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合集下载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学校:年级:四年级科目:音乐学期:第一学期四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计划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延音线,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认识乐器唢呐、竹笛,以及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3.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4.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5.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二、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

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生:回答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

四、聆听作品《小夜曲》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

)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绍: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

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

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六、作者介绍: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

1754年海顿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问世。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七、小结:师生再见!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

最新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精品版

最新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精品版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祖国妈妈总2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 CAI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 CAI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CAI: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三、新课教学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放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CAI:播放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1、同学们闭眼聆听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师:我们一起用“en”的声音跟着老师的琴声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3、全班同学跟琴声用“en”模唱曲谱4、全班同学跟琴划拍轻唱曲谱5、师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全册教案第一课《茉莉花》一、教学设计理念: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二、教学内容分析:“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茉莉花》,让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

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五、教学策略:1、教学形式设计课始用一段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接过奥运圣火时,中国小女孩站在大红灯笼上演唱茉莉花的录像,引出课题《茉莉花》。

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为什么会选择演唱茉莉花?这一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被茉莉化的魅力所折服,进而有了学习的强烈愿望。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三大板块之一,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CAI创设了一个置身茉莉花园的意境,画面上洁白美丽的茉莉花,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深吸气,慢呼气,从而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认识音乐五线谱教学目标1.认识音乐五线谱;2.掌握一些常用音符的名称和音高;3.能够简单阅读和演奏五线谱上的简单旋律。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简单介绍音乐五线谱的作用和意义;2.演奏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

步骤二: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1.向学生展现五线谱,并介绍其中的五条线和四个空格;2.讲解一些常用的音符,如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半音符等,并演示其演奏;3.教授每个音符的名称和对应的音高。

步骤三:练习1.将一段简单的旋律写在五线谱上,让学生尝试阅读和演奏;2.向学生发放五线谱练习册,并让他们在课后练习。

课堂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音乐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简单阅读和演奏五线谱上的简单旋律。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音乐五线谱和其它音乐知识。

第二课:学习音乐节奏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2.能够简单演奏基本节奏。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简单介绍音乐节奏的作用和意义;2.演奏一段简单的节奏,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节奏。

步骤二:学习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1.向学生介绍基本节奏,如2/4、3/4、4/4等;2.让学生用身体打击具体的节奏,并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步骤三:练习1.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让学生尝试打击并模仿;2.向学生发放节奏练习册,并让他们在课后练习。

课堂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简单演奏基本节奏。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进一步学习不同乐器的特点、演奏技巧等知识,在培养学生音乐情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三课:学习音乐节奏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2.能够简单演奏基本节奏。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简单介绍音乐节奏的作用和意义;2.演奏一段简单的节奏,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节奏。

步骤二:学习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1.向学生介绍基本节奏,如2/4、3/4、4/4等;2.让学生用身体打击具体的节奏,并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湘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精选5篇)

湘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精选5篇)

湘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精选5篇)湘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音乐中表达出来对朋友的珍惜之情,能够产生并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并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学会乐句并进行乐句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20XX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教师总结: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

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教师进行总结。

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初步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后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什么样的。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是抒情、温柔的,速度是稍慢的。

2.接下来教师弹琴,同学们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歌曲的旋律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总结出歌曲旋律出现重复部分,其作用是强调情感。

3.紧接着教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歌词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团结友爱、热情友好、珍视友情的情感。

4.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并且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乐句,歌曲可以划分成几句。

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乐句这整个音乐句子的表达完整,一般是4-8小节,歌曲可以划分成四个乐句。

5.最后,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最新湘教版四班级音乐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了解音乐家海顿的一些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音乐家海顿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忠君爱国的心声1791至1795年间,海顿两次去英国伦敦,他受英国国歌《神佑我王》的启发,很想写一首奥地利国歌,表示他对王室的忠心。

1796年奥地利对法作战,更促成了他写作国歌。

海顿的伴侣斯维吞把他的想法告知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沙劳,沙劳命诗人豪什卡写了“上帝保佑法兰茨皇帝”的歌词。

海顿在1797年的1月把它谱成了四部合唱的歌曲,其旋律是以一首克罗地亚民歌为基础的。

1797年2月12日是奥地利国王法兰茨的生日,这首国歌在维也纳国家剧院和各地的大剧院同时演唱。

海顿在这一年晚些时候所作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6之3)中,又把这首国歌的曲调,用作其次乐章变奏曲的主题,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为《皇帝四重奏》。

海顿在垂暮之年,特殊是在法国军队炮轰维也纳城的日子里,经常怀着深情在钢琴上演奏这首歌曲,从中得到劝慰,可见他对这首国歌的挚爱。

如今,这首庄重的国歌已不再属于奥地利了,而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

二、剃刀换得四重奏1787年11月,伦敦出版商勃兰德到维也纳访问海顿,那时海顿还住在埃斯特哈茨。

勃兰德就赶到那里去见他。

当时海顿正在刮胡子,由于剃刀不好用而大发牢骚,声言情愿把自己的四重奏换一把好剃刀。

勃兰德闻言,当即赶回寓所,取来他自己的剃刀送给了海顿,换得了海顿新写的一部弦乐四重奏——f小调,作品55之2,世称《剃刀四重奏曲》。

三、白发老人1806年,74岁的海顿还写了一部未完成的弦乐四重奏。

写完行板和小步舞曲两个乐章后,他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写完这部四重奏,就用他的合唱曲《白发老人》的开头几小节的曲调作为结束:“精力一去不复返,我已经年轻!”他对友人说:“这是我最终的儿子,和我还是很相像的。

四、同学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

五、老师小结最新湘教版四班级音乐上册教案2教学内容:海顿《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是为了教训那些附庸风雅的观众,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而作的。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免费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免费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读唱常见的节奏符号和音符;2.学生能够辨认简单的节奏,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3.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的音高,并能演唱简单的旋律;4.学生能够欣赏并感受简单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节奏符号与音符的认识与区分1. 教学内容1.介绍常见的节奏符号(如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2.介绍常见的音符形状和名称(如三线谱中的中央C、D等音符);3.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口头练习和视觉辨认。

2. 示例活动:1.整个班级跟随老师一起口头模仿敲拍节拍;2.每位学生单独站起来,用手势演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演奏过程;3.整个班级跟随老师作为指挥,一起按照拍号演奏简单的节奏。

第二课:简单音乐节奏练习1. 教学内容1.教学简单的音乐节奏,并进行口头练习;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节奏的演奏。

2. 示例活动:1.教学一首简单的歌曲,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歌曲的节奏;2.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用乐器模仿老师教的节奏,并进行小组间比赛;3.整个班级一起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巩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第三课:音高的认识与唱法1. 教学内容1.介绍常见的音域,如高音、中音、低音等;2.介绍音调的高低升降符号,如升降号等;3.教学简单的唱法,如发声调整、呼吸控制等。

2. 示例活动:1.整个班级一起口音演唱一段简单旋律,并制定相应的手势动作;2.每个小组分别演唱不同节奏的音乐片段,并用手势表示出演唱的音高;3.整个班级一起演唱一首简单的合唱曲,并进行分组唱法训练。

第四课:音乐的欣赏1. 教学内容1.介绍简单的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2.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并了解其历史背景;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2. 示例活动:1.教学一首简单的古典乐曲或民族乐曲,并进行听力训练;2.讨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并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3.整个班级一起演唱或演奏一首学过的曲子,并进行简单的表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祖国妈妈
第二课晨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
四课《雨中乐》
第五课《藏族的歌》
第六课五环旗下你我他
奥运会金牌多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七课《乌鸦与狐狸》
1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八课童趣
1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九课对花
第十课红领巾之家
16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十一课步步高
18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十二课音乐万花筒
20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反思
一、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实在太难教,他们条件好,个性强,脾气大,想训几句怕他闹,想动两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样把握分寸。

172班有位男生数学学得很好,其它功课也不错,还正在学习古筝,人很傲气。

那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跟老师很好地配合,总说是妈妈的意见。

我很生气,要求他妈妈到学校来见老师。

有一天,学生家长让孩子的语文老师转交给我一封信,信中同时附上一张报纸,并指定阅读文章《浅谈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

他的孩子已经先把文章看了,家长还希望能和老师面谈。

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触动很大。

我找了这位学生谈话, 他表示理解老师的辛苦, 从此以后改正不良的行为,后来他真的表现好多了,我也在课堂上表扬了他。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长是我们的教育同盟,我非常感谢这位家长。

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学生的朋友,后做学生的父母,再做学生的老师。

我想:要想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自己。

那么音乐教师既要活泼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体贴与关爱,还要有慈父般的隐忍和大度。

如果与孩子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二、上好音乐课“法宝”:让孩子自信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
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
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
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识谱教学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

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识谱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 强化听的感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

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

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

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堑,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

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

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

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四年级学生唱《对花》为例。

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

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样的,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了新歌之后来创编。

这样都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

四、音乐课堂与流行歌曲
开学不久,我对部分171班进行了一次“音乐倾向”的抽样调查,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

在他们的答卷反馈里,我得到一部分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动,还有一部分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的教育,恁心而论,我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反思我的音乐课、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过于偏重技
能,使得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

这样做,也许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