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HSE文化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参考文本
HSE管理体系与企业安全文化范文

HSE管理体系与企业安全文化范文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管理体系是企业为实现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一种有效机制。
它通过制定政策、程序和指导文件,进行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保护环境。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中个人、集体和组织在工作中对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是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建立HSE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要求进行工作,减少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其次,HSE 管理体系可以促使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隐患,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HSE管理体系还可以推动企业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HSE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企业安全文化强调的是持续改进和员工参与,通过建立健康安全意识,引导员工主动关注安全问题,形成安全习惯和行为。
企业安全文化还强调企业领导的重要作用,只有企业领导提供正确的方向和资源支持,才能使安全文化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践行。
作为一家高风险行业的企业,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我们公司的重要任务。
在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通过专业培训和充电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我们将不断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员工始终按照要求进行工作,杜绝随意操作和违规行为。
我们将定期对隐患进行排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处理和纠正,确保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加强企业领导的作用,通过示范和表率,引导员工重视安全问题,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
HSE管理体系与企业安全文化范本

HSE管理体系与企业安全文化范本概述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纳入企业运营和管理体系的一种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对于安全价值观念的共识和行为规范。
建立和发展HSE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介绍HSE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建立和发展的范本。
一、HSE管理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HSE管理体系是指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企业内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HSE管理体系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降低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于:1. 提高企业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能力: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有助于企业提高对于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能力,实现合规运营。
2. 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HSE管理体系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HSE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
4. 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HSE管理体系能够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对于安全价值观念的共识和行为规范。
它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企业内部对于安全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建立在员工对于安全的重视和参与上的,它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层面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在于:1. 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不仅仅是安全人员的责任。
2. 培养员工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对于安全问题能够有敏感度,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强有力保证范本(四篇)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强有力保证范本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形成的一种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对安全行为的积极参与的结果。
安全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引领,也需要每个员工的共同努力。
首先,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
只有企业的领导者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并将其放在首位,才能够确保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管理者要将安全问题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员工明白安全就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才能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安全文化建设要在行动上践行安全行为。
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并加以监督和落实。
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警惕性,防患于未然。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质量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另外,安全文化建设要在制度上保障安全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从安全评估、安全检查到事故调查与处理,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来规范和约束。
只有通过制度的约束和监督,才能够保障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强有力保证,它需要管理者的引领和员工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思想上的树立、行动上的践行和制度上的保障,才能够真正形成一种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只有将安全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才能够将安全意识融入到企业的血液中,形成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强有力保证范本(二)。
它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形象。
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打造HSE文化 为和谐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编号:GL-TX-00608( 管理体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打造HSE文化为和谐企业提供安全保障Creating HSE culture and providing safety guarantee for Harmonious Enterprises打造HSE文化为和谐企业提供安全保障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还包括三个子体系:1、职责体系:具体责任人和其负起的责任;2、隐患排查体系:具体隐患的定义、岗位,以及排查的制度及其继续执行;3、培训体系:具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周期。
安全,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维系人的生命保障体系。
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储存着巨大的能量,具有凝聚、引导、融合、约束的特殊功效,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维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而HSE文化,则是企业“人、机、环、管”四要素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出了努力构建HSE(健康、安全、环境)和谐企业的议题,这个议题是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和模式的考验。
因此,企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长效安全“以人为本、育人培训”的HSE理念,HSE发展要求,HSE文化内涵:“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志,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策,求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效,创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和谐之业”。
当然,实施企业全方位的HSE机制,必须以企业倡导重视安全为理念,以强化安全素质为重点,以创新安全管理为主轴,以延伸执行为关键,打造现代企业HSE文化。
这既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重视生命为根本,打造“我们企业安全”的HSE观念文化人是企业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实施长效安全素质工程的关键核心。
HSE管理体系和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范文(二篇)

HSE管理体系和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范文石油企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运营和影响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的HSE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石油企业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HSE管理体系和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首先,HSE管理体系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HSE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遵循安全规范和环保要求,减少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重要体现。
因此,建立健全的HSE管理体系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石油企业文化在HSE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石油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等,它涵盖了企业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员工行为等。
在HSE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石油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塑造积极向上、安全环保意识强烈的企业文化,才能够让员工将安全和环保的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形成“人人皆是安全监督员、环保守护者”的氛围。
实际上,HSE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石油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石油企业文化可以为HSE管理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落地环境。
当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石油企业文化时,员工更容易接纳和遵守新的HSE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从而更好地推动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另一方面,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可以促进石油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自身的安全环保标准和操作流程,从而推动石油企业文化向更加安全和环保的方向演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HSE管理体系和石油企业文化时,不能简单地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涵。
建立HSE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要真正通过体系的建立和落地,推动员工形成持续改进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HSE管理原则与安全文化模版

HSE管理原则与安全文化模版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管理是一种以保护员工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为了有效实施HSE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
本文将介绍HSE管理的原则以及构建安全文化的模版。
HSE管理的原则包括:1. 領導承擔:企業高層領導必須積極參與和推動HSE管理工作,並承擔起領導職責,表現出對HSE管理的重視和承諾。
領導的示範和支持是樹立良好安全文化的關鍵。
2. 持續改進:企業應不斷提高HSE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並確保其與業務目標相結合。
通過定期檢查和評估,確保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並及時調整和改進相關措施。
3. 法律合規:企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的HSE標準。
建立清晰的政策和準則,並通過培訓和監察,確保員工對法律法規的遵守和相關的工作要求的理解和執行。
4. 員工參與:企業應鼓勵員工積極參與HSE管理活動,並正確理解和執行HSE政策和措施。
通過培訓和溝通,提高員工對安全和環境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成為HSE管理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5. 風險管理:企業應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
通過評估、監測和控制,確保風險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並及時調整和改進相關措施。
6. 績效評估:企業應定期評估HSE管理的績效。
通過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確定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建立系統化的評估體系,追踪和檢查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和效果。
7. 溝通與倡導:企業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確保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領導應積極倡導HSE管理,在企業內部外部展示榜樣,定期舉辦培訓和宣傳活動,提高HSE管理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以下是构建安全文化的模版:安全文化建設模版第一部分:概述1. 引言2. 安全文化的重要性3. 安全文化的定義4. 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第二部分:領導承擔1. 高層領導的角色和職責2. 領導示範的重要性3. 領導參與和支持的方式4. 領導應該如何鼓勵員工參與第三部分:溝通與倡導1. 溝通渠道的建立2. 溝通技巧和方法3. 監督和檢查溝通效果4. 倡導HSE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第四部分:員工參與和培訓1. 員工參與的重要性和價值2. 提高員工參與意識的方法3. 員工培訓的內容和形式4. 培訓效果的評估和回饋第五部分:績效評估和改進1. 績效評估的目的和方法2. 數據收集和分析3. 改進措施的制定和實施4. 績效評估結果的追踪和回饋第六部分:法律合規和風險管理1. 法律合規和標準的確定2. 風險管理的步驟和方法3. 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4. 風險評估和管控的監測和改進第七部分:持續改進的原則和方法1. 持續改進的重要性和價值2. PDCA循環的應用3. 個案分析和經驗分享4. 改進文化的培養和發展第八部分:結論1. 安全文化建設的成效和效益2. 未來的挑戰和發展方向3. 總結評價和展望以上是HSE管理原则与安全文化模版的简要内容。
安全文化为企业保驾护航范文

安全文化为企业保驾护航范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安全文化成为了企业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
二、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所有员工都拥有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
一个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企业,能够形成员工安全意识强、行为规范、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强的特点。
安全文化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三、建立安全文化的重要性1.预防事故发生: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可以激发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增加企业竞争力:具备良好安全文化的企业,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4.降低经济损失: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经济损失的发生。
四、建立安全文化的基本原则1.领导重视:企业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管理体系。
2.全员参与:安全文化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层的责任,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共同塑造良好的安全文化。
3.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安全问题,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水平。
4.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企业要培养员工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使员工能够准确判断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五、建立安全文化的具体措施1.制定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企业应该制定与安全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明确安全工作的职责分工,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企业HSE文化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推荐下载

建立企业HSE文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1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
我厂推行HSE管理体系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主要取决于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与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1.1 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直接目的是:防止事故发生,将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运行与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又引入了HSE文化,其主要要素就是在“人、机、环”三要素的基础上补充了“管”即管理这一要素,由四要素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
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长效安全HSE理念。
1.2 HSE文化内涵概括起来就是“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志,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策,求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效,创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和谐之业”。
企业实施全方位的HSE机制,建立企业HSE文化,既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和谐企业以及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特别是像我厂这样实施HSE管理体系多年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建立起自身的HSE文化显得尤为必要。
2 第一、以重视生命为根本,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HSE观念文化。
2.1 “本质安全企业”广义上用通用文字可概括为企业在存在安全风险的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
人是企业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实施本质安全的关键核心。
而关爱生命根本理念,就是建立“本质安全企业”的HSE观念文化,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和谐发展。
这是企业决策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共同的安全修养,也就是“我要安全”的文化。
因此“重视”不能是“临阵磨枪”,更不能是“推一推动一动”的僵化行为,而是要在每位员工的心中引起高度重视,思考清楚安全“为了谁”、“为什么”这些根本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企业HSE文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建立企业HSE文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
我厂推行HSE管理体系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主要取决于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与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1.1 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直接目的是:防止事故发生,将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运行与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又引入了HSE文化,其主要要素就是在“人、机、环”三要素的基础上补充了“管”即管理这一要素,由四要素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
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长效安全HSE理念。
1.2 HSE文化内涵概括起来就是“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志,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策,求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效,创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和谐之业”。
企业实施全方位的HSE机制,建立企业HSE文化,既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和谐企业以及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特别是像我厂这样实施HSE管理体系多年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建立起自身的HSE文化显得尤为必要。
2 第一、以重视生命为根本,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HSE观念文化。
2.1 “本质安全企业”广义上用通用文字可概括为企业在存在安全风险的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
人是企业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实施本质安全的关键核心。
而关爱生命根本理念,就是建立“本质安全企业”的HSE观念文化,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和谐发展。
这是企业决策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共同的安全修养,也就是“我要安全”的文化。
因此“重视”不能是“临阵磨枪”,更不能是“推一推动一动”的僵化行为,而是要在每位员工的心中引起高度重视,思考清楚安全“为了谁”、“为什么”这些根本命题。
2.2 建立“本质安全企业”HSE观念文化不可避免会遇到HSE管理理念与传统固有理念的一些矛盾。
老方法、熟模式、旧套路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方面,必须首先明确HSE是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它突出了人的安全观念,也就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观念。
近几年我国出现的许多恶性事故,无不与重视不到位、观念跟不上、安全管理滞后、缺乏科学性有关,“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老毛病没有得到根治。
而HSE 管理体系,则以健康安全环境的人文关怀,强化了责任意识,谋求企业和员工协调、健康、和谐发展。
可以说,企业是一个文化舞台,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多角度全方位对每一个员工进行文化渗透的舞台。
以实现企业本质安全为轴心,在做到生产作业场所、生产装置等本质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安全活动的深度,促进人的本质安全。
如定期的企业级专题或专项安全活动、会议,扩大到有普通员工参与,使其回到所在班组,以切身体会和独特的感应力,引发更广泛的向心力、号召力,以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实际行动实现“本质安全企业”目标。
3 第二、创新制度管理,建立“人人抓安全”的制度文化。
3.1 管理靠制度,规章制度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也只有在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其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地规范管理行为。
在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去。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安全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关键。
通过开展全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体系文件、运行控制文件,强化执行力度,使风险削减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识形态逐步在员工的心灵深处扎根。
3.2 创新安全的HSE制度,坚持自上而下,细化安全责任到人,到班组,到岗位,“狠反三违”才有制度保证,才能有效地约束人的不良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红灯停,绿灯行”的准则之所以能使世界上60多亿人遵守,数以亿计的车辆有序行驶,靠的就是制度的力量。
反之,如果很少有人遵守,则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公路就会乱做一团。
因此建立HSE制度文化,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创新安全管理制度,让“人人抓安全”的理念创新。
我厂的员工违章计分考核办法就是创新最好例证,通过用细化的条文结合相应分值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多年实行后,员工大都能做到互相监督、自觉遵守,“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3.3 HSE体系是科学的体系,强调的是系统化的思维、程序化的过程,追求的是关系安全生产的每字每句都能变为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抛弃旧模式中不科学的理念,发扬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再创新的精神。
企业创新HSE管理,首先必须从人的思想上、心理上创新,前瞻性切入HSE主线。
创新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一套完整的创新模式。
同时围绕企业的经营性质、特征,综合其他各种相关因素,建立适当的类似于预警、预防循环的机制,以准确地评估随时可能变化形态的安全风险。
3.4 预警、预防机制能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针对危险有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如我厂的安全巡回检查制就是最好的实例,检查人员由骨干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共同组成,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也有一定的现场紧急处置权利,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这种机制能使全体员工都有这个机会深入参与生产过程管理,使其从内心信服制度、自觉遵守制度,最终能真正做好打造“人人抓安全”的HSE制度文化。
4 第三、强化安全学习,建立“我要安全”的HSE责任文化。
4.1现今企业都在强调“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这其实就是“我要安全”责任文化的精髓之一,这就是抓住HSE责任文化的关键,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实现HSE文化创效。
这一点其实就是中国石油一直倡导的“要把企业发展与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落实要安全的效益,不要带血的利润,当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宁可放弃暂时的效益,也不能赚带血的利润”的理念。
“我要安全”HSE文化的思维意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充电”的过程,也是企业在一切生产经营中,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一切想着人的安全过程。
因此,强化开展安全技术比武、安全岗位练兵、循环深层安全监测和巡检等,才能让HSE责任文化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使人在思想上牢牢记住“我要安全”的责任文化。
同时,企业把安全培训学习纳入年计划,设立长期HSE培训学习班,以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技术素质教育为前提,为造就企业“我要安全”的HSE责任型员工。
4.2 建立企业HSE责任文化,是企业长效安全的亮点工程和创效工程。
以前,安全培训很多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们从电视新闻、报刊等媒体了解到的大大小小各类安全事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有一个相似的共同特征因素,那就是企业没有给职工提供足够的、长效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机会,有的只是一个工作的岗位。
又比如在新员工入厂时企业做到了三级安全教育,但入厂之后就只存在实际的工作,再进行安全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
这样看来,“师傅领进门,(安全)修行在个人”的认识上的“误区”和落实上的“盲区”,为企业储存了看不见的安全隐患,随着时间推移员工的潜意识责任心产生“裂变”可能使隐患扩大发生事故。
一次次的血的教训,证明强化不能停留在“每周一歌”的老模式上,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以安全的责任心为企业发展的轴心,在企业创造HSE责任文化的常态培训机制。
扎扎实实落实执行这种常态机制,就等于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安全“防疫针”。
4.3 常态培训可以每年定期不定期进行,采用脱产、半脱产的方式,每期以生产单位总人数按比例抽调出部分员工,强制其参加培训和达标考核,坚决杜绝生产任务忙人员紧张的借口。
授课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相关领导人员授课讲解形势任务,二是请专家讲课确保质量,三是普通员工讲述,领导专家倾听职工的心声,四是座谈讨论,谈自己的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四种形式的学习,员工回到生产岗位后,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并加强岗位安全氛围,给企业带来的是无法估量的安全倍增的效应。
因此,企业常态培训机制,就是强化安全的责任,强化安全的技能,而企业也能得到丰厚的效益。
4.4 强化、强化、再强化,学习、学习、再学习,是企业实施创建“我要安全”责任文化的亮点工程。
使安全工作的他律,转变为工作中的自觉自律,以自我负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责任心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把安全的被动预防转化为企业安全责任的主动预防,所以强化不仅仅是手段,其目的就是希望使普通员工履行自己在生产中的HSE责任。
5 第四、注重人本理念,建立“我会安全”的HSE执行文化。
5.1 追求建设和形成HSE文化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因此,当一个企业具备了HSE观念文化、责任文化、制度文化之后,努力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建立以执行力为目标的执行文化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强调执行力仍然必须以人为本,突出体现企业、员工统一的HSE价值观,力争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树立普通员工的安全责任心,使人的安全和企业效益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和一种文化的氛围,才能克服故有的“严格不起来、执行不下去”的难题。
5.2 谁都希望平平安安一辈子,幸福、健康,而其实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是要看员工个人。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现代工业生产中7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因素有关。
因此,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企业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让每位员工懂得自己的行为自己做主、自己的安全自己做主。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形成对安全生产的认同感,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向往安全、人人必须安全的良好氛围,按章办事,“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自觉做到“我会安全”。
5.3 执行是一种强制力,能让任何人规范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