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介绍-迪庆简介PPT(经典版)

合集下载

迪庆概况

迪庆概况

迪庆慨览“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

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悠久的历史迪庆有着悠久的历史。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迪庆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文物显示,约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土著文化。

秦王朝时期,吐蕃统治势力已延伸到迪庆。

汉朝,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

东汉时,迪庆为牦牛羌地。

三国蜀汉时期,属云南郡地。

隋时为南宁州总管府地。

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

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回回亲军”挥师南下,西路军兀良合台经旦当(今香格里拉)、罗裒间(今维西)并于境内金沙江上“革囊渡江”,后平大理国。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设临西县,属丽江路军民抚司巨津州。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在今维西县设刺和庄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管辖。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2年),丽江军民府土知府木氏染指藏务,经营康区,并以迪庆为据点,攻下巴塘、理塘、乡城等康南地区。

这一时期,香格里拉称“中甸”,维西称“你那”,德钦称“阿德酋”。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准于中甸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

清雍正四年(公元1276年),清政府将迪庆地区划归云南省,设中甸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维西厅。

千百年来,居住在迪庆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为争取和平与自由,同一切残暴势力进行顽强斗争。

早在唐咸通十五年(公元669年),迪庆藏民就投入“洛金邦”奴隶平民大起义。

公元1801年,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清王朝、土司、喇嘛寺的重重压迫剥削,爆发了震惊清王朝的“恒乍绷起义”。

迪庆民族文化

迪庆民族文化

独特的习俗文化和繁多的节庆文化迪庆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尤其以藏民族吃的品种、技巧和风俗和文化特色最为浓郁。

藏民族的主粮有青稞和小麦,以酥油、糌粑为主食,还有琵琶肉、牦牛肉干、奶渣、藏式点心、青稞酒等饮食。

喜用细白瓷碗、银包木碗、木糌粑盒、铜炊具等。

餐饮过程中伴有很多礼仪和禁忌。

迪庆傈僳族的饮食也别具一格,天然食物在饮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他们以玉米、荞麦和薯类为主食,自酿水酒和米酒,自制核桃油和漆油,并伴有采食山上菌类、野菜、蜂蜜等。

迪庆的习俗文化还集中地体现在各民族极富特色的酒俗、婚俗、礼俗和各种禁忌中,如藏族的献哈达、敬青稞酒以及各种迎宾送客的礼仪等。

迪庆各族人民对生老病死都有自己独到的诠释,特别是藏族丧葬文化充满魔幻色彩。

流行迪庆藏区的的丧葬仪式有天葬、水葬、塔葬和土葬,形成了既惊世骇俗又兼收并蓄的丧葬文化。

迪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繁多,总计达100多个,主要包括有生产性节日、文娱性节日和宗教性节日。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新年”、“转山节”、“赛马节”、“丹巴节”、“神山节”“箭友节”、“格冬节”等;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阔时节”、“吃药节”;纳西族的有“二月八”、“谷次次”;彝族的有“火把节”等。

同时藏、傈僳、纳西、白、彝等民族还习惯过汉族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虽然在一定的时令举行,但其内容包罗万象,成为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

--------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工作总结,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行政管理干部个人总结20XX年上半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按照公司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公司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20XX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我作为一名负责公司行政管理的干部,肩负着公司赋予的重要工作职责,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把它学深学透,领会在心里,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中,以此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

云南旅游景点介绍ppt

云南旅游景点介绍ppt

云南旅游景点介绍ppt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云南旅游景点的介绍ppt:
1. 大理古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世界文化遗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这里有古朴的建筑、独特的文化和美丽的湖泊,吸引了无数游客。

2. 昆明石林:位于昆明市,是中国著名的石林景观。

四周是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景色壮丽。

这里还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文化表演和手工艺品,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3.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市,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独特的纳西族文化、美丽的风景和迷人的音乐舞蹈表演,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古镇之一。

4.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雪山之一。

这里有终年不化的雪峰、美丽的高山湖泊和壮观的冰川景观,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

5. 泸沽湖:位于大理和四川之间的边界线上,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这里有碧蓝的湖水、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摩梭族文化,是度假和观光的绝佳去处。

6. 香格里拉: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美丽的雪山、古老的寺庙和原始森林,还有丰富多样的藏族文化和传统活动。

7. 石林:位于昆明市的石林区,是中国著名的石林景观之一。

这里有奇峰怪石、幽深的峡谷和清澈的溪流,是摄影和探险的好去处。

这些只是云南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

云南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等待着游客的发现,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希望这份ppt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计划您的云南之旅!。

美丽云南(第二季)雪域净土殊胜宝地——美名:迪庆·香格里拉

美丽云南(第二季)雪域净土殊胜宝地——美名:迪庆·香格里拉

美丽云南(第二季)雪域净土殊胜宝地——美名:迪庆·香格里拉《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名系列之——迪庆.香格里拉市皑皑的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构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纳帕海)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世界尽头消失的地平线成为了无数人向往追寻的理想王国(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森林覆盖率达76%居全省之首,是国家级生态功能区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核心区国土面积11613平方千米这里有藏族、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九个世居民族各民族聚居积淀了香格里拉独特的文化底蕴耸立的雪山、深邃的峡谷、星罗棋布的湖泊共同构筑了这片大美之地(普达措国家公园)据考证“香格里拉”在中甸藏语中是“心中的日月”之意其中甸读音为“Shangri-La”(香格里拉)此发音仅为中甸方言独有据《中甸县志》记载原名“中甸”,藏名“结塘“,通译作“建塘”意为“另一块坝子”在较早的藏文古籍中被称为“杰地”南诏时称“剑赕”明代,木氏土司取纳西语“主地”意为“酋长住地”汉译名为“中甸”,其后历代沿用1913年设中甸县,1950年中甸和平解放1996年10月在云南启动寻找“香格里拉”考察活动1997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12月16日,撤县设市雪的创造这里是雪山的世界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多达507座雪是精湛的艺术家创造出一个干净纯洁的香格里拉当阳光照耀在壮丽辽阔的迪庆雪域时当花朵争奇斗艳地点缀着最美香格里拉时这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小城绽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连绵雪山)香格里拉“三山挑两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带来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全市大大小小的支流形成典型的羽状水系金沙江流经全境375千米,有大小河流244条降雨充足,具有宜农、宜牧、宜投资开发的良好气候环境(草甸)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为地球生物资源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滇西北物种基因库”“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生物园”民族的艺术这里有25个民族9个世居民族,7种语言,5种文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多民族共居碰撞出的独特的人文风情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香格里拉的藏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陶工艺在尼西乡代代相传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片如意宝地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噶丹松赞林寺)迪庆香格里拉融自然与人文宁静与深邃、优雅与壮阔古朴与现代等和谐统一、风韵天成尤其是她那历经自然和历史的沧桑熔铸而成的以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沉淀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对国内外的旅游者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特色的木碗、木盒、银制八宝图银护身佛盒、尼西土陶、德钦地毯用细节向世界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多元用酥油茶、奶渣、糌粑荞粑粑、牦牛肉、琵琶肉等款待着四方来客成为当地特殊的文化标识土地的美丽这里是“滇藏茶马古道”要道古城独克宗在滇川藏商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指挥部的藏经堂现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茶马古道)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镶嵌着大气的碧塔海和小家碧玉的属都湖这两颗“高原明珠”让这里成为人间仙境雪山上的融雪和溪流汇聚而成碧塔湖在藏语中意思为“像牛羊一样柔软的湖”当湖边的杜鹃花争相开放的时候花瓣飘落湖中形成“杜鹃醉鱼”的独特景象(两颗“高原明珠”)“冰雪圣域”的梅里雪山,圣洁美丽作为西藏八大神山之一的卡瓦格博峰棱角鲜明、倚天而立,顾盼自雄在阳光照射下,黄中透红如烧透的银器,孤傲纯净,又触不可及让人不禁驻足停留一眼万年感受世人向往的绝美景象(卡瓦格博峰)在“仙人遗田”白水台感受大地上的云波去纳帕海观鸟驻足牧民家看牛羊问候这群给白马雪山注入了灵动魂魄的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千湖山)险峻奇崛的世界上最深的峡谷虎跳中国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明永冰川康藏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赞林寺碧壤峡谷、哈巴雪山、萨马阁、千湖山、依拉草原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品牌为核心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迪庆境内自然风景区为范围以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框架已初步形成并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间天堂里群山环绕、幽涧鸟鸣、溪水叮咚空气鲜美,为山水陶醉作为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核心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在地球上独树一帜让世界对“香格里拉”这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有了关于“世外桃源”的具体想象春光正盛,待山花烂漫时等待一个遇见,去逢一个春天一些美景注定会在时间坐标上镌刻下无法忘记的印记一些岁月总会在执着前行的过程中留下动人的身影。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1.基本情况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平方千米。

迪庆藏族自治州管理1个县(德钦县)、1个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香格里拉市)。

境内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千人以上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6种。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2.文化艺术迪庆州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民族文化与民间信俗、宗教信仰之间的固有关系,以及多民族生活定居方式的不同,在迪庆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古老村镇等,这些人文资源往往是承载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空间载体。

截止2014年,迪庆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3处。

独克宗古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叶枝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洛吉乡尼汝村、尼西乡汤堆村、三坝乡白地村、燕门乡茨中村、云岭乡雨崩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4]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曲艺《格萨尔》说唱、维西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香格里拉县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烧造技艺;5名传承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0月15日,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5]民族歌舞迪庆州各民族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往往就体现在世代不衰的民间歌舞之中。

娱乐时,歌舞助兴,劳作时,以歌相伴,敬神祈福,婚丧嫁娶,迎宾送客,谈情说爱,独特的歌舞都是少不了的表现形式。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旅游概况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旅游概况

迪庆,藏族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是云南省的藏族⾃治州,也是全国10个藏族⾃治州之⼀。

辖中甸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治县三个县,有29 个乡镇。

182个村公所(办事处)。

1998年末总⼈⼝34万⼈,世居民族13种,千⼈以上的有9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数据的84%,其中藏族占总⼈⼝的33.4%。

迪庆地处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沙江、澜沧江中上游,北接西藏昌都地区,东邻四川⽢孜藏族⾃治州,南与丽江地区毗邻,西与怒江州相连。

全州国⼟⾯积2380平⽅公⾥,⼈⼝密度为每平⽅公⾥14⼈。

州内海拔6740⽶,最低海拔1480⽶,州府所在地中甸建塘镇海拔3228⽶。

年平均⽓温5.4℃,绝对最低⽓温-27.4℃。

州府距昆明660公⾥,距拉萨1640公⾥。

迪庆的⾃然地理特点要以概括为“三⼭峡两江⼀坝”。

“三⼭”即怒⼭⼭ 脉、云岭⼭脉、巩嘎⼭脉,纵贯南北,平⾏并列,梅⾥雪⼭、⽩茫雪⼭、哈巴雪⼭三⼭⿍⽴于群峰之上。

“两江”,即⾦沙江、澜沧江,在迪庆境内流程分别为430公⾥和320公⾥,流域⾯积分别为全州国⼟⾯积的70%和30%。

“⼀坝”,即⼤⼩中甸坝⼦,共有40多万亩。

迪庆区位独特,毗邻的藏区有12个县,16万平⽅公⾥,140多万⼈⼝。

历,迪庆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个重要物资中转站。

迪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

同其他藏区⼀样,藏族⼏乎全民信教,加上普⽶等其他民族,信奉藏传佛教的⼈数近12万,占全州总⼈⼝的35%,藏传佛教的各种教派都有;傈僳族、普⽶族聚居区,⼀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东巴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在我州也流传较⼴。

全州僧侣、教徒众多,寺院、庙宇、教学遍布,形成了藏传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环境。

迪庆地处⾦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候条件,使境内形成复杂的地貌结构和动植物繁衍⽣息的多层次⾃然景观,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茫雪⼭⾃然保持区,有哈巴雪⼭、碧塔海、纳帕海三个省级⾃然保持区,有⾦沙江、澜沧江并流奇观,有以深、窄、陡、险、秀⽽的澜沧江峡⾕,虎跳峡及⾹格⾥拉峡⾕,有迄今仍是⽆⼈登顶的“处⼥峰”梅⾥雪⼭卡格博峰(当地⼈称之为太⼦雪⼭),有低纬度低海拔(2700⽶)的现代冰川明永恰,有仙⼈遗⽥美称的⽩⽔台,有松赞林寺、东⽵林寺、达摩祖师洞等众多的藏传佛教⽂化名胜。

发展中的迪庆藏区

发展中的迪庆藏区

发展中的迪庆藏区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的迪庆,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界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标志性腹心地带。

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是云南省唯一、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全州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下辖香格里拉、维西、德钦3县,有26个民族,人口353518人,人口密度14人/平方公里,藏族占总人口的32.29%。

四大资源优势迪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四大资源优势:一是生物资源优势,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花园”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这里有冷杉、云南红豆杉等高等植物5000余种,滇金丝猴、黑颈鹤、雪豹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野生花卉1500多种,其中,维西兰花、高山杜鹃久负盛名;冬虫夏草、当归等野生药材产量高、质量好;二是水能资源优势。

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370万千瓦以上,占云南全省总量的13%,金沙江、澜沧江两大干流水量稳定,天然落差大,具备开发大、中型梯级电站的优良条件;三是旅游资源优势。

迪庆是“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核心地带,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风情为一体,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胜境,尤其是“香格里拉”品牌打响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显得魅力十足、风光无限;四是矿产资源优势。

迪庆地处“三江”有色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铜、铁、钨等有色金属储量达100多万吨,具有相当高的开发价值。

今天迪庆的发展变化,除了40多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持外,靠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各族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意识,这也使得我们今天仍能领略到原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江并流”地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迪庆作为该地区的腹心地带,为它的辉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交通通讯四通八达建州前,在迪庆23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没有一寸公路,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人们日夜穿行于人马驿道上,十分艰险。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范文_云南导游词_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范文_云南导游词_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范文现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庆介绍给各位。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全州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居住有藏、傈僳、汉、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三江占两江,雪山占七成,形成三江并流风景区的主体。

迪庆州府中甸县距昆明640多公里。

迪庆州是云南省的制高点,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

其余高峰有环立于卡格博峰周围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余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还有10多座。

在雪山环绕之间,颁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了,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

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甸县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

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绿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相怒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宛如一块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骏马奔驰,牛羊滚滚,雄鹰翱翔,牧人在白云在蓝天下唱起牧歌,挥动长鞭,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

在雪山环抱之间,在草甸中间或边缘,镶嵌着一面大镜子——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

迪庆著名的风景湖泊有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海等。

这些神圣静谧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蓝天白云,引来牧人畜群,挽留各种飞禽走兽,成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乐园。

在群山环抱间,在草甸或山坡上,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个个村寨:藏族的厚墙、大盖顶、宽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的木楞房,以及汉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显得特色鲜明,引人注目。

我们迪庆,正如《失去的地平线》所述,江河为池,峡谷狭窄而深长。

迪庆州,三江并流据其二,金沙江、澜沧江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在横断山区横冲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众多峡谷;许多地方,两岸同仁谷紧贴,急流险滩相连,无石不怪,无水不怒,险象球生,真是“有峡无路鸟难飞,猴子爬岩掉眼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旅游景点
白水台
白水台纳西语称白水台为“拜卜芝”,意为逐渐 长大的花,是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占地 约为3平方公里。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 的地方,它还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旅游景点
香格里拉大峡谷
香格里拉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市城区西北部80 多千米处,因峡谷一头名“香格”,另一头名 “里拉”,故名香格里拉大峡谷,据说在《消失 的地平线》一书中所说的“蓝月亮峡谷”就是这 里。
3、旅游景点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世 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拉姆撒国际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绝美。
4
美食文化
寺不
是迪庆纳西族的一道特色名菜,纳西语意为 “吹肝”。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 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 熟。
迪庆城市介绍
“吉祥如意的地方”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 的地方”;香格里拉,是迪 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 月”。 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 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 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 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 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 拉”。
赛密羊肉
赛密羊肉是迪庆的特色小吃。此菜专为藏族男 子打猎归来时食用,由妻子在家烹制,等待丈 夫满载而归,以示幸福甜蜜。
”是藏语竹 叶菜,产于高山的野生植物。准确地说,它并 非藏民的传统菜肴,而是民族融合、“互相学 习”的结果。
荞粑粑
迪庆地区的彝族、傈僳族都栽苦荞和甜荞,并 以此为主食之一。特点:荞粑粑具有清火润肠 健胃的功效,其味微苦可口,干香回甜,可蘸 蜂蜜水食用。
迪庆城市概况
下辖地区: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面 积:23870k㎡;人 口:40万;地区 生产总值(GDP)2175236万元。
2、城市概况
迪庆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 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迪庆境 内有26种民族,千人以上的有藏、傈僳、汉、纳西、 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
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香格里拉市。藏语 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 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 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 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平 方千米。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坨坨肉
迪庆特色美食,脆嫩可口、别有风味。
谢谢大家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纳帕海
纳帕海藏语里的“纳帕海”是“森林背后的湖”。 它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湖,一年四季中,有着完 全不同的景色。 在夏秋之交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草原,是花海 草甸和青稞交织的地毯,而冬季这里又变成一 片宽大的水域,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3、旅游景点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汉语为“归化寺”,距香格里拉 市城区5公里。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 寺为云南藏族佛教最大的名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