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全解周易》读书交流
张其成 易学观点

张其成是著名的易学大家、国学导师,他的著作《张其成讲读周易》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周易》的观点。
以下是部分观点内容:- 《易经》和《易传》是不同时期的产物,《易经》是一部占筮书,《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不可以“经”和“传”不加区分地混为一谈。
《易传》第一次以阴阳解《易》,将阴阳提升为说明宇宙万物变化运动和自然界联系的范畴,然而《易经》中并无阴阳的概念。
- 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真的“无所不包”,那么它的内涵也就等于零。
张其成在易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理解和研究易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易经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日益增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深感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于是,我有幸参加了易经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易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为基本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阐述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1. 阴阳和谐:易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元素构成的。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统一。
这种阴阳和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事物的对立统一,以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2. 变易之道:易经强调“变易”,即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既有规律可循,又具有不确定性。
学习易经,就是要把握这种变化规律,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3. 中庸之道:易经提倡“中庸”,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这种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变通,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二、易经的应用价值易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1. 提高思维能力:易经通过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阐述,培养了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易经的思维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
2. 提高决策能力:易经中的八卦、六十四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决策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卦象的变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3. 提高应变能力:易经强调“变易”,教会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要学会适应变化,灵活应对。
这种应变能力,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易经学习的心得体会1. 持之以恒: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学习易经需要时间和耐心。
周易读书心得

周易读书心得周易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周易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周易读书心得(一)针对《易经.季传》(引自刘毅宏的《三字经讲记》)的这一段文字,我对这段关于八卦的内容画了如下一张表格,不知道古人的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权当数字游戏,大家共享。
《易经.季传》中讲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行变化而成鬼神也。
”注解:我们一般都把五行当中的“行”念成xing(第二声)。
我们知道它是个多音字,最常用的还有个行hang(第二声),在这里,不妨把它理解成行来作图。
会发现一切都不可思议地便于理解。
此文以下的“行”字都念作hang(第二声)。
那么首先是这十个数分别两个两个一组,共五行。
分为天和地两列。
“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的意思是“13579”在为天的这一列。
剩下的偶数“246810”则应该在地字那一列。
这样天数有五个数字,地数也有五个数字。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意思是每一列的五个数相加都有一个值。
接下来作者解释了这些值分别是多少: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
就是天数的数字相加就等于25,地数的数字相加就等于30。
和在一起算是55(这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意思)。
那么这些数字的具体位置怎么定呢。
别急,文章还有另一段话。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就是这些数字应该的位置。
“天一生水”不妨理解为,天字下,1对应的位置应该是水。
“地六成之”地字下,6对应的位置和它相辅相成。
这也应证了“阴阳相合”,辅佐生成的说法。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把“某某生某某”的数字用红色标记出来,以便于观察。
其余的都这样类推理解,把数字填入相应的框即可。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也很重要。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对照一下我们绘制的表格,确实天下都是阳数,地下都是阴数。
《易经》读书心得感悟精选5篇

《易经》读书心得感悟精选5篇《易经》读书心得感悟/《易经》读书心得感悟1《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以乾、坤两卦为其总纲领,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定天道,辩阴阳,明次序,分四时;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为人类万事生衍之基,定人伦,调阴阳,修身,齐家,安天下。
《易经》64卦相连相扣,相依相辅,每卦有名、有象、有辞,有阴阳、有上下、有内外、有时序,有相邻相对之卦、有互成之卦、有相近之卦。
咸卦为全卦31卦,为下经首卦,为人类生衍之本,为人伦纲常之基,为天下安定之道,故不能不明,不能不知。
为此,我在此就其对咸卦理解之浅显道理与诸位分享,诚然诚惶诚恐,所言有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咸者,感也。
所言不只男女感应,然在此我仅言男女。
咸为山上有泽之象,阳刚处于阴柔之下,阳下就阴,柔上协刚,以孚天地氤氲之道。
正如天下地上,天地交和,为泰卦,天上地下,天地相背为否卦,成语否极泰来即由此而来。
此卦有物象寓人伦,即男下女上,男女相感相应相合。
天地相合万物生,男女相合万事宁。
山即艮,泽即兑。
山上有泽,即兑上艮下,兑为悦,为说,艮为止,为定。
下止上悦便不乖于情,不背于性。
及男女交往过程中,女悦男止,止于性,悦于情;女动男定,动于感,定于礼,故而称为咸。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死亡贫疾,人之大恶所存,皆性情也。
情出于性,发于心,心所思乃性所生,心所止乃性复归安宁,性情乃一动一定之间而已。
咸,为无心之感,即你情我愿,无心即无私心奸心,感为互感互通互应。
此为男女相合之根由也,亦为咸之德——发乎情而止于礼也。
咸卦,乃男下求女之象,夫子据下经首卦——咸卦之意,将其《诗经·关雎》置其首篇,即为此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男求女之亟。
《诗经·摽有梅》篇中“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言女求男之殷。
所谓感,及同类相求,同声相应也。
花之荣荣,鸟之啁啾,虫之唧唧,燕语呢喃,即各求其类,各求同声也。
正如诗所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周易与管理张其成

“二”的管理艺术 ——贵“应”
• 应,指阴阳对应,呼应。六十四卦中,一 与四,二与五、三与六爻相应。 • 凡阳爻与阴爻,阴爻与阳爻相应,称为 “有应”; • 阳爻与阳爻,阴爻与阴爻相应,称为“无 应”。一般情况,有应为吉,无应为凶。 • 阴阳相感应亦是管理原则之一,管理者与 被管理者只有相互感应,上下一心,上下 同欲,才可万物化生,百业兴旺。
“三”的组织艺术——贵在“位”
• • • • • 1.当位与失位——正与不正 2.得中与失中——中与不中 3.相应与无应——和与不和 4.相承与不相承——比与不比 5.趋时与失时——时与不时
“二多誉,四多惧”、 “三多凶,五多功”
• 事物发展有空间基础,如具备这个基础则往往成功,失去 空间基础,则往往失败。管理上也是如此,应考虑各层次 职员的位置,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这就要求任人 唯贤,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一切数据、决 策、信息、沟通……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从基层反映 到上层。 • 东南亚国家的管理,高层、中层、基层各居天人地爻位, 中层管理者是第一线管理人,地位十分重要,故在选拔、 培植和派任上对企业的兴旺关系极大。三才统一的思想是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观念,它渗透到 文化的各层面,包括管理领域。
佛家:心理——视生命为幻——觉人
第三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一”——太极管理 “二”——阴阳管理 “三”——三才管理 “五”——五行管理 “八”——八卦管理 “0”——无极管理
第一、“一”——太极管理
“一”——太极——象征最高主管
“一”——一画开天——企业开创(董事长) “一”——最高主管一身正气 “一”——企业人 一心一意、同心同德
• 抑郁质型的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 感而易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 忸怩、孤僻。 • 胆汁质型的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 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 情、易怒、急躁、果断。 • 粘液质型的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 想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韧,执拗、 淡漠。 • 多血质型的人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 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 观、亲切、浮躁、轻率。
[转载]丰卦第五十五---雷火风--摘自张其成《周易全解》
![[转载]丰卦第五十五---雷火风--摘自张其成《周易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6f880b7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c.png)
[转载]丰卦第五⼗五---雷⽕风--摘⾃张其成《周易全解》原⽂地址:丰卦第五⼗五---雷⽕风--摘⾃张其成《周易全解》作者:天涯浪⼈丰,亨,王假之,勿忧,宜⽇中丰--丰收,丰满,丰⼤,丰盛,丰硕。
得到了⾃⼰的归宿,就⼀定能够丰⼤起来,归妹之后是丰卦讲明事物丰⼤的道理。
丰⼤的时候是亨通的。
假--达到君王可以达到丰盛的境界勿忧,宜⽇中---不需要忧虑,应该设法使盛世如⽇中天⼀样保持下去。
怎样来达到丰⼤的⽬的---必须有德⾏,有德的君王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怎么来保持--像太阳⼀样居于中天,光明常照,这样才⽆忧。
彖⽈:丰,⼤也。
明以动,故丰。
王假之,尚⼤也。
勿忧,宜⽇中,宜照天下也。
⽇中则昃,⽉盈则⾷,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况于⼈乎,况于⿁神乎丰--⼤明以动--上卦离,⽕,明,下卦震,为雷,为动,光明像雷电⼀样在闪耀,这就是⼀个丰⼤的情景。
王假之--就是⼤王怎样才能达到这个丰⼤境界呢,尚⼤也---崇尚宏⼤的美德勿忧,宜⽇中,宜照天下也--不必忧虑,应该像太阳⼀样居于中天,这就是说他的圣德要普照天下,才有这样⼀种丰⼤的光辉。
与时消息---都是伴着⼀定的时候,时机消长变化的,何况⼈,何况⿁魂。
时钟保持住如⽇中天的状态是很艰难的,这就要加强⾃⼰的修养,要谦虚,要守中庸之道。
象⽈:雷电皆⾄,丰。
君⼦以折狱致刑上卦震,雷,下卦,离,雷。
雷电并作。
打雷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表⽰天是⾮常威严的,闪电则是天的⼀种光耀,表⽰⼀种光明。
雷的威严和电的光明⼀起到来,当然是⼀种盛⼤,丰⼤的情景。
君⼦要正确的断案执法,动⽤刑法---折狱致邢初九,遇其配主,虽旬⽆咎,往有尚象⽈:虽旬⽆咎,过旬灾也遇到和⾃⼰相配的君主,遇到和⾃⼰实⼒相当的主⼈。
旬--通均,虽旬⽆咎---虽然地位相等,但不⾄于找来灾祸是因为往有尚---这样前往就会得到别⼈的尊重和崇尚。
配主--九四,旗⿎相当虽然实⼒和⾃⼰差不多,但不要去相争,⾃⼰要处下。
六⼆,丰其蔀(bu),⽇中见⽃,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象⽈: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张其成教授讲座观后感

张其成教授讲座观后感几周前,有幸在现场聆听了张其成教授“从易道中看中医文化的本质”的讲座,讲座时间略短,张教授没有讲完,但就讲的内容,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一些问题上,自己得到了茅塞顿开般的觉悟。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的感想。
从望见张教授的第一眼,就觉其气质非凡,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那种气质绝非仅限于朴素着装之间,也非单单历经岁月后所形成,而是张教授经年累月地饱览群书,学富五车,特别是专注于中国传统国学的研究。
国学的深厚给了张教授生命的深度,国学的魅力也赋予了张教授人生的光彩。
“不要轻易地否定古人的东西”,张教授在讲座中多次强调这句话,我真切得察觉到张教授对我们新一代看待传统上的担忧。
可能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缺少了国学充分的熏陶,无法感知到隐秘在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以致少数人会以一种浅薄的眼光、傲慢地态度去否定、去批判他们毫不了解的传统,这是令人可悲而寒心的。
张教授还提到中国人缺少的敬畏之心,与此也是有很多联系的。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就是一源三流,三流即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化的佛家。
如果一个人真正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于儒释道三家的共同信仰,其敬畏的东西是更多的。
所以我认为缺乏敬畏之心的中国人从本质上讲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加持于身,甚至毫不了解。
张教授特地向我们展示了正确的太极八卦图,课后我将平常的太极图与之做了比较,发现普通太极图将圆平分为阴阳二界,首尾相连,只是简简单单的力量平衡之意。
而正确的太极图中阴阳二鱼从外向内交汇,相融相济,生于两极而最终同归于尽,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和”,儒家是站在阳刚的立场上讲中,叫中庸;道家是站在阴柔的立场上讲中,叫中道。
佛家呢,是站在空性的立场上来讲中,叫中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应“中和”而得到发展和不断传承,中国的民族力量也应“中和”而不断凝聚。
当下怀揣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我们,同样需要依靠“中和”的精神和智慧。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其内涵远远超出普通医药事业的范围,兼容着而又依赖传统文化底蕴。
张其成辨析《易经》

张其成辨析《易经》
中大博研教授张其成在大学国学班里教授易学,不少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卓有成就的企业家,博研教授张其成和他们闲聊:“学得怎么样了?”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一头雾水。
”《易经》不易,大多数人对易经不过是一时好奇,浅尝辄止。
张其成都是以一身黑色盘扣中装亮相。
张其成出身中医世家,如今在易学界已是名头响亮,但他仍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授课。
在张其成看来,学中医却不懂易经阴阳之理,怎么
能成为好大夫呢?
一般所称的《易经》是广义的,包括了经文和传文,是对《周易》的尊称。
《易经》所展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就是中华民族的源精神。
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和”字又是易经的核心精神。
张其成认为如果一个社会要在大环境上达到和谐,就需要
身处其中的人达到一种泰和的境界。
人生泰和,要符合三个方面:健康、快乐、智慧。
“国学的最大用处可能在于两点,一是修炼心灵,二是开启智慧。
如果说现代科学的思维
方式偏向于左脑,那么以易为核心的国学思维方式就偏向于右脑,而右脑潜藏了大量的潜
意识,所以说易经是开发潜能和智慧的好方法。
”
张其成的观点认为《易经》不仅仅是预测学,更重要的是行为学。
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吉凶,更重要的是教我们趋吉避凶。
现代人看《易经》,要懂得从中看出为什么
“吉”“凶”“悔”“吝”“无咎”,看出对我们今天的做人做事到底有什么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的文化地位 一、中华文化的源头 (五千年 的中华文明就诞生于对《易经》 的诠释和争议当中) 二、世界四大元典之一:《圣 经》《古兰经》《吠陀经》 《易经》
《易经》的作者 伏羲氏做八卦 神农炎帝做《连山易》 轩辕皇帝做《归藏易》 周文王做《周易》 孔子做《易传》
八卦是怎么画出来的
阴爻、阳爻 八卦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秘密 大规律(天道) 大法则 (人道)
蒙卦 山水蒙 水小— 不过早不过度不 过量 水清—明明白白 水流随地势—因材施教 水流向大海—树立志向, 品德教育 水细—润物细无声 水甜—快乐教育
感悟 按天道做人事,改变命运 趋吉避凶,趋利避 ”,字“介石”, 其名字均来源于《 易经》。根据《易 经·豫卦》六二爻辞 本意:“中正自守 ,其介如石”。该 爻辞又曰:“介于 石,不终日”。 “润之”是毛泽东 的字,其出自《易 经·系辞上传》第 一章“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 ……”和《易经·说 卦传》第四章“雷 以动之,风以散之 ,雨以润之,日以 烜之……
作者简介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 药大学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父亲:第一届国医大师,“张一贴”非 物质文化传承人。 老师:《易经》研究泰斗、北京大学哲 学系著名教授朱伯崑。老师冯友兰,中 国第一位哲学大师
《易经》是本什么书 哲学书(冯友兰:真正的哲 学著作、儒家最优意义经典、 辩证的宇宙哲学) 历史书 科学书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