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人教版(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人教版(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 发,将 创作看 作艺术 家审美 经验的 结晶过 程,作 品完成 就意味 着创作 完成。 而从接 受美学 的角度 来看, 这一完 成并不 说明创 作已经 终结, 它只说 明创作 的第一 阶段告 一段落 ,接下 来是读 者或观 众、听 众的再 创作。
西C北地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横断山以西,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7张PPT
探究升华


1、把甲图的界线A与乙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的界线相比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0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0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从我国地理位置、自 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 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名称、划分的因 素。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差异——地形、地势
西高 东低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差异——气温
北低
淮河
南高
秦岭—淮河以北 <0℃
秦岭—淮河以南 >0℃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差异——降水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西北少 东南多
思考:除了地势、气温、降水上的差异, 我国还有哪些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农业
西牧 东耕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工业
西少 东多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人口
西少 东多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交通
西疏 东密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传统节日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传统民居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 任务是 如,写 出来的 字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 人文地理特点
2.比较、归纳四大地理区域间的地理差异
3.初步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 生活(人文地理)的影响
看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跨了哪几个阶梯?
昆仑山脉
2
1横

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2.类型


3.优良畜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8张ppt )
本章知识树
1.区域基本知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位置、划分的依据、 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8张PPT)

人教版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28张PPT)
流量小,冬季结冰
以湿润地区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 类型
秦岭—
淮河以 旱地 北地区
熟制
主要农作物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以 水田 一年两熟
南地区
气温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 候
归纳
河流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小
流量
南方: 大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降水
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差异
气候类型区的划分依据?
根据气候特征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根据干湿程度
地理位置
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地理特点
人文地理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
综合考虑地理 位置、自然地 理、人文地理 的特点,将我 国划分为四大 地理区域即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精品课 件(28 张PPT)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精品课 件(28 张P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农业活动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 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区域划分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1)A界线的确定,
主要因素是

界线B与我国1月 ℃
等温线和年降水量
mm
等降水量线相接近。
界线C的确定,主要因素是

(2)界线B通过的著名山脉是
陆路运输为主, 水运 多用汽车,马车
(气候) 降水
屋 墙顶 体坡较度厚较小,屋墙顶体坡高度大,(气候)降水
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黄土高原上的窑 洞
南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精品课件 (16张)

新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5张PPT)

新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5张PPT)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再见
讨论:不同地方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试一试:在我国的行政区图上,指出 下列省份分别属于哪一地区?
江苏省 台湾省
青海省
内蒙古 自治区
北京市 黑龙江省
活动: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 所考虑的主导因素。
活动: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 所考虑的主导因素。
界线
分开哪两个地区 主导因素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
新学期,新起点,再出发
学习目标
• 1.再现中国自然地理规律,体会人文环境差 异;• 2.了解我国四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四大地理 区域。
位置 差异
地形 差异
气 候 差 异
河流 差异
植被 差异
土地 利用 差异
农业 分布 差异
铁路 分布 差异
城 市 分 布 差 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明确我国四大区域划分依据 • 知道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及分界线
,初步了解各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 (重点) • 学会分析四大区域的影响因素(难 点)
温故互查
• 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交流展示二:人文差异明显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经济区域
工业区、 农业区
行政区域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自然区划
温度带 干湿区 地形区
温带 热带
……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行政区划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县



设问导读(任务一)
• 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___、___和 ____等
• 依据____、____、____的特点,可将我国划分 为___地区、____地区、____地区和_____地区
D
A
C
B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检测练习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16
趣味导入
400毫米
西部
(青藏、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 山地
东部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400毫米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400毫米
西部 人口稀疏
东部
人口密集
秦岭—淮河以 北 <0℃
0℃
秦岭—淮河以南 >0℃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秦岭—淮河以 北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 带 热带 影响因 素 气温
秦岭—淮河以 北 <800毫米
800毫 米
秦岭—淮河以南 >800毫米 影响因 素 雨季长短
秦岭—淮河以 北 半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 湿润 区 影响因 素 降水
界线B
界线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
降水
0℃ 800毫米 秦岭—淮河
界线B确定的主导 大致与1月哪等 大致与哪条等降 大致接近哪条 气候 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山脉和河流分布? 因素是什么?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气温 、地形、降水
地理区域的划分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长江三角洲、 热带
工业区、 农业区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温度带 自然区划 干湿 区 地形 区 …… 热带 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青稞
D.小麦
30
评价园地
3.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大都位于( C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D )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降水(气候)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接近
图5.1 我国的三级阶梯
地形地势 29
评价园地
1.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玉米
16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暖温带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秦岭半湿润 淮河
湿润
17
本节课 总结 1.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秦 2.冬季我国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岭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河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线 5.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的
地 6.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
理 意
7.我国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8.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18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 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19
二、四大地理区域
A C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0
界线A
A
B
返21 回
界线 B
B
C
2返2 回
界线C
7
2.人类活动差异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哈尔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广州纬度较低: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9
10
11
表二:
旱 一年

一熟 或两
年三

小麦、 大豆、 花生、 甜菜
屋顶 坡度 较小, 墙体 较厚
马 车
水 一年 水稻、 屋顶
田 两熟 油菜、 坡度 船
至三 甘蔗 大,

墙体

12
24
课前预习
• 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长江三角洲属于 自 然 区,京津唐工业基地属于 经济 区。
•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 尺度 或不同 级别 的区域。
•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 、 自然地理 和 人文 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北方 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 地区和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景观
旱地
冬季河流结冰
13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南景观
水田
冬季河流不结冰 14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差异
低于0℃
高于0℃
<800mm 高原、平原
>800mmm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水量较小,汛期短,无 结冰期
旱地 小麦、玉米
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 期
水田 水稻
15
活动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什么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不同?
雨林
主要原因:
受气温条件的 制约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归纳
有什么不同? 北方:流量小
河流流量
南方:流量大
主要原因:
为什么 与当地降水有 不同? 关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水分)因素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27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秦岭 (山脉)一 淮河 (河流) 一线。
• 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6.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 地理 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
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 地区

25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C
A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6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差异
2
地理差异显著—气温
-28℃

16℃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 温 逐 渐 降 低 南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纬度因素
3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200mm 400mm
800mm
减 递
1 600mm
自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距 海越来越远, 降水越来越少
降水空间分 布不均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8
活动 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C
A
B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海陆因素
4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 漠、戈壁广布。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 境下山青水秀.
5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6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自西向东,地 势呈阶梯状分布, 逐级下降,西部 第一阶梯上的青 藏高原地高天寒, 雪峰连绵,东部 第三级阶梯上的 长江三角洲地势 低平,温暖湿润。
C
A
返23回
课后回顾:
• 1.自然环境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 升高 ,气温逐渐 降低 。 自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
向东,我国地势呈 阶梯 状分布,逐级 下降 。 • 2.人类活动差异:具有西 牧 东 耕 ,南 稻 北 麦
的分布特点;表现为 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 东部 高, 西部 低。 读图5.3回答: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农田多为 旱地 ,以种植 小麦、大豆 为主,一年 一熟 或两年三熟 。 5.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以 陆路运输 为主, 汽车 是经 常使用 的交通工具。其民居屋顶 坡度较小 , 墙体较厚 。 6.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农田多为 水田 ,以种植 水稻、油菜 为主,一年 两熟或三熟 。 7.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交通运输以 水运 为主, 船舶 是经 常使用 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 坡度大 , 墙体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