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
上海图书馆东馆会长这样,不过 2020 年才能建成

上海图书馆东馆会长这样,不过 2020 年才能建成上海图书馆东馆的设计图最近公布,外观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多面体。
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发起国际设计竞赛时就表示,要杜绝“秋裤楼”、“马桶盖楼”之类的奇怪建筑再现。
丹麦建筑事务所 SHL(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的构想,看来在官方的接受范围之内。
玻璃和木,是整座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元素。
馆内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每层楼外墙上细长条木板的使用。
这种设计贯穿在不同楼层之间,让整个内部空间有了一定的连贯性,也多了一点静谧感。
而玻璃天窗以及建筑四周玻璃落地窗的设置,让馆内有了充足的采光。
这座图书馆,将建于浦东世纪公园附近,面积约为 12 万平方米。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数据,读者坐席数将新增 4000 个,馆藏书将新增 480 万册,而年接待人次预计可达400 万。
不过,这些都不是新馆建设的重点。
用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的话来说,“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建筑理念要保证 20 年不落伍”,传统图书馆仅供藏书和阅读的功能将被进一步拓宽,新馆将成为“国内唯一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的上海科学文化中心”。
整座图书馆预留给藏书的面积仅有 5000 平方米,剩余的十几万平方米,除了开放的阅读空间外,会用作会议、展览的交流空间,并提供机器人和 3D 打印机等学习工具的体验中心以及各类场馆。
而这是官方对“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的诠释。
这个项目连同上海博物馆东馆和上海大歌剧院,都是浦东新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这三个项目预计都将在 2020 年建成,而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国际竞赛和确认项目方案。
对于丹麦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SHL 来说,这无疑是次宝贵的机会。
从 1993 年在欧洲设计竞赛中胜出,拿下哥本哈根 Loyal Library 的竞赛项目之后,这家事务所接手的图书馆项目开始增多。
参照近几年较为突出的两组图书馆设计,可以发现上海图书馆东馆的有棱有角的外观处理,以及内部楼层几何状堆叠效果的设计,与 2015 年建成的丹麦 Dokk1 多媒体图书馆和 2012 年建成的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上海图书馆东馆方案落定

体化 , 计将 学习美周 西雅罔中央罔 书馆等同际经验 . 减 少空 间隔断 , 注 重多维 交流 , 使 f { 馆成 为市民的 “持 房、 客厅、 ] : 作室 ”和无 门槛的终 身学习场所一I 罔东馆 包括 资源展永 、 题研 究 、 学 术交流 创 新体验 、 闻际文
院 ( Co mmo n w e a hh l n H … i t i l e) 的 驻 地 ,建 成 于 1 时 的 主 要 设 计 单位 是英 冈 RMJ M( Rn b e r t Ma
Ro l mr t Ma l I h e w. J o h n s o n — Ma r s h a l l a n d P a r t n e r
为进
・ 步推进 行政 审批制度 改
革 ,加 快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提 升 规 划 管 理 建筑 没计 由简 O MA建筑 I 衔. 事内 没汁 I { 1 号称 檄简 主 义之 父”的英 图{ 翰・ 帕森( J o h n P a W S o n ) 负贵 l H 建筑 以前 是
第 i代 罔 B馆 .强调 学 习 、变 流 、 馏I 汉、 空 间 的多 功 能 一
如今, 建筑师负 责制试 点 I 作 从原柯的保 展到 上海 F 1 贸区. 浦 东将继续强 化建设 I : 程的 监臀, 完善建 设项 目勘察 、 没汁、 施 1 、 运营全 的质 鲢 j 安全l 监管措 施和手段 . 改进 政府 监管 快 形成行政 监管、 行、 肚自 律、 社会监督 、 公 众参 监 管体系 ( 整理 自: 浦东时报 )
预计将 ] - - 2 o2 o  ̄ q z 建成, 设 立将 有 力扭 转 I : 海网 f 5 馆 的 公共形象 ( 接 理 自: 优 尔城 )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1.水立方——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和澳大利亚Arup公司联合设计;使用了Bentley公司的BIM软件,设计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完全由膜结构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包括国家馆、地方馆、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组合楼盖结构体系;使用Tekla Structures结构软件进行建模、设计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图书馆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7896平方米,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院;新图书馆的BIM模型文件能够在Revit中打开,可分别导出IFC、DXF、gbXML格式文件;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个专业,分别利用Revit完成了施工图设计,进行了碰撞检测、疏散模拟、施工模拟等。
4.珠海中国华融大厦华融大厦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方案深化设计及施工;该项目的三维设计流程采用BIM模型拆分,真是实现了专业内的三维协同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全专业间的三位综合碰撞检测;所使用的Autodesk Revit软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天津泰达广场泰达广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采用BIM技术来进行深入设计,更加注重效果展示、事物模拟以及团队的协同设计、方案优化;在本项目中,进行了机电系统的碰撞分析,实现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自动转化,节省了时间、人力和财力。
6.香港科技园香港在我国工程项目中最早引入BIM理念与BIM技术应用;香港科技园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策划、兴建和运作,在二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特征,解决工程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问题,对项目进行优化;施工单位监理4D信息模型,进行了施工的展示和模拟。
bim技术应用案例

bim技术应用案例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是一些BIM技术应用案例:
1.国际知名建筑——伦敦塔桥升级改造
伦敦塔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交通越来越繁忙,这座古老的桥梁面临着危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伦敦市政府采用了BIM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
在这个过程中,BIM 技术被用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调度,以及管理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通过使用BIM技术,塔桥的设计和施工都更加高效和准确,确保了项目的成功。
2.美国纽约地铁扩建
纽约市地铁系统是全球最复杂的交通网络之一,为了应对快速增加的旅客需求,纽约市政府进行了扩建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BIM技术被用来协调整个项目的设计,确保建筑的结构和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
此外,BIM技术还被用来监控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施工进度,以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3.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高的文化机构之一,其建筑设计十分伟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使用了BIM技术进行建模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的准确性和实用
性。
此外,BIM技术还被用来协调各个施工团队之间的工作,以确保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政府的要求。
总之,BIM技术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中,可以帮助设计师规划和实施建筑作业,确保建筑的完美性和实用性。
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中的实施

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中的实
施
吴强
【期刊名称】《建筑经济》
【年(卷),期】2018(039)003
【摘要】介绍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体系框架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情况,阐述全过程BIM+项目管理实施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的实施,总结出该模式为项目带来的效益,同时对未来工程行业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吴强
【作者单位】上海世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9
【相关文献】
1.浅谈BIM技术对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掌控——ArchiCAD在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项目中的应用 [J], 李斌;郭大力
2.BIM+项目管理模式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以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设项目为例 [J], 李琪; 祝龙; 段国栋
3.试析全过程管理模式在企业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应用 [J], 雷娜
4.PPP项目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探索 [J], 赵灵加
5.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实施 [J], 王洪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m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bim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具。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经典的BIM技术应用案例。
1.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
在这个项目中,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从建筑设计到施工、装修等各个环节都使用了BIM技术。
其中,BIM系统与施工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规划(CAP)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优化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建设效率。
2. 中国传媒大学新校区
作为一所新建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校区利用BIM技术进行了全过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BIM技术实现了全过程协同,从设计、施工到维护,不同团队之间实现了高效的沟通,减少了错误和漏洞,提高了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3.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一项建设周期长、设计难度大的工程项目。
针对这个项目,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规划和混凝土浇注计划。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规划和建设时间表的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和浪费,还可以更好地管理施工过程,降低了建设成本。
总体来说,以上几个案例展示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和优势。
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项目成本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BIM技术将会越来越成为必备工具。
【BIM国内案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

【BIM国内案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上海有一个很特殊的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它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关于世博会的博物馆,向大家展示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情况,并为与世博会相关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2017年,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世博会博物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文化博览区,总建筑面积46550平方米。
它南邻南外滩河滨公园,北为龙华东路城市次干道。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设计项目无论在管理还是技术层面都有很大的难度。
管理难度:项目坐落于中心城区,施工时间及场地受限,参与单位多达30家,业主、施工、设计办公场所不同,管理、协调成本高。
技术难度:“欢庆之云”造型独特,为空间三维扭曲网壳结构,杆件和节点数量多,设计深化难度大;杆件为箱型,截面切割变化无统一规格,加工难度大;结构整体跨度大,杆件、节点、焊缝多,施工难度大。
BIM协同管理平台能让以上难题迎刃而解世博会博物馆是上海市实施BIM技术管理试点样板示范工程,该项目利用协同管理平台,对整个项目应用全过程中的模型、图纸、文档、流程进行管理,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实现了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BIM组织BIM应用目标设计阶段:各阶段建模;通过模型进行光照、风环境、热环境、火灾烟气模拟等性能化分析,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多专业综合管线碰撞,优化设计阶段的管线排布;通过三维模拟,提高业主决策效率。
施工阶段:在设计模型基础上进行钢结构、幕墙、机电的深化,调整模型可实施性;通过场地布置模拟,快速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通过施工过程BIM量价的动态数据,为造价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三维协同管理平台开发:能支持PC端和移动端,提供项目管理效率。
户外庭院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前:制定完整方案,包括建模深度标准、文档及构件编码标准、协同平台使用手册、算量建模规范。
设计阶段:采用Revit建立建筑、结构、机电模型;采用Rhino+grasshopper进行异形曲面参数化设计。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中的应用上海建工集团正在总承包建造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
由于将“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完整地引入到该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全过程中,被业界称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存在参与方众多、分支系统复杂、信息量大、有效传递困难、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
项目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以“BIM”技术为手段,应用Autodesk Revit建立模型,并在三维的环境里面完成对项目的修改和深化设计,针对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全过程,有效地控制工程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交流,从而帮助项目的最高决策者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协调、规划和控制。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的建筑形态、高度和外幕墙结构变化相当复杂,初期共做了20多个方案,就旋转的外形而言,最终选定了矩柱与支外伸臂加上支核心筒的结构体系,“BIM”平台使结构选型变得非常简单明了。
在施工阶段,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它的高度。
在整个建造的过程中,全程都将“BIM”纳入其中,整个周期都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来完成的,从模拟阶段过渡到实际的建造上来。
在“BIM”系统中,上海中心大厦整个的生命周期预计达到100年左右,未来的运营、使用、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都己经通过“BIM”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在正常的范围内,生命周期将一直延伸下去。
在绿色施工和低碳方面,“BIM”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针对超高层建筑体量大、系统设施复杂、运营能耗大、室内环境质量要求高、集中排放负荷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安全性约束大等问题,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把控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项目因地制宜地利用“BIM”,合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通过本地化材料、高强材料和可循环材料的使用,优化结构设计、可视化室内自然采光模拟、营造室内舒适热环境等,实现超高层建筑的绿色接力和可持续发展,为今后超高层建筑的环保节能提供范例,从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科技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案例】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
一、项目简介
上海图书馆东馆地上7层、地下2层,地上高度50米。
设计方案仿佛一座漂浮在公园树冠上方的雕塑体,图书馆主体结构建于两个功能体块之上,其中一个将容纳1000席的表演场馆、展览和活动空间,另一个则为儿童专馆,两个馆区均面向一系列的景观庭院。
建筑立面包覆着背衬保温板的印刷玻璃,干净利落,切割和旋转后的图书馆体块映射着天空和周边公园景观,自然而成一片“文化绿洲”。
图书馆建筑总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4%,书库面积约2500平方米,仅占约2%。
将提供读者图书阅览坐席近6000个、全开架藏书约480万册。
图书馆将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读者需求,读者年接待量预计可达400万人次。
上海图书馆东馆毗邻浦东市民中心,面向世纪公园,预计2020年完工。
将与周边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展览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共同组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集聚区。
开放灵活的室内空间效果
二、项目难点
1、机电管线错综复杂,主要分布在走廊区域,局部管线交叉处,碰撞难以避让。
2、地下室主通道管线密集、分多层排布,主通道对于管线净空要求较高。
3.幕墙体量大、造型奇特,BIM模型生成难度大。
4.幕墙嵌板种类多、数量多,且无规律可寻。
事务所以开放、友好、简约的设计风格,从英国、法国、日本及国内众多优秀建筑设计事务所中脱颖而出,担任上图东馆建筑的主创设计。
空间作为图书馆建筑的核心要素,不仅与建筑形态有关,更是图书馆功能和思想的具体表达。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的性质从知识保存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作为免费开放的社交空间,市民信赖、安全的场所,图书馆还将进一步促进不同人群的交流,成为社会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