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效栽培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资源的有限性,提高粮食产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杂交水稻作为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杂交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育种、种植和管理等方面。
一、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离不开育种科学技术的进步。
充分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通过合理的育种选择,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1. 母本选择:选择植株生长健壮、花期一致、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作为母本,以保证后代的优良性状。
2. 父本选择:选择两亲本之间亲缘关系远、抗逆性强、杂交后代产量高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以提高杂交稻的综合性状。
3. 杂交技术:采用适宜的杂交技术,如人工授粉或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杂交,确保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 综合评估: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产量、品质、抗病虫害性能等方面,筛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二、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是杂交水稻高效栽培的关键环节,种植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
1. 土壤准备:选择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种植,确保稻谷的正常生长。
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耕地和杂草处理,保证土壤的松软和无杂草。
2. 选种与育秧: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育秧,保证良好的苗床管理和生长环境,以获得健壮的幼苗。
3. 播种与定植:根据生长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或定植,保证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供应。
4.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以防止杂交水稻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三、杂交水稻管理技术杂交水稻的高效栽培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技术,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灌溉管理:根据生长期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次,以避免稻田过湿或过干。
2.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杂交水稻的营养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两系杂交稻具有优质、高产等优势,近年来在郎溪县发展迅速。
然而,在其推广种植过程中出现秧苗素质不高、大田秧苗烂秧、肥水管理不科学、抽穗不整齐、病虫害发生严重等情况,制约了两系杂交水稻大面积的推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从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大田栽培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30-02两系杂交水稻具有优质、高产等优势,近年来在郎溪县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两系杂交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县杂交稻种植面积的95%[1-2]。
随着两系杂交水稻大面积的推广,在种植推广过程中出现秧苗素质不高、大田秧苗烂秧、肥水管理不科学、抽穗不整齐、易感病虫害等情况,制约了两系杂交水稻推广和增产增收。
因此,只有提高种植技术和进行科学管理,才能确保郎溪县两系杂交水稻的丰产丰收。
1 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是夺取水稻稳产、高产的前提。
根据皖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等条件,一季中稻品种应以“优质、丰产、多抗”为主,熟期以早、中熟品种为宜。
水源较充足的田块,选购全生育期137 d左右的中熟品种;水源较缺的田块,选购全生育期134 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
选购良种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购种时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是否齐全;二是购买时要查看种子包装和种子标签,尤其要注意查看标签标注的品种名称、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证书编号、生产商、质量指标、经营许可证编号等内容。
2 培育壮秧2.1 秧田选择冬前就近大田选择疏松肥沃旱地或排水爽畅的稻田作秧田,按要求培肥,秧田与大田按1∶20预留;播种前15~20 d施肥、整畦;按每 1 hm2大田准备11.25~15.00 kg杂交稻种子,预先对种子进行处理;整理好苗床择期稀播,苗床播芽谷种子35~40 g/m2;机械插秧龄在20 d左右为宜,不宜超过25 d;手工插秧秧龄在30 d为宜,不宜超过35 d。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是一种具有较高产量和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它是粮食补充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
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不仅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确保食物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实现植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水稻作物生产的基础上,采取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在生产中弥补抗逆性,质量,利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杂交水稻高产培育体系。
有效地发掘和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通过“父本优秀 -本品种突变”的方式,以优势品种为“父本”,以具有相应营养特性的不同品种为“母本”,选择性培育出营养优质、抗性强、产量高的新型水稻杂交种,发展出具有更高产量的新水稻品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二是充分发挥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作用。
杂交水稻作物的栽培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栽培技术的调整与改进,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应包括田间管理,播种管理,收获管理,杂交管理等。
这些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能有效节约成本。
三是合理利用肥料,及时施用,更好地利用资源。
杂交水稻由于在单株和品种层面上的抗性和产量的提高,对肥料配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必须采取正确的肥料配施策略,合理利用肥料,确保其全面有效地利用,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
四是建立杂交水稻抗病理论体系,改进病害抗性。
杂交水稻作物在受病害侵害时,其抗病性一般比单一水稻品种更加稳定,但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差异很大,有必要深入研究杂交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机制,建立完整的杂交水稻抗病理论体系,进一步改进抗病性,以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产量。
以上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简要介绍,提高水稻的产量,不仅需要新品种的持续选育,而且还需要科学栽培技术、合理施肥和完善管理体系,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杂交水稻怎样种才能高产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怎样种才能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生长能力强,根部发达,稻粒多,现在我国的水稻品种也大多都是以杂交水稻为主。
那么杂交水稻怎样种才能高产呢?下面就来介绍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育秧方法(旱育秧方法)1、秧床整理在育秧前,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杂草少、水源、水质好的地块,每亩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00千克、普钙40千克、硫酸钾15千克,均匀撒于墒面。
把土壤敲细碎、平整、按1.2米宽分墒,墒长一般10米左右,不得超过15米。
3、适时播种一般于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选用苗床培肥土或床土同一土壤类型的肥沃疏松土,用筛子过筛后做播种盖种用。
要先把苗床整好压平,再喷酒清水,以灌透为好,将经过种子处理的稻种均匀撒播在秧床上,用木板轻压入土后,把预先准备好的盖种土均匀撒盖在秧床上,盖种厚度以不见谷种为度。
盖种后喷除草剂,用12%丁草胺乳油每亩110ml兑水均匀喷雾,然后拱架盖薄膜。
二、适时移栽1、整田:在耙最后一道田时将田水关好,每亩施用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酸锌2千克做底肥。
2、栽插规格:(1)单行条栽:株行距4X6(寸)每亩2.5万丛、每丛插1-2苗。
(2)双行条栽:株行距4X(4+8)寸,每苗2.5万丛,每丛栽1-2苗。
三、田间管理1、水浆管理:寸水促返青,浅水促分蘖。
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控到田开裂,翻白根才有控苗的效果。
孕穗期勤灌水,灌浆期和成熟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2、追肥:移栽后5-7天亩用尿素7千克,追施返青分蘖肥,结合化学除草,每亩用0.4-0.5千克除草醚拌化肥撒施;拔节孕穗期亩施尿素10千克或用三元复合肥10千克。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
1、稻瘟病:苗瘟用45%硫磺唑1200倍液在秧田喷施。
叶瘟用40%乳油富士一号1800倍液喷施,隔7天再喷一次。
2、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发病初期亩用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施,隔7天再喷一次。
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创新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环节探讨

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创新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环节探讨梅子新周鹏津市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常德415400摘要:随着城市化加速和农业条件恶化,水稻栽培面积不断缩小,因此在有限的水稻种植区域内实现高质量的水稻生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㊂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实施,对水稻产量的提升以及粮食的稳定供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㊂据此,主要对当前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并就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如播种时间㊁稀播匀播㊁施肥管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㊂关键词: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创新;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D O I:10.3969/j.i s s n.2097-065X.2023.06.0261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水稻栽培生产中,可以通过杂交优势的有效利用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增强水稻的抗性能力,保证水稻植株的茁壮生长发育[1]㊂目前水稻栽培生产中的水稻类型有55%以上为杂交水稻,尤其是籼稻中大部分均为杂交品种㊂1.1杂交水稻优势杂交水稻矮化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关科研人员对于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并且普遍认同水稻产量的提升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及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在这一前提之下,水稻杂交育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汕优63 以及 南优2号 均是非常优质的杂交水稻类型,并且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稻研究也在向杂交方向进展[2]㊂与传统的水稻栽培品种相比,杂交水稻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㊂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㊁抗病性和产量等重要性状,从而在相同单位面积种植中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㊂杂交水稻的研发为水稻栽培生产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也推动了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㊂1.2三系杂交育种技术要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需要运用三系杂交技术进行杂交育种㊂这一技术利用核质互作所导致的雄性不育现象,在选育雄性不育系水稻的同时,培育恢复系和保持系,以实现杂交育种的目标㊂三系法在水稻杂交育种中的实施,主要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作为本次育种的母系,而父系则选择保持系,在父系以及母系的培育之下,进行快速的反应以及生长,但需保证其不育特点不做变化㊂如选择不育系为母本进行培育,另配以恢复系作为父本进行培育,能够保证花粉可育性的恢复,并且能够获取杂交特征显著品质优良的水稻杂交品种㊂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相关技术研究支持下不断进步,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欠缺之处也越来越突出[3]㊂常见的缺点主要为资源供应不足以及技术操作不当㊂就资源方面来看,不育系稻种的品种较少,资源供应不足;而保持系的品种占比仅能够达到3%左右,东南亚籼稻品种可以在三系法杂交育种技术中作为恢复系进行应用,但是其占比也不足8%,不育系及恢复系两种类型的杂交水稻育种条件的多态性比较低,存在杂交同质化情况[4]㊂1.3两系杂交育种技术两系法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在实际育种中主要是在同类育种体系中,如果花粉的可育性较强,则可通过花粉进行不育体系种子的繁殖以及培育,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抚育划分,则可通过花粉与父本进行杂交来获得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培育㊂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水稻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能够避免不育系受隐性基因的影响和干扰,且极少出现恢复系制约的情况,对于新不育体系的培育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有助于杂交体系有利性状的留存以及繁殖,对于水稻品种资源率的提升有所促进,同时能够强化选种中多抗性水稻品种的选择概率[5]㊂第二是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实施,能够对传统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中雄性不育细胞质隐患的改善干预,对于经济现状的负面缓解也有帮助㊂第三是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的实施能够进一步简化杂交水稻育种程序,提升育种质量,提高育种效率㊂1.4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隐性核雄性不育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是杂交育种技术发展中需要重点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公司在玉米种植中进行了核不变育种技术㊃18㊃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创新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环节探讨 梅子新周鹏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研究以及尝试,在隐性核雌性不育实体与之进行结合之后,成功获得了核雄性不育突变的保持效果,在水稻育种中也通过这一理念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够通过该方式的操作,进行隐性雄性和不育材料的遗传保证,能够实现域性的发展,促进花粉以及基因的培育[6]㊂荧光分选法在水稻培育技术中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地将保持系种子和不育系种子进行筛选分离㊂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合理规划水稻雄性隐性核不育因子的作用,在水稻杂交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㊂相较于传统水稻育种技术,该技术具备稳定的不育性表现,并且不会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情况,与三系育种技术相比稳定性更强,不育性遗传率也更高,有助于优良性状的育种以及高产水稻的培育㊂另外,其育种恢复基因性能更强,能够防止转基因的成分出现漂移情况,对于水稻杂交育种品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㊂2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点2.1适时播种杂交水稻栽培时需要做好多种的科学管理,需要充分考虑栽培地区的气候情况,避免水稻在高温时期抽穗开花,如为再生型杂交水稻,最晚的抽穗时间为7月15日,以避免高温环境影响水稻的质量,除水稻播种时间之外,还需要对水稻的品种以及茬口进行合理规划,如为 一种两收 的水稻品种,播种时期应选择在3月下旬,最晚为4月初,以确保其能够在7月20日之前齐穗,在最高温度到来之前结束开花,保证水稻的高质高产[7]㊂中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底,最晚为5月初,确保其能够在高温过后抽穗扬花,以提升水稻品质㊂除上述要求之外,还需要做好杂交水稻品种的挑选,以耐热抗病性强的品种为主,切不可选择耐热性差的品种进行种植,避免在高温时期出现减产情况㊂2.2稀播匀播,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杂交水稻播种时应以稀播匀播为主要原则,在大田播种时,每h m2播种量为15k g左右,在播种之前需要提前对秧田环境进行处理,做好稻种的浸种以及催芽处理㊂秧苗移栽时,要求每个秧苗的带蘖数量应超过两个,在秧龄25~30d时是最佳的移栽时间,每667m2地可栽入1.8~2万穴左右,每穴中插入1~2株秧苗㊂2.3科学施肥管水2.3.1秧田肥水管理优质杂交水稻的生产离不开壮秧的培育,杂交中稻在移栽时应选择主茎叶龄4.5~6.5叶时进行移栽,在移栽地块播种前需要进行基肥的充分施入,每h m2可施入30t腐熟农家肥,在稀播匀播条件下,每h m2可在秧苗生长枝一叶一心时,进行60~ 75k g的尿素追施,在三叶一心时可进行60k g的尿素追施㊂水稻拔节肥的施入时间需根据其生长时间进行合理调节,如施入过早或者过晚均可能会对杂交水稻的生长质量产生影响㊂如施入时间过早会导致扯秧受限,秧苗极易出现折断情况,移栽成活率也会有明显下降;而施入过晚,则极易导致秧苗未吸收完肥料便需进行移栽,会对送嫁肥的作用产生影响㊂因此,最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在秧苗移栽前3~5d进行送嫁肥的施肥,每h m2送嫁肥可施入37.5~60 k g尿素,以加快秧苗的生长,秧田中的水肥管理也是保证杂交水稻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要求播种之后一直到出苗之前,需要将秧田的水放净,待出苗之后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水分供应,如天气温暖可进行浅水浇灌,如天气温度较低,则需要增加灌水量,但低温缓解之后需要及时将水排出,保持在浅水状态,以加快秧苗的分蘖速度,快速形成壮秧生长㊂2.3.2科学安排大田肥料配比杂交水稻的生育期相对较长,因此需要注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采取适宜的施肥方法㊂不能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施肥方案,否则会影响水稻成穗的质量,并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㊂因此,需要做好各类肥料的科学搭配,杂交水稻生长后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氮肥㊁磷肥以及钾肥在施肥量配比时可以按照1ʒ0.5ʒ1的比例进行施入㊂氮肥施肥时应选6成作为基肥施入,剩余4成作为穗肥进行施肥,磷肥则全部是在基肥时期,钾肥则选6成作为基肥,4成作为穗肥,以保证杂交水稻各个生长时期的养分供应质量㊂2.3.3施足大田基肥,早施大田分蘖肥促早发杂交水稻移栽后的健壮生长也离不开水分的充分供应,可在大田翻耕时进行高效复合肥的施入,移栽之后需要每h m2施入112.5k g左右的尿素,以促进其生长㊂施肥方式为移栽后7d左右,能够有效促进杂交中稻的分蘖发育㊂但是如果田块为瘦田或者肥田,则需要根据田块墒情状况进行分蘖肥施肥量的适当调整㊂2.3.4看苗巧施穗粒肥为了充分发挥出杂交水稻的生长优势,需要进行水肥的合理施入,可将其分为促化肥以及保化肥两次进行施加,晒田复水之后可进行促化肥的施入,每h m2可施入75k g氯化钾以及37.5k g尿素㊂而剑叶抽出1/2时可进行化肥的施入,每h m2可施入37.5k g尿素,以加快水稻植株的壮硕生长,实现壮秆大穗发育㊂如条件许可还可在水稻齐穗期以及剑㊃28㊃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第6期2023年6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穗期每h m2施入1.5k g磷酸二氢钾并兑入750k g 水,通过喷施的方式加快水稻的结实灌浆生长,对于水稻穗粒重的增长有所促进㊂2.3.5大田科学管水对于水稻的秧苗移栽后期到返青生长阶段,科学灌水是非常重要的㊂为了保护水稻秧苗的生长,可以灌入2~3c m深的水层,以达到有效的作用㊂在分蘖期前期以浅水勤灌为浇水原则,待秧苗总数生长至计划数量的8成左右时,便可进行排水晒田,以避免无效分蘖情况的大面积发生㊂土壤含水量降低到40%~50%后可以进行一次浇灌,待水分自然落干之后,再次进行轻度晒田,如此反复多次,直至2叶露出时期可进行生长水层的建立㊂水稻拔节时期直至抽穗开花时期需始终保持田间水分浅显,一次浅水自然落干之后,1~2d再次进行一次浅水的灌入,来保证稻田的湿润水平,对于水稻根部的生长发育以及粒重的增长均有促进㊂3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在杂交水稻栽培管理中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水稻苗期需强化对蓟马的防治,孕穗期及抽穗时期需要强化对二化螟㊁三化螟以及稻丛卷叶螟的防治,在孕穗时期则需要加强对纹枯病的防治,而后期则需要强化对稻飞虱以及稻瘟病的防治,优化杂交水稻的生长环境,提升其发育质量㊂3.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较为基础,主要依赖的是各项种植技术的优化,杂交水稻的品种数量较多,在不同种植地区的技术环境不同,土壤土质状态差异也比较大,应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栽培品种的科学挑选,从而发挥出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水稻种植时,也需要根据各类害虫的繁殖周期进行水稻栽培时间的科学调整㊂预测各类害虫幼苗的生长情况,通过田间控制技术的优化,合理调整水肥供应技术,从而促进水稻抗性能力的增强,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㊂水稻收割之后可将秸秆进行集中处理,以实现土壤的灭菌消毒,降低土壤中虫卵的残留量,避免土壤中害虫虫卵的大量积累㊂3.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利用的是害虫自身独有的趋光性㊁趋色性㊁趋味性,可通过趋光灯布设的方式进行害虫的吸引,将其引至光源处进行集中消杀,趋光灯选择时需根据害虫的特点进行绿光或者蓝光的挑选,趋光灯的布设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任何损害,在稻丛卷叶螟㊁二化螟以及稻飞虱管理中也有消杀的作用,效果极为显著,但是趋光灯诱杀仅能够在夜间起到作用,对成虫的诱捕效果较好,在虫卵或者幼龄害虫诱捕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根据杂交水稻种植区的基本状况,进行其他人工捕杀或者性诱捕器的安装,进行害虫繁殖量的控制㊂3.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在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依赖食物链的特点,通过害虫天敌的释放及保护,降低田间害虫的存量,提升害虫消杀效果㊂3.4化学防治在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技术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㊂然而,为了降低因化学药物应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需要在化学药物选择时以低毒㊁高效㊁残留药物低为首要考虑因素,不可选择对生态环境或者杂交水稻生长有影响的药物,可通过农药交替使用或者混合使用的方式提升药物作用效果,但在药物混合时,需强调不可将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混合应用,避免酸碱中和,导致除虫质量受损㊂在药物匹配时,也应控制好药物配制的剂量以及浓度,以随用随配为准,保证作用质量,为了避免害虫对同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可将不同类型的药物混合交替应用,以提升使用效果㊂参考文献:[1]杨莹莹,李若思,王一平,等.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的Q T L定位[J].核农学报,2022, 36(3):509-516.[2]王子阳,陈婉华,袁伟,等.双季稻地区不同类型水稻秸秆与还田深度对还田秸秆腐解进程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2):170-174.[3]蒋鹏,徐富贤,熊洪,等.测苗定氮综合氮素管理提高直播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1):107-119.[4]李玉林,徐承昱,胡雪,等.有机和常规施肥模式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对不同食味型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2,36(2):445-455.[5]张洪程,刑志鹏,翁文安,等.生育约束型直播水稻生育特征与稳产关键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7): 1322-1337.[6]罗永明,班兆丹,吴全满,等.杂交水稻旌优华占在越南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22(2): 121-123.[7]李波,罗颖菡,孙永健,等.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J].中国稻米,2021,27(5):64-69.作者简介:周鹏,男,1993年生,助理农艺师㊂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㊂梅子新,男,1994年生,助理农艺师㊂研究方向为水稻植保㊂㊃38㊃水稻杂交育种的技术创新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环节探讨 梅子新周鹏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27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品香优美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育成的不育系品香A 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联合选育的恢复系旌晶美珍配组育成,经2017年、2018年重庆市多点试验筛选出来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重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稻:20210001。
一、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
“品香优美珍”在亩栽秧1.2万~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3天,平均156.8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1天。
平均株高111.3厘米,分蘖力强。
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16.7万,穗平均着粒数165.3粒,结实率变幅75.4%~94.3%,平均结实率87.2%,千粒重27.4克。
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
2.抗性表现。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25,抗性病级7级,抗性评价感病。
3.米质。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1%,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重庆市梁平区“品香优美珍”测产现场农家科技28准一等。
食味鉴评81.1分。
4.产量表现。
2019、2010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4.7千克,产量变幅452.5~705.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9.6%。
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8.5%。
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
2022年,在重庆市梁平区金带街道千河村种植了“品香优美珍”百亩示范方。
2022年8月12日,测产小组专家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3块田,现场严格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856.41千克。
二、高产栽培技术1.秧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弱酸性、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作为秧田。
优质杂交水稻中优177高产栽培技术

方作 一季中稻种植 ,全 生育期 17 的营养土均匀撒于苗床 ,然后撒谷 , 4 再喷施“ 育苗壮” 消毒 , 其后撒营养土 2米 质优 良 、2感好 品质 测 定 盖种 , . 1 : 最后喷施 “ 旱秧灵” 草剂 , 除 平 5 项达 国颁一级优米标准 , 项达二 铺一层膜 , 5 再在膜上 架拱膜 , 实行双 级 优米 标 准 , 项 达 三 级 优 米 标 准 , 膜增温保墒育苗 , 2 以防倒春寒。
中优 17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 3月上中旬播种 , 月上旬移栽 。 7是 4 所 、中国水稻研 究所用中 9 成恢 A×
2采 用旱 育技 术 .
辅, 重施高磷钾肥 , 亩用 4%的“ 0 免耕 肥 ”0g 2k 作底肥 ,返青期追施 2 — . 5
17 7 组配而成 , 由四川天宇 种业独家 () 1选地培肥作床 选择背风向 5 g k 尿素 , 稳期补施叶面钾肥 。移栽 生产经营的优质 、 高产 、 稳产 , 适应广 阳 , 通透性好 , 土壤肥 沃 、 疏松 , 管理 密度 : 距 1 2 c 窄行距 2 ~ 株 7~ 0m, 0 亩大田 3c 宽行距 3 ~4c 每穴栽 1 的新品种。自 20 年板庙 乡农业站 方便 的菜园地作苗床 ,按 1 06 0m, 3 0m, ~ . 2亩苗床的比例备足苗床 ,播种前 引进该品种试种至今 , 已连续几年夺 0 2 谷苗 。 粒 要将苗床地翻耕 , 精细整地 , 1 m 按 . 4 得丰收 , 深受百姓青睐 。 4科学管水 返青到分蘖期 , . 移 开 厢 ,7 苗床 施 入 “ 6mz 免耕 肥 ”k 进 2g 主 要性 状 特征 栽时灌 1 c 浅水 ,栽后 5 天 ~2m ~7 1 . 农艺性状优 良 该品种属籼型 行增肥 , 0 k “ 用 . g 地虫光” 5 杀灭地下 灌水 2 c 亩用尿素 2 ~5g —3m, . k 与 5 三系杂交水稻, 株型适中, 株叶型好 , 害 虫 ,播 种前 1 天用水浇 透苗床 3 除草 剂 5g 专 用水稻除草 剂 ) 0( 充分 分蘖 中等, 成穗率较高 , 耐寒性强 , 结 次 , 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 。 拌匀后均匀撒施 ,落干后再灌浅水 , 实率高 , 穗粒重协调 , 后期转色好 , 亩 () 2种子处理及播种 播种前将 ~c ~6 只 有效穗 1 —1 万左右 , 4 6 株高 18m, 种子翻晒 1 次 ,按 lg 0c —2 k 种子用 1 田 间保 持 5 6m 水层 5 天 ,
优质杂交水稻川优6203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川优6203高产栽培技术川优6203是一种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备受农民青睐。
它有着优良的抗病性、抗逆性、生长快速和产量高等优势。
为了使这种水稻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环境,并获得更高的收成,必须按照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
一、优质的种子选择由于川优6203是一种优质杂交水稻,所以选择优质的种子十分重要,要按照种质合格证书选择优质种子,并保证种子幼苗率在85%以上,使水稻有良好的幼苗。
二、恰当的播种播种时间根据本地气候的变化而定,一般是4月中旬至5月初。
种植时要注意播种的深度和距离,一般深度为3~4厘米,播种距离要根据育苗栽培情况而定,一般是12~15厘米。
同时要注意施用有机肥,增加肥料土壤有机质,保证水稻生长和产量。
三、定期除草水稻抽穗前要定期实施除草、除草,利用药剂及非化学方法进行清理,一定要把天敌类昆虫毒性较低的除草剂选择出来,以减少对水稻的损害。
四、及时补给复哺在水稻生长时期,要及时补给复哺,保持土壤的松散和肥沃,除去土壤中的杂草和除虫节育农药,及时施用肥料,补充土壤缺乏的养分,给水稻提供营养。
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准确选择施用肥料的数量和比例。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要定期监测水稻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及时发现并防治,选择经济实惠而又减少环境污染的农药和天敌类昆虫,防止病虫害的出现。
六、及时采收收获当水稻成熟时,要及时采收,用联合收割机采收,采收后尽快拣挑,避免秸秆及其他杂物发霉变质,以保证采收的水稻质量高。
以上就是关于川优6203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种植这种水稻需要要遵守上述六点栽培技术,只要按照正确的技术栽培,就可以收获优质的水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是相对于普通的水稻来说有着各方面的优势,其生长能力强,根部发达,稻粒多。
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水稻品种,现在我国的水稻品种也大多都是以杂交水稻为主。
那么如何种植杂交水稻才能够高产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背风、光照充足、有机物质丰富且少草的排灌正常、水源充足的地块。
然后在田间施入充足的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钙钾肥肥。
将土壤敲碎平整,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规格整墒做畦。
然后将种子暴晒两天左右,再用水清洗一遍,选出干瘪空秕种子。
再将种子用多菌灵浸泡一天,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入桶中进行催芽。
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按照大田规格准备好育苗床,将育苗床整好后再喷一次水,将土壤灌透。
然后再将种子全面均匀的洒在苗床上,将其轻轻压入土中后盖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主。
播种后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时不宜使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要根据苗床含水量适当浇水。
通常水稻整个生育期内要浇水4次左右。
然后在杂交水稻长出一片真叶,一片心叶及移栽前7天的时候各追施一次尿素。
3、适时移栽
在移栽前首先要做好定植大田的准备工作,注意大田内的水分,堵好排水口,防止水分流失。
再在大田内施入碳铵、过磷酸钙等肥料为秧苗提供足够的营养。
然后当育苗床幼苗生长至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适时移栽。
移栽定植时要注意控制好密度,一般在农村都有专门的密度规划工具,可灵活使用。
每丛秧苗插入3株左右,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防止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田间管理
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
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
控制幼苗的生长,出现翻白根时才达到控苗目的。
然后在移栽定植一周左右后要及时追施一次尿素,并且在返青结合浇水一起追肥一次。
最后要合理使用除草剂,每亩均匀撒施达到除草效果,最好是与追肥工作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