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41张)

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梦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 第11课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1.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2.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第二篇章 大化改新,富国安民
情景再现
中臣镰足:你仰慕圣德太子吗?
中大兄皇子:现在这世道正义荡然无存,唯有强者为所欲为,太 子那时并不是这样的。你知道太子制定的宪法吗?喜欢那一条? 中臣镰足:第一条,以和为贵,第十条,絶忿,弃嗔,不怒人异, 人皆有心,心各有执。 中大兄皇子:我也喜欢第十条,佛教的真谛,唐朝的学问,还有 倭国的美全都凝聚在了这里。 中臣镰足:正是如此。
第一篇章 大和政权初统一
材料研读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 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传》
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分析,日本早在什么时期 就与中国有交往?当时的日本是什么情况?
汉朝 当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改 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 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 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治维新后不 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收钱占地。
武士和武士集团
结合上述材料,阅读课本P53-54页,回答下列问题: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 状况?
1.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2.封建庄园享有特权,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能力, 社会局势动荡 3.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2)说一说什么是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学课件

典例剖析
栏目索引
例 (2018山东青岛中考)(节选)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
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
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
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栏目索引
初中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栏目索引
本课内容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成就斐然。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刘徽、祖冲之、贾思勰等著 名科学家;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家锺繇、胡昭、“书圣”王羲 之和魏碑,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 宝贵财富。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天文学著作 C.数学著作
B.医学著作 D.农学著作
答案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
的农学著作。
栏目索引
2.(2018北京西城期末)《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 书。其作者是 ( ) A.刘徽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锺繇 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 家,著有农业科技著作《齐民要术》,故选B。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贡献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例2 (2019辽宁铁岭昌图期末)我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祖冲之在数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 A.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B.求得圆周率为3.141 6 C.创制出《大明历》 D.制造出指南车、千里船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 了圆周率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领先世界近千年。 答案 A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PPT课件 图文

30.三大战役指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31.清末状元张謇为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的
口号是:实业救国
激流勇进
3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是:京张铁路
34.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35.师科举夷制长度技废以除制于夷哪一年:1年905 36.《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
1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中国同盟会
激流勇进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3.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
学生和工人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激流勇进
3
2
4 5
6
1
7
8
1
9
1 01
11 2
1
1
51
3
14 1
61 7
5 7
1 21
1 3 6 8 9
1
2 4
1 01 1
激流勇进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洋务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英法联军
5.《马关条约》内容中说明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是: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31.清末状元张謇为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的
口号是:实业救国
激流勇进
3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是:京张铁路
34.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35.师科举夷制长度技废以除制于夷哪一年:1年905 36.《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
1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中国同盟会
激流勇进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3.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
学生和工人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激流勇进
3
2
4 5
6
1
7
8
1
9
1 01
11 2
1
1
51
3
14 1
61 7
5 7
1 21
1 3 6 8 9
1
2 4
1 01 1
激流勇进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洋务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英法联军
5.《马关条约》内容中说明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是: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PPT课件-大变革的时代

二、著名的都江堰
1.时间: 2.地点: 3.主持人: 4.构造: 5.功效:
战国时期 秦国 四川岷江 李冰父子 深掏滩 低作堰行水 灌田 泄洪平灾
李冰石像
二王庙
李冰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 256-前251年)任蜀郡守期间,在今四川省都江堰 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 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三、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为 富国强兵纷纷变法;铁农 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时间地点:公元前356 年 秦国
3.内容和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比较著名的改革: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李悝
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 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 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 曾拜子夏弟子曾参为师,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 地在河西,所以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李悝能 参与魏国的机密,是魏文侯的心腹大臣。司马迁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 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国能走上富强 之路,李悝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政治 家。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 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 之学,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 变法理论和实践,但魏王并不 重用他,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 发奋图强,于是他投奔秦国, 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 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 功受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 称商鞅。
秦孝公
铁 农
魏国李悝变法 各Leabharlann 具国 楚国吴起变法
和 牛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9张PPT)

割让香港岛,破坏领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土和主权的完整。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协定关税,破 坏关税主权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 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 主权。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 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协定关税,五 口通商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 20331 4000 7889
1799年
40200 35445
12576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年
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 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 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 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既然如此,为何中国还战败?
• 战争过程中道光皇帝战和不定 • 直隶总督琦善“英人船坚炮利是无法战胜的,即 使今年打胜了,明年还回来” • 奕山在广州屈辱求和签《广州合约》 • 镇海战役中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逃跑 • 英军侵入浙江时,扬威将军奕经前往前线,一路 上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勒索地方,到前线后也 不认真筹划抗敌措施,谎报军情 • 英军攻打吴淞炮台时,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
3. 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 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 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 、结果: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项目 割地
禁烟运动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5.军事方面: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 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6.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 的大国之一。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019.重庆A卷中考)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下图所示,主要反映的是秦统一全国的 ( ) B
1.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 B
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儒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D.周王室衰微,对诸侯国的控制较弱
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
本质是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 )A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 团结合作;
3.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 4.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018·山东济宁中考)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
②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 发展。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4.交通方面: (1)车同轨: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2)开凿灵渠: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 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件(共23张PPT)

北京人的 2.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 群体生活 会用火 会保存火种 特征
3.发现意义: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对比北 京人与现代人,概括北京人的特 征
身高平均为157厘米,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下肢较上肢略长, 能直立行走
头部:前额 ,眉骨 ,颧骨 ,鼻骨 , 嘴部 ,脑容量 。 躯干:身高 ,上肢 ,下肢 ,能够 。
北京人的 2.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 群体生活 会用火 会保存火种 特征
3.发现意义: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 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 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 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学习目标:
•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女娲抟土造人 上帝造人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左右,直立人 距今约20万年,早期智人 距今约5万年,晚期智人(现代人)
第 课 中 国 早 期 人 类 的 代 表 北 京 人
1.发现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世界 最多 之一 我国境内的 时间:约170万年 早期人类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
栽培水 饲养猪 渔猎 狗 稻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 有什么重大意义?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A半坡原始居民
B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 尧舜禹时期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黑陶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长江 流域和_____ 黄河 流域 分别是我国____ 的早期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 水稻 和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 ___ 的国家。
干栏式的房子
会 制 作 陶 器
会 制 作 陶 器
河姆渡遗址
原始 畜牧 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 类别 农业
原始 捕渔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 制陶 业
制造 陶器
原始 建筑 业
建筑干 栏式房 屋
表现
栽培水 饲养猪 渔猎 狗 稻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域:黄河流域 工具:磨制石器 农具:种植粟 居住:半地穴式房子
半坡彩陶
半坡遗址
原始手工业 原始 农业 原始 畜牧 业 原始 纺织 业
纺轮 制作 麻布
类别
原始 制陶 业
制造 彩陶
原始 建筑 业
建筑半 地穴式 房屋
表现
栽培粟、 饲养猪 和蔬菜 狗
河姆渡遗址
原始 畜牧 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 类别 农业
原始 捕渔 业
原始 制陶 业
制造 陶器
原始 建筑 业
建筑干 栏式房 屋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 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3、你知道目前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住这种样 式的房子?
知识点二: 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1、生活的年代 距今约七千年 2、地域:在长江流域 3、历史地位:中国已发现的最 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4、使用磨制石器 5、居住
6、手工业:陶器
3、水稻的种植
植我 水国 稻是 的世 国界 家上 。最 早 种
5、 居 住
什又子汲这为 么说呢水样什 ? 明?的设么 了这瓶计要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 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 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 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 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 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 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 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 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