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交变电流-变压器

专题-交变电流-变压器
专题-交变电流-变压器

交变电流、变压器训练题

1.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 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 ′,线圈绕OO ′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

A .峰值是e 0

B .峰值是2e 0

C .有效值是

2

2

Ne 0 D .有效值是2Ne 0 2.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

A .U =66 V ,k =19

B .U =22 V ,k =1

9

C .U =66 V ,k =13

D .U =22 V ,k =1

3

3. (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

通过滑动触头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P 为滑动变阻器的

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 的正弦交流电,则( )

A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4. (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0,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5.0 V ,则( )

A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 V

B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V

C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 V

D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 V

5.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

6.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 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1、n 2,在T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u =U m sin ωt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

A .(n 1

n 2)U 2m

4r

B .(n 2n 1)U 2m

4r

C .4(n 1n 2

)2

(P U m

)2

r D .4(n 2n 1

)2

(P U m

)2

r

7.(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 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 、b 端和c 、d 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 和U cd ,则( )

A .U ab ∶U cd =n 1∶n 2

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 间的电压U cd 越大

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8.(多选)如图,将额定电压为60 V 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 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 V 和2.2 A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

B .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

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

D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3

9.(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1不变,闭合电键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向下滑动时,灯L 变亮

B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10.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

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

C .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

12.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 ,用等效总电阻是r 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 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 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 2。则( )

A .用户端的电压为

I 1U 1

I 2

B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 2

1r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 1U

13.将阻值为100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1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让其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可以判断( )

A .t =0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

B .该线圈的转速为100π r/s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1

50π

Wb

D .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9.68 J

14.一个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 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示规律变化。则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5 2 A

B .2 5 A

C .6 A

D .5 A

15.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 =311 sin (100πt ) V 时,灯泡L 1、L 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155.5 V

C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电流表读数变大

D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L 1将变暗、L 2将变亮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22∶5,电阻R 1=R 2=25 Ω,D 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 =2202sin 100πt (V)的交流电,则( )

A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

B .通过R 2的电流为1 A

C .通过R 2的电流为 2 A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0 W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 、b 两端接正弦交变电压u ,u =2202sin 100πt (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10∶1,电压表接在副线圈c 、d 两端,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原来开关S 是断开的。则当S 闭合一段时间后( )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 V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0 2 V

C .灯泡L 两端的电压将变大

D .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

18.(多选)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500匝和100匝,现将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 =2002sin 100πt (V),副线圈接上理想交流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 ,如图所示。现在A 、B 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A 、B 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 ,则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4 2 Wb/s B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则电压表的示数为40 V

C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加

D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参考答案

交变电流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1.D [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所以发电机的电动势峰值为2Ne 0,A 、B 错误;由于不计线圈的电阻,所以电机的输出电压峰值为2Ne 0,故有效值为

2Ne 0

2

=2Ne 0,故D 正确。] 2.A [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U ,原线圈电压为3U ,副线圈电流I 2=U R ,根据I 1I 2=n 2n 1得原线圈电流I 1=U

3R ,那么原线圈输

入电压220 V =3U +U

3R ×R ,整理可得U =66 V ;原、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P =I 2

R ,电

阻相等,I 1∶I 2=1∶3,可得功率之比为P 1∶P 2=1∶9,即k =1

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 正

确。]

3.BC [Q 位置不动,副线圈电压U 2不变,当P 上滑时,R 增大,由P =

U 22

R +R 0

可知总功率

减小,原线圈电压U 1不变,由P =U 1I 1可知原线圈电流I 1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当P 位置不动,Q 上滑时,由U 2U 1=n 2n 1

知U 2增大,同理分析原线圈电流I 1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4.AD [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时,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R 两端电压为R 0

两端电压的5倍,因为电压表测量R 两端的电压,所以U R 0=1

5

×5 V =1 V ,故副线圈两端电压

为U 2=6 V ,根据公式U 1U 2=n 1

n 2

可得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1=24 V ,所以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2 V ≈34 V ,A 正确,B 错误;因为变化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不变,所以对于副线圈中变化前、后电流也不变,则变化后电压U 2=IR 0+5IR 0=6IR 0,变化前,

U 2′=IR 0+11IR 0=12IR 0,所以U 2′=2U 2=12 V ,根据公式U 1U 2=n 1

n 2

可得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

有效值约为48 V ,D 正确,C 错误。]

6.D [由于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故电压表V 1示数不变,选项A 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公式U 1U 2=n 1n 2

且U 1、n 1、n 2不变,则U 2不变,即V 2的示数不变,V 3的示

数U 3=U 2-I 2R 0应减小,故选项B 错误;由公式I 1I 2=n 2n 1得:n 1n 2=ΔI 2ΔI 1=0.8

0.2

=4,则n 1>n 2,该变

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 错误;又I 2=U 2

R 0+R

,I 2增大,R 应减小,故滑片应沿c →d 方向滑动,

故D 正确。]

7.C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 1=

U m

2

,根据U 1U 2=n 1

n 2

可求;U 2=n 2n 1

U m

2

,又因为是理想变压器,所以T 的副线圈的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 ,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I =P U 2

,输电

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 ′=I 2

2r =4r ? ??

??n 1n 22? ??

?

?P U m 2

,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 8.BD [设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 2,则有

U ab U 2=n 1

n 2

,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有效值定义可知,U 22R 1×T 2=U 2cd

R 1T ,则U cd =U 22

,故选项A 错误;增大负载电阻,则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

小,输入功率也减小,由P 1=U ab I 1可知,电流表读数减小,选项B 正确;cd 间的电压U cd 与R

大小无关,选项C 错误;将二极管短路,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 2=U 22

R =2U 2

cd R

,为原来的2倍,由

P 2=P 1=U ab I 1可知,电流表的读数变为原来的2倍,选项D 正确。]

9.BD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有P 1=U 1I 1=U 2I 2=60×2.2 W =132 W ,选项A 错误;原线圈电流I 1=P 1

U 1

=0.6 A ,选项B 正确;副线圈电流最大值I 2max =2I 2=2.2 2 A ,选项C 错误;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U 1U 2=

22060=11

3

,选项D 正确。]

10.BD [P 向上或向下滑动时,由变压器的电压特点U 1U 2=n 1n 2

可知,U 2是不变的,灯L 亮度

也不变,A 项错误,B 项正确;P 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P =U 2

R

可知,变压器

的输出功率P 2变大,又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则输入功率P 1也变大,由P 1=

U 1I 1及U 1不变可知,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大,C 项错误,D 项正确。]

12.D [由图象知f =1T =50 Hz ,选项A 错误;发电机输出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500

2 V

=250 2 V ,选项B 错误;输电线的电流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及负载大小决定,选项C 错误;用电器总电阻变大,则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减小,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也减小,选项D 正确。]

13.A [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相等,有U 1I 1=U 2I 2,解得用户端电压为U 2=

I 1U 1

I 2

,选项A 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I 1r ,选项B 错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UI 1-I 2

1r ,选项C 错误;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 2

1r ,选项D 错误。]

一年模拟试题精练

1.D [0时刻产生的电动势为零,线圈应处于中性面,即线圈与磁场垂直,故A 错误;由图象可知T =0.02 s ,据T =2πω可得ω=100π rad/s ,所以转速为n =ω

2π=50 r/s ,故B

错误;由E m =nBS ω可知BS =311110×100πWb =9×10-3

Wb ,故C 错误;由峰值可知,E =0.707

E m =220 V ,据焦耳定律可知线圈转一周产生的热量Q =220

2

100

×0.02 J =9.68 J ,故D 正确。]

2.B [0~1 s 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1=n ΔΦ

Δt =100×0.01 V =1 V ,1~1.2 s 内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n ΔΦΔt =100×0.01

0.2 V =5 V ,对一个定值电阻,在一个周期内产

生的热量Q =Q 1+Q 2=12

0.5×1 J +52

0.5×0.2 J =12 J ,根据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定义Q =I 2

Rt =12

J 得I =2 5 A ,故B 正确,A 、C 、D 错误。]

4.C [根据ω=2πf 可知f =ω2π=100π2π Hz =50 Hz ,A 错误;根据U 1U 2=n 1n 2可知U 2=n 2

n 1

U 1

=12×311

2 V =110 V ,B 错误;如果P 向上滑动,R ↓→R 总↓→I ↑,C 正确;因U 2不变,L 1灯亮度不变,I 变大,I L2变大 ,L 2灯变亮,D 错误。]

5.C [由原线圈交流电瞬时值表达式可知,交变电流的频率f =1T =ω

2π=50 Hz ,A 项错

误;由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U 1U 2=n 1n 2

可知,输出电压U 2=50 V ,由理想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可知,

交变电流每个周期只有一半时间有电流通过R 2,由交变电流的热效应可知,U 22

R ·T 2=U 2R

·T ?U

2

2

U 1=252V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 2的电流为2A ,B 项错误,C 项正确;其功率P 2=

UI =50 W ,而电阻R 1的电功率P 1=U 22

R 1

=100 W ,由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变

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 =P 1+P 2=150 W ,D 项错误。]

6.A [当S 闭合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示数不变,由U 1U 2=n 1n 2得U 2=n 2n 1U 1=1

10

×220 V =22 V ,

即电压表示数为22 V ,选项A 正确,B 错误;S 闭合后有交流电通过电容器和电流表,电流表示数不为零,D 错误;S 闭合后,电容器与灯泡L 并联的电阻减小,由于U 2不变,所以灯泡L 两端的电压将变小,C 错误。]

8.AC [由变压规律得U 2m =n 2

n 1

U 1m =40 2 V ,由电磁感应定律得U 2m =n 2?

????ΔΦΔt m 解得? ????ΔΦΔt m

0.4 2 Wb/s ,A 项正确;若A 、B 间接入理想二极管,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和二极管的单

向导电性得U 22

R T =

? ????U 2m 22

R

×T

2

,解得电压表的示数为U 2=20 2 V ,B 项错误;若A 、B 间接入一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电容器容抗减小,流经R 的电流增大,R 两端电压增大,C 项正确;若在A 、B 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交交流电的频率,感抗增大,流经R 的电流减小,

R 两端的电压减小,R 消耗的功率减小,D 项错误。]

交流电的基本知识及变压器原理

§4.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一、正弦交变电流 目的要求 复习交流电的基本知识及变压器原理。 知识要点 1. 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 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图中O 1O 2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 e =E m sin ωt ,其中E m =nBS ω。这就是正弦交变电流。 2.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 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⑴只有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才一定是最大值的2/2倍。 ⑵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的电流、电压;交流电表的读数;交流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都指有效值。(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交流的最大值。) 3.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 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有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的区别。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用E m 表示,有效值用E 表示,瞬时值用e 表示,平均值用E 表示。它们的关系为:E =E m /2,e =E m sin ωt 。平均值不常用,必要时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直接求:t n E ??Φ=。特别要注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千万不可混淆。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最大值为2202V=311V (有时写为310V ),频率为50H Z ,所以其电压即时值的表达式为u =311sin314t V 。 4.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 ⑴ 2 121n n U U =,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⑵P 入=P 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 出功率之和。 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 ⑴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1 2212211,n n I I I U I U == 2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含答案)

第1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导学目标 1.能掌握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会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2.能认识交变电流的图象和进行有效值、最大值的计算.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基础导引] 关于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B.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 C.线圈在中性面位置时,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D.线圈在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时,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 [知识梳理] 1.交变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__________变化的电流.如图1(a)、(b)、(c)、(d)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如图(a)所示. 图1

2.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________________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中性面:①定义:与磁场方向________的平面. ②特点:a.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__,磁通量的变化率为______,感应电动势为______.b.线圈转动一周,________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____________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图象:用以描述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象为__________曲线.如图1(a)所示. 思考:由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可以得出哪些物理量?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基础导引] 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交变电压是e =2202sin 100πt V ,它是由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②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220 V ③当t =0时,线圈平面恰好与中性面平行 ④当t =1 50 s 时,e 有最大值220 2 V ⑤电流每秒方向改变50次 [知识梳理]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________________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 (s).公式:T =2π ω. (2)频率f :交变电流在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________,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________或f =________.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________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________. (3)有效值:让交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________的电阻,如果它们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产生的________相等,则这个恒定电流I 、恒定电压U 就是这个交流的__________.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 I =____________,U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 (5)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跟时间的比值. 考点一 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考点解读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变压器教案讲义

交变电流 一、基础知识 1.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2)正弦式交变电流:上图(a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由线圈在匀强磁场里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而产生。 (3)周期、频率和角速度的关系:ω=2π T =2πf 。 (4)变化规律: 规律 物理量 函数 图象 磁通量 Φ=Φm cos ωt =BS cos ωt 电动势 e =E m sin ωt =nBSωsin ωt 电压 u =U m sin ωt =RE m R +r sin ωt 电流 i =I m sin ωt =E m R +r sin ωt 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最大,ΔΦ Δt =0,e =0,i =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0,ΔΦ Δt 最大,e 最大,i 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5)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对于正(余)弦式交流电,有效值可以利用I = I m 2,U =U m 2,E =E m 2 来计算。 对于非正(余)弦式交流电,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效应定义的,即让交变电流和直流电流通过相同的电阻,在相同的时间里若产生的热量相同,则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就等于这个直流电流(电压)的值,I 2 Rt =I 12Rt 1+I 22Rt 2+I 32Rt 3+… ,U 2R t =U 12R t 1+U 22R t 2+U 32 R t 3+… ,其中t =t 1+t 2+t 3+…

(6)“四值”的比较: 物理量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及说明 瞬时值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e =E m sin ωt i =I m sin ωt 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峰值 最大的瞬时值 E m =nBSω I m = E m R +r 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有效值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 的恒定电流的值 E = E m 2 U =U m 2 I =I m 2 适用于正(余)弦式交变电 流 (1)计算与电流的热 效应有关的量(如电功、电功率、电热等) (2)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的一般是有效值 (3)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有效值 平均值 交变电流图象中图线与时 间轴所夹的面积与时间的 比值 E =Bl v E =n ΔΦΔt I = E R +r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1)先求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 (2)求出角速度ω,ω=2π T ; (3)明确从哪一位置开始计时,从而确定是正弦函数还是余弦函数; (4)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 -t 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 =Imsin ωt. (5)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 -t 图象为余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 =Imcos ωt. (6)写出瞬时值的表达式. 2.变压器 (1)基本关系式:功率关系,P 入=P 出 电压关系,U 1n 1=U 2n 2,有多个副线圈时U 1n 1=U 2n 2=U 3 n 3 =…

交变电流习题和答案

交变电流 1.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e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方向 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如图)线圈的 e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若规定由e^d^a方向的感应电 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V)的电源插座上。电热毯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装置P的作用,使加在电热丝ab两端的电压变为如图乙所示的波形,从而进入保温状态。若电热丝电阻保持不变,此时图甲中交流电压表读出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A. 156V B . 220V HI 0 0 C 2. 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 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A. B. 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最大 C. t 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 每当e转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如图甲为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电热毯接在u=311sin100 n t 3. 4.在交流电电路中, 的a、b两点间逐次将图中的电路元件甲、乙、丙单独接入,当使交流电频率增加时,可以 观察到下列论述的哪种情况( A. A i读数不变, 如果电源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变,频率可以改变,在如图所示电路 A增大, B. A i读数减小, C. A i读数增大, D. A i, A , A读数均不变 A不 变, A3增大 C . 311V D . 110V

5?—矩形线圈,面积是0.05m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2 Q,外接电阻为R=8Q,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 1T的匀强磁场中以300r/min的转速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求: (1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线圈从开始计时经1/30s时,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 (3)外电路电阻R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6. 边长为a的N匝正方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线圈的电阻为Ro (1)求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过9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2)求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过90°角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7 ?一台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供照明电路用电,原线圈所加交变电压 5 (1410sin100t )V,照明电路连接导线的总电阻F=1.0 Q,问能使多少盏“220V, 40V” 的电灯正常发光? 8 ?为了减少因火电站中煤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而大力发展水电站。三峡水利工程中某一水 电站发电机组设计为:水以V1=3m/s的速度流入水轮机后以V2=1m/s的速度流出,流出水位比流入的水位低10m,水流量为Q=10n T/s,水轮机效率为75%,发电机效率为80 %,求: (1)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功率是多少? (2)如果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40V, 用户需电压220V,输电线路中能量损失为5%, 输电线电阻为50/3 Q,那么所需升降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分别是多少? 9?如图甲所示,A、B表示真空中水平放置的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加电 压后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图乙表示一周期性的交流电压波形,在t=0时,将图乙的交 变电压加在A、B两板,此时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在板间中央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电场,若此粒子在离开电场时恰能以平行A、B两板的速度飞出,求 (1)A、B两板上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应满足的条件。 (2)该交变电压U0的取值范围(忽略粒子的重力)。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课前复习】 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 1.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做________,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做________,方向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做________.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会产生________. 3.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是用来直接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情况的. 4.数学上正弦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5.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1.直流,恒定电流,交变电流 2.感应电流 3.电信号随时间变化 4.x=A sinθ U 5.I= R 先看书,再来做一做 1.________和________都随时间做________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其中按________变化的交流电叫正弦交变电流. 2.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_____________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就产生了交变电流. 3.正弦式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电流:________;电压:________;电动势:________.4.交流发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交流发电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2.知道正弦式电流的图象. 3.知道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分类.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交变电流 1.定义: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说明: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是交变电流的最重要的特征.如图17-1-1中A、B、C 均为交变电流,而D就不是交变电流,因为D中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 图17-1-1

第5章交变电流 变压器

变压器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几种常见的变压器,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并能推导出原、副线圈的电流关系. 一、变压器的原理及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原线圈)通过开关可以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副线圈)连到小灯泡上.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小灯泡能发光. 图1 (1)两个线圈并没有连接,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吗? [知识梳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因此变压器只对变化的电流起作用,对恒定电流不起作用.(后两空填“变化”或“恒定”) (2)变压器中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①只有一个副线圈:U 1U 2=n 1n 2 . ②有多个副线圈:U 1n 1=U 2n 2=U 3 n 3=…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 ) (2)输入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输出交变电流的电压就越高.( ) (3)我们在使用质量好的变压器工作时没有能量损失.( ) (4)理想变压器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

二、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关系和电流关系 [导学探究]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什么是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功率有什么关系? (2)根据能量守恒推导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3)根据能量守恒推导有多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知识梳理]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功率关系和电流关系: (1)功率关系:P 入=P 出,即U 1I 1=U 2I 2. (2)电流关系:①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 1I 2=n 2 n 1. ②有多个副线圈时:n 1I 1=n 2I 2+n 3I 3+… [即学即用] 一台理想降压变压器从10 kV 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 A 的负载电流.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40∶1,则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________,副线圈中的输出电压为________,输出功率为________. 一、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一定时,输入电压U 1决定输出电压U 2,即U 2=n 2U 1n 1. 2.功率制约:P 出决定P 入,P 出增大,P 入增大;P 出减小,P 入减小;P 出为0,P 入为0. 3.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 n 2一定,且输入电压U 1确定时,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 2决定原 线圈中的电流I 1,即I 1=n 2I 2 n 1 .

《交变电流》典型例题变压器

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一只电阻、一只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并联后接入手摇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摇动频率不断增加,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 R、I C、I L如何改变 [ ] A.I R不变、I C增大、I L减小 B.I R增大、I C增大、I L减小 C.I R增大、I C增大、I L不变 D.I R不变、I C增大、I L不变 解答:应选C. 点拨:手摇发电机的磁场、线圈形状和匝数都是不变的,输出电压与频率成正比.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与频率无关,I R=U/R,所以I R与频率成正比;纯电容电路中,容抗X C=1/2πfC,I C=U/X C=2πfCU,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纯电感电路中,X L=2πfL,I L=U/X L=U/2πfL,与频率无关. 【例2】图18-17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次级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V 100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A. 解答:由公式U1/U2=n1/n2,得U1=U2n1/n2=216(V); 因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功率相等, 所以I1=P1/U1=P2/U2=0.46(A) 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V、0.46A. 点拨: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初、次级功率相等的关系. 【例3】如图18-18所示,甲、乙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

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应怎样选择电容器? 点拨:关键是注意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成反比.甲应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乙应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 参考答案 甲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乙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通直流,去掉交流. 【例4】如图18-1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分别接有“24V 12W”、“12V 24W”的灯泡,且都正常发光,求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之比. 点拨:关键是初、次级功率始终相等. 参考答案:1∶3. 跟踪反馈 1.如图18-2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种情况可使灯泡变暗 [ ] A.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电介质 B.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 C.错开电容器两极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高考命题解读]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一、正弦式交变电流 1.产生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最大,ΔΦ Δt =0,e =0,i =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0,ΔΦ Δt 最大,e 最大,i 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3.电流方向的改变 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 E m =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e =nBSωsin ωt .

自测 1 (多选)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圈在转动中经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B.线圈在转动中经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C.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D.线圈每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一次,所以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答案 AC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1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s).表达式为T =2πω=1 n (n 为转速). (2)频率f :交变电流在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1f 或f =1 T .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最大值:交变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 (3)有效值:让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等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就可以把恒定电流的数值规定为这个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I = I m 2,U =U m 2,E =E m 2 . (5)交变电流的平均值: E =n ΔΦΔt ,I =n ΔΦ(R +r )Δt . 自测 2 (多选)图1甲为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正

交变电流与变压器(易)

交变电流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图甲中是两根不平行导轨,图乙中是两根平行导轨,其他物理条件都相同,金属棒MN 都在导轨上向右匀速平动,在棒的运动过程中,将观察到 A.两个小电珠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 B.两个小电珠都不发光 C.L 2发光,L 1不发光 D.L 1发光,L 2不发光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副线圈上接有电阻不为零的负载,在 原线圈上输入不变的电压U 1,以下不.正确的是 A .U1∶U2=N1∶N2 B .I1∶I2=N2∶N1 C .当I2减小时,I1增大 D .当I2减小时,I1减小 3、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u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 则 A. 流过电阻的最大电流是20 A 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41 V 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D. 在交变电流变化的一个周期内,电阻产生的焦耳热是2×103 J 4、用电记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其原理如图7所示,可简化为如下物理问题:在理想变压 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连接两只灯泡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R ,原线圈输入有 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压,当开关S 闭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R 两端的电压增大 B .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 C .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 D .原线圈中电流减小 5、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的u -t 图象。原、副线圈匝数比n 1 :n 2=10 :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则 A .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B .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 C .变压器输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D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6.右图8所示变压器的n 1∶n 2=3∶1,次级接3个 相同的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初级线圈串 有一个相同的灯泡那么 A .灯L 也正常发光 B .灯L 比另3个暗 C .灯L 将会烧毁 D .不能确定

专题-交变电流-变压器

交变电流、变压器训练题 1.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 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 ′,线圈绕OO ′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 A .峰值是e 0 B .峰值是2e 0 C .有效值是 2 2 Ne 0 D .有效值是2Ne 0 2.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 A .U =66 V ,k =19 B .U =22 V ,k =1 9 C .U =66 V ,k =13 D .U =22 V ,k =1 3 3. (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 通过滑动触头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P 为滑动变阻器的 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 的正弦交流电,则( ) A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4. (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0,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5.0 V ,则( ) A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 V B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V C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 V D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 V 5.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描述

1 考点规范练32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 ,匝数为n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图示位置时 ( ) A.线圈中的电动势为nBS ω B.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答案:B 解析:图示时刻线框的四边都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图示时刻线框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为Φ=BS ,故选项C 错误;图示位置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0,故选项D 错误? 2.(2015·江淮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A B.2 A C. A D.3 A ?导学号34220361? 答案:C 解析:设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 ,周期为T ,电阻为R ,则I 2RT= R · R · ,解得I= A,故 C 正确? 3.(2015·云南昆明三中?玉溪一中统考)将阻值为100 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1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让其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 B.该线圈的转速为100π r/s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Wb D.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9.68 J 答案:D 解析:t=0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应转到中性面位置,即与题图甲所示的位置垂直,选项A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周期为0.02 s,该线圈的角速度为ω= =100π rad/s,转速为 n= = 50 r/s,选项B 错误;

专题10 交变电流和变压器(原卷版)

专题10 恒定电流、交变电流和变压器 1.(2021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高三质检)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C 为电容器,R 1和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A 为理想电流表,G 为灵敏电流计,已知R 1>r 。当开关S 闭合且电路稳定后,在逐渐增大对R 3的光照强度的过程中( ) A .A 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C .电源内部消耗的热功率变小 D .G 表中有从a 至b 的电流 2.(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1R 为定值电阻,2R 为电阻箱,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电阻(1R r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21R R r =+时,1R 获得最大功率 B .当21R R r =+时,2R 获得最大功率 C .当21R 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D .当21R R r =+时,电源效率最高 3.(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测量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超标。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数增大 B.V表示数减小 C.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大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变大 4.(2021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中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则() A.电流表读数减小,V1的示数减小B.微粒P将向下运动 C.V2示数变大D.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5.(2021届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 B.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

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第4节变压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1

4 变压器 1.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有100 匝,输出电压为10 V,则铁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峰值为() A.10 Wb/s B.14.1 Wb/s Wb/s D.28.2 Wb/s 解析:由E=n·知,E m=×10 Wb/s=0.14 Wb/s,选项C正确。 答案:C 2.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A.ab接MN、cd接PQ,I abI cd C.ab接PQ、cd接MN,I abI cd 解析: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可知,I ab>I cd,所以ab接MN、cd接PQ,选项B正确。 答案:B 3.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220 V正弦交流电压时,副线圈上仅接有阻值为10 Ω的电阻,电阻 两端的电压为44 V。若将副线圈的匝数增加100匝,则通过副线圈上此电阻的电流增加1.1 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 A.200 B.2 000 C.50 D.500 解析:由题意知,当副线圈匝数增大100匝时,电阻器上的电压U2'=U2+ΔIR=44 V+1.1×100 V=55 V 又由可得, 解得n1=2 000,n2=400。 答案:B

4.(多选)如图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示数分别是220 V和10 A,已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乙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 A.甲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 000 V B.甲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C.乙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 000 V D.乙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解析:题图甲是电压互感器,题图甲中的电表是电压表,根据可知输电电压为22 000 V,A对,B错;题图乙是电流互感器,题图乙中的电表是电流表,根据可得输电电流是100 A,C错,D对。 答案:AD 5. (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 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向下滑动P 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 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 解析:向下滑动滑片P,副线圈匝数减少,输出电压U2减小,经过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变暗,选项A错误;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则原线圈两端电压U1变大,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变大,经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选项B正确;增大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减小,经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选项C正确;减小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经过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变暗,选项D错误。 答案:BC 6. (多选)有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图所示,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变电流,则() 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交变电流变压器

专题十二交变电流变压器 一、选择题 1、【2014?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用的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311sin100πtV,关于此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的最大值是311V B. 电压的有效值是311V C.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D. 交流电的周期为100s 2、【2014?北京市朝阳区二模】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流电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A.311sin100π(V) = u t B.220sin100π(V) = u t C.311sin50π(V) = u t D.220sin50π(V) = u t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可以知道,该交变电流的电压最大值为U m=311v,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0.02s,则交变电流的电源线圈角速度为w=2π/T=100π,据交变电流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u=U m sinwt,

所以A选项正确而B、C、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交变电流的电压瞬时值的理解。 3、【2014?北京市朝阳区一模】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 A.周期为0.125s B.电压的有效值为102V C.电压的最大值为202V D.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102sin8 =(V) u tπ 4、【201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将定值电阻R1=10Ω、R2=20Ω串联接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通过电阻R2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 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有效值是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2V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正弦交流电是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知道中性面的概念.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理解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 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图像,能从图像中读出所需要的物理量. 4、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能正确表达出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 5、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概念,能用有效值做有关交流电功率的计算. 能力目标 1、掌握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进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为富民强国认真学习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以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交流与直流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学习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交流与直流的不同之处,即交流电的特殊之处.这既是学习、了解交流电的关键,也是学习、研究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在与已知的知识做对比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特点的方法,是物理课学习中很有效和很常用的方法. 在学习交变电流之前,应帮助学生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其区别的关键是电流方向是否随时间变化.同时给出了恒定电流的定义——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2、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课本采取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讲述方法.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尽可能用示波器或模型配合讲解.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线圈通过4个特殊位置时电表指针的变化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使学生对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 3、用图像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重要方法,它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要注意在学生已有的图像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这种表述方法.更要让学生知道,交变电流有许多种,正弦电流只是其中简单的一种.课本中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以开阔学生思路,但不要求引伸. 4、在这一节中学生要第一次接受许多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电流、中性面、瞬时回值、最大值(以及下一节的有效值)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名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对中性面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确,中性面是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当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转动过程中通过中性面时,其中感应电动势方向要改变.

2020届高考物理考前回顾交变电流与变压器(学生版)

交变电流与变压器知识梳理 1. 正弦式交变电流 周期与频率(1s );表达式:sin (中性面) cos (垂直中性面);中 性面的特点;图像e-t Φ-t E m =NBSω 2. 交变电流的四值 峰值(击穿电压) 有效值(电功电热 电表) 瞬时值 平均值(计算电荷量) 3. 有效值的计算 电流的热效应 常见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4. 电荷量的计算 q =N ΔΦ R 5. 变压器 变交流 只变电压和电流 不变频率和功率(理想) 均是有效值 6.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P 入=P 出 U 1n 1=U 2n 2 I 1I 2=n 2 n 1 P 出决定P 入 U 1决定 U 2 I 2决定I 1 即 判断电流功率变化先看副线圈,电压变化看原线圈 有多个副线圈时, U 1n 1=U 2n 2=U 3 n 3 =… U 1I 1=U 2I 2+U 3I 3+…+U n I n 。 7. 远距离输电 U 1U 2=n 1n 2,I 1I 2=n 2 n 1,P 1=P 2 I 2=I 3=I R ,U 2=U 3+ΔU ,P 2=ΔP +P 3 U 3U 4=n 3n 4,I 3I 4=n 4n 3,P 3=P 4 交变电流与变压器题型梳理 <题型1—交变电流的图像 规律 四值> 1. (多选)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 、S 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 rad/s C.t=0.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t=0.02 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2.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可变电容器C、理想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 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ω=100πrad/s.线圈的匝数N=100匝,边长ab=0.2 m、ad=0.4 m,电阻不计.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 B=2 16πT.电容器放电时间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峰值为50 V B.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有效值为25 2 V C.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为50 V D.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3.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 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01 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该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1 2 V C.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2 2 cos 100 πt(V) D.电动势瞬时值为22 V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45° 4.(多选)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 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所示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2 Ω,则()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第25课时交变电流变压器

第25课时 交变电流 变压器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 B .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 C .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都要改变一次 D .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方向都要改变一次 解析 根据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可得,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有e =E m sin ωt 和i =I m sin ωt ;如果从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开始计时有e =E m cos ωt 和i =I m cos ωt ,不难看出: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感应电动势方向也改变一次;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方向都改变两次。C 正确。 答案 C 2.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 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 ′,线圈绕OO ′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 图1 A .峰值是e 0 B .峰值是2e 0 C .有效值是22 Ne 0 D .有效值是2Ne 0 解析 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所以发电机的电动势峰值为2Ne 0,A 、B 错误;由于不计线圈的电阻,所以电机的输出电压峰值为2Ne 0,故有效值为2Ne02 =2Ne 0,故D 正确。

答案 D 3.一正弦交流电源的u -t 图象如图2甲所示,将它接在图乙所示电路的e 、f 两端,若电阻的阻值为110 Ω,电源的内阻不计,交流电压表是量程为250 V 的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 .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1秒钟改变50次 B .交流电压表示数为220 V C .产生该交变电流的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 rad/s D .在1分钟内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5.28×104 J 解析 由题图甲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 =0.02 s ,频率f =1T =50 Hz ,而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即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1秒钟改变100次,A 错;交流电压的峰值为2202 V ,有效值为220 V ,B 对;由ω=2πT =100π rad/s 可知,C 对;由Q =U2R t 得在1分钟内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2.64×104 J ,D 错。 答案 BC 4.(2016·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图3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作用下,风叶带动与杆固连的永磁铁转动,磁铁下方的线圈与电压传感器相连。在某一风速时,传感器显示如图乙所示,则( ) 图3 A .磁铁的转速为10 r/s B .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62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