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合集下载

新一代绿色生态木棉纤维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新一代绿色生态木棉纤维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东华大学研发专利持久柔软保暖的木棉絮片的制造技术实现了木棉纤维集合体较为合理的聚集状态克服了传统木棉絮料的致命缺陷强度和压力回弹性得到明显提高并保持了木棉絮料固有的高效保暖和轻质特性在柔软度吸湿透湿气性和绿色环保性能等方面具有多孔涤纶絮片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天然绿色的木棉纤维可以跨入高档絮料市场
第 1 期第 1 8 页
作者简介: 杜群 , 女,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市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 C A D重点实验室 , 教授 ( 浙江 宁波 3 1 5 2 1 1 )
浙 江 纺 织服 装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 期第 1 9 页
予3 0 。 C下 7 5 %的硫酸 、 1 0 0  ̄ C下 6 5 %的硝 酸 、 部分溶 解于 1 0 0  ̄ C下 3 5 的盐酸 。其热稳 定性好 ,起 始分 解温 度达 2 9 6  ̄ C,和棉相 当 。
棉对 水的吸湿 率 1 1 1 . 5 %,导 湿率 9 8 . 1 8 %,对 汗液 的吸湿率 1 8 5 . 5 %,导湿 率为 9 5 . 1 8 %。
木棉纤维 具有 良好 的化 学性能 ,耐 酸性 、耐碱性好 ,常温下稀酸 0 1 3一 O 1 — 1 4
的应用 具有很大 的局 限性 。 1 . 4 木棉 纤维的染 色性 能 木 棉纤维可 用直接 染料染 色 ,但 由于含 有大量 木质 素和半 纤维素 ,它们和 纤维素互 相纠缠及 分子 间 力作用 导致 了纤 维素纤维 部分羟 基被 阻止 ,并且互 相纠 缠 , 导致 染料分 子不 能顺 利进入 ,上染率仅 6 3 %, 而 同样 条件下棉 的上染率 可达 9 0 %以上 。 用 活性染 料汽 巴克隆黄 C 一 2 R对木棉进 行染色 , 上 染率只有 3 0 %

绿色纤维

绿色纤维

绿色纤维——大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纤维主要由大豆蛋白质组成,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

大豆纤维原料来自自然界的大豆,原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

在纤维生产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辅料、助剂均无毒,且大部分助剂和半成品纤维均可回收重新使用,提取蛋白后留下的残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大豆蛋白纤维被专家誉为“21世纪最环保纤维”。

大豆纤维截面呈哑铃型、扁平型或腰圆型,纵向有凹槽,易于吸湿导湿。

该纤维比重小,摩擦系数低,且动、静态摩擦系数差异小。

这也是该纤维及其织物光滑、手感好的原因。

该纤维的比电阻与蚕丝接近,明显低于其它合成纤维,但在纺织后加工中的静电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它的机械性能优良,强度指标优于棉、毛、蚕丝和粘胶,但强力明显不匀,伸长率大且湿强较差。

该纤维的卷曲率指标较低,弹性差,易变形。

大豆纤维的双折射率低,说明大分子的取向度低,从这一点也可以解释该纤维湿热强伸性能的变化,证明大豆纤维的成纤工艺需要进一步完善。

该纤维耐一般有机溶剂性较好;有较好的耐碱性:5 %苛性钠常温下强力基本保持不变,100℃下强力稍有下降重量稍有损失; 耐酸性不好:37 %盐酸、75 %硫酸下常温可溶解,甲酸40 ℃下可溶解,溶解后均有微量残留物质。

大豆纤维适用的染色剂种类较多,上染率高且上染速度快,但由于纤维本身的黄色,使所染纤维或成品色泽暗淡,缺乏光泽。

该纤维经紫外线照射120 h 后,强力下降9.18 % ,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增加,说明纤维有较好的耐光性。

它的燃烧性能比羊毛好,接近火焰时,纤维收缩,在火焰中缩成一团,离开火焰后能够续燃,冒烟散发出烧毛发气味,燃后灰烬为黑色,其中含有黑色粗硬的颗粒。

2024年纤维素纤维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纤维素纤维市场前景分析

纤维素纤维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纤维素纤维是一种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纤维,具有优秀的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循环利用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纤维材料。

本文将对纤维素纤维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2. 市场概述纤维素纤维在纺织、制浆造纸、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对环保性能较好、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纤维素纤维作为一种绿色生态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3. 纤维素纤维的优势3.1 生物可降解性纤维素纤维可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的要求。

3.2 可循环利用性纤维素纤维可通过生物降解处理后,转化为化学品、能源等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3 良好的物理性能纤维素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和柔软性,可用于纺织品的制造,并能赋予纺织品良好的手感和舒适性。

4. 市场前景分析4.1 纺织行业纺织行业是纤维素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环保纤维需求的增加,纤维素纤维将逐渐取代传统化学纤维,在纺织品制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2 制浆造纸行业纤维素纤维在制浆造纸行业中的应用也具有巨大潜力。

传统的木浆制浆造纸过程存在环境和资源消耗问题,而纤维素纤维作为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3 生物医药行业纤维素纤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纤维素纤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等特点,可用于制作生物医药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等产品。

5. 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工艺和性能不断改进。

未来,预计会出现更高性能、更多样化的纤维素纤维材料,满足多领域的需求。

5.2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和推动绿色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纤维素纤维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将受到政策支持,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5.3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

纺织行业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

纺织行业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

纺织行业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第一章绿色纺织概述 (3)1.1 绿色纺织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绿色纺织的发展历程 (3)1.2.1 初期阶段 (3)1.2.2 发展阶段 (3)1.2.3 成熟阶段 (3)1.3 绿色纺织的现状与趋势 (3)1.3.1 现状 (3)1.3.2 趋势 (4)第二章纺织原料的绿色选择 (4)2.1 绿色纤维的种类与特点 (4)2.2 绿色原料的采购与管理 (4)2.3 绿色原料的认证与评价 (5)第三章绿色纺织生产技术 (5)3.1 绿色纺纱技术 (5)3.1.1 引言 (5)3.1.2 原料选择 (5)3.1.3 生产设备 (5)3.1.4 工艺流程 (5)3.2 绿色织造技术 (6)3.2.1 引言 (6)3.2.2 原料选择 (6)3.2.3 生产设备 (6)3.2.4 工艺流程 (6)3.3 绿色染整技术 (6)3.3.1 引言 (6)3.3.2 染料选择 (6)3.3.3 生产设备 (6)3.3.4 工艺流程 (7)第四章节能减排技术 (7)4.1 能源优化与节能技术 (7)4.2 污染减排技术 (7)4.3 清洁生产技术 (8)第五章绿色纺织设备与工艺 (8)5.1 绿色纺织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8)5.1.1 设备研发背景及意义 (8)5.1.2 绿色纺织设备研发与应用现状 (8)5.1.3 绿色纺织设备研发与应用方向 (8)5.2 绿色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9)5.2.1 工艺优化与改进的背景及意义 (9)5.2.2 绿色工艺优化与改进现状 (9)5.2.3 绿色工艺优化与改进方向 (9)5.3 绿色纺织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9)5.3.1 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9)5.3.2 绿色纺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 (9)5.3.3 绿色纺织设备维护与管理措施 (9)第六章纺织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10)6.1 纺织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方法 (10)6.1.1 纺织废弃物分类 (10)6.1.2 纺织废弃物处理方法 (10)6.2 纺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0)6.2.1 纤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6.2.2 面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6.2.3 服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6.3 纺织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政策法规 (11)6.3.1 政策法规概述 (11)6.3.2 政策法规实施 (11)第七章绿色纺织品标准与认证 (11)7.1 绿色纺织品标准体系 (11)7.2 绿色纺织品认证制度 (12)7.3 绿色纺织品的市场推广 (12)第八章绿色纺织企业经营管理 (13)8.1 绿色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13)8.2 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13)8.3 绿色营销与市场策略 (14)第九章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政策与法规 (14)9.1 国家绿色纺织政策概述 (14)9.1.1 政策背景 (14)9.1.2 政策目标 (14)9.1.3 政策措施 (14)9.2 地方绿色纺织政策 (14)9.2.1 政策特点 (15)9.2.2 政策实施 (15)9.3 纺织行业法规与标准 (15)9.3.1 法规体系 (15)9.3.2 标准体系 (15)第十章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16)10.1 绿色纺织技术的发展方向 (16)10.2 绿色纺织行业的市场前景 (16)10.3 绿色纺织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16)第一章绿色纺织概述1.1 绿色纺织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绿色纺织,是指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低污染的技术和原料,生产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不 如 白棉 染 色 后 的 颜 色鲜 亮 , 有 时 不 能 功 能 , 对 过敏 性 皮 炎的 辅 助医 疗 功 能 。 大 豆 蛋 白纤 维 是 一 种 再 生 植 物 蛋 白纤 伸度较 高 、 耐 酸 耐 碱性 好, 用 它 纺 织 成 的面 料, 具 有羊 绒般 的手感、 蚕 丝 般 的 柔 和 光
维 就 是 其 中之一 。
满 足 人 类 对 色 彩 的 需 求 。由于 彩 色 棉 属 于 2 . 3 再生 蛋 白质纤 维 ——大 豆 蛋 白纤 维 现 代 育 种 技 术 培 育 的新 型 棉 花 , 其 产 量 小
1绿 色纤 维 的概 论
1 . 1 绿 色纤 维 的定 义 看应 该 满 足 以下 3 个条 件 : ( 1 ) 原料 采用 可 再
少污 染 ) , 或 尽 可能 是可 持 续 发 展 的绿 色资 量 5 O 万t / 年, 而 且海 带属 于 再 生资 源 , 可谓 源; B. 合成纤 维产品的合成 过程 节能、 降 海 藻 类 纤 维的 提 取 源源 不 断 的提 供 原 料 。 耗、 减 污, 符 合 环保 和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要求 ; 在海 藻 类 纤维 的 提 取 过 程 中不加 任 何化 学
层空洞、 土 地 沙 漠 化等 灾 害 , 严重 影 响 到 了
人 们 的 生存 和 发 展。 人们 逐 渐 的意 识 到 “ 毁 灭 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环 境 就 是 毁灭 人类自
( 1 ) 抗菌除臭功能 ・ ( 2 ) 对 色彩丰满, 不会 褪 色 。 彩 棉 织 成 的 布具 有 有 多种 保 健 功 能 :
垫! ! Q :
Sci en ce a nd Tec h no l o@y I nn ova t i on He r al d

“绿色纤维”引领纺织行业走向“绿色”

“绿色纤维”引领纺织行业走向“绿色”

“绿色纤维”引领纺织行业走向“绿色”作者:谢琳来源:《中国纺织》2018年第12期如果实现绿色发展从源头抓起,绿色制造的顶层设计,关系到行业高质量发展,更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和重点工程。

记者欣喜的看到,在绿色无处不在的今天,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引领下一个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

绿色纤维认证先行何为绿色纤维,他的内涵由谁来决定?怎样得到社会的公认,认证是最有说服力的途径。

如果说绿色纤维认证是化纤行业开出的企业入市场的通行证的话,那么消费者才是安检通过的警察。

仅仅两年多时间里,获得绿色纤维的认证企业为推广绿色纤维产品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更多下游企业对绿色纤维产品愈发重视、更加认可,他们带着绿色发展的期望,纷纷投入到绿色纤维制造的大军中。

绿色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绿色纤维认证以来,化纤协会便密切关注对绿色纤维认证的下游用户使用问题。

为加速这一工作的进展,2017年5月,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企业暨《下游用户使用管理规则》座谈会在京召开。

《下游用户使用管理规则》指出,绿色纤维标志也可用于下游纱线、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只要通过合法渠道从获得绿色纤维认证的生产企业采购“绿色纤维”并用于纺织品生产、销售的下游用户,可向已获认证的生产企业提出标志使用申请,生产企业收到申请并审核无误后报中国化纤协会备案,并颁发绿色纤维标志给下游用户。

绿色纤维不仅是态度,更多的是落地。

中国化纤协会绿色纤维标准管理办公室已经同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锦绿色纤维推广基金”,致力于绿色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

为巩固扩大集群推广宣传成果,中国化纤协会与山东纺织服装协会合作,在山东纺织产业链加强宣传推广,重点在于终端品牌使用绿色纤维吊牌。

最后,中国化纤协会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其它下属协会的紧密联系,发挥联合战舰的集成优势,将绿色纤维及绿色制造理念向产业链下游传导。

生态环保纤维ppt课件

生态环保纤维ppt课件
预处理
对原料进行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以去除杂质、提高可纺性。
纺丝工艺及设备介绍
纺丝工艺
采用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工艺,将高 分子材料通过喷丝板挤出成纤维。
设备介绍
包括熔融纺丝机、溶液纺丝机、喷丝 板、冷却装置等。
后处理与加工技术
后处理
对初生纤维进行拉伸、热定形等后处理,以提高纤维的力学 性能和稳定性。
将纤维埋入土壤中,定期观察其降 解情况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以评估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 解能力。
04
生态环保纤维的应用 案例
服装领域应用案例
01
02Βιβλιοθήκη 03运动服利用生态环保纤维制成的 运动服具有吸湿排汗、抗 菌防臭等功能,提高运动 舒适性。
内衣
生态环保纤维内衣柔软舒 适,透气性好,有助于保 持皮肤干爽,减少皮肤病 的发生。
电学性能
通过电阻率测定仪等设备测试 纤维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电 学性能,以了解其抗静电能力

化学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成分分析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纤 维进行成分分析,以确定其主要化学 组成。
耐化学腐蚀性
通过浸泡试验或化学滴定法等方法测 试纤维对酸、碱、氧化剂等化学物质 的耐腐蚀性,以了解其化学稳定性。
提高工程质量和环保性能。
05
生态环保纤维的产业 发展与政策支持
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1 2 3
国内外产业规模与增长速度
国内生态环保纤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规 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产业链结构与布局
国内生态环保纤维产业链日趋完善,从原料、生 产到应用环节均有涉足,产业布局逐渐向集群化 、规模化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应用案例

绿色纤维与绿色纺织

绿色纤维与绿色纺织

Lyocell纤维的性能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优点于一身, 作为一种纺织新材料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Lyocell纤维 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服装、装饰--可以增加产品的柔软性、舒适性、飘逸性 2.产业用制品—生产特种滤纸、
(二)CC纤维
最大的特点是:制备时所用的设备与现有粘胶纤维生 产工艺的设备相似,可在粘胶纤维生产厂实施,不需要重 新购置专用设备 CC纤维生产具有绿色环保性,且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 可降解性
O H2N C -NH3 NH2 O Cell O C NH2 NaOH 或H
+Cell NhomakorabeaOHCell
OH
五、植物蛋白纤维
目前,在植物蛋白纤维中,研究和开发较多的是大豆蛋白 纤维。 大豆纤维具有外观华贵优雅的特点,其针织品具有丝和 羊毛混纺织物柔软、飘逸的特点,穿着透气、舒适,且有 一定的卫生保健功能。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可以生物降解。 目前我们浙江、四川等地的企业已经在大豆蛋白纤维的基 础上开发出产品,并取得成功。
(二)天然彩棉纤维
纤维产品的染色加工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家们试图采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有颜色的棉花,从而获得彩棉。由于彩棉 是一种就要有天然色彩的新型棉花,无需漂染加工,可以免去繁 杂的漂染工序,而且避免漂白、印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化学 物质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天然彩色棉是当今国际纺织行业 “绿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天然彩色棉是利用生物基因 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培育的新型棉花珍品。由于彩棉天然有色,所 以天然彩色棉制品无需化学染整,而且经过生物酶处理后,其色 泽自然持久、质地柔软、穿着舒适,是21世纪人类最佳的绿色、 健康、时尚的纺织品,代表了从生产、处理、使用三个环节生态 纺织品发展的方向。目前,世界上开发利用彩色棉的国家有美国、 秘鲁、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法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国家 等。我国的彩棉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科技工作者10多年来 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彩棉育种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并且在彩棉的产品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国已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彩棉生产大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彩棉开发仍处于较低级的水平。当前,对于广大纺织科研 工作者来说,提高彩棉产品的档次,进行产业化开发,从而占领 国内外市场 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纤维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绿色纤维出现的背景,绿色纤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简述了几种新兴的绿色纤维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及在我国的发展等。

关键词:绿色纤维分类应用及发展
为了追求高收益高利润,人们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沙漠化等灾害,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

随着1980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绿色产品”备受推崇,各种环保绿色产品相继被研发,绿色纤维就是其中之一。

1 绿色纤维的概论
1.1 绿色纤维的定义
所谓“绿色环保纤维”,从生态学角度看应该满足以下3个条件:(1)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资源枯竭;(2)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产品穿着健康舒适;(3)制成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

[1]
1.2 绿色纤维的特点
绿色纤维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A.纤维产品的原材料无污染(或少污染),或尽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B.合成纤维产品的合成过程节能、降耗、减污,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纤维产品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印染、整理等加工过程,尽可能使用无毒、可自然降解的浆料、染料、整理剂等,以及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清洁生产;D.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中,对人体友好、舒适,若带有某种特殊功能更好;E.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后,不会因遗弃或处理带来环境问题,最好能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

2 绿色纤维的分类
2.1 绿色天然纤维——彩色棉
彩色棉花,与白棉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内的棉纤维是彩色的。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型纺织原料,因为其本身就带有颜色,在制衣过程中无需经过漂染等工序,没有形成污染源,又节省了染料和劳动力。

由天然彩棉加工成的纺织品不存在一般纺织品印染后存在的残留物,实现了“零污染”[2],并迎合了人类提出的“绿色革命”口号,减少了环境污染。

天然彩色棉色彩自然,古朴典雅,富有弹性,色彩丰满,不会褪色[3]。

彩棉织成的布具有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抗静电,透汗性好等优点,适合皮肤敏感型人群、婴幼儿等使用。

彩色棉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例如,彩色棉的颜色比较单一,不如白棉染色后的颜色鲜亮,有时不能满足人类对色彩的需求。

由于彩色棉属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型
棉花,其产量小价位高,还不能广泛推广。

所以彩色棉纤维还需进一步研发。

2.2 再生纤维素
2.2.1 海藻类纤维
新型环保纤维——海藻类纤维是从海带等海产品中提取出来的。

海藻类纤维的原料取自海带中的海藻酸盐,以水做溶剂,采用冻胶凝胶湿法纺丝成型技术,使海藻酸盐高分子高倍拉伸与凝固成型有机结合,从而获得了性能良好的海藻纤维[4]。

海带纤维制成品还带有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灰色都有。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我国海带产量50万t/年,而且海带属于再生资源,可谓海藻类纤维的提取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

在海藻类纤维的提取过程中不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海藻类纤维织成的布因为没有化学残留物,对人体健康也不会造成危害,受到人们的喜爱。

海藻类纤维比普通纤维的强度高,透气性好,质地柔软,还具有本质阻燃、电磁波屏蔽效应等功能以及良好的纺织加工性能,所以其除了可以做成普通的衣物,还可以用于制造消防服、防护服、医疗服等特殊用途的衣服。

海藻类纤维的研发进一步成熟后,会将未被利用的大量的海藻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并可有效解决服装原料缺少和染料污染问题。

2.2.2 甲壳素纤维
甲壳素纤维来源于虾、蟹类等等水产品的废弃物,一方面减少了
这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提取出来的甲壳素纤维具有优良的特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甲壳素纤维能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是人们公认的“绿色纤维”。

甲壳素纤维备受人们推崇是因为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1)抗菌除臭功能;(2)对皮肤的护理功能;(3)对过敏性皮肤的辅助治疗功能;
(4)对环境的保护功能;(5)抗静电功能。

甲壳素纤维织成的制品不仅具有最基本的舒适,柔然,保温特性还有抑菌除臭功能,对过敏性皮炎的辅助医疗功能。

2.3 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单丝细度细、比重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

参考文献
[1] 陈荣圻.从生态角度谈“绿色纺织品”的开发及禁用染料的代用品[J].印染,1998,24(1):30-33.
[2] 黄猛.我国绿色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00(2):31
[3] 姚玲.绿色纺织品的开发和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2,17(3):20-22.
[4] 青大研制出海藻纤维[J].中国纺织,20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