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41张)

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梦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在 中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大, 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同时,也加剧了西方列强在远 东的竞争和冲突。
02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战争的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于1894年7月25日 爆发,起因为朝鲜东学党起义和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计划。
初期阶段
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阶段表现出 了良好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成 功地遏制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扩 张。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 步下降,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
03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分析
政治体制落后
清朝政治体制僵化
清朝末期政治体制僵化,官僚主义严重,缺乏有效的改革和革新措施,导致国家 治理能力低下。
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与地主、官员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削弱了国 家的整体实力。
战术执行不力
战争中,清军在战术执行上存在诸多 问题,如指挥混乱、调度不当等,导 致战场失利。
领导层的失误和腐败
领导能力不足
甲午战争期间,清朝领导层在决策和指 挥上表现得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 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VS
官员腐败严重
清政府官员腐败问题严重,贪污受贿、营 私舞弊现象普遍存在,削弱了国家实力和 军队战斗力。
朝鲜半岛问题
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事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 朝鲜,此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行动更加频繁和嚣 张。
中日两国在朝鲜的利益冲突
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存在冲突,中国希望维护 朝鲜半岛的稳定和独立,而日本则企图将朝鲜半 岛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课件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 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 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mǐ]不振作),直到丧失生命。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经济上: 生活上: 军事上: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 府的财政;
严重摧残人的体质;
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更 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 弱。削弱军队战斗力。
林则徐上书道 光帝说: “……流毒于 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 严。若由泄泄 视之,则数十 年之后,中原 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 以充饷之 银。……”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D 3、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
4、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
B 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 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 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 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mǐ]不振作),直到丧失生命。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经济上: 生活上: 军事上: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 府的财政;
严重摧残人的体质;
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更 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 弱。削弱军队战斗力。
林则徐上书道 光帝说: “……流毒于 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 严。若由泄泄 视之,则数十 年之后,中原 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 以充饷之 银。……”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D 3、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
4、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
B 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 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PPT课件 图文

30.三大战役指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31.清末状元张謇为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的
口号是:实业救国
激流勇进
3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是:京张铁路
34.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35.师科举夷制长度技废以除制于夷哪一年:1年905 36.《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
1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中国同盟会
激流勇进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3.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
学生和工人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激流勇进
3
2
4 5
6
1
7
8
1
9
1 01
11 2
1
1
51
3
14 1
61 7
5 7
1 21
1 3 6 8 9
1
2 4
1 01 1
激流勇进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洋务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英法联军
5.《马关条约》内容中说明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是: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31.清末状元张謇为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的
口号是:实业救国
激流勇进
3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是:京张铁路
34.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35.师科举夷制长度技废以除制于夷哪一年:1年905 36.《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
1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中国同盟会
激流勇进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3.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
学生和工人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激流勇进
3
2
4 5
6
1
7
8
1
9
1 01
11 2
1
1
51
3
14 1
61 7
5 7
1 21
1 3 6 8 9
1
2 4
1 01 1
激流勇进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洋务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
英法联军
5.《马关条约》内容中说明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是: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9张PPT)

割让香港岛,破坏领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土和主权的完整。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协定关税,破 坏关税主权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 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 主权。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 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协定关税,五 口通商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 20331 4000 7889
1799年
40200 35445
12576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年
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 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 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 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既然如此,为何中国还战败?
• 战争过程中道光皇帝战和不定 • 直隶总督琦善“英人船坚炮利是无法战胜的,即 使今年打胜了,明年还回来” • 奕山在广州屈辱求和签《广州合约》 • 镇海战役中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逃跑 • 英军侵入浙江时,扬威将军奕经前往前线,一路 上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勒索地方,到前线后也 不认真筹划抗敌措施,谎报军情 • 英军攻打吴淞炮台时,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
3. 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 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 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 、结果: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项目 割地
禁烟运动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5.军事方面: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 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6.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 的大国之一。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019.重庆A卷中考)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下图所示,主要反映的是秦统一全国的 ( ) B
1.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 B
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儒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D.周王室衰微,对诸侯国的控制较弱
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
本质是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 )A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 团结合作;
3.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 4.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018·山东济宁中考)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
②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 发展。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新课讲解
4.交通方面: (1)车同轨: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2)开凿灵渠: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 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件(共23张PPT)

北京人的 2.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 群体生活 会用火 会保存火种 特征
3.发现意义: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对比北 京人与现代人,概括北京人的特 征
身高平均为157厘米,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下肢较上肢略长, 能直立行走
头部:前额 ,眉骨 ,颧骨 ,鼻骨 , 嘴部 ,脑容量 。 躯干:身高 ,上肢 ,下肢 ,能够 。
北京人的 2.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 群体生活 会用火 会保存火种 特征
3.发现意义: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 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 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 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学习目标:
•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女娲抟土造人 上帝造人
第1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左右,直立人 距今约20万年,早期智人 距今约5万年,晚期智人(现代人)
第 课 中 国 早 期 人 类 的 代 表 北 京 人
1.发现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世界 最多 之一 我国境内的 时间:约170万年 早期人类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4张PPT)

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 3000人。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 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 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 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万世师表 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文化成就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请阅读课本P38-39页,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学派 人物
墨家 墨子
孟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哪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用? 为什么?
道法自然
对立、转化
无为而治
不受重用
一、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 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今天的老子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阅读史料
仁
•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 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 , 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亲人都被老虎咬死了,她在墓碑前不 停的哭泣。
为政 以德
孔子周游列国无所得, 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国有制、地主 和农民私有制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本单元主题(线索):
一、古代文明传播、交流的方式(途径):
1、战争与征服(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2、和平交往(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文明发展的表现(第8、9课 古代科技与思 想文化)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主题(基本线索)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 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 社会所代替。从5、6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 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 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制高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 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 发展。 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 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
图、材料:罗马的文化遗产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发明者、改进者
二、《马可· 波罗行记》——作者、来中国时朝 代、内容、影响
巩固拓展: 1、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典型代表?(举例)
2、为什么说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的成就)
3、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意义?
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出 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 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 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认识:
1、人类社会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共容性、发展的不平 衡性;
3、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 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4、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 收其他各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南方古猿——时间、地点、定性?
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
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联系: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时间、地点、 定性? 二、三大主要人种——种类及原因?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科技——阿基米德(古希腊)的主要成就 (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二、文学——《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 (作者、国籍地位或价值)、《天方夜谭》 (国家、名篇) 三、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巴黎圣母院(地 点、地位、图) 联系与拓展:
中国式、罗马式、哥特式建筑特点及代表?
(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 (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 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创造者、 时间、图) 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时间、 地点、创始人、传播原因及意义) 联系与探究: 1、三大宗教的联系与比较? 2、举例说明三大宗教对中国的影响?
简介本课重点叙述的国家:日本和阿拉伯
一、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时间、领导人 内容(政治、经济)、意义(过渡) 联系:大化改新是模仿中国隋唐时期政治经济 制度而改革的,它说明什么?
一方面,隋唐的强盛繁荣,另一方面,日本善 于学习外—背景、 时间、地点、经典、意义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包括 哪些大河流域及国家?(填图) 一、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时间、实质(图)
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时间、地 点、目的、地位(图、材料)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四个制度——等级名 称、社会阶层、职责义务(表)
联系:
联系拓展:
1、伊斯兰教对中国的影响?
2、伊斯兰教对世界的影响?(成为世界三宗教 之一;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 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1、“中古”概念
2、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范围、纽带(29 页图)、关系 联系:
1、与中国奴隶社会分封制区别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特征:
是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 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世 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 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 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 义上世界历史。 主题(基本线索):
一、希波战争——时间、双方、结果、马拉松 长跑的由来(菲迪皮茨)、影响(早期东西方 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二、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小亚细亚—埃 及—波斯—印度)、结果(37页图)、定都巴 比伦、客观作用(37页图:受希腊文化影响的 西亚建筑遗址)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征服者、规模最大时 的时间、程度、评价(两面性)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
简介本册课本内容:
九年级上册共分为八个单元, 23课,叙述从人 类的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的世界历史, 阐明世界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化的过 程和客观规律,强调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 文化交往的历史意义。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部分始自三四百万年以前人类的出 现,止于15世纪。 包括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
1、除此以外,亚非文明古国还有谁?
2、古代中国奴隶社会有何重要政治制度? (分封制)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与第2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古希腊的概念?为何成为西方文明之源?最 著名的城邦国家有哪些? 2、它与亚非文明古国有何不同?(海洋文明与 大河文明的比较:国家形成、经济形式) 二、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人物、最 高权力机构、享有公民权的对象
联系拓展:
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 治? (1)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把古 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一定影响; (3)性质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少数奴隶主对 广大奴隶的专政。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