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返修管理流程企业版本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一、引言返工返修是指对产品或者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浮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复或者改进的过程。
返工返修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减少返工返修的成本和时间。
本文将介绍返工返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包括返工返修的流程、责任分工、记录要求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返工返修流程1. 问题发现和报告当产品或者设备浮现质量问题时,相关人员应及时发现并报告问题。
问题报告应包括问题描述、发现时间、发现地点等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者责任人。
2. 问题评估和分类经过问题报告后,相关部门或者责任人应对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
评估应包括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原因分析等内容。
根据评估结果,将问题分为返工或者返修。
3. 返工和返修操作返工是指对产品或者设备进行简单修复或者改进,以解决质量问题。
返修是指对产品或者设备进行较大范围的修复或者改进,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返工和返修操作应根据相关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检验和验证返工返修完成后,应进行检验和验证。
检验应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内容,以确保修复或者改进后的产品或者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5. 记录和报告返工返修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应进行记录和报告。
记录应包括问题描述、返工返修操作、检验结果和验证数据等内容。
报告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者责任人汇报,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6. 问题分析和改进返工返修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
因此,在返工返修过程中应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问题分析应包括根本原因分析和效果评估,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责任分工1.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返工返修操作的实施和质量控制。
他们应确保返工返修操作符合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并及时报告问题和完成返工返修任务。
2. 质量部门质量部门负责问题的评估、检验和验证工作。
他们应对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并进行返工返修操作的检验和验证,以确保修复或者改进后的产品或者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返工返修处置方案

返工返修处置方案一、概述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由于人员操作不当、材料问题、工艺缺陷等原因,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返工、返修情况。
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对返工、返修情况进行处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返工、返修处置方案,利用这套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返工、返修的数量和频率,提高企业效益。
二、减少返工、返修的方法1. 引入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循环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
引入PDCA循环可以控制和改进产品过程,降低产品的返工、返修率。
具体操作:(1)Plan阶段:制定计划,根据以往的返工、返修情况等数据进行预估,确定生产流程、产品标准等相关规范。
(2)Do阶段: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生产任务,严格按照设定的标准进行生产。
(3)Check阶段:通过抽样检验、全面检查等方式,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
(4)Action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返工、返修率。
2. 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产品返工、返修与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密切相关。
因此,制定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对于降低返工、返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员工培训应覆盖以下内容:(1)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标准化操作,降低操作失误几率。
(2)专业技能: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降低制造中的人为因素。
(3)质量意识: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3. 加强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是制造企业中的核心管理内容,通过对过程进行控制和改进,可以降低返工、返修率。
在品质管理中,应该加强以下内容:(1)严格执行工艺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精度和质量。
(2)制定并执行零缺陷标准,严格控制零部件数量、缺陷率等指标。
(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不仅限于产品生产过程,也包括采购、仓储等全过程管控。
三、返工、返修处理流程如果还是出现了返工、返修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处置方案如下:1. 返工、返修问题解决(1)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分析问题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返工返修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浮现质量问题或者客户投诉后,需要对产品进行修复或者改进的过程。
返工返修管理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以确保返工返修工作的高效、准确和可追溯性。
二、返工返修管理流程1. 问题发现与报告a. 问题来源可以是内部质量检测、客户投诉、产品回收等。
b. 问题需要详细描述,包括产品型号、问题现象、影响范围等。
c. 问题报告需要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责任人。
2. 问题评估与分类a.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
b. 建立问题分类的标准,例如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 返工返修方案制定a. 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返工返修方案。
b. 方案应包括返工返修的具体步骤、所需资源、时间计划等。
4. 返工返修执行a. 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返工返修操作。
b. 返工返修过程中需要记录返修人员、返修时间、返修步骤等关键信息。
5. 返工返修验证与确认a. 完成返工返修后,需要进行验证和确认。
b. 验证过程可以包括产品功能测试、质量检验等。
c. 验证结果需要记录并与返工返修方案进行比对。
6. 返工返修成本控制a. 对返工返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监控和控制。
b. 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c. 分析返工返修成本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7. 返工返修数据分析与改进a. 对返工返修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b. 分析返工返修的原因、频率、成本等指标,找出问题根源。
c.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减少返工返修发生的可能性。
三、返工返修管理的要求1. 返工返修工作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返工返修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3. 返工返修方案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4. 返工返修记录应详细、准确、可追溯。
5. 返工返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6. 返工返修过程中需要保护客户的隐私和知识产权。
返工返修管理流程(企业版本)

1目的
为了规范返工(返修品)的管理,使各加工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使其符合要求或满足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半成品、成品及顾客退回产品的返工/返修。
3 术语和定义
3.1 一般性返工/返修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过程不稳定,设备异常、过程参数设定不当或产生的单一的不合格品,并且可以进行返工/返修的。
3.2 特殊性返工/返修
涉及关联尺寸计算和结构复杂涉及多个尺寸的不合格品,且可进行返工/返修的。
4 职责
4.1技术部门规范责返工/返修作业标准的制定
4.2 生产部位负责实施返工/返修作业。
4.3 品质部以及返工/返修作业后的检验。
5工作流程和内容
6记录
《返工(修)、降级品流转记录卡》《作业指导书》
《返工(修)品交接记录》。
车间返工返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生产过程中返工返修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进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返工返修工作。
第三条返工返修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质量第一;2. 及时处理,避免扩大损失;3.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4. 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返工返修范围及标准第四条返工返修范围:1. 产品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2. 用户反馈的质量问题;3.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次品;4. 需要改进的产品设计或工艺。
第五条返工返修标准:1. 返工返修应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性能、外观、尺寸等应达到原产品的要求;3. 返工返修过程中应遵循原设计、原工艺,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第三章返工返修流程第六条返工返修流程如下:1. 发现问题: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或用户反馈,由检验员或操作员填写《返工返修申请单》;2. 审批:申请单经车间主任审批后,转交质量管理部门;3. 质量分析:质量管理部门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返工返修方案;4. 执行:生产部门按照返工返修方案进行返工返修;5. 检验:返工返修完成后,由检验员进行检验,合格后入库;6. 验收:验收部门对返工返修产品进行验收,合格后入库;7. 信息反馈:质量管理部门将返工返修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四章返工返修责任第八条返工返修责任如下:1. 生产部门:负责返工返修工作的执行,确保产品质量;2. 检验部门:负责返工返修产品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返工返修问题的分析、方案制定及信息反馈;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故障的排查及维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返工返修;5. 车间主任:负责返工返修工作的监督与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章奖惩第九条对在返工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条对返工返修工作不力,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或造成经济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制冷事业本部企业标准返工返修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制冷事业本部企业标准返工返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制冷事业本部企业的返工返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返工返修管理工作是制冷事业本部企业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措施。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制冷事业本部企业全体员工,包括返工返修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返工返修工作的科学合理的进行,提高整体效率,降低返工返修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返工返修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返工返修应依法依规进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第六条返工返修应确保质量有保证、无风险,返工返修成本应由责任方承担。
第七条返工返修应及时、有效地进行,保证返工返修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第八条返工返修应注重沟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第九条返工返修应依据实际情况,确保返工返修的措施和方法科学合理、可行有效。
第十条返工返修应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整个返工返修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
第三章返工返修管理的责任分工第十一条返工返修的责任主体为制冷事业本部企业,设立返工返修管理部门负责返工返修的具体事务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返工返修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指导和监督返工返修工作的实施;制定返工返修的具体流程和工作标准;分析和总结返工返修工作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开展返工返修的培训和知识普及。
第十三条返工返修的具体执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按照制定的返工返修流程和标准进行工作。
第十四条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配合返工返修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第四章返工返修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五条返工返修的具体流程应包括:接收返修产品、返修产品的检验和诊断、制定返工方案、返工操作、返修品质检验、返修品备案、返修结果评估等。
第十六条返工返修的具体工作标准应包括:返工的条件和标准、返修的步骤和方法、返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返工的时间和工期等。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返工返修是指在产品创造和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需要进行修复或者调整的工作。
返工返修的管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以确保返工返修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返工返修管理流程1. 返工返修申请- 由生产人员或者服务人员发现产品或者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填写返工返修申请表,详细描述问题和需要进行的修复或者调整工作。
- 返工返修申请表需要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基本信息、问题描述、责任人和估计完成时间等内容。
2. 返工返修评估- 质量部门收到返工返修申请后,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返工返修。
- 评估内容包括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返工返修的可行性以及所需资源等。
3. 返工返修计划制定- 在评估结果确认需要进行返工返修后,制定返工返修计划。
- 返工返修计划需要包括返工返修的具体步骤、责任人、资源需求、时间安排等。
4. 返工返修执行- 根据返工返修计划,进行返工返修工作。
- 返工返修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规范、记录返工返修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追溯和分析。
5. 返工返修验证- 返工返修完成后,进行验证工作,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 验证内容包括对修复后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性能、外观等进行检查和测试。
6. 返工返修记录和分析- 对每次返工返修的记录进行归档,并进行分析。
- 分析内容包括返工返修的原因、频率、成本、影响等,以便改进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三、返工返修管理要求1. 返工返修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准确判断问题并进行修复或者调整。
2. 返工返修工作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 返工返修过程中需要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问题描述、修复方法、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4. 返工返修工作要及时完成,减少对生产进度和客户交付的影响。
5. 返工返修结果要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返工返修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对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的过程。
返工返修管理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规范的返工返修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制定返工返修管理的规范,明确返工返修的流程和责任,确保返工返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返工返修的产品和相关部门。
三、返工返修管理流程1. 返工返修申请(1)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由相关部门或员工填写返工返修申请表,详细描述问题和原因。
(2) 返工返修申请表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批次号、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返工返修的工序和方法等。
(3) 返工返修申请表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
2. 返工返修计划制定(1) 返工返修申请表审核通过后,由返工返修负责人制定返工返修计划。
(2) 返工返修计划应包括返工返修的时间安排、责任人、返工返修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等。
3. 返工返修执行(1) 返工返修负责人根据返工返修计划组织执行。
(2) 返工返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修复效果和质量。
4. 返工返修记录和报告(1) 返工返修执行完成后,相关部门或员工需填写返工返修记录表,记录返工返修的具体情况,包括返工返修的时间、工序、责任人、修复效果等。
(2) 返工返修负责人根据返工返修记录制作返工返修报告,对返工返修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返工返修责任1. 生产部门责任(1) 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尽量减少返工返修的发生。
(2) 生产部门应对返工返修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返工返修率。
2. 品质部门责任(1) 品质部门应对返工返修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品质部门应对返工返修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返工返修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工返修管理流程企业
版本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目的
为了规范返工(返修品)的管理,使各加工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使其符合要求或满足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半成品、成品及顾客退回产品的返工/返修。
3 术语和定义
一般性返工/返修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过程不稳定,设备异常、过程参数设定不当或产生的单一的不合格品,并且可以进行返工/返修的。
特殊性返工/返修
涉及关联尺寸计算和结构复杂涉及多个尺寸的不合格品,且可进行返工/返修的。
4 职责
技术部门规范责返工/返修作业标准的制定
生产部位负责实施返工/返修作业。
品质部以及返工/返修作业后的检验。
5工作流程和内容
6记录
《返工(修)、降级品流转记录卡》《作业指导书》
《返工(修)品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