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

合集下载

解释岩石可钻性的概念

解释岩石可钻性的概念

解释岩石可钻性的概念岩石可钻性是指钻井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岩层对钻头钻进的难易程度。

钻井是一种获取地下天然资源、地质勘探和地质工程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岩石可钻性是决定钻探技术是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岩石可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硬度、密度、强度、压缩性和耐磨性等。

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压力的能力,对于柔软的岩石来说,可钻性较高,相对易于钻入;而对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困难。

岩石的密度决定了钻井液的压力所需的能量大小,密度大的岩石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钻入。

岩石的强度是指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其取决于岩石的粘结结构和韧性。

强度大的岩石通常较难钻入,需要选用更强的钻具。

岩石的压缩性是指岩石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发生体积变化的能力,而耐磨性则是指岩石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这些物理性质对钻井作业过程中的摩擦、切削和磨损等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钻头在岩层中的钻进难易程度。

其次,岩石的岩性和结构也会影响岩石的可钻性。

不同的岩石种类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片麻岩、花岗岩等较坚硬的岩石通常难以钻进,而砂岩、泥岩等相对柔软的岩石则较易钻进。

而岩石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破碎带等,也会对其可钻性产生重要影响。

岩石中的节理和破碎带可导致岩石断裂和塌方,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可钻性。

另外,岩石中的岩浆岩、粉砂岩等特殊类型的岩石也具有较低的可钻性。

第三,岩石与钻具的匹配度也会影响可钻性。

钻具的选择包括钻杆、钻头和钻井液等,在不同的岩石环境下需要选择不同的钻具。

正确选用合适的钻具可以减少钻具的磨损,提高钻进速度,从而改善岩石的可钻性。

此外,钻井液作为钻井过程中的重要流体介质,对岩石的可钻性也有直接影响。

钻井液的密度、黏度、清洁度、过滤性能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岩石的可钻性。

合理选择和调配钻井液的性能参数,可以减小钻井液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减少井壁塌方和堵塞等问题,提高钻进速度和可钻性。

最后,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岩石的可钻性,如地温、压力、地层流体等。

第四章岩石力学性质1

第四章岩石力学性质1

一、岩石的强度
1、概念 、 岩石的强度一般理解为固体抵抗机械 破坏的能力。 破坏的能力。 2、岩石去的测定 (1)单周抗压强度 δb=P/S (2)抗剪强度 (3)岩石强度与钻进破碎岩石的关系
二、岩石的硬度
1、概念
岩石的硬度通常被认为是岩石表面对工 具压入时的反抗性。 具压入时的反抗性。 硬度与抗压强度有联系,但又有很大区别。 硬度与抗压强度有联系,但又有很大区别。 岩石的硬度与外载作用性质有关。 岩石的硬度与外载作用性质有关。
修改


二、岩石的结构
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 的矿物成分、粒度、形状和矿 的矿物成分、粒度、 物颗粒之间的连接方式。 物颗粒之间的连接方式。 从胶结物成分看, 从胶结物成分看,以硅质 成分为最坚硬,铁质称为次之, 成分为最坚硬,铁质称为次之, 钙质和泥质成分为最差。 钙质和泥质成分为最差
三、岩石的构造裂隙性及其各导向性 岩石的构造属于岩石组织的宏观 特征。 特征。 垂直于岩石层理的抗压强度大, 垂直于岩石层理的抗压强度大, 平行于层理面的抗压强度小。 平行于层理面的抗压强度小。 破裂性也是岩石的重要物理性质 之一。 之一。
2、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和影响岩石的强度的因 素相似,有造岩矿物的成分、颗粒度、 素相似,有造岩矿物的成分、颗粒度、胶结物的 性质、孔隙度、 性质、孔隙度、层理和各种强度和各种结构上的 缺陷等。 缺陷等。
3、岩石硬度的测量
(1)压入硬度 ) (2)摆球硬度 )
三、岩石的弹性、塑性和脆性 岩石的弹性、 弹性、 弹性、塑性和脆性是物体受 外力作用后, 外力作用后,对变形的不同表 现。弹性是固体在卸去所加之 载荷后,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能。 载荷后,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能。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破碎机理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破碎机理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的,一般具有晶体结构、片理 状构造。所谓片理就是岩石沿平行 平面分裂为薄片的能 力。片理也会引起岩石的各向异性。
用各向异性系数来表征岩石在不同的方向上力学性质的差
Ka=x‖/x⊥
2019/7/23
中国地质大学勘察与基础工程系
国家精品课程
第一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概述 岩土钻掘工程学
岩石的弹性模量‖>⊥
2019/7/23
中国地质大学勘察与基础工程系
第一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概述
国家精品课程
岩土钻掘工程学
(3)单向压缩时表现为弹-脆性,各向压缩时表现出不同程 度的塑性,意味着在各向压缩下需要更大的载荷才能破坏 岩石的连续性。
(4)温度升高岩石的弹性模量变小,塑性系数增大,岩石表 现为从脆性向塑性转化。在超深钻和地热孔施工中应注意 这一影响。
岩浆岩主要具有块状结构,其构造特征对钻掘破碎岩石没有 显著影响。
沉积岩的成因广泛,故其结构也比较复杂。碎屑岩具有碎屑 结构,按碎屑的大小可分为
砾状结构(碎屑直径>2mm)、 粗粒结构(碎屑直径1~2mm)、 中砂结构(碎屑直径0.1~1m m)、 粉砂结构(碎屑直径0.01~0.1mm)。。
2019/7/23
质概述 岩土钻掘工程学
碎屑岩的胶结形式也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着显著影响。沉 积岩通常具有层状构造,它是由层理决定的。层理反映岩 石在垂直方向上成分的变 化,即岩石颗粒大小在垂直方 向上的改变,不同成分颗粒的交替,或者某些岩石颗粒的 定向
s
m V Vc
m VP
2、岩石的容重γ s:是岩样重量G与其总体积V之比

s

G V
2019/7/23

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

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

岩⽯的⼒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岩⽯的⼒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体会:Ⅰ、钻头⼀般破岩过程:压⼊剪切⽛轮:(1)主要⽅式—冲击、压碎,作⽤来源:①静压,②冲击载荷(⽛齿交替接触井底);(2)剪切作⽤,来源:①⽛齿吃⼊地层,楔形⾯对岩⽯的正压⼒与摩擦⼒合⼒,②主要来源:⽛轮滚动的同时产⽣⽛齿相对地层的滑动。

刮⼑:主要⽅式—剪切,辅以研磨和压碎PDC:主要⽅式—剪切,辅以研磨和压碎[1]P19:刮⼑和PDC钻头破岩是压⼊和剪切综合作⽤的结果,从⽽是破岩所需的纵向压⼒⼤⼤减⼩。

试验证明⼤约只相当于静压⼊破岩的1/6---1/4。

Ⅱ、可利⽤研磨性理论的⼀些结论解释如下现象:相对于泥岩,砂岩表⾯粗糙度⾼,摩擦⼒⼤,所以:PDC钻头钻遇砂岩时扭矩呈现⾼频⾼幅振荡⽛轮钻头扭矩增⼤但仍呈钻遇泥岩是的平直状。

Ⅲ、PDC⼑翼数量对扭矩的影响⼑翼数越多,扭矩越平稳;越少,扭矩波动越⼤。

原因:⼑翼数少,⼑翼钻头周期性接触井底波动越⼤,从⽽导致扭矩波动⼤。

实例:克深202井钻吉迪克第三套砂砾岩层,采⽤6⼑翼PDC,钻压10--12t,扭矩曲线平直;下部泥岩段,钻压10--12t,扭矩波动⼤11—16KN.m,扭矩曲线呈⾼频振荡。

地层可钻性分级、梯度规律地层可钻性梯度规律[3]①地层埋深越深越难钻,②年代越⽼越难钻由以下实例可知:地层可钻性梯度规律受埋深压实和成岩年代两种因素控制。

体会:浅部地层不存在特别难钻的地层。

如⼤北202井1324~3900m井段,对纯岩性地层钻时⼀致,含少量的砾⽯即可导致钻时上升。

3496.46~3783.23m 采⽤95/8″Power-V +16″M1665SSCR PDC 3685~3706m为褐⾊泥岩,钻时31~43min/m;3715~3723m为褐⾊含砾泥岩和含少量(5%左右)砾的褐⾊泥岩,钻时51~103min/m。

例:济阳凹陷①地层埋深越深越难钻,②年代越⽼越难钻古⽣界奥陶系地层,虽然由于造⼭运动上升⾄1800~2000m,但其平均可钻性为6.09,其深度与东营组相当,但其平均Kd值却⽐东营组⾼1倍多。

钻井工程-3-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

钻井工程-3-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
有孔应力测量,这种方法可以给出比较精确的应力测 量结果,精确描述应力场的特点,但是深部应力测量代 价昂岩贵心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有孔应力测量方法的派生方 法,但是可以在室内测定,有广泛的应用,给岩心定向 是这地种应方力法原的点技测术量关,键在油田深部地层地应力测量方面,这种 方法在国内外几乎还是一个空白,其安全、可靠性及技术方
在长时间应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不断增长的现象 叫做岩石的蠕变
岩石蠕变的微观机理
目前用于解释岩石微观蠕变机制的理论主要有化学键 理论、破裂理论、摩擦理论和晶体缺陷理论,其中广 泛应用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有破裂理论和晶体缺陷理 论
岩石蠕变
晶体缺陷理论主要考虑影响晶体蠕变的两种过程,其一是位错蠕变;其二是扩散蠕变
下凹型应力-应变曲线
二、岩石的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 峰值后变形阶段
岩石峰值后的变形曲线,实质上是岩石破坏过程曲线
在应力达峰值时,岩石只出现宏观破裂,但并未完全失去承载力, 即未完全破坏
图中的 d − e 曲线段,反映了岩石出现宏观破裂之后,随变形发展直至 完全破坏的过程
二、岩石的变形
岩石的蠕变
St p f pr
h ps H 3 h p f pp St
另外地应力分量、上覆地层压力可以由密度测井数据求得,这样,地层某 深处的三个主地应力即可以完全确定
一、地应力
地应力确定方法
井壁崩落法确定地应力的方向
无限大地层平面内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为:
r
pi
H
h 2H
h cos 2
pi
z GzdH
➢ 在地应力的作用下,井壁附近岩石发生变形,并在井壁附近引起应力集中,当作用在B 、 D两点的应力差(σr - σθ)达到或超过该处岩石的剪切强度时,就发生井壁崩落现象,形成井 壁崩落椭圆,其长轴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地应力方向一致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矿的破碎是个力学过程,岩矿是被破碎的对象,因此,研究破碎前必须对岩矿的力学性质有所认识。

岩矿的力学性质依破碎力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岩矿受压力作用时岩矿表现出抵抗压碎的能力,受剪切力作用时表现出抵抗剪切的能力,受弯折力作用时表现出抵抗弯折的能力等。

通常用强度来表征岩矿的抵抗能力,同种岩矿抵抗不同作用力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地,岩矿的抗压强度最大,抗剪强度次之,抗弯强度较小,抗拉强度最小。

假设抗压强度为1,则其他强度只是它的很小的分数。

M.M.普罗托吉雅可诺夫认为,岩石的坚固性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趋于一致的,难破碎的岩石,用各种方法都难破碎,而易破碎的岩石,用各种方法都易破碎,于是,他提出厂“坚固性系数”f(即普氏硬度系数),用以表示岩石的相对坚固性。

一种岩石较另种岩石的坚固性系数大若干倍,就意味着用任何一种方法破碎前者都比破碎后者困难许多倍。

普氏硬度系数f约为单轴抗压强度压的百分之一,即f=因此,求出岩矿的抗压强度压也就能通过式求出普氏系数,而普氏系数综合反映了岩矿的综合强度。

按照M.M.普罗托吉雅可诺大的说法,当知道一种岩矿的压、拉、剪、弯曲及冲击时,只要再知道另一种岩矿的压,就可以由已知岩矿的各种强度推算另—种岩矿的各种强度。

普罗托吉雅可诺夫提出的办法,得到矿业界的公认,行业学者还把普氏硬度系数f作为岩矿的综合强度,作为综合矿山工艺过程的方法。

岩矿的破碎及磨碎,无论是其机械的设计还是工艺过程的实施均必须依据岩矿的力学强度值,否则,设计的破碎机或是机械强度不够,或是破碎不能顺利进行。

破碎过程实施时也必须依据岩矿力学强度值调整破碎参数其效果才能良好。

岩矿的普氏硬度系数f反映了岩矿的综合强度,可以由它确定破碎力的强度。

破碎力的作用方式也是影响破碎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破碎力作用方式的是岩矿的韧性,包括脆性、柔性、延展性、挠性及弹性等。

这就必须测定岩矿的弹件模量及泊松比(反映纵向变形与横向变形比值的参数)。

岩石与钻头

岩石与钻头

4.1 岩石的机械性质
2. 按塑性系数k分类
级别 K
脆性 1 1
塑脆性 低塑性高塑性
塑性
2 345 6
1~2 2~3 3~4 4~6 >6
4.2 钻头
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按破岩原理分为三类: 1. 切削型 2. 冲击压碎剪切型 3. 研磨性
4.2 钻头
一、刮刀钻头
1. 分类:
两翼型,三翼型,四翼型,正反阶梯型。
4. 特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扭矩大(钻柱易损坏) — 适用于软、 中软地层
4.2 钻头
二、牙轮钻头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钻头。有单牙轮、双牙轮、 三牙轮、四牙轮钻头。三牙轮钻头最为普遍。
(一) 结构:钻头体、巴掌、牙轮轴、牙轮、轴承、密封 件、水眼等部分组成。
三 牙 轮 钻 头
4.2 钻头
(1) 牙轮 用合金钢经过模锻而成的锥体,牙轮锥面或铣出牙齿(铣齿钻头)
1. 按硬度分类
类别 软 中 软 中 硬

坚硬 极硬
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kg/mm3
≤10
10~ 25~ 25 50
50~ 10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700
机械性能: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由变形到破碎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取决于组成矿物的性及质胶结情况。包括:强度、硬 度、脆性和塑性、研磨性、可钻性。
4.1 岩石的机械性质
1. 强度: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孔隙度大 颗粒接触面积小 强度低(容易破坏) 胶结物不同强度不同:硅质、石灰质、铁质、泥质胶结物(强度逐渐减小)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对钻探工作的影响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对钻探工作的影响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对钻探工作的影响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对钻探工作的影响
(1)硬度:岩石的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其它物体压入的能力,又叫抗压入强度。

它是影响钻进切入深度(或压入深度)的主要因素。

(2)强度:岩石强度是指岩石在各种外力(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力)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

(3)弹性和脆性:岩石在去掉负荷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称为弹性。

钻进具有弹性的岩石,弹性变形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增加了钻进的困难。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不下引起残留变形,即破碎的特性称为脆性。

(4)塑性: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改变了形状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做岩石的塑性。

在钻进中塑性变形要消耗很大一部分能量,而且易产生糊钻、缩径等现象。

(5)研磨性:岩石磨损研磨材料的性能称岩石的研磨性或摩擦性。

岩石的研磨性对钻进的影响是摩擦力,它要消耗能量和使切削具磨损,大大影响钻头的有效工作时间。

(6)稳定性:岩石在有自由面(如孔壁)的情况下,不坍塌、不崩落的性质称为稳定性。

岩石的稳定性与岩石本身的结构有关,与冲洗液性能的关系也很大,在沉积岩中钻进,如果泥浆配制得不合适,就会造成孔壁坍塌或掉块现象。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弹脆性岩石 弹脆性岩石(花岗岩、石英岩、碧石铁质岩)在压头压入时仅产生弹性
变形,至 A 点最大载荷为 Pmax 处便突然完成脆性破碎,压头瞬时压入,破碎穴 的深度为 h[图 1-3(a)和图 1-4(a)]。这时破碎穴面积明显大于压头的端面面积, 即 h/δ>5。
图 1-4 岩石表面的压入与破碎穴 (a)-弹脆性岩石; (b)-弹塑性岩石; (c)-高塑性高孔隙度的岩石; δ-岩石中的最大变
(1)多向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强度比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强度高出许多倍。 (2)加载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外载作用速度的增加使岩石 的应变速率增大,大幅度地提高了岩石的强度;② 加载速度对塑性岩石强度的 影响大于对脆性岩石强度的影响。应该指出,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用牙轮钻头破碎
4
岩石时,其牙齿冲击岩石的速度不大于 5m/s,这时岩石的力学性质并未呈现出 本质性的差异。
②年代越老越难钻 古生界奥陶系地层,虽然由于造山运动上升至 1800~2000m,但其平均可钻
性为 6.09,其深度与东营组相当,但其平均 Kd 值却比东营组高 1 倍多。
2
地层可钻性分级
1、据压入硬度值把岩石分成 6 类 12 级(表 1-4),
岩石 类别
岩石 级别
硬度 (MPa)
表 1-4 按压入硬度值对岩石的可钻性分级表
岩石的受载方式导致岩石的强度值差异很大。不同受载方式下的岩石强度相
对值如表 11 所列。由表中数据可见,岩石在受压时表现出最大的抵抗破坏能力,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岩石的抗剪强度极限几乎是抗压强度极限的 10%左右。因此,
我们希望在岩石钻掘过程中,破岩工具应主要以剪切的方式来破碎岩石。
表 11 不同受载方式下的岩石强度相对值
6
图 1-1 测试压入岩石硬度的装置 1-液压缸; 2-液压柱塞; 3-岩样; 4-压头;5-压力机上压板; 6-千分表; 7-柱塞导向杆
3、 岩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分类 做压入试验时,记录下载荷 P 与侵入深度 δ 的相关曲线。按岩石在压头压入时的 变形曲线和破碎特性(图 1-3)可把岩石分成以下三类:
法针对的是对岩样的局部(即压头接触处)的加载破坏。压入试验时岩石产生一次局部破
碎的轴载即为岩石硬度,所以硬度单位为:MPa
在压头作用下,岩石某一点上处于各向受压的应力状态(即三轴应力状态)。
一般情况下:(压入)硬度大于(单轴)抗压强度,原因:硬度在三轴应力状态
下测定,强度在单轴应力状态下测定。
1) 硬度与抗压强度联系及区别: 抗压强度是固体抵抗整体破坏时的阻力, 硬度则是固体表面对另一物体局部压入或侵入时的阻力。因此,硬度指 标更接近于钻掘过程的实际情况。因为回转钻进中,岩石破碎工具在岩 石表面移动时,是在局部侵入(可能非常微小)的同时使岩石发生剪切 破碎。由前面的分析知道,工具压入岩石是很难的,而压入后剪切破岩 却较容易。所以我们说,硬度对钻掘工程而言是一个主要力学性能参数。
2)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5
自然因素 (1)岩石中石英及其他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 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 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 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 两者之间可相差 1.05~1.8 倍[1]P4。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钻孔弯 曲的原因和规律,并可利用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 (3)在各向均匀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 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 工艺因素: (4)一般而言,随着加载速度增加,将导致岩石的塑性系数降低,硬度增加。 但当冲击速度小于 10m/s 时,硬度变化不大。加载速度对低强度、高塑性及多孔 隙岩石硬度的影响更显著。 3)计算
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与钻头破碎机理的关系
体会:
Ⅰ、钻头一般破岩过程:压入
剪切
牙轮:
(1)主要方式—冲击、压碎,作用来源:①静压,②冲击载荷(牙齿交替接触
井底);
(2)剪切作用,来源:①牙齿吃入地层,楔形面对岩石的正压力与摩擦力合力,
②主要来源:牙轮滚动的同时产生牙齿相对地层的滑动。
刮刀:主要方式—剪切,辅以研磨和压碎
高塑性(粘土、盐岩)和高孔隙性岩石(泡沫岩、孔隙石灰岩)区别于前二 类,当压头压入时,在压头周围几乎不形成圆锥形破碎穴,也不会在压入作用下 产生脆性破碎[图 1-3(c)和图 1-4(c)],h/δ=1。因此,计算这类岩石的硬度时 只能用 P0 代替公式(1-9)中的 Pmax。 5、岩石坚固性系数
(1-19) 式中: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f 是个无量纲的值,它表明某种岩石的坚固性比致密的粘土坚固多少倍,因为 致密粘土的抗压强度为 10MPa。岩石坚固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简洁明了,f 值可用 于预计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及其钻掘以后的稳定性。根据岩石的坚固性系数(f) 可把岩石分成 10 级(表 1-9),等级越高的岩石越容易破碎。为了方便使用又在 第Ⅲ,Ⅳ,Ⅴ,Ⅵ,Ⅶ级的中间加了半级。考虑到生产中不会大量遇到抗压强度大于 200MPa 的岩石,故把凡是抗压强度大于 200MPa 的岩石都归入Ⅰ级。(各种岩 石的绝对强度参见:《钻井工艺原理》上册 P10) 6、研磨性[1]:岩石对钻头的磨损能力。 主要取决于:①岩石的矿物(或碎屑)硬度,②硬矿物(或碎屑)的含量③表面粗糙程度、
钻的平均钻速作为岩石可钻性指标,其分级情况如表 1-7 所列。而原石油部 1987 年颁布的岩石可钻性分级
办法是用微钻在岩样上钻三个孔深 2.4mm 的孔,取三个孔钻进时间的平均值为钻时 t,对式(1-18)的结
果取整后作为该岩样的可钻性级别 Kd,据此值可把各油田地层的可钻性分成 10 个等级,等级越高的岩石

中软
中硬

坚硬
极硬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2
≤10
100
0
~250
250 ~500
2、 微钻法
500 ~ 1000
1000 ~ 1500
1500 ~ 2000
2000~ 3000
3000 ~ 4000
4000 ~ 5000
5000 ~ 6000
6000 ~ 7000
> 7000
采用模拟的微型孕镶金刚石钻头,按一定的规程,对岩心进行钻进试验。我国原地质矿产部的规范是以微
岩石的坚固性区别于岩石的强度,强度值必定与某种变形方式(单轴压缩、 拉伸、剪切)相联系,而坚固性反映的是岩石在几种变形方式的组合作用下抵抗 破坏的能力。因为在钻掘施工中往往不是采用纯压入或纯回转的方法破碎岩石, 因此这种反映在组合作用下岩石破碎难易程度的指标比较贴近生产实际情况。
因为岩石的抗压能力最强,故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极限的 1/10 作为岩石的 坚固性系数,即
7
形; h-岩石破碎穴深度 2)弹塑性岩石
弹塑性岩石(大理岩、石灰岩、砂岩)在压头压入时首先产生弹性变形,然 后塑性变形。至 B 点载荷达 Pmax 时才突然发生脆性破碎[图 1-3(b)和图 1-4(b)]。 这时破碎穴面积也大于压头的端面面积,而 h/δ=2.5~5,即小于第一类岩石。 3)3. 高塑性和高孔隙性岩石
牙轮钻头扭矩增大但仍呈钻遇泥岩是的平直状。
Ⅲ、PDC 刀翼数量对扭矩的影响
刀翼数越多,扭矩越平稳;越少,扭矩波动越大。原因:刀翼数少,刀翼钻头周
期性接触井底波动越大,从而导致扭矩波动大。实例:
克深 202 井钻吉迪克第三套砂砾岩层,采用 6 刀翼 PDC,钻压 10--12t,扭矩曲
线平直;下部泥岩段,钻压 10--12t,扭矩波动大 11—16KN.m,扭矩曲线呈高频
PDC:主要方式—剪切,辅以研磨和压碎
[1]P19:刮刀和 PDC 钻头破岩是压入和剪切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是破岩所需的纵
向压力大大减小。试验证明大约只相当于静压入破岩的 1/6---1/4。 Ⅱ、可利用研磨性理论的一些结论解释如下现象:
相对于泥岩,砂岩表面粗糙度高,摩擦力大,所以:
PDC 钻头钻遇砂岩时扭矩呈现高频高幅振荡
2、 强度(单轴应力状态) 地层条件下,岩石处于三轴受力状态,强度变化规律与单轴应力状态相当。 固态物质在外载(静或动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指标。岩石在给定的变形
方式(压、拉、弯、剪)下被破坏时的应力值称为岩石的强度极限。其求取方法即试验方法针 对的是对整个岩样的加载破坏。
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因素: (1)一般造岩矿物强度高者其岩石的强度也高。但沉积岩的强度取决于胶结物 所占的比例及其矿物成分。胶结物所占的比例愈大,则胶结物强度对岩石强度的 影响愈大,被胶结的造岩矿物的强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愈小。细粒岩石的强度大 于同一矿物组成的粗粒岩石。 (2)岩石的孔隙度增加,密度降低,其强度则降低,反之亦然。因此,一般岩 石的强度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3)岩石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于层理方向的抗压强度最大,平行 于层理的抗压强度最小,在与层理斜交方向上的抗压强度介于两者之间。原因 [1]P4—5:岩石层理面间联结比较薄弱,沿平行层理方向加压时,岩石首先从层理 面裂开。 2)工艺因素
④岩石结构强度。
8
钻头刃的磨损一般属于表面的研磨性磨损(下面仅针对此表面磨损,即研磨性磨 损),在有些情况下可出现疲劳的磨损。 (钻具磨损分类:①表面磨损,即研磨性磨损
②疲劳磨损,即疲劳损坏) 表面磨损即研磨性磨损,是钻头工作刃与岩石摩擦过程中产生微切削、刻划、擦 痕等造成的。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如化学组成和结构)、摩擦类型、摩擦表面形 状及尺寸(如表面粗糙度)、接触压力等。 一种确定研磨系数的方法—摩擦磨损法(以下 1)、2)即为此方法的结论): V=a×S×N=P×a a--研磨系数;v—单位摩擦行程的磨损量,cm3/m;N—接触压力,牛/mm2;S— 接触面积,mm2;P—摩擦面上的接触载荷(压力),牛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N×U u—动摩擦系数,仅与材料本身有关。摩擦系数相应于研磨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