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案(圆锥+圆柱)
美术素描圆锥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素描圆锥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结构以及透视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描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圆锥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圆锥的透视规律。
四、教学难点1. 圆锥透视的准确性。
2. 圆锥结构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素描纸、铅笔、橡皮擦、圆规、直尺、圆锥模型。
2.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圆锥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形状和特征。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圆锥有哪些特点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圆锥的基本特征:底面为圆形,侧面为曲面,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为圆锥的高。
2. 讲解圆锥的结构:圆锥由底面、侧面和顶点组成。
3. 讲解圆锥的透视规律:在绘画中,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都会因为透视而产生变形。
(三)示范作画1. 示范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2. 示范如何运用透视规律绘制圆锥的透视效果。
3. 示范如何表现圆锥的结构和质感。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示范步骤,绘制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2. 学生运用透视规律,绘制圆锥的透视效果。
3. 学生表现圆锥的结构和质感。
(五)改画评画1. 学生自评:检查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错误。
2. 同桌互评:相互交流、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锥的基本特征、结构以及透视规律。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描技巧。
八、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圆锥素描作品,要求表现圆锥的结构、透视和质感。
2. 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绘制圆锥素描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结构以及透视规律,提高素描技巧,为今后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

文化课、德育课、专业基础课教案
第课时教案序号
3、在十字线上,定出锥形的最高点,画成圆锥
二、1标出圆柱的最右端和最左端,看好圆柱呈现的角度
2、注意圆柱插入的角度
3、画好圆柱
与圆锥的两个接口
三、明暗交界线
从画面右侧射入,在左侧形成明暗交界线。
圆锥有明暗交界线。
圆柱也有。
四、阴影
圆锥遮挡了部分本应照射在圆柱上的光,形成了阴影。
两个形状间的阴影,体现了形状的空间感讨
论示
范
总结1、举例解释构图概念
2、针对每个学生画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帮助解决
3、通过不断的表扬,帮助学生建立画画的信心
作业素描圆柱体的临摹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分析
作画步骤构图起形(打轮廓)。
美术画圆柱素描教案

美术画圆柱素描教案教案标题:美术画圆柱素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学习使用线条和阴影技巧描绘圆柱的立体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资源:1. 纸张、铅笔、橡皮擦、铅笔刀。
2. 圆规、直尺、测量工具。
3. 圆柱模型或图片。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圆柱形物体,如铅笔、杯子等,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认识圆柱:2. 展示圆柱模型或图片,介绍圆柱的定义和基本形态。
3.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如底面、侧面、顶面等,并解释它们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绘制圆柱的基本形状:4. 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一个圆作为圆柱的底面。
5. 引导学生使用直线连接底面的两个点,绘制出圆柱的侧面。
6. 提醒学生注意线条的粗细和弯曲程度,以表现圆柱的立体感。
添加阴影和细节:7.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光影变化,并解释阴影在绘画中的作用。
8. 让学生使用铅笔轻轻涂抹底面和侧面的阴影,增强圆柱的立体感。
9.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上的细节,如纹理、光泽等,并在绘画中加以表现。
练习和巩固:10. 让学生练习绘制多个圆柱,尝试不同角度和大小的圆柱。
11. 鼓励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进行自由创作,绘制具有立体感的圆柱素描作品。
总结:12.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中观察和细节表现的重要性。
13.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展览,观察大师们的圆柱素描作品。
2.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彩色铅笔、炭笔等,创作更多样化的圆柱素描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绘制的圆柱素描作品,包括线条的准确性、阴影的表现和细节的处理。
教学提示:1. 鼓励学生多观察实物,并进行实地素描练习。
2. 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细节的表现,如纹理、光影等。
3. 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素描圆锥穿插圆柱教案

素描圆锥穿插圆柱教案教案标题:素描圆锥穿插圆柱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素描圆锥穿插圆柱的绘画技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绘制出具有立体感和逼真效果的素描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2. 教师准备展示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解释它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形状、体积和表面特征。
示范与讲解(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如何绘制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基本轮廓线。
2. 教师讲解如何根据光源的位置确定素描中的明暗关系,以增强立体感。
3.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阴影和渐变来描绘素描圆锥和圆柱的表面质感。
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使用铅笔在素描纸上练习绘制素描圆锥和圆柱的基本轮廓线。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尝试使用阴影和渐变来描绘素描圆锥和圆柱的表面质感。
3.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光源位置来绘制素描圆锥和圆柱,以加强对立体感的理解和表现。
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并互相交流、讨论彼此的绘画技法和效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效果。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要点,并强调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
2.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绘制其他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如球体、立方体等。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炭笔、彩铅等,来表现素描圆锥穿插圆柱的效果。
教案评估:1. 学生绘制的素描作品是否具有立体感和逼真效果。
2. 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改进建议的接受和实践情况。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绘画技法,如透视法和光影处理等,以进一步提升其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第一章:素描基础1.1 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和阴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和阴影的深浅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1.2 熟悉素描的基本工具:铅笔、橡皮、画纸、画板等。
1.3 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铅笔的硬度、握笔姿势、线条的运用、阴影的处理等。
第二章:圆锥的绘制2.1 观察圆锥的形状特征:圆锥由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尖顶组成,底面和侧面都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
2.2 学习圆锥的透视原理:圆锥的透视关系与物体的远近和角度有关,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2.3 绘制圆锥的步骤:先画出底面和顶点,再画出侧面,添加阴影和细节。
第三章:圆柱的绘制3.1 观察圆柱的形状特征:圆柱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底面和侧面都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
3.2 学习圆柱的透视原理:圆柱的透视关系与物体的远近和角度有关,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3.3 绘制圆柱的步骤:先画出底面和顶面,再画出侧面,添加阴影和细节。
第四章:长方形的绘制4.1 观察长方形的形状特征: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和四条边,对边相等。
4.2 学习长方形的透视原理:长方形的透视关系与物体的远近和角度有关,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4.3 绘制长方形的步骤:先画出一条边和角,再画出相对的边和角,添加阴影和细节。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结合所学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5.2 练习中注意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
第六章:圆锥、圆柱、长方形的组合6.1 了解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的绘画技巧。
6.2 学习如何安排画面,使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协调。
6.3 绘制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的组合作品,注意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
第七章:圆锥、圆柱、长方形的三维表现7.1 学习三维空间的表现技巧,如明暗对比、阴影处理等。
7.2 了解三维空间中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透视变化。
7.3 绘制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的三维作品,表现立体感。
素描圆柱体教案

素描圆柱体教案
教案:素描圆柱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体的基本概念和形态特征;
2.掌握素描圆柱体的基本构图方法;
3.能够准确捕捉圆柱体的光影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引入素描圆柱体的概念和形态特征,通过展示实物圆柱体,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二、学习构图方法(20分钟)
1.讲解素描圆柱体的构图方法,包括圆柱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的绘制步骤;
2.通过示范绘制,让学生模仿跟随练习,掌握构图的基本技巧。
三、绘制光影效果(30分钟)
1.讲解圆柱体的光影变化,包括主光源、辅助光源和阴影的位
置和形状;
2.通过示范绘制,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影效果的表现方式,然
后进行练习。
四、教学实践(30分钟)
1.分发练习纸和铅笔,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组实物圆柱体进行素
描练习;
2.鼓励学生用铅笔进行素描练习,注意捕捉光影变化和形态特征。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2.总结素描圆柱体绘画的要点和技巧,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圆柱体,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圆柱体的形态特征和光影变化。
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掌握了素描圆柱体的基本构图方法和绘制光影效果的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行选择实物并进行素描练习,通过互相展示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第一章:素描基础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材料以及观察方法。
1.2 教学目标学习者能够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熟悉素描工具材料,掌握观察方法,为后续学习圆锥、圆柱、长方形的素描打下基础。
1.3 教学内容1.3.1 素描概念:介绍素描的定义、历史及分类。
1.3.2 工具材料:介绍素描常用的工具材料,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1.3.3 观察方法:教授如何使用透视原理和比例关系进行观察。
1.4 教学活动1.4.1 讲解:教师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材料和观察方法。
1.4.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素描的基本技巧。
1.4.3 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如线条、形状等。
1.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简单的素描作品,如静物、风景等。
第二章:圆锥的素描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圆锥的形状特点和素描技巧。
2.2 教学目标学习者能够理解圆锥的形状特点,掌握圆锥的素描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圆锥的素描作品。
2.3 教学内容2.3.1 圆锥形状特点:介绍圆锥的定义、特点。
2.3.2 素描技巧:教授如何把握圆锥的透视关系、线条处理等。
2.4 教学活动2.4.1 讲解:教师讲解圆锥的形状特点和素描技巧。
2.4.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圆锥的素描过程。
2.4.3 练习:学生进行圆锥的素描练习。
2.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圆锥的素描作品。
第三章:圆柱的素描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和素描技巧。
3.2 教学目标学习者能够理解圆柱的形状特点,掌握圆柱的素描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圆柱的素描作品。
3.3 教学内容3.3.1 圆柱形状特点:介绍圆柱的定义、特点。
3.3.2 素描技巧:教授如何把握圆柱的透视关系、线条处理等。
3.4 教学活动3.4.1 讲解:教师讲解圆柱的形状特点和素描技巧。
3.4.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圆柱的素描过程。
3.4.3 练习:学生进行圆柱的素描练习。
3.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圆柱的素描作品。
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之圆锥圆柱穿插体 教案-高一美术

新授课课时教案科目:美术授课时间:第8周星期1 2019年10月22日单元(章节)课题几何体结构素描写生本节课题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之圆锥圆柱穿插体课标要求用结构来表现几何体的体积、空间和质感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穿插体结构的塑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通过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精神及严谨的绘画风格。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几何体结构素描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向学生讲解结构造型的写生方法与步骤,教师理论讲解与示范为主,课后让学生进行长期训练,旨在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几何体的结构及作画步骤,让学生能全面把握画面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几何体素描有一定了解,之前进行过临摹及写生训练,但对于作画步骤及深入刻画还了解不够,画面整体关系不能把握,需要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及引导示范、课间辅导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各环节的讲解示范、结合方法、习惯的指导。
难点在于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运用。
提炼的课题穿插体结构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视频、PPT、范画等教学过程教师个性化修改石膏穿插体的结构素描画法主要是指通过对物体的型和结构的线的表现方法,把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以及结构清晰的表现出来。
工具/原料6B、2B、HB、2H铅笔,素描纸,纸巾(或擦笔)橡皮结构画法圆锥贯穿体是由圆柱体和圆锥体组合而成的,它们的中轴线成90度相交,注意圆锥体的对称性,把握好重心线,使之垂直于地面,并且注意分析圆柱体两个斜切面的透视。
找出中轴线,确定椎体的高度和宽度,画出横穿圆锥体的方向线,画准形体。
抓住明暗交界线,确定投影的位置,画出明暗大关系。
从明暗交界线开始,深入刻画形体,加强明暗对比,注意把握整体和暗部颜色的变化。
进一步深入刻画,注意虚实,拉开物体与背景的前后空间关系。
总结•课堂检穿插体的结构测内容课后作穿插体结构素描业布置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课、德育课、专业基础课教案
第课时教案序号
授课章(单元)及内容圆锥+圆柱
课时
安排
备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这是学生画的第一组组合几何体,要达到比例、造型的协调性教学
重点
圆锥+圆柱表现形体和体积感
教学
难点
圆锥+圆柱之间插入的角度
教学
资源
教材及相关资料
教学结构安排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方
法、手段、
技术应用
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
新授
教学内容与教学
设计:
一、
1、圆锥+圆柱在平
面上是圆柱从转
追上部1\2处穿过
2、先画十字
线,画圆锥,画出
一个梯形,下面圆
形应符合近大远
小的原则
3、在十字线上,定出锥形的最高点,画成圆锥
二、1标出圆柱的最右端和最左端,看好圆柱呈现
讲述
辅导
听
看
临摹
演
示
画
画
步
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