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课标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几个方面?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答案:C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 B. 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C.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D.上述说法均正确答案:D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A.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生活的联系 B.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 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学习3、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________个左右,其中________个左右会写。
答案:3000;2500三、简答题1、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练习题(2022版)

小学语文新课标练习题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4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5.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6.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7.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8.第一学段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9.第三学段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1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完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与文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学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200个,其中9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5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熟悉的话题,写熟悉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日记、小作文和读后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生。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探究研究实施的过程是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4、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6、教学方式、研究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探究。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本文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小幅度改写每段话)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设计。
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逶迤(wēi yí)B. 倔强(jué jiàng)C. 徜徉(chángyáng) D. 蹒跚(pán shān)答案:B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处处闻啼声D. 夜来风雨声答案:A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C.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D. 他跑得飞快。
答案:D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以下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岳》C. 《黄鹤楼》D. 《滕王阁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叶绍翁《游园不值》)答案:一枝红杏出墙来3. “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答案:等闲识得东风面4. “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海内存知己5. “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 作者从小丘西行多少步后听到水声?(2分)答案:百二十步2. 作者描述的潭水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水尤清冽3. 潭中的鱼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不属于成语?A. 画龙点睛B. 狐假虎威C. 蓝天白云D. 刻舟求剑答案:C2. “春眠不觉晓”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D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量词搭配?A. 一(张)桌子B. 一(只)桌子C. 一(把)桌子D. 一(张)桌子答案:A4. “举头望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A. 低头思故乡B. 举杯邀明月C. 举头望明月D. 明月几时有答案:A5.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莺”指的是什么?A. 黄鹂B. 燕子C. 杜鹃D. 麻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答案:王之涣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绝句》。
答案:杜甫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三、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玩耍,他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春天最美的乐章。
1. 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答案:小草、花儿、小鸟、孩子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
2. 文中提到了几种颜色的花儿?答案:三种。
3. 文中“探出头来”这个短语形容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情景。
4. 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语形容了什么?答案:花儿的颜色多样。
5. 文中“最美的乐章”指的是什么?答案:孩子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
(完整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 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 条,第3 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 分,共10 分)1 、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 、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 、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 、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内。
(共10 分)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间笔画、演示(实物、肢体)、电教媒体。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学语⽂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新课程⼩学语⽂课程标准及答案⼀、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是,⼆是。
(集中识字;随课⽂识字)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
(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指的是:,,。
(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约⼀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拳;握笔点离笔尖约⼀⼨。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的原则。
(多认少写;识写分流)5、阅读教学是、、之间的对话过程。
(学⽣;教师;⽂本)6、阅读教学流⾏语:“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三境界”(⼭是⼭,⽔⾜⽔;⼭不是⼭,⽔不是⽔;⼭还是⼭,⽔还是⽔;)7、学⽣阅读的⽅式、⽅法有多种,如、、等。
(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的互动。
(师⽣之间;⽣⽣之间)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的、和。
阅读能⼒;阅读⽅法;阅读习惯)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为线索,把、、、、有机结合起来。
(读;感悟;理解;积累;运⽤;表达)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____________。
(与⼈交流)12、⼩学阶段的写作具有_______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发的需要。
(练习)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_____________的紧密联系。
(学⽣⽣活)14、低年级写话要以________为主,让学⽣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励)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引导学⽣通过多种途径积累___________。
(写作素材)16、写作素材既来⾃观察⽣活得来,来⾃个⼈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______的积累。
(阅读)17、 ______作⽂,能培养学⽣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式。
(想像)18、作⽂的评改和______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交流)19、作⽂教学中,要引导学⽣形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更要引导学⽣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丛台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教研室文科组一、填空。
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也应是语文实践。
5、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6、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和。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充分激发他们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的确定,的选择,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8、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注重、和,注重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9、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的学习和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高,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10、语文课程应该是而的。
11、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在实践中和。
12、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
14、、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5、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
话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6、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20、写作是进行的重要方式,是、、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
”21、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
22、阅读是学生的行为。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代替学生的;要善于通过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来代替个人阅读。
23、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概念、定义。
24、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25、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不说假话、、,并且。
26、写作教学应抓住、、、、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和、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7、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和的能力,使学生具有。
28、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课程与课程的沟通、与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
29、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作用。
3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3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和,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学写,学写。
”3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是第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3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和;准确拼读;正确书写、和;认识;熟记《》。
34、结合和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
借助读物中的阅读。
35、阅读浅近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和,对感兴趣的和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6、诵读、和浅近的,展开,获得初步的,感受。
37、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
38、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写,写。
39、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和中学到的词语。
40、学说,逐步养成的习惯。
4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
4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和。
43、能较完整地讲述,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
44、与别人交谈,态度,。
45、有表达的。
积极,敢于。
46、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
47、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和,全面落实。
48、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和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9、语文课程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意、、写作、口语交际和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方面进行评价。
50、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和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的情况。
51、第一、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识字的能力。
52、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基本和基本,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
53、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和,要关注其、,也要关注其和,以及的能力。
重视对学生、阅读的评价。
54、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55、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为基础,要防止。
56、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发展,加深体验和领悟。
57、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58、精读的评价,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和文中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和基本的了解领悟。
59、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60、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
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和,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品位、和。
61、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和,鼓励表达,鼓励的表达,引导学生,,。
62、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6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对、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和。
6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
65.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的习惯。
66.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有初步的能力。
会运用和查字典、词典。
67.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能使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
用毛笔临摹。
68.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读书的要求是: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
69.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默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
70.第二学段,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体会。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71.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展开想象,领悟。
72.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以及在和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73.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用交谈。
学会,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与人商讨。
74.在第二学段,听人说话能把握,并能。
(主要内容、简要转述)75.在第二学段,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表达的要求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说出。
讲述故事力求。
76. 第二学段,对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在学习语文,学会。
77. 第二学段,对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共同讨论。
三、选择题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 定性评D. 表现性评价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
A. 教学材料B.学习工具C.课程资源D.教学内容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A.评价的能力B.创作的能力C.仿写的能力D.体验的能力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汉字。
A.3500B.2500C.1600D.80011.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3、课标关于书写的要求:“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这分别指的是哪个学段的:()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14、下面阅读教学目标是第三学段的要求是()A、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B、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C、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D、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5、在第一、二、三学段,每天语文课中要安排()分钟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