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工业专题.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之热重曲线分析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之热重曲线分析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之热重曲线分析 1.取28.70 g ZnSO 4·7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87)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数据68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A .ZnOB .Zn 3O(SO 4)2C .ZnSO 4D .ZnSO 4•H 2O2.CrO 3(C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B 点时铬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A .CrO B .CrO 2C .Cr 2O 3D .Cr 3O 43.MnCO 3(M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图中B 点固体的化学式为( ) 6007007587.5100400500800固体残留率(%)温度/ KA(94.67%)B(76.00%)A.MnO2B.MnO C.Mn2O3D.Mn3O4 4.8.34g FeSO4⋅7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B.取适量380℃时所得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3O4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D.温度为1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2H2O5.将Ce(SO4)2·4H2O(C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当固体残留率为FeSO4H2O FeSO4+H2O70.3%时,所得固体可能为__________(填字母)。

A.Ce(SO4)2B.Ce2(SO4)3C.CeOSO4D.Ce3(SO4)4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假设ZnSO 4•7H 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 ,即质量为287g 。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题专题训练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题专题训练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题1.(2021·湖北·高考真题)废旧太阳能电池CIGS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其主要组成为CuIn0.5Ga0.5Se2。

某探究小组回收处理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硒(Se)与硫为同族元素,S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镓(Ga)和铟(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IIA族,CuIn0.5Ga0.5Se2中Cu的化合价为___。

(2)“酸浸氧化”发生的主要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5℃时,已知:K b(NH3·H2O)≈2.0×10-5,K sp[Ga(OH)3]≈1.0×10-35,K sp[In(OH)3]≈1.0×10-33,K sp[Cu(OH)2]≈1.0×10-20,“浸出液”中c(Cu2+)=0.01mol·L-1。

当金属阳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沉淀完全,In3+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约为___(保留一位小数);若继续加入6.0mol·L-1氨水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先有蓝色沉淀,然后___;为探究Ga(OH)3在氨水中能否溶解,计算反应Ga(OH)3+NH3·H2O[Ga(OH)4]-+NH4+的平衡常数K=___。

(已知:Ga3++4OH-[Ga(OH)4]- K′=-4-3+4c([Ga(OH)])c(()a)c OHG⨯≈1.0×1034)(4)“滤渣”与SOCl2混合前需要洗涤、干燥,检验滤渣中SO24-是否洗净的试剂是___;“回流过滤”中SOCl2的作用是将氢氧化物转化为氯化物和___。

(5)“高温气相沉积”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2.(2021·河北·高考真题)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Na+内循环。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足: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②水资源不足;③科技发展水平不高;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⑤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⑥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⑥治理环境污染。

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四大工业基地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农业资源支持;⑤国家政策支持;⑥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Ⅱ.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②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③科技发达;④市场广阔;⑤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⑥劳动力丰富;不足:①水源、②能源不足;③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1)地理位置: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专题3工业区位(专项训练)-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专题3工业区位(专项训练)-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专题3工业区位(专项训练)一、单选题广东省是中国荔枝分布最多的省份,遍及全省80多个县市,但针对荔枝果汁精深加工工厂却较少。

2023年2月24日,广东荔枝精深加工产业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举行了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汕头)产业园合作协议及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外商合作签约仪式,以“打造一年四季可以吃的荔枝”为主题,聚力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成下面小题。

1.荔枝果汁精深加工工厂较少的原因不包括()A.市场需求少B.技术水平要求高C.荔枝产量不稳定D.加工成本高2.广药王老吉打造一年四季可以吃的荔枝的决定性因素是()A.经济效益B.荔枝滞销C.科技水平D.国家政策【答案】1.B 2.A【解析】1.制成荔枝果汁等产品后口感不好,市场需求较少,A与题意不符;荔枝加工不需要高精尖段技术,只是相关企业较少,B符合题意;荔枝收获期短,集中上市,适宜加工的时间短,荔枝产量不稳定,原料供应不稳定,C与题意不符;荔枝进行加工成本高,增加的附加值低,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2.广药王老吉对荔枝进行精深加工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是广药王老吉打造一年四季可以吃的荔枝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国家政策和科技水平是辅助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CD错误;荔枝滞销不是企业考虑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

故选A。

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丝绸纺织重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发达的丝绸纺织和繁荣的丝绸贸易,是我国四大绸都之一。

自发展初期,盛泽纺织成就了“千年以降,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现象。

在当地,大量企业迁入盛泽从事丝绸生产,几乎家家户户都做丝绸生意,丝绸也远销海内外。

完成下面小题。

3.众多丝绸企业进入盛泽镇,主要目是()A.获取品牌效益B.提升产品品质C.节省运输成本D.开拓本地市场4.自明清时期盛泽镇发展经久不衰的原因是()①政策支持①科学传承①品质优良①交通便利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当地丝绸纺织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当地的()A.运输费用B.营销成本C.劳动力数量D.产品价格【答案】3.A 4.D 5.C【解析】3.根据材料“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丝绸纺织重镇”可知,盛泽镇纺织品历史悠久,众多丝绸企业进入盛泽镇的主要目的是借助盛泽镇悠久的纺织历史,获得品牌效应,A正确;进入盛泽镇不能提高产品品质,B错误;当地企业的销售市场为国内外的市场,D错误;迁入盛泽对运输成本影响不大,C错误。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专题十一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第49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专题十一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第49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49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考点定位】(1)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及殖民统治的特点。

(2)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概况。

(1)西班牙:16世纪中叶,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____________、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其殖民地。

(2)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____________殖民地。

2.统治。

(1)实行专制统治,推行____________,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

(2)奴役和屠杀____________。

(3)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小练1] 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 16 000 吨。

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对美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了巨额财富,加剧了美洲的贫困。

对欧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原始资本积累。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南亚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东南亚荷兰占领整个____________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____________手里夺得菲律宾西亚英、法、俄等国扩张,奥斯曼帝国、伊朗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东亚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1.阶段特点。

(1)第一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前,列强对非洲的侵略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2)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列强深入非洲腹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2.北非。

(1)英、法控制____________运河,控制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2)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3)英国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4)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3.撒哈拉沙漠以南。

(1)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______________,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工业流程题专题训练1.Mn3O4可用于电子工业生产软磁铁氧体,用作电子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磁芯、磁盘等。

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Al2O3,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软锰矿制得Mn3O4。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金属离子Fe3+Fe2+Al3+Mn2+开始沉淀pH 1.97.0 3.08.1完全沉淀pH 3.29.0 4.710.1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还原”时,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只需填一种),“酸浸、还原”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________,铁屑与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调节pH”时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

(3)“沉锰”时,其他条件一定,沉锰过程中锰离子的沉淀率与溶液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50℃后,溶液温度越高,锰离子的沉淀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

(4)“氧化”时一般控制温度在80℃~85℃,可以采取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工业上以石煤(主要成分为V2O3,含有少量SiO2、P2O5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钒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NH4VO3难溶于水。

℃K sp(MgSiO3)=2.4×10-5,K sp[Mg3(PO4)2]=2.7×10-27。

(1)焙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向石煤中加纯碱焙烧,将V2O3转化为NaV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除硅、磷:℃用MgSO4溶液除硅、磷时,Si、P会形成Mg3(PO4)2、MgSiO3沉淀。

若沉淀后溶液中c(PO34-)=1.0×10-8mol•L-1,则c(SiO23-)=___mol•L-1。

℃如图所示,随着温度升高,除磷率下降,其原因是Mg3(PO4)2溶解度增大、___;随着温度升高,除硅率升高,其原因是___。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解题技巧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解题技巧 1、工业流程图题做题原则:(1)、首先快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解决“干什么”(2)、“怎么做”:迅速把握文字材料和方框中有效信息,仔细分析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把产物或得到的滤液、滤渣等成分写在流程图相应位置上。

(3)、遇到不懂的信息或问题可以跳过去,到时再说,有些提供的信息可能在问题中根本没及,有些信息则可以结合问题帮助理解。

4)、可以在问题中寻找一些相对独立的问题作答,节约审题时间。

(2、在化学工业中应考虑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原理在实际工业上是否可行成本要低——原料的选取使用、设备的损耗等,这是整个过程都需考虑的问题 ?原料的利用率要高——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生产过程要快——化学反应速率产率要高——化学平衡产品要纯——产品的分离、提纯环保问题——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 3、由此,化工题常考查的知识点则总结如下: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无机物的性质及制备 ?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化学平衡原理水解理论化学反应与能量——热量的计算(盖斯定律),电化学(电解、电镀) ?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基础实验 ?绿色化学的观点 4、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原料处理?分离提纯?获得产品(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加快反应速率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调pH值除杂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区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____________。

(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零部件不可能在____________生产。

2、工业分散的结果:引发了工业的______________。

3、适宜分散的工业类型(1) ___________________型产品的生产企业。

(2)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的生产企业。

4、工业分散的条件: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方式,通信技术和手段。

5、工业分散的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就是工业分散的结果,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代表性 地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____东北___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____硅谷_____等 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以_____中小_____企业为主,工业呈分散分布代表性工业部门 ___煤炭____、钢铁、___纺织__、机械、_____化工_____等轻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新工业区所要求的区位条件是科研和技术人才、快速便捷的交通、清洁优美的环境。

一、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分析如下:2、传统工业区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工业区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出现许多问题,不仅使工业部门发生衰落,而且影响整个区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鲁尔区为例:3、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一般途径如下:(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热点新闻:国务院推35项政策举措振兴东北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抓紧实施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意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提出11方面35条政策措施。

一是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二是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支持东北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进一步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中央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央企业与地方共建产业园区。

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在东北地区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管理)工作。

三是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试验。

完善区域创新政策,研究将中关村(000931,股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向东北地区推广,研究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支持东北地区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在东北地区率先启动创新企业百强试点工作。

四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国家集中力量扶持东北地区做大做强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产业,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五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巩固提升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

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体制,加快推进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加强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

六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全面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从2014年起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规模,每年安排20亿元专门用于东北地区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力度,在东北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接续替代产业园区和集聚区。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改造。

七是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切实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

大力发展水利设施,重点推进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干流、支流综合整治,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八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2014年东北地区开工改造70万套,力争再用2-3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计划。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继续向东北地区倾斜。

努力促进就业稳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东北地区就业和创业。

九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支持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

推进工业废弃地和老矿区环境治理。

十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

扩大向东北亚区域及发达国家开放合作,打造一批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完善对外开放政策。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

十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强化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

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将东北地区具备条件的省市纳入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

加大对东北地区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探索支持东北振兴的有效模式。

1.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2)关于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解析】第(1)题,鞍钢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有丰富的铁、煤资源。

其次,市场广阔也是重要的区位优势。

第(2)题,鞍钢属于重工业、传统工业,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整治环境,但鞍钢的重点仍然是重工业。

【答案】(1)D (2)B二、美国“硅谷”和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异同点美国“硅谷”和意大利的新工业区都属于新工业区,但二者在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方面存在本质的不同,具体比较如下:2、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

据此回答(1)~(2)题。

(1)两地产业集群的共同点是( )A 、都属于高科技产业集群B 、都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C 、从业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D 、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升级 (2)关于温州制造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企业以原料导向型为主B 、劳动力的投入仍比较大C 、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D 、产品大量销往国外【解析】 第(1)题,由材料描述两地都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得知两地人们都有勤劳和勇敢的冒险精神。

第(2)题,温州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是类似于意大利普拉托的生产模式。

该地区大多数属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的投入较大,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产品大量销往国外。

【答案】 (1)B (2)A例题一: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 、原料 B 、基础设施 C 、燃料 D 、消费市场 【信息提取】 通过图文材料,可获得以下有效信息:1、图中工业类型多种多样。

技术导向型如电子工业,原料导向型如海洋化工。

2、图中工业均布局在工业园区内。

【精讲精析】 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 、C 、D 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B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忽视图例是误选的重要原因,我国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大多是规划建设的,且以综合性工业为主,即工业类型多种多样。

这些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基础设施好,这是吸引众多企业到园区投资的重要原因。

例二: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 、研发中心B 、一般零部件厂C 、核心零部件厂D 、 整车厂 【信息提取】 通过材料,可获得以下有效信息:1、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某汽车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2、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致使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

【精讲精析】 第(1)题,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为其中国整车配套,减少关税,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第(2)题,该公司一般零部件生产在中国,但其核心零部件厂仍在日本,其生产会受到地震影响,从而使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

【参考答案】 (1)B (2)C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完成1~3题。

发展阶段 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 、开拓国际市场 B 、建立品牌形象 C 、吸引国外资金 D 、降低生产成本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 A 、降低劳动成本 B 、增强集聚效应 C 、便于产品销售D 、便于原料运输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解析】跨国公司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