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低温液体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1、投入使用前,必须使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吹扫,使槽内
出口气体露点小于-60℃。

2、首次充液前,检查确认安全通道畅通、安全装置完好、压力表
和液位计正常。

3、液位计投入使用前,全开平衡阀,打开液位计上、下阀,关闭
平衡阀。

4、确保夹层有足够的氮气进入和补充,使其保持正压。

5、充液时,手动排气阀和全量测量阀应全开;充液应缓慢进行,
使内槽完全冷却,并时刻观察槽内压力,不得超压。

6、严禁在储罐超压或负压下操作。

严禁敲打阀门、管道和强行开
关阀门。

7、根据情况测量粉末真空绝热低温液体罐夹层的真空度,使其保
持在规定范围内。

8、每周至少分析和测定一次液氧储罐中乙炔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
含量;超过0.1PPm时,加大液氧的补充量。

9、开关充液阀要缓慢,以小于5%阀门开启幅度逐渐增大,不得过快。

10、定期检查低温液体储罐的安全附件。

11、储罐内必须留有一定的蒸发空间;并保持一定的液位,不准
排空。

12、使用中,如出现冒汗、结霜等现象,应排空液体、加温吹除、检漏、抽真空(真空贮槽)后,才能继续使用。

低温液态氧气瓶使用操作规定范文

低温液态氧气瓶使用操作规定范文

低温液态氧气瓶使用操作规定范文1. 操作前的准备在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确保操作环境良好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的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避免积聚大量氧气。

同时,应远离火源、电子器材等可导致氧气爆炸的物品。

1.2 检查瓶体是否完好在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之前,应仔细检查瓶体是否有损伤或漏气的迹象。

如果发现瓶体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

1.3 确定瓶内氧气液位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前,要通过观察液位来判断瓶内液态氧气的剩余量。

液位下降到1/4时,应及时更换瓶体。

2. 操作规范在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时,应按照下述规范进行操作:2.1 佩戴防护设备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接触到低温液态氧气造成人身伤害。

2.2 储存和搬运低温液态氧气瓶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应保持瓶身稳定,避免碰撞或摔落。

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或易燃物品。

2.3 瓶体连接和解除连接2.3.1 瓶体连接:在连接瓶体之前,应确认连接阀门是关闭状态。

然后,将瓶体与使用设备连接,并通过紧固螺帽或套管固定好。

2.3.2 解除连接:关闭使用设备的阀门后,轻轻松开瓶体与设备的连接。

在松开连接时,要小心防止突然排出的氧气喷溅到人体。

2.4 定期检查使用低温液态氧气瓶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氧气瓶连接口是否漏气。

如果发现漏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修或更换连接装置。

2.5 保持瓶体清洁低温液态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瓶体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污垢附着。

在存放时,应放置在干净的区域,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

3. 应急措施在低温液态氧气使用中,如发生以下情况应采取应急措施:3.1 瓶体漏气如果发现低温液态氧气瓶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关闭与瓶体连接的阀门,并将瓶体放置在安全区域,远离所有火源和可燃物。

同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2 火灾低温液态氧气具有极强的助燃性,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门,并用湿毛巾或火焰不接触的物体盖住瓶体上的阀门和出气口。

低温液体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使用操作规程一、目的与范围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低温液体储罐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低温液体储罐的使用人员,包括罐区操作人员、装卸工人和监控人员等。

二、术语与定义2.1低温液体:指沸点低于室温的液体,如液氧、液氮等。

2.2储罐:用于储存低温液体的容器。

2.3罐区:指储罐所处的指定区域。

2.4危险区域:指存在着低温液体泄漏或喷溅的危险的区域。

三、操作准备3.1低温液体储罐的检查在使用储罐之前,必须对储罐进行检查,确保储罐的完好无损、无渗漏等现象。

3.2安全装备的检查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并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静电服等。

3.3罐区的警告标志在罐区周围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危险区域。

四、操作程序4.1储罐充装操作4.1.1在进行储罐充装操作之前,必须确保装置的排放阀关闭且密封良好。

4.1.2打开进料阀,将低温液体充装到储罐中,充装过程中要避免过量充装和过快充装,避免造成过压现象。

4.1.3充装完成后,关闭进料阀,确认密封良好,并确保装置内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4.2储罐排空操作4.2.1确保罐区内没有人员。

4.2.2打开罐体底部排污阀和罐体顶部排气阀,逐渐排空储罐。

4.2.3排空完成后,关闭排污阀和排气阀,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维护。

4.3罐区空气质量检测4.3.1每次进入罐区前,必须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安全操作标准。

4.3.2空气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氧气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

4.4紧急情况处理4.4.1紧急情况包括储罐泄漏、火灾等。

4.4.2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并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呼救、疏散等。

4.4.3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五、安全措施5.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静电服等。

5.2罐区防护措施5.2.1在罐区周围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低温液体储罐是用于储存液氮、液氧、液氩等低温液体的设备。

由于低温液体具有极低的温度和高压,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所有操作人员在参与低温液体储罐操作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低温液体的特性和危害性;2.储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使用液化气体储罐的操作流程;4.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5.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标准。

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参与低温液体储罐的操作工作。

三、个人防护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寒服、防静电手套、防寒靴等个人防护装备;2.不得穿戴金属饰品、手表等导电物品;3.操作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状况,并避免过度疲劳;4.操作人员禁止在储罐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

四、储罐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储罐及设备是否完好,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确认液位和压力指示器的准确性;–仔细阅读液体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

2.液体进料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安全手套,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警觉;–在进料前,必须打开进料管道上的放液口,并确认液体管道畅通;–控制进料速度,避免液体溅出现象;–操作结束后,关闭进料管道的放液口。

3.液体排放操作–操作前,必须确保排放口的密封性;–打开排放阀门前,应将管道与过滤器连接好,以避免液体排放时产生溅射;–控制排放速度,避免过快引起液体喷射。

4.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当发生泄漏、爆炸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以下措施:•迅速远离泄漏区域;•尽可能避免呼吸泄漏物的蒸气;•立即向现场技术人员报告;•在安全情况下,进行紧急处理。

五、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液氮储罐的液位和压力指示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2.定期清理和检查排放口,保持其畅通;3.液氮储罐应有可靠的泄漏检测装置,并定期进行功能检测;4.储罐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禁止堆放易燃物品;5.储罐设备的操作记录和维护记录应及时完整地填写,以备后续参考。

液氧储罐操作规程

液氧储罐操作规程

液氧储罐操作规程1操作与维护1.1操作1.1.1准备工作储槽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验。

1.1.1.1气密性试验储槽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储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

1.1.1.2吹除处理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用干燥无油的空气对储槽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

用以去除潮湿空气,排出气露点应不高于-40℃.注意吹除时,凡有外接关口都应排气,以清除管阀中的机械杂质及潮湿空气。

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之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直至排出气体纯度达到要求为止。

1.1.1.3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

1.1.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补充充液。

1.1.2.1首次充液步骤如下:1)稍开液氧取出阀LCV2。

2)打开内筒放空阀E1及测满阀MV并启动液位计(全开L1、L3,关闭L2阀)。

3)由于内筒处热态,稍开液氧储槽进口阀,使管道和内筒逐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

待内筒放空阀E1稳定排气时,可开大储槽进口阀,加大充液速度。

4)待液位计指示有液体时,取样分析,待分析合格后,可全开储槽进口阀。

5)当测满阀MV(已打开)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液体进口阀,停止充液,6)储槽进液结束后关闭液氧取出阀LCV2。

1.1.2.2补充充液打开液氧取出阀LCV2、储槽进口阀进液即可。

在充液过程中,如储槽内压力过高,可将内筒放空阀E1始终打开,使内筒和大气相通,已降低储槽内的压力。

1.1.3装车排液前需进行储槽增压:1)关闭内筒放空阀E1;2)确定气体通过阀V4已经全开;3)缓慢打开增压阀V1,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当储槽压力升高后由液体进出口阀V3排液(用软管向槽车供液)1.1.5储槽的安全液体贮存分为常压和带压贮存:1)常压贮存过程中,内筒放空阀E1始终打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2024年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

2024年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

2024年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低温液体贮罐的充装操作,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低温液体贮罐的充装操作,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贮罐、液氧(LOX)贮罐、液氮(LIN)贮罐等。

第二章充装设备的安全要求第三条充装设备的选用1. 充装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有相关证书。

2. 充装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验和维修,并有相应的检验和维修记录。

3. 充装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和试验,确保正常工作。

4. 充装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维护。

第四条充装设备的维护1. 充装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

2. 充装设备使用中发现的故障必须及时报修,禁止私自进行维修。

第三章充装操作的安全要求第五条充装操作人员的安全要求1.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充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

3.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六条充装操作环境的安全要求1. 充装操作现场必须设立禁止吸烟、明火和随意放置易燃物品的标志,并做好防火措施。

2. 充装操作现场必须通风良好,确保充装过程中的气体不积聚。

3. 充装操作现场必须保持整洁,不得有杂物和滑倒的危险。

第四章充装操作程序第七条充装前的准备工作1.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核对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工作。

2.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核对充装介质的质量和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3.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核对充装设备的安全装置,确保完好无损。

第八条充装的操作步骤1.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充装操作。

2.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机器的稳定,不得产生振动和冲击。

3.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压力和时间进行充装。

第九条充装后的处理1.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关闭充装设备,停止充装操作。

2. 充装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充装设备和充装介质的状态,确保无泄漏。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潍坊昊达保温材料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为了更好地使用低温液体〔液氧〕储罐设备,确保人身及设备平安,特制订本使用操作规程。

一、构造特征与工作原理1、本设备为固定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储罐。

后附图。

2、储罐为双层圆筒形构造,内同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用优质碳素钢制造,夹层内充填专用深冷绝热材料珠光砂,并在夹层中建立较高的真空,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3、本储罐带有增压器及升压调节阀,可调节排液需要的压力。

4、储罐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储罐底部。

设置有压力表、液位计,供观察罐内压力、液位之用。

5、储罐内外容器均设有平安泄放装置。

内容器设一个三通切换阀装有2只平安阀可替换使用,外筒设有一个防爆装置,增压器设有一个增压平安阀。

6、储罐、增压器组成供液系统,在不加低温泵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给液体或气体,保证排除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7、根据需要调节压力调节阀,调节需要的压力,〔操作压力不大于0.8Mpa)。

8、设有供槽车冲灌的接头。

二、技术特性1.低温绝热促管的根本参数二、安装要求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平安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场所必须设有平安出口,周围设平安标志。

平安标志的要求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

5、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四、设备的平安使用1、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严禁过量充装。

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检查各种阀门、仪表、平安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平安使用。

3、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平安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油去脂。

4、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枯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气。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模版(四篇)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模版(四篇)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确保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的安全、高效和标准化,规范操作流程,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低温液体贮罐的充装作业。

二、术语和定义2.1 低温液体贮罐指专门用于储存低温液体(如液氧、液氮、液氩等)的容器。

2.2 充装将低温液体从储罐中输送到目标容器或设备的过程。

2.3 充装站进行低温液体充装操作的设施和设备。

2.4 储罐系统包括低温液体贮罐、贮罐连接管道、贮罐阀门等设备。

三、安全措施3.1 个人防护3.1.1 必须戴防寒手套、护目镜、特殊鞋和防风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3.1.2 严禁单人操作,必须有至少两人以上合作完成充装操作。

3.2 环境安全3.2.1 确保充装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液体蒸发积累。

3.2.2 充装区域不得有明火、静电等危险源。

3.2.3 确保充装区域无可燃物和易燃物。

3.3 设备防护3.3.1 确保贮罐系统无泄漏,阀门和管道连接紧固可靠。

3.3.2 检查贮罐和管道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3.3.3 确保充装泵的工作状态良好,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3.4 应急措施3.4.1 准备充足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灭火器、泄漏控制材料、急救箱等。

3.4.2 建立应急预案和沟通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四、操作程序4.1 准备工作4.1.1 检查贮罐系统,确保无泄漏和安全装置正常。

4.1.2 检查充装泵,确保工作状态正常。

4.1.3 检查充装区域,确保环境安全和通风良好。

4.1.4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完好并佩戴正确。

4.2 充装操作4.2.1 打开贮罐阀门和目标容器或设备的阀门。

4.2.2 启动充装泵,将低温液体从贮罐中抽取充装至目标容器或设备。

4.2.3 监控充装过程中的压力和流量,确保充装操作正常进行。

4.2.4 充装完成后,关闭贮罐和目标容器或设备的阀门。

4.2.5 关闭充装泵,停止充装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昊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更好地使用低温液体(液氧)储罐设备,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特制订本使用操作规程。

一、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本设备为固定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储罐。

后附图。

2、储罐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同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用优质碳素钢制造,夹层内充填专用深冷绝热材料珠光砂,并在夹层中建立较高的真空,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3、本储罐带有增压器及升压调节阀,可调节排液需要的压力。

4、储罐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储罐底部。

设置有压力表、液位计,供观察罐内压力、液位之用。

5、储罐内外容器均设有安全泄放装置。

内容器设一个三通切换阀装有2只安全阀可替换使用,外筒设有一个防爆装置,增压器设有一个增压安全阀。

6、储罐、增压器组成供液系统,在不加低温泵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或气体,保证排除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7、根据需要调节压力调节阀,调节需要的压力,(操作压力不大于0.8Mpa)。

8、设有供槽车冲灌的接头。

二、技术特性
1.低温绝热促管的基本参数
二、安装要求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场所必须设有安全出口,周围设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的要求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

5、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四、设备的安全使用
1、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严禁过量充装。

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检查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

3、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油去脂。

4、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气。

5、低温液体汽化器的气体出口温度不低于-20度。

6、容器在初次充装时,开始应缓慢充装(阀门应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热冲击破坏和液体蒸发。

7、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

宜用70-80度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氮气或温水进
行融化解冻。

8、液氧容器内的液氧应定期进行乙炔含量分析,至少每月一次,其乙炔含量不得超过0.1X10-6,否则应排放液氧。

乙炔含量的测定方法按“比色法”化学分析或色谱进行测定。

五、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液态氧呈浅蓝色,沸点-183℃,液氧的密度 1.4g/cm2,,液氧还有一个有趣的性质,可以被磁铁所吸引。

1、液氧的火灾危险性: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强烈的助燃,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2、爆炸的危险性: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而又不能保温,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

当温度升高到-118℃而又不增加压力,液氧不能维持液体状态,若泄压不及时,会导致物理爆炸。

3、人员冻伤:由于液氧的沸点极低,当液氧发生“跑、冒、滴、漏”的事故时一旦液氧溅到人的皮肤上,将引起严重冻伤事故。

4、氧中毒:空气中氧气浓度约占21%,常压下当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六、设备的操作规程
1、通用操作规程
1、1.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1、2.操作人员应熟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极其危险性。

1、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的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1、4.操作人员在操作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污染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沾污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不得穿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有钉鞋。

2、充装操作规程
2、1.充液时链接充装口确认连接口连接紧密,无泄漏。

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压力表除外)。

2、2.打开残液阀放掉管线杂质后关闭残液阀,打开液位计组合控制阀及安全排放口,关闭其他所有阀门。

2、3.打开顶部充装阀,由上部缓慢向罐内充液,以免流量过大引起罐体受冷不均匀导致较大的热应力。

气体排放阀稳定排气后可关闭此阀,待液位计有显示后,打开底部充装阀。

此时可以关闭顶部充装阀,也可上、下同时进液。

2、4.充液结束关闭溢流阀,打开残液放空阀,待残液放净后拆卸充液管线。

2、5.当液体压力下降需要增压时,利用增压器提高罐内压力,增压压力安排液要求控制,不得超过储罐最大工作压力。

调节压力为0.2-0.8Mpa.
2、6.槽车必须持有相关证件并持有供应部门开具的凭证,方可进入充装场所进行充装。

2、7.充装结束后,关闭排液阀和槽车上的阀门,打开线液排空阀,排尽管路中的液体。

确认输液软管内无残存液体时,方可解下液软管。

七、增压操作程序
1、检查压力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打开汽化器的出口阀再缓慢打开进口阀。

一段时间后观察压力表不得高于储罐压力,当停止排液时要关闭汽化器进口阀以免罐内压力升高。

3、罐内压力达到要求即可排液。

缓慢打开排液阀,液体流经汽化器由外部热空气转换成气态,通过调压装置直接供气。

如排放流量小,再按以上步骤对储液罐增压。

4、当储罐压力过高,安全阀起跳频率过多时,应手动打开放空阀进行减压。

5、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检验安全阀、压力表。

6、定期检测储罐蒸发率,蒸发率超过出厂3倍,需做全面检查,判
断故障原因。

(联系生产厂家作此操作)。

八、巡回检查制度
九、事故应急处理
1、严重泄漏事故
严重事故泄漏是指设备发生大量泄漏,随时有爆炸、着火危险但尚未
着火。

1、1.消除附近火源
1、1.1.熄灭明火
1、1.2.禁止使用爆炸电器
1、1.3.避免发生金属撞击以免发生火花
1、1.4.紧急布置警戒区且区域应布置在下风方向,严禁将火源带入。

1、2.消除泄漏
1、2.1.如关闭阀门无效,则尽快将槽罐车移走,防止造成损失。

1、2.2.采用应急方法堵漏,如用特制的卡箍将泄漏堵上,也可用磁铁快速堵漏,外边进行加固。

1、3.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立即疏散警戒区内有关人员(把槽罐车开往无人区,以防冻伤。

2、着火爆炸事故处理
2、1.如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用灭火器立即灭火。

2、2.如火势较大,不可能短时间扑灭时:
2、2.1.控制着火范围。

2、2.2.查明泄漏部位,采取堵漏措施。

2、2.3.对临近储罐进行喷淋冷却,防止受体升温。

3、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有安全负责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

九、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防火防爆措施
1、1.防止易燃易爆系统形成,加强密闭,防止液氧泄漏。

通风排气,防止氧气积存,清楚周围易燃物。

1、2.防止液氧汽化爆炸,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等)要定期校验,确保工艺系统良好,不带故障运行,一旦超压安全附件及时泄压。

1、3.消除控制引火源应设有管道储罐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系统,使用场所应挂“严禁烟火”等明显安全标识。

1、4.有效监控、及时处理,实时监控、一旦泄漏能早发现、早排除、早控制。

2、人员冻伤的防治
2、1.操作时应做到以下防护措施:
2、1.1.手和脚的防护:佩戴石棉手套,宽松合适,一旦进入液氧能及时脱掉,穿皮革制成的高筒靴,裤脚应套在外边并超过靴顶。

2、1.2.头、面部的防护:最好的防护是戴防护镜及面罩头盔,若在敞开的空间作业,应围上皮革制成的围裙。

3、冻伤的救治
及时发现并将人员脱离液氧环境,关键是尽早施行快速复温,把冻伤部位浸泡在42℃温水中,若手套等防护用具脱不下来,则连带一起浸泡,以免失掉最佳时机并及时拨打120急救。

4、氧中毒的防治
不要在氧浓度超过40%的环境中工作。

若情况危急,需要在高浓度氧环境中抢险作业时,应佩戴空气呼吸机,有人中毒时应及时发现尽快
让病员脱离富氧区,放在通风环境好的地带,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拨打120急救。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