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 任务是 如,写 出来的 字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 人文地理特点
2.比较、归纳四大地理区域间的地理差异
3.初步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 生活(人文地理)的影响
看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跨了哪几个阶梯?
昆仑山脉
2
1横

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2.类型


3.优良畜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
本章知识树
1.区域基本知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位置、划分的依据、 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地理差异》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地理差异》课件(共24张PPT)


秦岭—淮河界线的地理意义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与地形区的联系
四大地理区域与气候类型的分布
评价园地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 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北方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气温不同,
南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北气温低,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南气温高。
归纳
河流流量
北方 流量小
有什么不同?
南方 流量大
主要原因


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低于0℃ <800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高于0℃ >800m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河流流量(大、小 )
河流汛期(长、短 )
有 小
短 旱地

大 长 水田
农田类型 人 主要粮食作物 文
小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水稻 一年二熟或三熟

作物熟制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评价园地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即地形因素)
横断山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 。
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小 大
降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干湿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1月平均气温(高 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mm
>800mm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5中国的地理差异(22张)ppt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
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
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 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根 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人教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共42张PPT(优质推荐版)

人教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共42张PPT(优质推荐版)

四大地理区域A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A大 确致 定与 的哪 主条导等因降素水是量什线么的?分布最接近?
400毫米
降水
四大地理区域B界线──主导因素
0℃
800毫米
秦岭—淮河
界线B大确致定与接的哪近主1月条 哪 导哪等 条等降 气候 温水山因线量脉素的线和是分的河什布分流么最布分?接最布近接?? 近?
400毫米
西部
畜牧业为主 有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种植业
东部 林业(三大林区)
渔业
我国的东西差异──工业、经济
400毫米
西部 工业中心稀疏 经济发展滞后
东部
工业中心密集
四大工业区
辽中南 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
经济较发达 珠江三角洲
我国的东西差异──交通、城市
400毫米
西部 交通线稀疏 城市分布稀疏
我国的东西差异──气候
400毫米
西部
东部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的东西差异──干湿区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东部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我国的东西差异──河流
400毫米
河流稀少 西部 多内流河
水量小
河流众多
东部 多外流河 水量大
我国的东西差异──农业
我国的南北差异──地形
秦岭—淮河以北 高原:黄土高原 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秦岭—淮河以南 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长江中下游 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的南北差异──河流
秦岭—淮河以北
流量小 有结冰期0℃ 流量大 无结冰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明确我国四大区域划分依据 • 知道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及分界线
,初步了解各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 (重点) • 学会分析四大区域的影响因素(难 点)
温故互查
• 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交流展示二:人文差异明显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经济区域
工业区、 农业区
行政区域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自然区划
温度带 干湿区 地形区
温带 热带
……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行政区划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县



设问导读(任务一)
• 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___、___和 ____等
• 依据____、____、____的特点,可将我国划分 为___地区、____地区、____地区和_____地区
D
A
C
B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检测练习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16
趣味导入
400毫米
西部
(青藏、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 山地
东部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400毫米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400毫米
西部 人口稀疏
东部
人口密集
秦岭—淮河以 北 <0℃
0℃
秦岭—淮河以南 >0℃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秦岭—淮河以 北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 带 热带 影响因 素 气温
秦岭—淮河以 北 <800毫米
800毫 米
秦岭—淮河以南 >800毫米 影响因 素 雨季长短
秦岭—淮河以 北 半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 湿润 区 影响因 素 降水
界线B
界线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
降水
0℃ 800毫米 秦岭—淮河
界线B确定的主导 大致与1月哪等 大致与哪条等降 大致接近哪条 气候 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山脉和河流分布? 因素是什么?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气温 、地形、降水
地理区域的划分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长江三角洲、 热带
工业区、 农业区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温度带 自然区划 干湿 区 地形 区 …… 热带 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29张PPT)
8.我国小麦种植区和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 9.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情境荟萃
江北南方青水雪藏乡景雪山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课题一:地理差异显著 • 【学习目标】 • 1、描述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 2、归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
• 【学习重点】 •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一、地理差异显著 Nhomakorabea江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然 差
年降水量
<800mm

主要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流量(大、小)

高于0℃ >8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冬季结冰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交通工具
小麦 陆运
水稻 水运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作物熟制 民居特征 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地区
旱地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水田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一年一熟或两 年三熟
屋顶坡度小, 墙体较厚
以陆路运输为主
一年两到三 熟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水运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理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牧场
渔业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2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主学习
1.自南向北, 纬度 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 的分布逞现有规律的变化,反 3.我国 气温 、 降水 、 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4.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的特点,可以将我 5.综合地理位置、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和 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不同, 以北气温低, 以南气温高。
共同的影响因素: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的影响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归纳
河流流量
北方 :汛期短,流量 小,有结冰期 有什么不同?
南方:汛期长,流量 大,无结冰期
为什么不同? 降水不同, 以究一 地理差异显著 1.气温差异: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2℃ -24℃ -16℃
纬度因素
-8℃ 0℃
8℃ 16℃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6℃
探究一 地理差异显著
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 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黑龙江长冬短夏,天寒 地冻,银装素裹
探究一 地理差异显著
合作探究
脉—横断山脉
地形
探究四 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A
A
合作探究
400
800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400毫米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量的多少
探究四 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
B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温线、哪条等 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气候


降水
干湿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半湿润
暖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油菜
甘蔗
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
(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即地形因素)
横断山脉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气候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800mm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
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惯 和文化传统。
气候差异。 广州: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哈尔滨: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地理差异显著 ①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气温: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作物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 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mm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5.了解科学家为了探索蝙蝠飞行秘密 所做的 三次试 验,并 能复述 三次试 验的过 程及结 论。

6.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借 助关键 信息和 板书理 解蝙蝠 和雷达 之间的 关系。

7.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知道 仿生学 是人类 创造发 明的重 要方法 ,激发 探索科 学奥秘 的兴趣 。

9.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10.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2)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800mm等降水量线
(4)界限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
是,大体一致
3.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一、二级阶梯的界边线
4.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C )
A.巫山山脉 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武夷山山脉 D.阴山山脉 东南丘陵
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
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A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来自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C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B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1.观察图5.5中的界限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
季风(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观察图5.5中的界限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0℃等温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纬度位置
冬季南北温差大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位置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差异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
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 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根 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