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
近年来,已有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了物流系统的建设
和组建,如青岛海尔、安吉物流、一汽物流、广州宝洁
、烟草行业等。
▪
目前,我国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多式联运尚处于初期阶段。总的发展形势:
▪ (1)部分省市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 (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 (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 (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 (5)物流企业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 (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进入物流业务
▪ (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 (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进展
1.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 5.国际物流 ▪ 国际物流的最大特点是物流跨越国界。 ▪ 6.区域物流 ▪ 某一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
国家或一个地区。 ▪ 7.一般物流 ▪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
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 ▪ 8.特殊物流 ▪ 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
汽车物流管理
制作人:东北林业大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物流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物流的分类及物流系统 第四节 汽车物流概述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物流的基本概念
▪ 一、物流的概念
▪ 物流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被称为PD(Physical Distribution),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 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 活动的集成。
绪论1人体生理学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 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特点:作用迅速而精确、部位局限和时间短 暂;
2.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 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张锡钧(1899—1988)在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 碱的研究中取得系列的创新性或果,受到国内 外生理学界的高度评价。
3.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1.只有认识了“正常”,才能设法维 持正常,防止异常;认识“异常”( 疾 病);
2.生理学的发展可促进临床医学的发 展;
3、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 心血管活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 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特点:缓慢、广泛而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3. 自身调节: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 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 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器官生理学--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肾脏生理学
(三)整体水平
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第一节
兴奋性
⑴ 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⑵ 兴奋性: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一)、 1.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分类 3.刺激三要素
作用—— 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适度;
作业: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 些?各有何特征?
1 绪论--通风工程学

$切割 $研磨 $挤压
香港淘大花园,400多 人感染,死亡40多人, 建筑设计通风缺陷是主 要杀手之一,2米宽的 内天井,厨房、卫生间 进排风相互干挠“一家 抄辣椒,全楼打喷嚏” 。给SARS病毒交叉感 染机会。
通风与空调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是保证生产得以正常安全进行的重要生产设施
例如对于煤矿来说,矿井通风系统就是有效防治瓦斯 灾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有害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一般有害因素所引起的危害主要 是慢性危害为主 危险因素则主要引起急性伤害为 主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与消除技术
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技术形成了 专门的技术门类: 工业防毒技术→各种毒物 通风工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 粉尘、不良气候条件 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振动 防火防爆技术→火灾、爆炸 电气安全技术→电能伤害 机械安全技术→机械性伤害
通风工程原理
当室内得到热量或是去热量时,从室内 去出或补充热量,达到热平衡,保持一定 的温度。 使进出房间的湿量平衡,保持一定的湿度。 排除污浊空气,补充新鲜空气,保持空气 质量平衡。
0.3 通风空调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
西方
现代通风空调技术
我国古代
民用建筑 工业生产领域
民用建筑
知识要点:
通风 空调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工作原理
0.1 通风空调在控制改善室内环境中 的作 用和任务
力量将危害物飞扬 起来----生活案例 扫地,拍打毯子, 吹气。
学校常见的废气排放-实验蒸汽,焊接
/referurl/imgsearch/touri/de/*.tw/~yang/e quipments/edefault.htm
空调包含了采暖功能和部分通风功能,但不是所有环境都需要空
1绪论

• • •
深厚的语言功底
• • • • • 外文水平高 中文水平高 语法意识 * 他发现前人研究地理的记载有很多不很可靠的地方。 He found there were many unreliable points in the geography record which be researched by the people before. • He found there were many unreliable points in the geographic records kept by his predecessors. • 惯用法意识 • 连贯意识
4) Subject of translation (从翻译题材来看) a. specialized-subject translation (专业性翻译) b. literary translation (文学翻译) c. general translation (一般性翻译) 5) Way of translation (从翻译方式上来看) a. complete/absolute translation (全译) b. selective translation (摘译) c. edit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with reconstruction (编译)
连贯意识列举
•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 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 (鲁 迅《药》) • This man was thrusting one huge extended hand towards him, while in the other he held a roll of steamed bread, from which crimson drops were dripping to the ground.(杨宪益、戴乃迭译)
一绪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一绪论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②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2.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学说的最高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汲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清楚了他在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③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
1绪论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密度、摩擦因数、表面张力、尺寸、质量 热力学性质: 熔点、沸点、临界点、转变点、蒸气压、 溶解度、分配系数、吸附平衡
19
电、磁性质:
电导率、介电常数、迁移率、电荷、磁化率
17
结论:
分离有时是自发过程、混合有时也不能自发进
行;
总自由能决定体系是趋向分离、还是趋向混合,
即:
G总=势能项+熵项=µ i+RT lnai
均相体系中只存在浓度差
自发混合。
非均相体系中除浓度差外,还存在各种相互作
用(势能) 各组分趋向于分配在低势能相。 (自由能降低) 18
可被分离利用的物质性质
Q0A
Q为实际回收量 , Q0为理论回收量
欲回收组分的回收率都是越大越好。
确定回收率的大小要根据分离目的、分离组分的 浓度含量和分离费用等考虑。
25
常量组分 RA ≥0.999 微量组分(0.01—1%)
RA ≥0.99
痕量组分(<10-4%
)
RA> 0.90
(0.95)
回收率的测量:采用标准参考物质,如标准样
▲ 电化学反应,如电沉积
▲ 生物反应,如BOD 可见,分离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22
按分离目的分类
要求高纯度、高回收率产物 规模:实验室;生产/工程 测定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离:高纯度; 但不一定要求高收率 要求“定量”概念,即考虑分离程度的 完全性;定量分离的可能性;简单快速; 分离结果具有良好的再现性
组分:A, B。。。 空间: () 丰度:A “主成分”
绪论1

lg lc Fm Φ Φ ΦRmc Rmg μSc μ0 Sc
(1-10)
上式说明,磁路的磁动势Fm等于磁通与铁心磁阻Rmc和气隙 磁阻Rmg串联值的乘积,这与串联电路的分析相似。由于铁心的导 磁率远远大于气隙的导磁率,即0,RmcRmg,因此,由磁动 势Fm产生的磁通 或磁通强度B主要就取决于气隙的性质,即
统,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2
三、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
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和性能参数,电力拖动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动静态性能分析以 及电机的选择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 础知识。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电路原理”或“电工基础”课程
状复杂的磁路分段处理,简化成若干个几何形状规则的简单磁 路的组合。
25
三、电磁感应定律 1. 电磁感应定律 1831年,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学中最重要的 规律——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磁通与电压之间存在如 下关系: 1)如果在闭合磁路中磁通随时间而变化,那么将 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即
图1-1 载电导体产生的磁场
如果载流导体是匝数为 N的线圈(如图 1-2 ),则上式可表 示为
Ni H l
(1-2)
16
2. 磁通密度 通常把穿过某一截面S 的磁力线根数被称为磁感应强度, 用磁通 来表示。在均匀磁场中,把单位面积内的磁通量称为 磁通密度B,且有
Φ B S
(1-3)
3. B-H 曲线 磁场强度H与磁通密度B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真空中它们成 正比关系,即
第1章 绪 论

• 为表示分子的立体形象可用立体 结构式:
H C H H H
科学的步伐是不会被“鸿沟” 阻止的。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 勒(1800—1882)首次从无机物人工 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给 “生命力论一次巨大冲击。 维勒起初是想用氰作用于氨水 以制取氰酸铵(NH4CN0)、然而却 意外地得到一种白色晶状物质, 经分折这是一种与动物机体内的 代谢产物尿素相同的物质。这一 实验结果震动了整个化学界。
B
+
H
+
• 酸与碱的关系:
• 酸放出质子后产生的酸根即为该酸的 共轭碱。 • 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的质子化合物即 为该碱的共轭酸。 • 酸越强,它的共轭碱越弱 • 碱越强,它的共轭酸越弱。
• 酸
CH3COOH H2SO4
碱
H2O CH3OH
碱的共轭酸 酸的共轭碱
H3O+ CH3O+H2 CH3COOHSO4-
4、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之间区别
• 键的极性是由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 生的,其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 差。键的极性是键的内在性质,是永恒的 现象。而键的极化则是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现象,当外界电场除 去后即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类
• 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有机化合物分子 结构中能反映出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时又叫功能基,功能团。 • 有机化合物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按 照骨架分类,另一种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 异裂(heterlysis): 另一种断裂方式是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 在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由此而产生 正负离子。按异裂而产生正负离子的 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电子线路是包含有非线性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其基 本特点是:能够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具有频率变换作用; 电路分析时不适用叠加定理,但当作用信号很小、工作点 取得适当时,非线性电路也可近似按线性电路进行分析。
EXIT
一高、频电无子线线路电波段的划分第一章 = 绪论
c f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应用
沿地面传播
(地波)
中波长波超长波
特点
传输稳定, 远距离传输
沿空间 直线传播 (视距传播)
(空间波)
依靠电离 层传播
AM信号
uo Ucm kauΩm cos( Ωt )cos( ct ) Ucm1 ma cos( Ωt )cos( ct )
U cm
cos(
ct
)
1 2
maUcm
cos(
c
)t
1 2
maUcm
cos(
c
)t
c 2fc 2F
若基带信号为含多个频率的
低频信号,设最高频率是Fmax
信号带宽 BW 2F 则 BW 2Fmax
主要要求: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信: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用电信号或光信号实现传输信息的系统
基带信号 具有足够功率的已调信号 基带信号
信源
发送 设备
信道
接收 设备
信宿
噪声与干扰源
信源作用是将要传输的消息转换为电信号。
效为由电阻、电容、电感等构成的组合电路(参见本书8.4 节)。
高频二极管和高频晶体管等的伏安特性也与低频管有很大不同。
鉴于目前常用的通信系统频率都比较高,例如我国手机的常
用频率为900MHz、1.8 GHz,GPS(全球定位系统)的频率处
于1215~1610 MHz(见表1.3.3),蓝牙通信和Wi-Fi通信都工
发送设备用来将基带信号通信进系行统某基种本处组成理并以足够功率送入信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又称传输媒介。
噪声和干扰源集中表示了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以及分散在
通信系统中其他各处的噪声。
接收设备选取有用信号并滤除干扰与噪声,然后解调得基带信号
信宿作用是将基带信号复原为原来形式的信息。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短波 天波为主
中远距离的广播与通信等
超短波(米波) 空间波
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等
分米波 微 厘米波 波 毫米波
亚毫米波
空间波
电视、雷达、卫星通信、中继通信等
光波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4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主要要求:
了解调幅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 分的作用。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 作用。
2m
cos
22t )
二次谐波
aU1mU 2mcos(1 2 )t
频率和分量
aU1mU 2mcos(1 2 )t)
频率差分量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目前通信技术和通信系统的发展都很快。对集成电路和 系统级应用能力的要求往往要比对具体电路分析能力的要 求高得多。因此学习时要注意重点和学习方法,要以理解 概念、实现功能为主要目标,强调功能模块的作用、实现 思路、主要指标、性能改进和相应集成芯片的选用,理解 如何搭建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如何连接与匹配等,本书 也尽量介绍最新的主流集成芯片及其主要用法。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5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单元电路的作用 理解非线性电路与线性电路的概念。 了解非线性电路的特点和高频电路的特点。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与本课程内容
电视通信系统视频资料
总结: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振荡电路、调制电路、解调电路、混频器、倍频器、低 频放大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数字通信系统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易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3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与无线电波的传播
主要要求:
了解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EXIT
一高、频电无子线线路电波段的划分第一章 = 绪论
c f
EXIT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本课程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电路的工作频率比较高,原则上只 要电路尺寸比工作波长小得多,仍可用集中参数来实现的,都 可认为属于本书研究的“高频”范围。
对于高频电路,需要考虑一些低频电路中不存在的特殊问题,
主要是分布参数、器件电容效应和信号的反射等。 例如导线、
电阻、电容、电感等的伏安特性在高频时会有很大不同,将等
电视通信系统 FM通信系统 CDM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2 通信系统中的调制
主要要求:
掌握调制的作用。 掌握模拟调制与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一、 何谓调制?
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参数 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称为调制。
二、 为何要调制?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一、模拟通信系统 直接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以典型的中短波调幅广播通信系统为例,
介绍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中短波发射机基本框图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中短波接收机基本框图
何谓超外差?为何 要采用超外差方案?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二、数字通信系统 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及信道复用,通信 系统中广泛采用调制技术。调制即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 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过程。用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 信号的幅度,称为调幅。基带信号也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 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信号,经调制后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信 号。已调信号均占据一定的频带宽度。
(天波)
超短波以上 电离层
短波
距离短
距离远 传输不稳定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应用
返回至传播方式
波段名称 传播
主要应用
超长波
地波
潜艇通信、远洋通信、远程导航、 发送标准时间信号等
长波
地波
除上述外,还用于低下通信
中波 地波为主 广播、导航、船舶通信、飞行通信、船港通信等
FM、PM信号也是以载
波频率为中心的占据一
定带宽的信号。
故传输通道频带宽度 应不小于信号带宽。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四、数字调制
第一章 绪论
用数字基带信号对高频余弦载波进行的调,称为数字调制。
用数字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振幅,称为振幅键控 ASK 频率,称为频率/移键控 FSK 相位,称为相位/移键控 PSK
(1)天线尺寸大于信号波长的十分之一,信号才能有效发射。
(2)实现信道的频率复用。
例如 f = 1 kHz,则
C f
3108 m/s 103 / s
300km
天线长度需大于30km ,显然是不现实的。
常用基带信号频率范围: 语音 100Hz ~ 6kHz 直接进行传输是不现实的。
图像信号 0~6MHz 音乐 16Hz ~ 20kHz
作在2.4GHz 的ISM 频段(即Industrial Science and Medical
频段)该频段是全球范围内开放且免费的,无需申请使用) 。
因此本书还介绍了基于传输线和S 参数的电路分析与
设计方法。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小结
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它由 信源、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和信道组成。根 据信道不同,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三、模拟调制
第一章 绪论
用模拟基带信号对高频余弦载波进行的调制,称为 称为调幅 AM 频率,称为调频 FM 相位,称为调相 PM
基带信号也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信号称为 载波信号; 经调制后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二、通信系统的分类
根据信道不同分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根据基带信号不同分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分 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带通传输通信系统
根据通信工作方式不同分
双工: 发送者 单工: 发送者
接收者 如电话 接收者 如广播、电视
半双工: 发送者
接收者 如对讲
广播通信系统 AM通信系统 FDM TDM
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
通信电子线路 非线性电子线路
主要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高频功 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解调电路、 混频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安排
教材: 参考书:张肃文.主编.高频电子线路.高教出版社
高吉祥.主编.高频电子线路.高教出版社 曾兴雯.主编.高频电子线路.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高教出版社 胡宴如,周珩.主编.高频电子线路学习指导.高教社 陈邦媛.主编.射频通信电路.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