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合集下载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摘要本文对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物质供能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运动能量供应前言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们参加剧烈体育运动时,肌肉长时间地收缩和舒张,脏器的活动增强,以及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增加,将使运动时总的能量消耗比静息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讲,长期科学训练将使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因此,了解与研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是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必备的知识。

人体运动需要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的来源是自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中的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和蛋白质。

糖的代谢方式有氧氧化无氧糖酵解有无参与反应有无进行部位线粒体细胞液最终产物乳酸生成量多少表:有氧氧化同无氧糖酵解的对比脂肪是肌肉活动的另一主要原料。

机体内储备的脂肪量是势能的最大来源。

与其他营养物质比较,可作为能量的脂肪数几乎是无限的。

储藏脂肪的实际燃料贮存量大约相当于~千卡左右。

成年人体内贮存脂肪量的差别很大,且缺乏精确的正常值。

一般成年男子的贮存脂肪量约占体重的~%,女子稍高。

脂肪氧化时,体内首先由脂肪酶催化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随着血液循环至肝脏和其他组织进行再分解。

而释出的脂肪酸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共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

脂肪酸彻底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比糖多得多,且利用率也比糖高。

当脂肪酸大量分解时,会产生三种中间物质: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

我们将这三种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酮体上升。

这是由于运动时的糖供能不足,脂肪酸利用量增加而又氧化不足的缘故。

运动员在运动后血液中酮体上升较无训练者少,这说明运动员能较多的利用脂肪酸供能,而且氧化比较完善。

但运动结速后的恢复期中,无训练者在肝脏和肌肉中的酮体反而比有训练者高,这说明运动能改善脂肪的代谢和调节(三)蛋白质及其代谢蛋白质是体现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另一物质是核酸)。

运动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时,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2. 肌肉收缩时,肌肉细胞中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减少?A. ATPB. ADPC. 肌酸磷酸D. 乳酸答案:A3. 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内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增加?A. ATPB. ADPC. 肌酸磷酸D. 乳酸答案:D4. 哪种维生素对肌肉功能至关重要?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B5. 运动后,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是:A. 肌肉拉伤B. 乳酸积累C. 肌肉疲劳D. 缺乏维生素答案:B6. 哪种物质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A. 钙离子B. 钾离子C. 钠离子D. 镁离子答案:A7. 肌肉疲劳时,肌肉细胞内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增加?A. ATPB. ADPC. 肌酸磷酸D. 乳酸答案:B8. 运动时,人体主要的供能系统是:A. 磷酸系统B. 糖酵解系统C. 有氧系统D. 无氧系统答案:C9. 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 ATPB. ADPC. 肌酸磷酸D. 乳酸答案:A10. 肌肉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哪种物质的含量?A. ATPB. ADPC. 肌酸磷酸D. 乳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其分解产生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

答案:ATP2. 运动时,肌肉细胞内________的含量会迅速减少,而________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ATP;ADP3. 肌肉疲劳时,肌肉细胞内________的含量会增加,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

答案:乳酸4. 维生素B群中,________对肌肉功能尤为重要,它参与能量代谢。

答案:维生素B15. 肌肉收缩时,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关键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________。

答案:肌浆网6. 肌肉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细胞内________的含量,从而提高肌肉的耐力。

人进行长时间活动主要的供能系统

人进行长时间活动主要的供能系统

人进行长时间活动主要的供能系统引言人体进行长时间活动时需要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能量的供给主要依赖于人体内供能系统的运作。

本文将介绍人进行长时间活动时主要的供能系统,包括有氧能量系统和无氧能量系统。

有氧能量系统有氧能量系统是指通过有氧代谢来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氧气的参与来分解食物中的葡萄糖分子,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供给肌肉和其他组织使用的能量。

有氧能量系统主要在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中使用,如慢跑、长时间骑行等。

脂肪氧化在有氧运动中,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脂肪被氧气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线粒体,通过氧化过程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和水。

这种氧化过程比较缓慢,但能够持续提供能量,适合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糖原氧化糖原是一种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多糖,是有氧运动中的另一种重要能量来源。

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分子,然后通过氧化过程释放能量。

糖原氧化速度比脂肪氧化快,但储存量有限,适合高强度、中等时间长度的活动。

无氧能量系统无氧能量系统是指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主要应用于高强度、短时间的活动,如重量举重、短跑等。

无氧能量系统主要依赖于肌肉内的磷酸肌酸(CP)和乳酸产生能量。

磷酸肌酸能代谢磷酸肌酸是储存在肌肉内的一种化合物,能够在无氧条件下迅速分解成肌酸和磷酸,释放能量,用于供给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这种能代谢过程非常快速,但能量的供应时间受到磷酸肌酸储存量的限制。

乳酸产生当人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三磷酸腺苷(ATP)的供应速度无法满足肌肉的能量需求,此时由糖原氧化产生的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

乳酸的产生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但会导致肌肉产生酸性环境,引起疲劳。

有氧与无氧能量系统的关系在实际运动中,有氧能量系统和无氧能量系统往往是同时参与的,而且互相补充。

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主要依赖于有氧能量系统,通过脂肪氧化来产生能量。

高强度、短时间的活动主要依赖于无氧能量系统,通过磷酸肌酸能代谢和乳酸产生来产生能量。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

(1) A TP 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约1~3秒。

(2) 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 的再生。

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 ,生成ATP 。

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

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大约维持6~8秒左右的时间。

(3) 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

无氧酵解约能维持2~3分钟时间。

(4) 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

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 TP-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人在剧烈运动呼吸底物主要是糖。

但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如马拉松式的长跑运动,人体内贮存的糖是不够用的,在消耗完贮存的糖类物质后,就动用体内贮存脂肪和脂肪酸。

一、运动时供能系统的动用特点(一)人体骨骼肌细胞的能量储备(二)供能系统的输出功率运动时代谢供能的输出功率取决于能源物质合成ATP 的最大速率。

(三)供能系统的相互关系1.运动中基本不存在一种能量物质单独供能的情况,肌肉可以利用所有能量物质,只是时间、顺序和相对比率随运动状况而异,不是同步利用。

2.最大功率输出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脂肪酸有氧氧化,且分别以近50%的速率依次递减。

3.当以最大输出功率运动时,各系统能维持的运动时间是:磷酸原系统供极量强度运动6—8秒;糖酵解系统供最大强度运动30—90秒,可维持2分钟以内;3分钟主要依赖有氧代谢途径。

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运动中最重主要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是糖。

一、人体能量主要有以下来源:
1、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它主要是为生命活动提供燃料,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运动中最主要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人每日所需能量中约70%来源于糖类。

糖类主要存在于米、面、土豆和糖制品中。

2、脂肪是储能物质,糖类供应不足时,可以氧化分解供能。

脂肪为人体提供和储存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约有20%来源于脂肪。

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类两种。

3、蛋白质也能提供微量的能量,不过要在糖类以及脂肪大量消耗之后,身体才可能会去分解蛋白质,来获得能量。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无机盐对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很重要,其不是能源物质。

二、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

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三、史前时期的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

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

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A}2. 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肌肉生长: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肾上腺素D. 胰岛素{答案:A}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心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心率不变{答案:A}4. 下列哪种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提高效果最显著:A. 短跑B. 长跑C. 游泳D. 健身操{答案:B}5. 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呼吸频率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是______代谢。

{答案:有氧}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肌纤维}3.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杠杆,产生______。

{答案:运动}4. 人体运动系统由______、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答案:骨}5.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______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答案:运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答案:有氧运动是指在充足氧气供应的条件下,通过持续、稳定的运动方式,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

无氧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快速的运动方式,主要依赖肌肉内的能量储备,如短跑、举重等。

}2. 请简要说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和肺活量;(2)使心脏肌肉发达,心腔扩大,心脏壁变厚;(3)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增强抗凝血功能。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体育教案-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运动时的能量需求和供应方式;2.学会分析和解释人体在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的供应和转化;3.培养学生对运动和能量供应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方式;2.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运动中的能量利用情况;3.运动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方式;2.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运动中的能量利用情况。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和图示的方式,介绍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方式;2.实验法:通过实验模拟,观察和测量人体在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的供应和转化;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运动和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观看和讨论一段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方式,并了解到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的供应情况。

2.讲解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方式:(1)短时运动:通过分解肌酸磷酸化合物和ATP的储存短时间提供能量;(2)有氧运动:通过有氧代谢分解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3)无氧运动:通过无氧代谢分解葡萄糖提供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所需能量。

3.实验模拟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转化:(1)实验一:测量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人体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计算能量消耗。

(2)实验二:通过测量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血糖、血脂和肌酸含量,观察和分析不同能源的利用情况。

4.讨论运动和饮食之间的关系:(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运动前后饮食对能量供应的影响;(2)分析不同饮食对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能量供应和转化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人体内的三大供能系统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

(1)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约1~3秒。

(2)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

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

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

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大约维持6~8秒左右的时间。

(3)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无氧酵解约能维持2~3分钟时间。

(4)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入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589略有增加400米跑162显着增加人在剧烈运动呼吸底物主要是糖。

但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如马拉松式的长跑运动,人体内贮存的糖是不够用的,在消耗完贮存的糖类物质后,就动用体内贮存脂肪和脂肪酸。

一、运动时供能系统的动用特点(一)人体骨骼肌细胞的能量储备(二)供能系统的输出功率运动时代谢供能的输出功率取决于能源物质合成ATP的最大速率。

(三)供能系统的相互关系1.运动中基本不存在一种能量物质单独供能的情况,肌肉可以利用所有能量物质,只是时间、顺序和相对比率随运动状况而异,不是同步利用。

2.最大功率输出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脂肪酸有氧氧化,且分别以近50%的速率依次递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摘要本文对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物质.供能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运动能量供应
前言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们参加剧烈体育运动时,肌肉长时间地收缩和舒张,脏器的活动增强,以及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增加,将使运动时总的能量消
耗比静息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讲,长期科学训练将使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因此,了解与研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是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必备的知
识。

一肌肉活动的能量及其能量的释放
人体运动需要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的来源是自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中的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及其分子中能量的释放与转移
糖是肌肉活动最主要的燃料。

人体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第二种是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过程释放出来的。

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两个途径:(1)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糖酵解;(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氧氧化。

在一般条件下,糖主要以有氧氧化的途径分解供能。

<>
表1:有氧氧化同无氧糖酵解的对比脂肪是肌肉活动的另一主要原料。

机体内储备的脂肪量是势能的最大来源。

与其他营养物质比较,可作为能量的脂肪数几乎是无限的。

来自储藏脂肪的实际燃料贮存量大约相当于90000~110000千卡左右。

成年人体内贮存脂肪量的差别很大,且缺乏精确的正常值。

一般成年男子的贮存脂肪量约占体重的15~20%,女子稍高。

脂肪氧化时,.体内首先由脂肪酶催化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随着血液循环至肝脏和其他组织进行再分解。

而释出的脂肪酸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共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

脂肪酸彻底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比糖多得多,且利用率也比糖高。

当脂肪酸大量分解时,会产生三种中间物质:乙酰乙酸、B- 羟丁酸和丙酮。

我们将这三种中间产物合称为酮体。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酮体上升。

这是由于运动时的糖供能不足,脂肪酸利用量增加而又氧化不足的缘故。

运动员在运动后血液中酮体上升较无训练者少,这说明运动员能较多的利用脂肪酸供能,而且氧化比较完善。

但运动结速后的恢复期中,无训练者在肝脏和肌肉中的酮体反而比有训练者高,这说明
< B>运动时的供能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系统,依其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ATP—CP(磷酸原)系统、无氧糖酵解(乳酸)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一) ATP—CP(磷酸原)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磷酸原系统供能不在其数量的多少,而在与其能量的快速可动用性。

在三个供能系统中,其能量输出功率最高。

凡是短时间极量运动(如:短跑、举重、冲刺、投掷等)时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由ATP—CP系统供给。

任何强度的运动,开始首先供能的都是ATP—CP系统,其特点是:①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ATP速度最快。

②不需要氧。

③不产生乳酸。

④ATP —CP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50W /Kg体重,是三个供能系统中输出功率最高者。

⑤维持供能的时间短。

例如一名70kg的人参加运动的肌肉以20kg计算,ATP—CP供能系统储备的能量,可供轻快走步运动的时间约为1分钟;或可维持最大强度运动时间约为6—8秒左右。

30—60公尺疾速跑全靠ATP—CP供能系统保证;60—100公尺跑主要靠ATP—CP系统供能;200—400公尺跑大部分由ATP-CP系统供能(也靠乳酸系统提供部分能量)。

可见,ATP—C P系统在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的供能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糖酵解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当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量消耗不仅量大且速度快,有氧供能不足。

而ATP-CP大量消耗时,糖的无氧酵解便开始参与供能。

当氧供应不足的程度为氧化供能需要量的2倍以及肌肉中ATP-CP被消耗的量约为原储备量50%左右时,为了迅速再合成ATP以保证持续运动的能力,骨骼肌中的糖原便大量无氧分解,乳酸开始生成。

糖无氧酵解系统是400m、800 m、1500m跑,100m、200m游泳的主要供能系统。

糖无氧酵解系统供能的特点:①糖原酵解供能速度快,比有氧氧化供能来得及时,故称其为应急能源。

②糖原酵解供能不需要氧,是脂肪酸、甘油、氨基酸等供能物质所不及的。

③糖无氧酵解系统供能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5W/kg体重,约为磷酸原系统的1/2。

因此,利用以糖无氧酵解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表现的速度与力量都不如磷酸原系统,但维持供能时间比较长。

④糖酵解产生的能量有限,但可积少成多。

⑤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为乳酸。

乳酸在肌细胞中的大量增多,不仅对ATP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且引起肌细胞代谢性酸中毒,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疲劳。

(三)有氧氧化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虽然在糖酵解作用中,能迅速释放能量并且不需要氧,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合成ATP
的量是相当少的。

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使ADP再合成ATP。

这种有氧氧化供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的特点:(1)体内95%的ATP均来自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是ATP生成的主要途径,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供能系统。

(2)糖的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酵解生成的ATP数量大19倍,因此比糖酵解产生的能量多,且比脂肪消耗的能量少,是体内最经济的能量供应系统。

(3)有氧供能系统的能量物质来源广阔、种类多、储备量大,是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

(4)有氧氧化过程复杂、供能速度慢,脂肪的氧化供能因耗氧量大,受氧利用率的影响,只有在运动强度低.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被大量利用。

所以有氧供能系统是耐力运动项目的主要供能来源。

(5)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时,最大输出功率比其他两个系统均低。

<> < B>不同项目中的供能系

表4田径项目有氧供能系统与无氧供能系统供能百分比(%)如上表所示,有些项目主要由ATP-CP系统供能(如:100m);有些项目几乎全部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如:马拉松);有些项目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统生成ATP供能(如:400m和8 00m);有的则需要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如:1500m)。

这说明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一个连续统一体,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
< B>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