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鉴赏知识
奇石的鉴赏

奇石的鉴赏一、奇石的欣赏及鉴评标准1、奇石的欣赏由于人们的文化知识、美学素养、信仰情趣的千差万别,对同一块奇石往往看法相去甚远,正如常言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文雅的称"情人眼里出西施"。
单个的人在发现奇石之美时,体现了极强的个性特质,各有择重与强调。
如:妙在形奇;美在意境;稀少为珍;天真美妙;贵在天然;有神则奇;有仙则灵;线曲面凸;以小寓大;自然美高于艺术美,抽象美高于具象美,神似优于形似,浪漫优于现实;等等,不一而足。
有鉴于此,人们在一起欣赏奇石时,应当相互尊重与理解。
2、奇石的鉴评标准人若有缘得一奇石,如获致宝,往往有意无意加以宣传或旋耀,意在获得更多人的公认。
这就得有个评定奇石优劣的(规矩)标准了。
1)、北宋荆州画家米芾(公元1051一1107年)主要针对太湖石(今江苏太湖)和灵壁石(今安微灵壁县)的主要美学特征,结合当时人们(主要受儒家文化)理念影响,提出了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奇石鉴评标准"瘦、透、漏、皱"。
同时代的文豪苏东玻还增一"丑"字,强调丑怪。
瘦:指石头整体形象苗条(细高)多姿(变化),风骨磊磊。
透:指石头玲珑多孔穴,前后能透过光线或通透。
漏:石头里边有孔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
皱: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凹凸有节奏的明暗变化。
米芾(又称米癫)因此被中华爱石后人尊称为石圣,其爱石<<石丈>>又称<<米癫拜石>>现置安微无为县图书馆内。
2)、水冲石标准上世纪七十年代,广西柳州为主的奇石鉴赏家们针对红水河水冲石的美学特征,结合他们提倡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张卫、陈西(宁夏)、徐伟崇、高津龙、扬靖(女,天津人)、陆舜冬、黎言、朱育新等在办<<石道>><<赏石>>杂志过程中,逐步归纳了"形、质、色、纹、韵"五美标准。
奇石文化的鉴赏

奇石,又称巧石、异石、雅石、供石、玩石、观赏石等,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主要是指自然界赋予的,不事雕琢而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
据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载,当时青州岱畎所产“怪石”即被列为贡品。
2000 多年来,奇石观赏和奇石收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审美观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虎啸山谷奇石,讲求的是形奇、色美、质优、纹靓、座佳。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亘古,天地万物浓缩其中的奇石,是无声的诗、有形的画、无音的曲!石不能言最可人,一块精美的奇石往往令人百看不厌,妙趣横生,爱不释手,神思悠悠!人们在采石、捡石、藏石、赏石、悟石、玩石、爱石、展石、论石等等整个过程,人石共乐的每个细节,都是石文化的体现。
正所谓“石乐人乐以石作乐,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道人道以石悟道”。
天然石砚常山处处是灵山秀水,处处有奇石资源,尤其在南门溪河畔,深受宋徽宗喜爱的“常山巧石”就是源出于此。
无论你是在山间行旅,还是在河边漫步,只要你留心留意,一个不经意间,你就会与奇石结缘。
常山奇石造型别致、种类繁多,见诸于古代石谱书籍的有:常山石(空字石)、石笋石、千层石、常山假山石、西石、开化石,其中又以常山石最为著名。
鉴赏奇石,自古就有“瘦、透、皱、漏、秀”之说,即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发现和感悟奇石之美。
常山奇石以形质取胜,各种特征品质尤为鲜明。
木石奇缘瘦:指的是常山奇石的外形特征。
一般来说,石头因长期受自然风化、溪水冲击,边角磨平,外形以圆者居多,外形饱满,而常山奇石外观瘦挺内聚,造型轻巧,婀娜多姿。
典型代表如石笋石,外形瘦长,挺拔高峭,配之以翠竹,显得清秀淡雅。
漏:指的是常山奇石的体态特征。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奥陶纪的瘤状泥质灰岩遭受轻变质后,经风化、淋漓后,钙质流失,石的表面上出现了凹凸不平、大小各异的槽、沟、壑、洞,俗称弹子窝,其形状有圆、有长、有扭曲,有的洞穴曲径相通,体现了常山奇石的特征和魅力。
奇石的收藏与鉴赏

奇石的收藏与鉴赏皱:皱纹,是赏石在成型初期因自然收缩或经自然水流、风沙冲刷而形成的一凹一凸的条纹。
漏:赏石有孔或缝,使水或其他物体能滴入、透出或掉出。
瘦:(跟胖或肥相对),是指赏石的形体或某一部分窄小或单薄。
透:(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透水、透亮,特指赏石的穿透、通透、通空灵巧等。
丑:丑陋,难看。
赏石特指其怪异,与众不同。
色:色彩、颜色,指赏石原本具有的天然色彩和光泽。
质:性质、本质、品质,特指赏石的天然质地、结构、密度、硬度、光洁度、质感等,也指赏石的质量和大小。
形:形态、形状、结构状态等,这里特指赏石的天然外形和点、线、面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纹:纹理、痕迹,指赏石表面呈线条、图案的花纹。
声:声响、声音,指赏石通过扣击或摩擦振动所产生的声响和声音。
纹品上的圆、点、线、面及块状等所构成的规则与不规则、流畅或呆滞的纹路图案或形状。
奇石上的花纹分凹、凸纹,平、斜纹,点、线纹,粗、细纹,面、块纹;纹又分单、双色、混合色纹,凡线条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者,都可谓精品石。
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于一体者为上乘,混合色、双色、单色次之。
色为意生,意为色存,色、形、意完美统一,可谓奇石之精品也。
象奇石上的抽象或具象的图案和物像。
有的清晰,以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山水之美;有的雄浑,以大面积的色块构成人物、动物等图象。
无论什么形式,均生动活泼地表现了自然界的万千物像。
意奇石的造型或图案所含的意境,有的意境深远,给人以遐想;有的明晰,给人以直率;有的博大,给人以开阔;有的含蓄,给人以思维;有的奇谲,给人以启迪。
不同的意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悟。
形形,是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然的外在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总之,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有的形体具象,有的形体抽象,有的形神兼备,具象者奇巧逼真、活龙活现,抽象者变化万千,耐人寻味。
石头的形状尽量要完整,观赏面没有较深的裂痕和纹路,或者不影响观赏。
从整个石形外观上看,圆的造型,能给人一种圆润、光滑之感;正三角造型,能给人一种对称、均衡、平稳的舒适之感;倒三角形造型,能给人险中求夷的惊奇感。
奇石鉴赏之奇石的分类

奇石基础知识之奇石分类大千世界瑰丽而神奇。
岩石、矿物在自然中形成的造型奇特、色彩美丽、质地细腻、产量稀少的观赏石,便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
观赏石也称为奇石、玩石、欣赏石等,还包括各种宝石、玉石的原石。
观赏石的价值在于她含蓄、质朴的自然美;她能给人们百观不烦,千赏不厌的美学享受。
爱石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要求,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爱石传统。
从考古资料得知,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用宝石和玉石制造玉器,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实践中,人们爱石的兴趣越来越浓,人们利用石头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从古代的园林、庭院到现代的公园、宾馆、机关和工厂、院校,也都利用奇石装饰环境。
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如称为“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如称为“黄山天下奇”、“峨眉山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名山和“桂林山水甲天下”。
云南路南石林“一奇观”都是因岩石自然造型之奇特而得名。
历史上爱石、玩石、藏石者多不胜数。
如苏东坡之供石,南宫之拜石,总之,文人学士无不爱石。
在现代,我们老前辈沈钧儒先生,被称为“爱石如命”的玩石收藏家。
台湾省有位收藏奇石大王——杨昆峰先生,他亲自察看过奇石八万余块,留藏其中的珍品100余块。
沈阳市有位“石头老人”富月泉老太太,50多年来她收藏奇石逾万块。
历史上有“五大名石”和“江南三大名石”。
所谓“五大名石”,主要是指广东广宁产的“广绿石”、内蒙巴林产的“桂西石”,浙江青田产的“青田石”。
它们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叶腊石,俗称章石。
“江南三大名石”。
是指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这三大名石其实都是产于江苏之太湖石,因太湖石以石质温润、多孔多穴,波纹起伏,具有“瘦”、“皱”、“透”、“秀”特点而为人们所钟爱。
园林假山及案头盆景多为太湖石所又叠置。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太湖记》中写道“太湖石奥妙,就在于三山五岳,百洞千谷,尽缩在一块石头之上”,这些石头都应列为观赏石之类。
按照有观赏价值天然产出的自然造型岩石、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进行概略分类。
买奇石时一定要仔细鉴定,这五种鉴定奇石的方法你掌握了吗?

买奇⽯时⼀定要仔细鉴定,这五种鉴定奇⽯的⽅法你掌握了吗?我们玩的奇⽯的来源有两种渠道,⼀种是⾃⼰去捡⽯头,另⼀种是去买⽯头。
不论是哪⼀种渠道都要考验我们的|“眼⼒”,捡⽯头时“眼⼒”不好容易错过观赏价值⾼的奇⽯,买⽯头时“眼⼒”不好容易买到普通的⽯头或“假奇⽯”。
捡⽯头时对我们的“眼⼒”考验重在审美,买⽯头时对我们“眼⼒”的考验是鉴赏能⼒即鉴定能⼒和审美能⼒。
捡的⽯头好不好我们没有什么损失,买⽯头时如果“看⾛眼”那花费的可都是真⾦⽩银。
因此买⽯头才是真正考验我们鉴赏能⼒的时候。
精品奇⽯欣赏我以前写过⼀篇⽂章说的是五种情况下不要买⽯头:⼀,不了解市场⾏情的⽯头不要买;⼆,不美观的⽯头不要买;三,不熟悉的⽯种不要买;四,感觉怀疑的⽯头不要买;五,没有收藏价值的⽯头不要买。
买奇⽯时⼀定要仔细鉴定才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下⾯介绍奇⽯鉴定常见的五种⽅法,这五种⽅法就是⼀看,⼆摸,三闻,四洗,五听。
为什么要强调买⽯头时的鉴定事项呢?因为我们好多⽯友买⽯头时“看⾛眼”不是⾃⼰的鉴赏能⼒出了问题,是因为⾃⼰的疏忽。
好多⽯友都明⽩完美的奇⽯太少,可是碰到“完美的奇⽯”时却被捡漏的⼼理所迷惑,对奇⽯的⾝份没有仔细的甄别,最后还是交了“学费”。
买⽯头是除了做到以上说的五种情况不要买以外,还要对⽯头⽤五种⽅法进⾏鉴定。
奇⽯鉴定常⽤的五种⽅法:⼀看,就是要看奇⽯的美观程度和奇⽯的⾃然属性。
奇特、美丽、有意义的⽯头⽆疑是⼀块好⽯头,那么我们就要鉴定⼀下它的“⾝份”。
看⼀看⽯型、画⾯、⽯⾊是不是呈现的是⾃然状态,⽯头表⾯有没有损伤、打磨的痕迹,画⾯有没有⼈为添加的成分。
玩⽯头久了你就会对⽯头的原始状态有⼀定的感觉,不是原始的东西你就会感觉“别扭”。
⽐如好多灵璧⽯的⽯纹是“做”上去的,有经验的玩⽯⼈⼀眼就能识别。
我们知道加⼯过的⽯头就不能称为奇⽯了。
我认为“看”是最有效的⽅法,后四种⽅法都是对“看”法的验证。
⼆摸,就是⽤⼿去感知奇⽯的原始属性。
奇石评价等级及鉴赏要素

奇石评价等级及鉴赏要素
奇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独特、稀有、美丽的石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奇石的评价等级和鉴赏要素是奇石收藏和鉴赏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奇石的评价等级
奇石的评价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天下奇石、国宝级奇石、名贵奇石、珍品奇石和普通奇石。
其中,天下奇石是指极为罕见、独特、美丽的奇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级奇石是指被国家认定为珍贵文物的奇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名贵奇石是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奇石;珍品奇石是指具有较高的稀有度和美丽度的奇石;普通奇石是指一般的奇石,具有一定的收藏和鉴赏价值。
二、奇石的鉴赏要素
奇石的鉴赏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奇石的色彩是鉴赏的重要指标之一,色彩鲜艳、明亮、均匀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2.纹理:奇石的纹理是指奇石表面的花纹、纹路等,纹理清晰、自然、独特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3.形状:奇石的形状是指奇石的外形,形状美观、独特的奇石更具
有收藏价值。
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奇石的透明程度,透明度高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5.质地:奇石的质地是指奇石的硬度、密度等物理特性,质地坚硬、细腻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6.历史价值:奇石的历史价值是指奇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奇石的评价等级和鉴赏要素是奇石收藏和鉴赏的重要指标,收藏者在收藏奇石时应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鉴别和评估,以确保收藏的奇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奇石应该注意的七个方面,全学会了你就是合格的奇石收藏家

奇石应该注意的七个方面,全学会了你就是合格的奇石收藏家精品奇石欣赏奇石的主要价值是它的观赏价值,其他价值都是以观赏价值为基础依据的。
奇石的观赏价值就体现在它的形状、图案,颜色,质地和神韵上。
实际上我们在收藏奇石的时候,考虑的要比这些多得多,比如奇石的大小,奇石的升值空间等。
下面正式开讲。
精品奇石欣赏第一方面,我们先来说奇石的形状。
奇石的形状是造型石的主要品质,我们要看形状的独特性,现状的大小、形状的美感,形状的坚固程度,形状的完整性(比如松散、裂缝、破损等情况)。
奇石越独特越值钱、越好看越值钱、大小合适更值钱、不容易破埙的更值钱。
收藏奇石有句话,“色美遮百丑,一裂毁所有”。
精品奇石欣赏对于画面石来说,石型圆的优于方的,方的优于不规则的,厚重圆润的优于单薄棱角的。
石型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也是我们收藏奇石考虑的因素。
精品奇石欣赏第二方面,我们再来说图案和纹理。
主题图案和纹理的清晰度、画面的丰满度、画面在整个石头上的布局等这些也都是影响奇石价值的因素。
主题突出,画面协调的画面石价值更高一些。
画面石的欣赏可以参考书画的布局,这里不在多讲。
精品奇石欣赏第三方面,我们讲奇石的颜色。
颜色在画面石中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上面已经提到奇石“色美遮百丑”,因为我们对于物体最直接的辨识,一个是形状一个是颜色,然后才是其他。
每一种色彩都有其传统意义和心理暗示意义,黄色的高贵、红色的喜庆、绿色的健康、蓝色的平静、白色的纯洁、灰色的稳重等。
奇石的颜色多色的比单色的价值高,靓丽的比晦暗的价值高,协调的比辣眼睛的价值高。
精品奇石欣赏第四方面,我们来说一下奇石的材质。
奇石宝石质的最为贵重,然后就是玉质的和硅质的价值更高一些。
材质透明的比不透明的价值高。
还有就是石质在石头表面的呈现,如果是画面石的话越细腻一般奇石的价值就越高。
造型石则需要看实际情况。
例如像动物的象形形石,石表如果有石纹象动物的皮毛的话,石头的价值就会更高。
还有一些戈壁石,也是主要看石头的纹理的。
观赏石的鉴定及标准

奇石鉴定及标准:1、奇石本体识真奇石收藏如今巳成为时尚,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原生态奇石,精品越来越少。
在讲究经济利益的今天,有的人金钱至上,看到市场有利可图,就大肆造假,牟取暴利。
有的专搞覌赏石加工,冒充天然奇石、玩石新手一时分辨不出真伪,容昜上当受骗。
其实作为天然奇石,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为艺术品都很难达到十全十美,何况天然奇石?可是加工者为金钱所驱使,非要把它变成十全十美,可惜!往住将一块很不错的天然石给毁坏了。
谈貭地鉴别:貭地是指奇石的石质要内质坚硬,外皮或光洁细润,或晶莹剔透,或粗犷古朴,貭感要好。
貭地的主要内涵是貭量,以表面细腻不粗糙且无裂缝者为最美。
奇石的石质根据成因分火山岩貭、沉积岩质、变质岩质、陨石貭、风成貭、水冲貭等。
根据成分分硅质、石灰貭、泥貭等。
石貭包括硬度、密度、韧度、貭感、光泽、润度等因素。
其中,硬度是决定石貭优劣的关键。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特别是刻划作用的能力,硬度测试有绝对硬度和相对硬度之分。
绝对硬度需要精密仪器来检测。
奇石的硬度不需太精确,相对硬度通常采用摩氏硬度来测定。
摩氏硬度标准分为十个等级,即以十种矿物来代表不同硬度,即:滑石、石膏、方解石、莹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奇石应该有适当硬度,石貭过软,容昜脆碎、风化,貭地疏忪多孔,给人一种糟朽的感覚,石质过硬也有缺点,硬度过高往往导致情调欠缺、难以达到百看不厌的境地。
所以,奇石的摩氏硬度至少应当在4以上,硬度适当,就有了一种重量感,凝结度也高、显得细腻坚挺,光泽感也要强。
例如玛瑙的硬度在7左石,密度适中,韧度高,不昜碎裂,貭感、光泽都不错,而且还有一定润度,手感极佳。
为此玛瑙可以形成雨花石、风棱石、沙漠漆等。
而石灰貭的灵璧石,有一定硅化,使其石貭变得非常优越,摩氏硬度大致在6左右,石质致密均匀,有分量感与温润感。
碳酸盐类奇石的质地在自然界中容昜风化,为造型石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天然条件,如太湖石、灵璧石都属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意境美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贵在求其神韵。
松有高矮曲直,贵求其劲;柏有怪奇枯荣,贵求其拙;垂树贵求其柔情,悬树贵求其险奇,花树贵求其艳丽,果树贵求其殷实,春树贵求其生机,夏树贵求其繁茂,秋树贵求其红叶,冬树贵求其寒姿。
凡树知其精神实质,才有神韵可求。
中正之势:四平八稳、不倚不斜;平和之势:细雨和风、波澜不惊;兴旺之势:生机勃勃、青春煥发;迎客之势:躬身长揖、彬彬有礼;清逸之势:翩翩君子、秀色可餐;突兀之势:如佛顶山之顶佛、云扶石之扶云;垂泻之势: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雄劲之势:飞鹏扑虎、虬龙翻江;雄奇之势:呑天化地、震撼苍穹;奇险之势:危楼百尺、高峰坠石;奇逸之势:清高飘逸、超尘脱俗;奇崛之势:老干虬枝、盘根错节;顺势:浮萍顺水、随波逐流;逆势:云山倒卷、倒挂金钩;奔越之势:扬鞭催马、险渡关山。
中正之势:四平八稳、不倚不斜;平和之势:细雨和风、波澜不惊;兴旺之势:生机勃勃、青春煥发;迎客之势:躬身长揖、彬彬有礼;清逸之势:翩翩君子、秀色可餐;奇石鉴赏知识在芸芸众多的奇石世界里,赏评奇石的优劣,并无法定标准,一般凭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积累来明断每块奇石的优劣,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积累,是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奇石自身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加之人们平时的文化、艺术的积累,便能达到天人合一、石人合一,赏石水平提高了,便达到了以石怡情,赏石养性之目的。
掌握赏石之道,赏石之法,必须要拓宽自已赏石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古人的赏石方法和理论,还要向现代人学习,学习美学知识,学习书法、绘画、摄影中的线条、构图、用光等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着这些艺术理论,对奇石进行赏评,尤其是书画摄影艺术与奇石艺术,可谓姊妹艺术,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一言以蔽之,整体素质提高了,赏石水平也就上去了。
赏评奇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质: 石质指构成石品的矿物成份,多以石英质、玉质为上品。
一般是以硬度来判断石质优劣的,石品的密度越大,硬度越高,观赏石的硬度一般为4至8摩氏度为较好。
质地纯正,无其它杂质,表面光滑、细腻的奇石有一种秀丽美;有的石质松、软、疏,表层粗糙,无光泽,具有一种粗犷美。
光滑细腻、质地纯净、硬度高、光润透明者为上等,结构松软、陈杂、表层粗糙、灰暗、硬度低者次之。
纹:指石品上的圆、点、线、面及块状等所构成的规则与不规则、流畅或呆滞的纹路图案或形状。
奇石上的花纹分凹、凸纹,平、斜纹,点、线纹,粗、细纹,面、块纹;纹又分单、双色、混合色纹,凡线条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者,都可谓精品石。
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于一体者为上乘,混合色、双色、单色次之。
色为意生,意为色存,色、形、意完美统一,可谓奇石之精品也。
象:指奇石上的抽象或具象的图案和物像。
有的清晰,以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山水之美;有的雄浑,以大面积的色块构成人物、动物等图象。
无论什么形式,均生动活泼地表现了自然界的万千物像。
意:指奇石的造型或图案所含的意境,有的意境深远,给人以遐想;有的明晰,给人以直率;有的博大,给人以开阔;有的含蓄,给人以思维;有的奇谲,给人以启迪。
不同的意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悟。
形:石形,是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然的外在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总之,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有的形体具象,有的形体抽象,有的形神兼备,具象者奇巧逼真、活龙活现,抽象者变化万千,耐人寻味。
石头的形状尽量要完整,观赏面没有较深的裂痕和纹路,或者不影响观赏。
从整个石形外观上看,圆的造型,能给人一种圆润、光滑之感;正三角造型,能给人一种对称、均衡、平稳的舒适之感;倒三角形造型,能给人险中求夷的惊奇感。
好的奇石的造型奇特,表象富有情趣,石体无残缺破损,整个外形与其内容和谐相称,表面的形体与内在的精神相辅相成。
神:奇石的"神"是奇石形体内涵的精气反映,"神"指奇石的内在精神、气质、意境、神韵。
"神"是奇石的个性体现,无神的奇石,平淡无奇,毫无生机,有神的奇石能使人勃然心动,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
形是奇石的外观形体,奇石的躯壳;神是奇石的内在神韵,奇石的灵魂;形是神的载体,神依形而存,完美的奇石形神兼备。
神韵美:石品除了具有表象美之外,即所表现的各类景与物的客观形象形态,还具有形态之中的神韵美,神韵是无形的,是通过人的大脑思维想象,情感的领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显现出来的某种情意与事物的意象,此意象就是在形象的基础上感悟出神韵。
"形"是神的外壳,"神"是"形"的内核,形与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奇石的品种中,具有万物形态,形态中又蕴藏着幻化的神韵,这些石品都具备了形神兼备、回味无穷的神韵之美,进而更体现了意境美,"意"是情之意,"境"是心之境。
神韵美的奇石情景交融,最具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艺术美:把奇石纳入文化艺术的范畴,从美学、文学、色彩学的艺术高度,与冰冷的玩石通灵,寄情于石,情石相交,达到"石人合一"的境界,然后展开神思的翅膀,以丰富地想象,把玩石变为奇石,把奇石变为艺术品,石我交融,通过欣赏奇石的艺术美,从中得到一种慰藉、一种享受,这就是奇石的艺术美。
意境美:奇石的意境美是奇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石体或图案夸张、谐趣、神似或概括写意、融入感情、抒发艺术联想,以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就奇石的美丑而言,奇石图案美与造型美能达到完美的统一,当属上乘精品,若图案美,造型平平,甚至有裂痕伤迹,也仍不失其观赏价值,因一美遮百丑,内在的美能涵盖外形的丑。
缺乏意境的奇石,石块再大,石质再细腻,也没有观赏价值,因为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美的奇石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奇石的审美标准在于其形和神的完美结合。
总之,鉴赏奇石应从石形、石质、石色、石纹展开想象,由实到虚,由表到本,由繁到简,由锐到神,由意到韵,由妙到玄逐步升华,可自我欣赏,全家欣赏,聚友欣赏,一块奇石甚至需要多年的观察,才能真正领略其意境。
亿元奇石”是怎样产生的?近年来,关于“亿元奇石”的报道不断出现,虽然内行对于这样的喊声不会认真对待,但它的背后却隐约衬托着有些变形的市场。
近日,青海一家主流媒体以将近一个版的篇幅介绍了一块名为《人之初》的黄河石奇石。
令人惊异的是,报道称这块奇石价值亿元。
但报道刊出后不久,青海收藏者胡其伟便投书本报:“几年前,这块石头在我面前以1600元成交。
虽然目前国内奇石收藏投资不断升温,可从1600元到1亿元的增值幅度,显然是奇石市场的怪胎。
”不仅在西宁,就连广西、宁夏、北京等奇石交易的重要城市,千万元、亿元奇石近年来屡有出现。
一块奇石到底根据什么定价1亿元?从1600元到1亿元胡其伟介绍说:“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藏友高志义从循化县买到一块奇石,当时找我过来欣赏。
之后,我还为这块石头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199 8年10月3日的《扬子晚报》上,题目为《黄河奇石…人之初‟》。
”胡其伟所说的“人之初”奇石,便是西宁惊现的亿元奇石。
据介绍,这块黄河源头奇石高16厘米,厚度为8厘米,石质细腻,通体四周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框内画面惟妙惟肖地呈现出一个胎儿的形象,并且还是处于早期胚胎阶段,眼睛亦已发育,其他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显。
大脑袋耷拉着,静静地蜷坐母腹中……上述报道一出,立即在青海省内藏石界引起议论。
很多收藏者都觉得这个价格不可思议,没有可能。
据收藏者反映,观赏石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在西宁,最贵的奇石也不过两三万元,而且大多是1米多高、80厘米宽的大块黄河石。
胡其伟告诉记者:“高志义获得这块奇石后不久即出手,当时我也在场,是以1600元成交的。
七八年后,这块黄河石竟然价值上亿元,谁又是根据什么定出的天价?”记者就此问题拨通了该篇报道作者刘海蓉的电话,她说,1亿元的价格是根据收藏者自己评估的结果。
那么收藏者所说就真的可靠吗?记者欲再联系此块黄河石的收藏者,未果后,又请教了有关奇石收藏方面的专家。
上海赏石协会副会长俞莹告诉记者:“据我了解,现在国内成交的上百万元的奇石最多也不超过10方,而超过200万元的奇石更是寥寥无几。
现在市场上普遍看好的石种仍然是四大名石(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和英石),黄河石与之相比还是地方石种,怎么算也不可能价值1亿元。
”“亿元奇石”还有三块国内藏石界近年来出现的“亿元奇石”不只这一块,近年来见诸媒体的至少还有内蒙古产的玛瑙石《鸡雏出壳》、银川收藏者手中的一块玛瑙石《岁月》、北京收藏者手中的《中国版图》奇石。
媒体对于这三块奇石“铺天盖地”的炒作,更使这些天价奇石神秘莫测。
关于《岁月》奇石,《北京晚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
该奇石发现于两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区,经岁月沧桑,由三色玛瑙形成面容,黑色玛瑙形成五官,慈善安详与现代老妪形象巧合天成。
这块命名《岁月》的奇石,有专家评价,此石是国际石坛的天然力作,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据权威专家估价为9600万元。
对于玛瑙石《鸡雏出壳》的报道称:“仿佛蛋壳破处,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石质滋润、神态逼真。
这块奇石被专家评估为1.3亿元。
”去年年底,北京一家都市报详细介绍了《中国版图》奇石。
“一块中国版图形状的葡萄玛瑙被估价9600万元,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及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奇石——葡萄玛瑙…中国版图‟珍品鉴赏评估会”上评出的价格;这块葡萄玛瑙紫色与白色相间,葡萄球状结晶十分完美,而且整体形状与中国版图极其相似。
”俞莹认为:“天然的东西也存在比价效应,画面赏石也可以和其他艺术门类作比较。
比如一件人工雕琢的玛瑙工艺品如果价值10万元,那么自然天成的同样类型的观赏石大约是其10倍左右。
与绘画、书法作品相比,一些自然天成的文字石、画面石经常成为绘画的主题,也可能不可思议地貌似了某件名家之作。
此时,美术品的价格也可以成为一种参考。
但奇石的价格不可能超越中国艺术品的整体价格水平。
”“萄葡玛瑙呈粒状结构,是海底火山喷发产生的气泡经二氧化硅填充而成。
因为海水的冲刷,这种圆球状结晶体很容易形成,因而萄葡玛瑙并不少见,真正的稀罕物是鱼眼玛瑙。
现在市面上好一点的萄葡玛瑙一般也就万八千元。
又因为是球状结晶体,所以如果是人工造型也并不是难事。
奇石贵在自然天成,如果是人工造型,再好的石头也是一文不值的。
9600万元,真是天方夜谭。
”北京奇石收藏家吴增福评价说。
天价从何说起诸多关于亿元奇石的报道中,专家的评价理由寥寥数语,且都是出于审美的主观判断,没有人能提供给媒体客观的定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