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戊戌变法》专家课件

合集下载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签定。
上书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
法。
结果:失败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康有为
梁启超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






,
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领导人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内容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
活动呢?
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忧国忧 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巩固训练
戊戌变法—导学训练完成课堂在线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课后作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法律制度是治安天 下的武器,变通是 天下不变的道理
问题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 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
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
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百日维新奠定基础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7张PPT)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7张PPT)



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

”,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

”。
3.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政治上,改革 ___裁撤 任用__
经济上,鼓励

文化教育上,开办__翻译 传播 创办__开放__
军事上,训练
等等。
4.1898年9月, 发动宫廷政变,囚禁 , 等六人被杀
害,戊戌变法失败。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3 (2011年福州中考题)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
史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保国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4.文笔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 邓程恩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 下列哪项法令( )
6(2010年吉林中考题)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触犯了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军、
海军
7.下列内容中,在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书中没有涉及的
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实行君主立宪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教训:
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 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 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
科举考试的___和
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
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史称 “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共36张PPT)

激愤。

(2)领导人:康有为、梁
启超。

(3)在位皇帝:光绪帝。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要求:拒和、迁都、
变法。

(5)结果:这次上书并
没有上达光绪帝。

(6)影响:拉开了变法
维新运动的序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2.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
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2.戊戌变法
• 月。
(1)时间:1898年6月至9

(2)开始:1898年6月11日,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实行变法。

(3)名称由来:1898年是
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戊戌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 治,打击了封建官僚, 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可以为鉴…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
可知他主张( )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 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 堂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文 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抵抗外来侵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3.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29张PPT)

呀!”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
袁世凯的出卖
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 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 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 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 ,必当全变”
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6月—9月。(戊戌年,共103天) 目的: 救亡图存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百日维新 内容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 想的人参与政治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戊戌变法的意义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 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时务报》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 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高学府,它创办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 措施是(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课件《戊戌变法》(共58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课件《戊戌变法》(共58张PPT)

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和西 学的传播。
• 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 不当亡国之君。 • 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 治权。
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变法的进步性:政治方面,改革机构,裁撤冗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任用维新人士,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参与政权;经济方面,有利 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文化教育方面,不 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总之对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二变法的局限性:(1)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控 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 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2)没有涉及议院、 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 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不是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3)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 束手待毙)
一、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第 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 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 则通。” „„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 …… 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夫先王之 治天下,与民共之„„君民同体,情谊交孚, 中国一家,休戚与 共 „„于以恢复琉球,扫 荡日本,大雪国耻,耀我威稜。 ——《公车上书》

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4141

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4141
然而,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特别是在农村,大一点的村子里除了有个小商店之外,没有饭店,也没有地方让你住宿。即是你口袋里有钱,也照样没有饭吃,找不到地方住。但是并不是说那个年代的 人就不出门,出门还是有的,或者去亲戚朋友家,只能在家做饭,很少说出去在外面花钱吃饭的。如果去县城或省城晚上要住宿的,要大队开介绍信,才可以在国营旅社住宿。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大队 上来了上级检查工作的领导、或者不在本村小学教书的老师,他们要吃饭,只能是村子里统一安排,将这些人员分派到各家各户,这种方式叫派饭或者管饭。
箜篌城大门,箜篌浮雕……这一切的一切,这是各路神仙的手笔吗?这是古代繁华一时的箜篌城吗?不!眼前的建筑,眼前的景观,岂是各路神仙所能望其项背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k7可 信吗 五月的骄阳明亮强烈,带着夏日炎炎的热浪。我站在古城文化公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一种振奋,一缕遐思,全被这里的美景所溶化了。
这里有汉高祖大战杨熊留下的残砖碎瓦,有大风过后露出地面的铜箭头,铜腰扣…… 古城,历史悠久的中牟古城村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到幽远和神秘。
相信,在中牟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久,一座中国独有的箜篌城将拔地而起。中牟这个名字也会随着箜篌城优美的音乐响彻在神州大地!
现在出门,外面住宿的有宾馆有酒店,吃的有酒楼有饭店,还有大排档甚至街边小摊,至于超市、小商店、面包店馒头包子店更是应有尽有,随自己的喜好和经济能力任意选择。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4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40张)
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假如你是当时在京参加考试举人,你会冒着 “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上书上签字吗?
如果你来给皇帝上书,你将如何来挽救危亡 呢?
公车上书这 件事反映了中国 先进的知识分子 什么样的精神?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 作了哪些准备活动呢?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一)救亡图存——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背景
刺激列 强侵略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 化程度
《 三 角 函 数 及解直 角三角 形》知 识点归 纳总结 Ⅰ、 本 章 知 识 结构 框图: Ⅱ、 本 章 知 识 点:
1、 正 弦 、 余 弦、正 切、余 切的概 念 在 是 三 角 形 ABC,∠C=90° ,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 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
体的情况。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 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并且顽固派拥有实权
➢ ②袁世凯的出卖; ➢ ③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 ④变法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 ⑤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 多持观望态度。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 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的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 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2.戊戌变法
• 月。
(1)时间:1898年6月至9

(2)开始:1898年6月11日,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实行变法。

(3)名称由来:1898年是
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戊戌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 治,打击了封建官僚, 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激愤。

(2)领导人:康有为、梁
启超。

(3)在位皇帝:光绪帝。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要求:拒和、迁都、
变法。

(5)结果:这次上书并
没有上达光绪帝。

(6)影响:拉开了变法
维新运动的序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2.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
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B各地学会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二、百日维新

1.背景

(1)1897年,德国强占胶
州湾。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
吁变法救国。

(3)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
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
君”,决心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问题思考”(P29),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
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问题思考”(P29),上述学
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
么影响?

答:观点:主要宣传维新变法,
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影响:扩大
了变法的社会影响,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可以为鉴…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
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学生课堂练习

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
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很大的作用,使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
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增强了人们的爱国
热情和政治觉悟。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的创建
B各地学会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 (A
• 的创建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
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文
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1)梁启超在《时务报》
上发表《变法通议》,文字议论新颖,
通俗易懂,风靡海内。

(2)严复等主持的《国文
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
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
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1)原因:变法触犯了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
令的贯彻。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2)过程:1898年9月
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
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
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
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 客观上看,戊戌变法损害了以慈禧 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 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教训:戊戌变法昙
花一现,很快失败。它证明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
学生课堂练习
1.右图所示是康
有为故居,许多人仰慕康有
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
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
A地主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
变法失败
疑难探究

1.戊戌变法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什
么?
疑难探究

1.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
上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
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
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
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
动。在
疑难探究
• 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维新派以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 通过改革,使中国摆脱列强的侵略, 这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 识。③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西方进步 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 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 堂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文 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抵抗外来侵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3.戊戌政变
结果:戊戌政 变,六君子遇害
意义:为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梁启超--《时务报》(上海)
严复--《国文报》(天津) 时间:1898.6.11—9.21
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内 容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 制国家预算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
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 思路, 把握文 章层次 之间的 关系, 并且能 够概括 出文章 各个层 次的含 义。其 次,能 够抓住 文章的 关键语 句,概 括文章 的要点 ,把握 文章的 主旨。 在答题 之前我 们要结 合注释 ,疏通 文意, 读懂语 段。

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 耐基因 退一步 获得友 谊,由 此可见 ,退一 步不但 给他人 留下一 片天地 ,同时 也给自 己留下 了更宽 阔的天 地。退 一步不 仅表现 了对他 人一份 爱,更 表现了 自己对 自己的 爱,这 种爱已 经超出 了人与 人的界 限,于 社会每 一个角 落中显 示着它 的力量 。
“戊戌六君子”。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4.百日维新: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5.意义:戊戌变法虽然
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
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图示戊戌变法的过程
1895年 1898年6—9月
1898年9月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拉开序幕
推向高潮
疑难探究

2.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疑难探究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
教训是什么?

答:(1)原因:①从主观
上看,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
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
人民群众,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
原因。②从
疑难探究

7.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 苦,我 们如果 能快乐 地笑一 笑,高 歌生活 多么好 ,蓝天 白云多 么美, 那我们 就会获 得微笑 的幸福 ,甚至 能拥有 金灿灿 的硕果 。朋友 ,为了 生活更 加美好 ,快快 亮出你 的笑容 吧!

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 ,重在 强调能 处理好 自我与 社会的 关系, 养成现 代公民 所必须 遵守和 履行的 道德准 则和行 为规范 ,增强 社会责 任感, 提升创 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促进个 人价值 实现, 推动社 会发展 进步, 发展成 为有理 想信念 、敢于 担当的 人。
第6课
戊戌变法
导入新课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
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建
立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享有极高
的声誉。该学校现为国家“211工
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
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