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历史中考真题

合集下载

201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

201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2014 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A .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2.右图是古代雅典市民的一个对话场景,通过他们的对话内容可以判断出皮特拉将A .当选执政官B .被流放国外C.被判处死刑 D .失去人身自由3. 2014 年 3 月 8 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答记者问时强调:最近日本领导人的言行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性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2014 不是1914,更不是1894。

这里王毅强调 1894,表明当今的中国政府不会像清政府一样软弱,更不能容忍1894年的罪行再次发生。

这一罪行是指日本A .发动鸦片战争B.发动甲午战争C.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制造七七事变4. 1919 年 5 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该理发馆贴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A .《辛丑条约》签订,加重了人民负担B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C.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D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矛盾激化5.观察右图,从这枚纪念币中的文字可以获知我国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

该制度是6.1997 年 7 月 1 日清晨,一名警察在香港街头接受采访时说:“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发出这一感慨的直接原因是A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C.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7.《尼克松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周恩来)走去。

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9 (2).doc

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9 (2).doc

:2014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第9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陕西地区最早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址是:A. 蓝田人遗址B. 半坡遗址C. 周原遗址D. 秦始皇陵2. 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要义务是:A. 朝贡B. 征税C. 军事支援D. 教育百姓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统一度量衡制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统一货币B. 统一文字C. 统一车轨D. 统一服饰4.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体现了:A. 封闭性B. 开放性C. 保守性D. 排他性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陕西人:A. 司马迁B. 诸葛亮C. 杨贵妃D. 李自成6. 陕西地区在宋代属于哪个行政区划:A. 北宋B. 南宋C. 西夏D. 辽国7. 明朝时期,陕西地区的主要防御工程是:A. 长城B. 黄河大堤C. 大运河D. 都江堰8. 清朝末年,陕西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中,最著名的是:A. 白莲教起义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捻军起义9. 陕西地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武汉会战10. 以下哪项不是陕西的文化特色:A. 秦腔B. 皮影戏C. 陕北民歌D. 京剧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2. 描述陕西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要发展变化。

13. 分析陕西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排版和格式,我们可以看出陕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陕西的历史和文化。

陕西24年历史中考试卷

陕西24年历史中考试卷

陕西24年历史中考试卷
一、陕西历史中,被誉为“千年古都”的是?
A. 西安
B. 咸阳
C. 宝鸡
D. 渭南
(答案)A
二、下列哪一项不是陕西境内的著名古迹?
A. 秦始皇兵马俑
B. 华山
C. 大雁塔
D. 黄鹤楼
(答案)D
三、陕西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时间最长?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C
四、陕西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起点是?
A. 西安
B. 敦煌
C. 洛阳
D. 兰州
(答案)A
五、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陕西有深厚的渊源?
A. 诸葛亮
B. 杜甫
C. 司马迁
D. 李白
(答案)C
六、陕西境内的哪座山脉被称为“五岳之一”?
A. 秦岭
B. 华山
C. 黄山
D. 嵩山
(答案)B
七、陕西历史中,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A. 商鞅变法
B. 秦统一六国
C. 王莽篡汉
D. 玄武门之变
(答案)B
八、下列哪一项是陕西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
A. 京剧
B. 秦腔
C. 川剧
D. 越剧
(答案)B。

2014陕西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4陕西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部分6A第Ⅰ卷(选择题共12分)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B.丞相C.锦衣卫D.军机大臣1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据此回答15—16题。

1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多行不义必自毙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C.国共应合作抗日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17.“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

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C.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D.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曰:“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级身份)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

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8 (2).doc

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8 (2).doc

:2014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及答案第8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历史+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今年我是第一轮任教九年级历史,对九年级下册内容没有深入了解,所以目前只对2014年中考试卷里涉及九上的内容简要分析。

一、试卷结构:2014年雅安市毕业考试历史试卷,有两个部分共三道大题,总分50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0分,占总分的4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0分,占总分的60%。

考试内容含九年级上下册知识(九上内容为:选择题1-10、材料题21-22、问题探究题第23题;九下内容为:选择题11-20,问题探究24题。

)从试卷难易程度看,基本上按7:2:1的难度系数命题,试卷既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运用历史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说来,整张试卷涉及九上的内容分析如下:(一)第1卷共二十道选择题,选择题1-10题为九年级上册内容;第1题考察九上第10课“新航路开辟”部分及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罪恶的三角贸易”部分,知识点是哥伦布的事迹和三角贸易对欧、非、美洲的影响。

第2题考察九上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第3题考察九上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中1787宪法部分,知识点是三权分立内容;第4题考察九上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中,“日不落帝国在印度”部分,知识点是英国殖民侵略的影响;第5题考察涉及九上第11、13、16课,知识点是四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客观评价;第6题考察九上第18课时间及评价的理解;第7题考察九上第19课《俄日的历史转折》中的“明治维新”部分,知识点是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内容;第8 题考察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器时代》部分,对内燃机系屋企出现的影响分析。

第9 题考察九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部分,对课本P132地图的识记。

第10题考察九上第22课《科学和思想第力量》部分,对四位历史杰出人物事迹及影响的辨析。

总结九上10个选择题,有简单考察是什么的问题,如第5题。

有考察识图的题,如第9题。

也有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如第4题。

2014年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第一节选择题】(1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文字材料】墨子古墓是中国历史上一座知名的古墓,处于河南郑州市荥阳市龙潭乡田湖滩北的东边。

东魏墨子故里就建在这里。

墨子故里东临五龙潭,南靠小岗峰,西邻大集祠,北依田湖墓地而立,紧靠在张墓之西,和明慧寺相对。

墨子故里与老子故里一个位置,后世称墨子故里墓园,或称老子-墨子公园。

墨子墓所在地,地势平缓,面积广大,墓园内遍植银杏、柏树、杜鹃、桂花等各种名贵树木,古香古色。

墨子墓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墓葬。

墨子墓园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2月,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促进国内外汉墓的了解和研究。

为墨子和墨子教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题目】1. 墨子古墓位于下列哪个市?A. 河南郑州市B. 河南洛阳市C. 陕西西安市D. 河南开封市2. 墨子古墓被列为下列哪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A.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B.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C.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D. 无级别3. 墨子墓所在地紧靠下列哪个建筑物?A. 张墓B. 明慧寺C. 大集祠D. 小岗峰4. 墨子墓园内种植了下列哪种果树?A. 桂花B. 杜鹃C. 桃花D. 梅花5. 墨子墓是中国历史上一座知名的古墓是指墨子墓具有哪种特点?A. 广大面积B. 地势平缓C. 古香古色D. 神秘【答案】1. A2. A3. A4. B5. D【第二节完成句子】(10分)根据所给的答案,完成下列句子,每空只填1个词。

【题目】6. 墨子故里墓园与老子故里共同构成了___文化。

7. 墨子故里墓园被____"_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墨子墓所在地墓园内遍植各种名贵树木, 古香___。

9. 墨子墓是____座古墓。

10. 为了促进国内外汉墓的了解和___,墨子墓园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答案】6. 中国7. 列为8. 古色9. 一10. 研究二、数学【第一节单项选择】(1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写在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分)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锦衣卫D. 军机大臣14.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 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据此回答15~16题。

15.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6. 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A. 多行不义必自毙B. 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C. 国共应合作抗日D.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17. “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

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8.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C. 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D. 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19.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曰:“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级身份)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

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贞观政要》材料三开元元年十月,姚崇在建议中说:“臣请国亲不任台省……员外等官,悉请停罢,可乎?”唐玄宗高兴地回答说:“朕素志也。

”开元二年正月,玄宗下令从京官中选拔有才识者出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入为京官,进行交流,并规定把它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五月,玄宗一举罢免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

——《旧唐书》(1)长安城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点。

从《唐长安城地图》看出: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表明其政治特点是;(1分)城内设有国子监、建有孔庙,表明其思想特点是;(1分)对几个“坊”的描述可看出其社会经济特点是。

(1分)(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4分)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朝兴盛的认识。

(1分)20.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

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

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革命的认识,并简析英国率先走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条件。

(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40年代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3分)(3)英国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借鉴?(1分)21. (12分)中国现代化(又称近代化)探索的经历坎坷、过程曲折,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

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曲折的探索】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1)材料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二1933年《申报月刊》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

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2)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说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热谈”话题。

(2分)【走民主道路】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3)材料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迈向现代化】材料四(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图二)近代工业兴起形势图(4)图一A铁路名称是什么?图二B企业属于哪种性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二重工业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原因。

(4分)材料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原因。

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从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得出的主要结论。

(3分)参考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答案A B C A D C19. (1)皇权至上,(1分)以儒治国,(1分)商业经济繁荣。

(1分)(2)①措施:王公以下,生活享受不得超越品级;精简官员。

(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简评:吸取隋亡教训;与民休息,政治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强盛奠定基础。

(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②措施:“国亲”不任台省,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识的人任地方官和京官,并形成制度;坚持提拔官员唯才是举原则,精简官僚机构。

(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简评:澄清吏治,裁汰冗员,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在封建政治体制下的吏治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用人机制。

(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认识: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社会才能兴盛。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0.(1)认识:通过政变和立法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协调各阶层利益,缓和矛盾;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平过渡;加速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崛起;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原因: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改革者大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或城市人口增加。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3)借鉴:进行社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1.(1)事件:新文化运动。

(1分)(2)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1分)由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

(1分)(3)含义: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贡献: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4)名称:宝成铁路;(1分)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分)图一重工业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原因是:东北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图二重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便于在沿海地区引进技术。

(1分)(5)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全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结论: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

(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