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案.docx
高一地理必修二名校学案电子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名校学案电子版1、60.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单选题] * A.工业基础好,农产品供应充足B.交通便利、科技发达C.经济发达,优惠政策多D.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正确答案)2、俄罗斯的交通发达,货运是以()为主[单选题] *A、铁路和管道(正确答案)B、铁路和公路C、公路和航空D、铁路和航空3、58.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服装风格在日本经常可以见到,这反映出日本文化()[单选题] *A.与中国文化毫不相关B.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大C.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正确答案)D.只借鉴其他国家文化4、36.阿拉伯人喜欢穿宽大的袍子,骆驼是当地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图为当地的常见景观。
[单选题] *(正确答案)这种景观图片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是()[单选题] *A.炎热干燥(正确答案)B.严寒多雪C.气候湿热D.河网密布5、下列是日本工业区的是()*A、京滨工业区(正确答案)B、名古屋工业区(正确答案)C、濑户内工业区(正确答案)D、北九州工业区(正确答案)6、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位于青海省)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C.?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正确答案)7、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单选题] *A.南北纬度差异B.东西经度差异(正确答案)C.地形地势差异D.海陆位置差异8、最能反映马哈茂德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是()[单选题] * A.①B.②C.③(正确答案)D.④9、日本最大的岛屿是()[单选题] *A、北海道B、四国C、九州D、本州(正确答案)10、41.下图反映了欧洲西部()[单选题] *A.发达国家集中B.繁荣的旅游业C.现代化的畜牧业(正确答案)D.发达的交通运输11、( )10、陆地接壤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单选题]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确答案)B、广西壮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12、夏季风强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单选题] *A.南方地区出现洪涝B.华北平原出现干旱C.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正确答案)13、若瑄假期到泰山旅游,为了更好的游览各景点,应选择[单选题] *泰安市交通路线图泰安市地形图泰山导游图(正确答案)山东著名景点分布图14、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新能源利用领域,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
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引言: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认识地球的各个方面。
为了提高高中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设计了以下优秀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基本内容;2.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形状;3. 掌握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4. 熟悉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和水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基本内容;难点: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基本内容(预计时间:30分钟)1. 导入:通过播放地理学科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
2. 授课:通过简要讲述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基本内容,介绍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拓展:利用举例的方式,提供一些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
第二节:地球的基本构成和形状(预计时间:40分钟)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模型或投影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构成。
2. 授课:讲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
3. 拓展: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如山脉、高原和平原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预计时间:60分钟)1. 导入:通过气候地图和温度图像,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
2. 授课:讲解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并解释其分布规律。
3. 练习: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和水系(预计时间:50分钟)1. 导入:通过地形地图和河流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和水系。
2. 授课:讲解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如山脉、高原和平原,并介绍其形成原因。
3. 拓展:通过实地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上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并介绍其重要性和特点。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或讨论,检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学案]1.1 宇宙中地球 学案[学习目标] ,以及地球在宇宙中位置。
,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原因。
一、地球在宇宙中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①物质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②星云 、恒星、行星、③流星、彗星、④卫星。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天体⑤相互吸引、⑥相互绕转形成系统。
(2)级别:总星系⎩⎪⎪⎪⎨⎪⎪⎪⎧ ⑦银河系⎩⎪⎨⎪⎧ ⑧太阳系⎩⎪⎨⎪⎧ ⑨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颗行星(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依次是:a 水星、b 金星、c ○10地球、d ⑪火星、e 木星、f ⑫土星、g 天王星、h ⑬海王星。
(2)运动特征:⑭同向性、共面性、⑮近圆性。
(3)分类依据:⑯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型(填字母)⎩⎪⎨⎪⎧ 类地行星:⑰a 、⑱b 、⑲c 、⑳d 巨行星:○21e 、○22f 远日行星:○23g 、○24h2.表现:地球○25质量、○26体积、平均密度与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特殊。
三、存在生命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27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与繁衍行星。
2.存在生命条件(1)地球位于太阳系。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很平安。
(2)地球具有适宜温度条件。
(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大气条件。
(4)地球上有液态水我疑惑1. 2. 3. 探究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探究材料 2021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外表影象,获取极区外表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1.宇宙是物质世界,而且物质形态多种多样。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
待发射“嫦娥二号〞卫星是不是天体?一个物质要成为天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构成了几级天体系统?判断天体系统标准是什么?3.用简图表示天体系统层次,说明地球在宇宙中位置。
【探究归纳】1.待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不是天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方法——着眼于“三看〞。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通用9篇)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通用9篇)高中高一篇1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二、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
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学生回答: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学案

高一地理学案(一)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学习内容:1.1.高中地理(必修本)教材内容。
2.2.你还想获得哪方面的知识?3.3.你有无打算做某一方面的课题研究?➢➢学习目标:1.掌握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省级地理会考,希望达到(等级)2.达到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要求每个学习者具备的四会:一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即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together) 即能够与他人合作;四是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自主性。
➢➢学习方法:1.教材知识运用综合程序讨论的方法:同学按照学案要求阅读教材,教师使用多种媒体,使同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综合分析运用所学知识。
一般过程为:明确每课目标要求、了解重难点内容→展示小步子综合程序思考题→阅读教材、独自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完成同步练习和知识检测。
2.活动课题运用综合实践研究法: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践研究调查→采集资料数据→分析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交流论证报告→作评价和总结。
3.以小组自主性学习为主。
小组自主性学习是综合研究性学习地理中最为常见一种组织形式。
为了完成共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小组同学调查分析,讨论研究、协同完成。
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仅深化了课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精神,培养了同学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达到全面谐调发展的目的。
4.你的学习经验有:5.你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介绍地理资料卡片和剪报的制作与交流➢意义:(1)地理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因此,要学好地理,平时应该注意地理资料的积累,以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见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3章第2节 海水的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热点链接】从2019年9月下旬开始,北极海冰开始进入增长期,其冰缘沿北冰洋西部扩展。
9月份,北极海冰面积平均为432万平方千米,是41年连续卫星记录中的第三低,仅次于2012年和2007年。
9月中下旬之后,北美洲西北部的波弗特海北部、西伯利亚东部、格陵兰岛东部、加拿大北极群岛等地的海冰边缘迅速增长。
指出北冰洋结冰的特点及主要原因,这对航海活动有什么影响?提示结冰开始早,融冰结束晚,结冰期长。
纬度高,气候寒冷。
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平1: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水的盐度、密度的含义,列举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因素。
水平2:能够根据图表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3:能够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因素。
水平4:结合运用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
综合思维: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意义。
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影响因素⎩⎪⎨⎪⎧基本因素——海洋热量的01收支状况⎩⎪⎨⎪⎧收入:02太阳辐射支出:03海水蒸发其他因素:04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09结冰期,通航时间10较短。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11调节作用。
1.判断正误。
(1)相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没有差异。
(×)(2)大气运动不影响海水运动。
(×)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深度B.海水运动C.大气运动D.太阳辐射答案 D解析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2章_附2_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_word版有答案

附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目标: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重难点) 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1)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例证)(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特点①是大型夯土民居建筑;②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1)地域文化只是指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
()(2)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的产物。
()(4)从建筑景观上看,福建客家土楼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
()提示:(1)×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2)√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4)√从建筑景观看,土楼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合作探究·攻重难]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思考交流】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前预习: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课堂探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 、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B、月球绕地球公转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D、有液态水的存在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A、2类B、3类C、4类D、5类5、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A、1级B、2级C、3级D、5级6、行星A是()A、金星B、地球C、火星D、木星7、图中天体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的是()A、都相同B、彗星和A天体C、彗星和B天体D、A天体和B 天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类地行星B、B 为巨行星C、B的质量体积最大D、A没有卫星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太阳大气层的分层。
运用图表资料,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
地球的影响。
【课堂互动】
[知识点 1]为地球提供能量
〖问题探究〗1、什么叫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对地球和人类有何影响?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是一个巨大 ______的________,其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__________反应。
(3)太阳对地球的人类的影响主要有:
〖难点分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
太阳能,水能、风能、波浪能等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来自太阳辐射能。
〖问题探究〗2、完
成课本活动。
[知识点 1]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问题探究〗1、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几层?什么叫太阳活动?其主要标志有哪些?
有何影响?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三层。
(2)太阳 ______经常发生 ________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
最主要的________和 ________。
〖比较分析〗
列表比较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
特征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影响大气层
光球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_______,周期
表面,呈 ______状约 ___年
位于光球 _____ 部,呈
1、地球上 ______通信受到
影响,甚至出现中断现象;______色,只有在 _________________和日
色球 2 、地球磁场出现进或用特殊的 ________ 才珥“ ________”现象。
能看到3、两极地区出现 _______。
4、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如
是太阳大气的 ______ 层,只
地震、水旱灾害有关。
日冕有在 ________ 时或用特殊太阳风
的________才能看到
〖问题探究〗2、完成课本活动。
〖难点分解〗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的运动而不是太阳本身的运动。
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干扰,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现象。
【小试身手】
单项选择题
1.太阳能量来源于( )
A. 核裂变反应
B.核聚变反应
C.其他恒星
D. 银河系中心
2.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 )
A. 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3.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
A.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 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
C.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D. 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4.太阳活动可以( )
A. 诱发地震和潮汐
B.诱发沙尘暴和极光
C. 诱发海啸和台风
D.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
【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电池等都是人类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
用方式
B.人类利用的煤、石油、水能、风能等都是地球自身存在( 产生 ) 的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C. 人类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 2. 太阳辐射
D. 我国是利用太阳能较晚的国家之一的
主要作用是
()
A.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B.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C.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不来自它
D.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3.关于太阳辐射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表
C.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比较均匀
D.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变化,以及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光球层
B.太阳大气稀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
C.太阳大气从外向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D.黑子就是太阳活动
古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 年),三月已未,日出黄,有
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5~ 7 题。
5.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 )
A.耀斑
B.X
6.这种( )
A. 光球层
B.
7.发生()
射线
现
色球层
这
C.
象
C.
种
紫外线
发
日冕层
现
D.黑子
生在
D.内部
象的
太
原
阳
因
的
是
A. 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 黑气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
D. 黑气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9. “磁暴”现象指
( )
的是A. 磁场发生了爆炸 B.磁针发生了故障,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因地球磁场受到太阳的带电粒子扰动,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磁暴”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使磁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二、判断题:
10.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之间呈正相关。
()
11.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短暂中断。
()
12.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
()
13.太阳活动强烈时,手机信号质量有可能下降。
()
14.耀斑是出现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
()
三、综合题:
15.读下列材料和相关图表,完成问题。
21世纪初,太阳黑子活动又一次达到高峰期,并对地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1)太阳活动于2000 —2002 年达到高峰期,其大气层中的活动也随之加强。
(2)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时,所发出的_________会干扰地球上空的层,对
________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导致。
(3)北美洲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该国的人们会看到壮观的现象。
(4)你认为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工作()
A. 通讯部门
B. 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象研究部门
16.( ☆ ) 阅读“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2
(1)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曲线中看出: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这种变化
呈现
形态,但是,变化的幅度在不同纬度上是,同一纬度在不同年份
也,大约有年的变化周期。
(2)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也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这种变化呈现
________形态,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它们之间的变化幅度,大约有年的变化周期。
(3)把两条曲线叠加在一起,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在不同纬度和地点分
别呈现和。
(4) 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有影响,除此之外,对地球的
和也有影响;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频繁爆发的
年份,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反思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