其他功能模块,在前置服务器设计有中间规约转换模块。

前置服务器支持DNP3.0、IEC101、IEC104、SC1801、部颁CDT等标准规约。

前置服务器支持数据采集通道的主备功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实时、准确及可靠性。

2 运行环境2.1 在TOSCAN-D3300C系统的位置2.2 硬件环境前置服务器硬件要求以高可靠性能的Unix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要求能适应电力系统中作业环境。

FusionServer Pro 2288X V5 服务器 用户指南说明书

FusionServer Pro 2288X V5 服务器 用户指南说明书

FusionServer Pro 2288X V5 服务器V100R005用户指南文档版本04发布日期2020-06-05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0。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https://前言概述本文档介绍2288X V5的产品外观、功能、结构、安装和拆卸、基本配置、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部件更换及故障处理。

读者对象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企业管理员●企业终端用户符号约定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修改记录目录前言 (ii)1 简介 (1)1.1 产品概述 (1)1.2 物理结构 (2)1.3 逻辑结构 (3)2 硬件描述 (4)2.1 前面板 (4)2.1.1 外观 (4)2.1.2 指示灯和按钮 (6)2.1.3 接口 (9)2.2 后面板 (11)2.2.1 外观 (11)2.2.2 指示灯 (11)2.2.3 接口 (13)2.3 处理器 (14)2.4 内存 (15)2.4.1 内存标识 (15)2.4.2 内存子系统体系结构 (16)2.4.3 内存兼容性信息 (17)2.4.4 内存安装准则 (19)2.4.5 内存插槽位置 (20)2.4.6 内存保护技术 (21)2.5 存储 (22)2.5.1 硬盘配置 (22)2.5.2 硬盘编号 (25)2.5.3 硬盘指示灯 (27)2.5.4 RAID控制卡 (29)2.6 网络 (29)2.6.1 板载网卡 (29)2.6.2 OCP 2.0 Mezz卡 (31)2.7 IO扩展 (33)2.7.1 PCIe卡 (33)2.7.3 PCIe插槽说明 (38)2.8 电源 (43)2.9 风扇 (44)2.10 单板 (45)2.10.1 主板 (45)2.10.2 硬盘背板 (47)3 产品规格 (52)3.1 技术规格 (52)3.2 环境规格 (55)3.3 物理规格 (56)4 软硬件兼容性 (58)5 管制信息 (59)5.1 安全 (59)5.2 维保与保修 (62)6 静电释放 (63)6.1 防止静电释放 (63)6.2 防止静电释放的接地方法 (63)7 安装与配置 (65)7.1 安装环境要求 (65)7.1.1 空间与通风要求 (65)7.1.2 温度与湿度要求 (66)7.1.3 机柜要求 (66)7.2 安装硬件 (66)7.2.1 安装简介 (67)7.2.2 拆卸服务器外包装 (67)7.2.3 安装硬件选件 (68)7.2.4 安装服务器导轨 (68)7.2.4.1 安装L型滑道 (68)7.2.4.2 安装静态滑轨套件 (70)7.2.4.3 安装滚珠式抽拉滑轨套件 (71)7.2.5 安装服务器 (72)7.2.5.1 L型滑道/静态滑轨套件上安装服务器 (72)7.2.5.2 滚珠式抽拉滑轨套件上安装服务器 (73)7.2.6 安装外部线缆 (79)7.2.6.1 布线指导 (79)7.2.6.2 安装鼠标、键盘和VGA接口线缆 (80)7.2.6.3 安装网线 (80)7.2.6.4 安装光口线缆 (82)7.2.6.5 安装外置USB设备 (85)7.2.6.7 安装电源模块线缆 (86)7.2.6.7.1 安装交流电源模块线缆 (86)7.2.6.7.2 安装直流电源模块线缆 (88)7.2.6.8 检查线缆连接 (89)7.3 上电与下电 (89)7.3.1 上电 (89)7.3.2 下电 (90)7.4 初始配置 (91)7.4.1 默认数据 (91)7.4.2 配置简介 (92)7.4.3 修改初始密码 (93)7.4.3.1 修改iBMC默认用户的初始密码 (93)7.4.3.2 修改iBMC U-Boot的初始密码 (95)7.4.4 检查服务器 (96)7.4.5 配置iBMC IP地址 (98)7.4.6 配置RAID (99)7.4.7 配置BIOS (99)7.4.7.1 进入BIOS系统 (100)7.4.7.2 设置系统启动顺序 (100)7.4.7.3 设置网卡PXE (101)7.4.7.4 设置BIOS密码 (102)7.4.7.5 切换界面语言 (102)7.4.7.6 重启服务器 (103)7.4.8 安装操作系统 (103)7.4.9 使系统保持最新状态 (104)8 故障处理指导 (105)9 常用操作 (106)9.1 查询iBMC管理网口的IP地址 (106)9.2 登录iBMC WebUI (107)9.3 登录服务器实时桌面 (110)9.3.1 通过远程虚拟控制台登录 (110)9.3.1.1 iBMC (111)9.3.2 通过独立远程控制台登录 (113)9.3.2.1 Windows (113)9.3.2.2 Ubuntu (115)9.3.2.3 MAC (117)9.4 登录服务器命令行 (119)9.4.1 通过PuTTY登录(网口方式) (120)9.4.2 通过PuTTY登录(串口方式) (121)9.5 管理VMD功能 (123)9.5.1 开启VMD功能 (124)9.6 进入BIOS系统 (125)9.6.1 进入BIOS系统(V6XX及以上版本) (125)9.7 清除存储介质数据 (127)10 更多资源 (129)10.1 获取技术支持 (129)10.2 产品信息资源 (130)10.3 产品配置资源 (130)10.4 维护工具 (131)11 软件和配置实用程序 (132)11.1 iBMC (132)11.2 BIOS (133)A 附录 (134)A.1 产品序列号 (134)A.2 工作温度规格限制 (136)A.3 RAS特性 (138)A.4 传感器列表 (140)B 术语 (145)B.1 A-E (145)B.2 F-J (145)B.3 K-O (146)B.4 P-T (146)B.5 U-Z (147)C 缩略语 (148)C.1 A-E (148)C.2 F-J (149)C.3 K-O (151)C.4 P-T (151)C.5 U-Z (153)1简介1.1 产品概述1.2 物理结构1.3 逻辑结构1.1 产品概述华为FusionServer Pro 2288X V5(铭牌型号H22X-05,以下简称2288X V5)是华为公司针对互联网、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云计算、企业市场以及电信业务应用等需求,推出的具有广泛用途的新一代2U 2路机架服务器。

银企对接企业前置机v安装手册

银企对接企业前置机v安装手册

银企对接企业前置机应用安装手册部门:电子渠道开发部网上银行项目组文档编号:版本号:目录本手册是根据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对接前置机系统编写的应用系统安装手册。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谅解。

随着银企对接系统的更新和发展,本手册的内容将不断修改和完善。

一、银企对接企业前置机系统运行环境1 硬件环境:PC服务器或PC机一台建议配置:cpu(处理器)双核Xeon(至强)或酷睿2双核 2.0G以上 Memory(内存) 1024M以上USB接口或以上,至少1个USB-Key 一个(按照中行要求定制的带编号的key)2 软件环境:WINDOWS2000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2003server通讯协议:TCP/IPSun jdk1.5.0(推荐)应用服务器:(必须)Apache Tomcat 6.0.16(推荐)其他应用服务器二、系统安装配置本安装手册中的几个约定:约定以%System_path%表示操作系统安装路径约定以%JAVA_HOME%表示JDK安装路径约定以%CATALINA _HOME%表示Apache Tomcat安装路径1 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WINDOWS2000 server 及补丁PACK 4(或WindowsXP SP2或Windows2003 Server),尽量将所有补丁全部安装2 Sun JDK 运行环境的安装及配置详细安装过程请参照Sun 安装文档及附录A。

3 应用服务器安装配置3.1 设置JAVA_HOME环境变量。

设置环境变量:鼠标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系统变量(新增)->弹出新建系统变量对话框,在变量名框中填入JAVA_HOME;在变量值框中填入JDK的安装目录3.2 安装Apache Tomcat 6.0.16安装过程请参照Apache Tomcat6.0.16安装文档及附录B重要提示:启动tomcat服务一定使用权限最高的用户。

前置机服务器搭建过程

前置机服务器搭建过程

前置机服务器搭建过程
一.供电局提供硬件设施:
1.一台计算机服务器(必须带有网卡)。

2.申请一个公网IP,电信、网通等都可以。

测试:以上两点都具备后,在计算机服务器上,上INTERNET看是否能正常浏览网页,正常浏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否测检查问题原因。

二、安装前置机服务程序:
将我给你发的前置机服务程序(在目录GprsServer里),拷贝到计算机服务器上,然后参照【GPRS前置服务程序使用说明.pdf】进行安装前置机服务程序,安装后重新启动服务器,然后在计算机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图标。

如果有问题可以及时和我联系。

三、集中器IP修改:
将现场的集中器的IP进行修改,以后再安装的集中器,IP也要设置正确。

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设置完后再读一下确保IP地址正确设置,端口设为:2020。

IP地址设置成功后,重新给集中器上电,看集中器能否登陆。

不能登陆查明原因:
1、SAM卡是否插好。

2、SAM卡是否欠费。

3、IP地址是否设置正确。

四、在集抄系统里,设备连接时,把通讯参数里的服务器地址修改,其它不动。

然后连接看是否能成功,不能成功排查原因:
1、集中器是否上电。

2、前置机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目录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目录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目录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修订记录目录1 范围............................................................................................................... - 1 -1.1 系统概述........................................................................................... - 1 -1.2 文档概述........................................................................................... - 1 -2 引用文件....................................................................................................... - 2 -3 需求............................................................................................................... - 3 -3.1 所需的状态和方式........................................................................... - 3 -3.2 需求概述........................................................................................... - 3 -3.2.1 目标....................................................................................... - 3 -3.2.2 运行环境............................................................................... - 4 -3.2.3 用户的特点........................................................................... - 9 -3.2.4 关键点................................................................................. - 10 -3.2.5 约束条件............................................................................. - 10 -3.3 需求规格......................................................................................... - 10 -3.3.1 软件系统总体功能/对象结构 ........................................... - 10 -3.3.2 软件子系统功能/对象结构 ............................................... - 11 -3.4 外部接口需求................................................................................. - 24 -3.4.1 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 24 -3.5 环境需求......................................................................................... - 25 -3.6 数据................................................................................................. - 25 -3.7 操作................................................................................................. - 26 -3.8 故障处理......................................................................................... - 26 -3.9 算法说明......................................................................................... - 27 -3.10 有关人员需求............................................................................... - 28 -3.11 有关培训需求............................................................................... - 29 -3.12 包装需求....................................................................................... - 29 -3.13 需求的优先次序和关键程度....................................................... - 29 -1范围1.1系统概述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用于规范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和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汇总编制,方便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和发布等工作。

E500 服务器说明书

E500 服务器说明书

E500服务器说明书发行版本:Version 1.0发行日期:2021年8月前言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芯片自主化是大势所趋,芯片技术和芯片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信息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在国际芯片公司随时可能因为各类原因停止对中国电子产业公司的正常供货或进行各类制约的背景下,上到国家,下到各民族企业和爱国民众,都自发地关心和推动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和芯片产业的进步。

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采购国产化产品率很低,暴露出很大的安全风险。

我国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依旧依靠进口。

一旦数据泄露、遭到破坏或者丧失功能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信息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公共通信、广播电视传输等服务的基础信息网络,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科研、水利、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领域和国家机关的重要信息系统,重要互联网应用系统等,这一定义涵盖得非常广。

因此,芯片国产化尤为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的大体介绍我们对国产化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后面我们进入正题来介绍我们这款国产化产品。

注意:*****************************************************************************************本书所含信息如有更改,孰不另行通知。

金品计算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对本文件未作任何类型的担保,包括对具体用途的商品性和适用性的隐含担保。

对于本文件所含的错误或由于供应、执行或使用本文件所造成的意外性或随发性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金品计算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如事先未经安金品计算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件任何部分进行影印、再版或翻译,翻版必究。

声明:*****************************************************************************************本产品为A 级产品,在生活环境中,该产品可能会造成无线电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用户对其干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适用读者:*****************************************************************************************本用户手册适用于金品计算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安装、调试、管理和故障排除人员。

服务器说明书

服务器说明书

服务器安装说明书一.磁盘的分区:(以fdisk分区命令为例)在dos下用fdisk分一个1G的分区,并执行格式化(命令为format c:/u/s),复制ghost到dos分区格式的c盘上,以便以后系统备份和恢复。

分区的安排先后顺序为:dos(c:盘)、sys(d:盘)、pgm(e:盘)、back(f:盘)、tool(g:盘)。

([注]:系统盘一般都按这个顺序安排磁盘,以免需要在ktv系统里改路径)。

分区的大小安排:一般是dos---1G、sys---5g以上、pgm---5g以上、back---5g以上、tool---5g以上。

除了dos盘用FAT格式,其他盘都用NTFS格式。

二.系统盘的安装:磁盘分区做好后,用win2000 server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1、安装时选着SYS盘(既d:盘)安装win2000 serser,并选用NTFS格式化d:盘。

2、安装过程中,一般第一台服务器的计算机名为server001,第二台为server002,……如此类推。

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设置“最大客户访问点数”,一般设置为200个(或200个以上),千万不能用默认的“5”。

3、安装网络组件时,选择“网络服务”选项,双击后入到选项里面,只选着TCP/IP协议和DHCP协议,其他的选项前的钩去掉。

(没提到的网络组件选项按默认即可)。

4、进入2000server后,首先设置象素为800x600,电源使用方案选用“一直打开”。

5、装好网卡驱动设置好IP。

IP设置规则:[例]:假设有两台服务器,一台有三块网卡,那么:第一台服务器第二台服务器第一块网卡IP 192。

168。

0。

1 第一块网卡IP 192。

168。

0。

2第二块网卡IP 192。

168。

1。

1 第二块网卡IP 192。

168。

1。

2第三块网卡IP 192。

168。

2。

1 第三块网卡IP 192。

168。

2。

2 如此类推。

三.KTV程序的安装:确定磁盘分区并格式化好后,就可以开始安装KTV程序了:第一步:把服务器需要的文件复制到PGM(e:\)盘上,并把驱动器共享为PG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继芝QZF-3310系统前置服务器使用说明书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C XUJIZHI Corporation 2009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1 概述 (3)2 运行环境 (4)2.1在TOSCAN-D3300C系统的位置 (4)2.2硬件环境 (5)2.3软件环境 (5)3 基本操作 (6)3.1用户登陆、注销 (6)3.2退出界面 (6)3.3用户管理 (6)3.4修改密码 (7)3.5运行管理 (7)3.6基本配置(配置菜单介绍) (8)3.6.1 规约设置 (8)3.6.2 采集通道配置 (9)3.6.3 终端配置 (12)3.6.4 转发通道配置 (13)3.6.5 转发子站配置 (15)3.7主要配置操作 (16)3.7.1 添加通道 (16)3.7.2 删除通道 (16)3.7.3 添加终端 (16)3.7.4 删除终端 (16)3.7.5 删除规约 (17)4 系统信息查看 (18)4.1终端数据 (18)4.2通道报文 (19)4.3通道状态监视 (20)4.4终端状态监视 (20)4.5系统监视 (21)4.6报警 (22)1 概述QZF-3310系统由2台前置服务器构成主备方式,辅以终端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等,构成前置处理系统。

前置服务器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转发,向下与配电子站、配电终端、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它设备通信,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向上与主站系统通信,完成数据的传输,前置服务器具有实时数据库,支持各种数据库操作。

前置服务器的主要任务是规约解析与转换。

为了灵活的接入各种规约,而不影响其他功能模块,在前置服务器设计有中间规约转换模块。

前置服务器支持DNP3.0、IEC101、IEC104、SC1801、部颁CDT等标准规约。

前置服务器支持数据采集通道的主备功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实时、准确及可靠性。

2 运行环境2.1 在TOSCAN-D3300C系统的位置2.2 硬件环境前置服务器硬件要求以高可靠性能的Unix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要求能适应电力系统中作业环境。

前置服务器硬件需求表:2.3 软件环境3 基本操作前置服务器系统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直观方便。

对前置服务器的维护使用都可以通过界面来完成。

3.1 用户登陆、注销未登陆的用户只能监视前置服务器的运行状况或浏览配置信息,登陆后,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和配置。

用户登陆:单击“系统->用户登陆”,弹出用户登陆对话框。

在用户名和密码栏输入相应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完成登陆。

用户注销:单击“系统->用户注销”则注销用户。

3.2 退出界面单击“系统->退出”,退出前置服务器界面应用程序,这时不影响正在运行的通信模块。

3.3 用户管理1.浏览用户信息单击“管理->用户管理”,弹出“用户管理”对话框,可以看到系统的用户信息。

系统设置有一个系统管理员用户,用户名:TCM,密码:空。

系统管理员用户具有用户管理权限,可以增加或删除用户。

图用户管理对话框2.新增用户。

在用户名和密码编辑栏输入要新增的用户名、密码,单击“新增”,弹出“确认新增”的提示框:点击提示框中的“确定”按钮则完成添加新用户,单击“取消”则放弃新增用户。

3.删除用户。

点击用户信息表格的某个单元格选中要删除的用户(选中用户记录后序号字体有所变化),单击“删除”,弹出“确认删除”的提示框,点击提示框中的“确定”则完成删除用户,单击“取消”则放弃删除。

3.4 修改密码单击“管理->修改密码”子菜单,弹出修改密码对话框。

在对话框内正确输入原密码和新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密码修改。

3.5 运行管理1.单击“管理->运行管理”子菜单,弹出运行管理对话框。

在运行管理对话框的启动管理栏中包含启动通信模块、停止通信模块两个按钮。

若通信模块已经启动则“启动通信模块”按钮无效,若通信模块已经停止则“停止通信模块”按钮无效。

图运行管理对话框2.启动通信模块。

点击“启动通信模块”,弹出“确认启动通信模块”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对话框中的“确定”则启动通信模块,点击提示框中的“取消”则放弃启动通信模块的操作。

3.停止通信模块。

点击“停止通信模块”,弹出“确认停止通信模块”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对话框的“确定”则停止通信模块,点击提示对话框的“取消”则放弃停止通信模块的操作。

4.系统启动方式选择。

在启动方式栏中,点击选中系统启动方式前的单选圆钮来改变系统启动方式,点击运行管理对话框中的“确定”保存当前的启动方式并关闭运行管理对话框;点击“取消”关闭运行管理对话框但不保存对启动方式所做的改动。

3.6 基本配置(配置菜单介绍)前置服务器的配置功能包含规约设置、采集通道配置、终端配置、转发通道配置、转发子站配置五项,前置服务器能否正常运行与配置的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注:只有登陆的用户才有维护各配置项的权限。

3.6.1 规约设置1.浏览规约信息。

单击“配置菜单->规约设置”,弹出“规约设置”对话框,可以看到已配置的规约信息,规约设置包括如下属性:✧规约名称✧规约描述(说明配置的规约特征)✧执行文件(该规约通道的执行程序)图规约设置对话框2.新增规约设置。

用户在规约设置对话框的编辑框内输入规约设置信息完全后,点击“新增”,弹出“确认新增”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的“确定”完成新增,点击“取消”则放弃新增。

3.修改、删除已有的规约设置。

在规约设置对话框的信息列表中点击选中已有的规约信息(这时规约信息在编辑框内显示),在编辑框内修改其内容后点击“修改”或选中后直接点击“删除”,弹出“确认修改或确认删除”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中的“确定”保存修改、删除,点击提示对话框的“取消”则放弃本次修改删除。

4.点击规约设置对话框的“关闭”按钮,关闭规约设置对话框。

3.6.2 采集通道配置1.浏览采集通道信息。

单击“配置菜单->采集通道配置”,弹出“采集通道配置”对话框,可以看到已配置的采集通道信息,采集通道包括如下属性:✧通道号(采集通道的编号,最大到100,最小为1)✧通道名称✧通道类型✧通道规约(即规约配置里输入的所有规约,此处通过下拉列表选择,下拉列表中规约的选择项与规约设置中的规约项目一致)✧主从属性(双通道情况下,定义该通道是主通道还是从通道)✧对应通道(双通道情况下,定义该通道的对应通道,如果没有对应通道,则设置为0)✧客户服务(1:服务器模式、2:客户端模式)✧TCM1通道IP(指前置服务器1作为客户端时,采集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IP地址,或者前置服务器1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IP地址)✧端口号1(指前置服务器1作为客户端时,采集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端口号,或者前置服务器1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号)✧TCM2通道IP(指前置服务器2作为客户端时,采集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IP地址,或者前置服务器2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IP地址)✧端口号2(指前置服务器2作为客户端时,采集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端口号,或者前置服务器2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号)图采集通道配置2.新增采集通道配置。

用户在编辑框内输入采集通道信息完全后,点击“新增”按钮,弹出“确认新增”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的“确定”完成新增操作,点击“取消”则放弃本次新增操作。

3.修改、删除已配置的采集通道。

在采集通道配置对话框下方的信息列表中选中已配置的采集通道(这时通道信息在编辑框内显示),在编辑框内修改内容后点击“修改”或选中后直接点击“删除”,弹出“确认修改或确认删除”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中的“确定”按钮保存修改、删除,点击“取消”按钮放弃修改、删除。

4.点击关闭按钮,关闭采集通道配置对话框。

5.通道规约配置点击采集通道配置对话框中的“规约配置”按钮,弹出该通道对应通信规约的规约参数配置对话框。

在规约参数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浏览已配置的规约参数。

✧修改规约参数。

在编辑框内直接输入要配置的规约参数值或通过下拉列表选择要设置的参数,点击“保存”并点击提示框的“确定”保存当前的规约参数值。

✧恢复默认值。

点击“恢复默认值”恢复系统提供的默认规约参数值。

点击“保存”并点击提示框的“确定”保存默认值。

✧点击规约参数配置对话框的“取消”关闭规约参数配置对话框。

图101规约参数配置若完成采集通道信息配置后不点击“规约配置”按钮,系统会自动为该通道提供默认的规约参数。

3.6.3 终端配置1.浏览终端信息。

单击“配置菜单->终端配置”,弹出“终端配置”对话框,可以看到已配置的终端信息,终端配置包括如下属性:✧终端名称✧终端类型✧终端所属采集通道(即通道配置的所有通道,此处通过下拉列表选择,下拉列表中的选项与配置的采集通道配置中的通道项目一致)✧终端编号(对同一个通道下的终端进行编号,同一通道中几个终端的编号不能重复)✧终端链路地址(终端的实际地址,网络终端只对应IP地址的最末一节)✧终端公共地址(101、104规约使用,其他规约不用设置)✧终端所属子站编号(实际子站或虚拟子站编号)✧终端所属子站通道(站内终端不需要设置,系统默认提供为0)✧终端所属子站通道的地址(站内终端不需要设置,系统默认提供为0)✧终端遥信总数✧终端遥测总数(注意:站外终端遥测总数不能超过113)✧终端电度总数图终端配置2.新增终端配置。

终端配置对话框中的编辑框内输入终端信息完全后,点击“新增”按钮,弹出“确认新增”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的“确定”完成新增操作,点击“取消”则放弃本次新增操作。

3.修改、删除已有的终端配置。

在采集通道配置对话框下方的信息列表中选中已配置的终端信息(这时终端信息在编辑框内显示),在编辑框内修改内容后点击“修改”或选中后直接点击“删除”,弹出“确认修改或确认删除”的提示对话框,点击提示框中的“确定”保存修改、删除,点击“取消”按钮放弃修改、删除。

4.点击终端配置对话框中的“关闭”,关闭对话框。

3.6.4 转发通道配置1.浏览转发通道信息。

单击“配置菜单->转发通道配置”,弹出“转发通道配置”对话框,可以看到已配置的转发通道信息,转发通道包括如下属性:在转发通道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浏览到转发通道的如下属性:✧通道号(对每一个转发通道的编号,转发通道编号范围为1~3)✧通道名称(VL01:与SCADA服务器1的连接通道,VL02:与SCADA服务器2的连接通道,TEST:测试通道)✧通道类型(1:转发)✧规约类型(1:TOSCAN信息传送规约)✧客户服务(1:服务器模式、2:客户端模式)✧TCM1 IP地址(指前置服务器1作为客户端时,转发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IP地址,或者前置服务器1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IP地址)✧TCM1 端口号(指前置服务器1作为客户端时,转发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端口号,或者前置服务器1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号)✧TCM2 IP地址(指前置服务器2作为客户端时,转发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IP地址,或者前置服务器2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IP地址)✧TCM2 端口号(指前置服务器2作为客户端时,转发通道所要连接的服务端的端口号,或者前置服务器2作为服务端时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号)图转发通道配置2.新增转发通道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