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主题模板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主题模板一、活动目标1. 了解并体验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2. 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PPT、教案、活动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多媒体设备、活动区等。
3. 教学辅助工具:白板、彩笔、贴纸等。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通过PPT展示社会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引发幼儿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2. 教案讲解:教师讲解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让幼儿了解社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 活动实践:分组进行社会活动实践,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社会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总结反思: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社会活动的内容和目的,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社会活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2. 环境创设:教师可根据社会活动的主题,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如布置活动区、制作教学海报等,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地参与社会活动。
3. 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幼儿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准备活动场地和材料,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2. 活动启动: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幼儿对社会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活动进行: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4. 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幼儿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3篇)

幼儿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3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篇一【活动设计】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
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
明目。
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
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
自豪。
【活动目标】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
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三、体验了解: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2、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
(颜色。
形状)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篇二设计思路:在进入《特别的我》的主题单元活动时,孩子们都知道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
对幼儿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让幼儿从多元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表现自己作为幼儿园里“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个关于社会领域的优秀活动方案,通过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社交技巧、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活动名称:我们是团队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发展幼儿的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帮助幼儿体验团队工作的乐趣和挑战。
活动材料:1. 圆形操场或教室内的开放空间。
2. 运动器械,如绳子、球等。
3. 动物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图案。
活动流程:一、集体活动(10分钟)1. 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园长或老师向他们介绍活动的目标和规则。
2.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团队表演,让幼儿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
二、游戏1:小鱼找鱼(15分钟)1. 将所有的动物卡片随机放置在操场上。
2. 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小鱼。
3. 幼儿团队的目标是帮助小鱼找到属于它的鱼类卡片。
4. 小鱼只能在被指定的区域内寻找卡片,其他小组成员不能进入该区域。
5. 每个小组可以相互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找到更多的鱼类卡片。
三、游戏2:通过障碍(15分钟)1. 设置几个障碍物,如绳子,让幼儿团队依次通过。
2. 每个幼儿依次尝试通过障碍物。
3. 如果一个幼儿没有通过,其他幼儿可以帮助他/她。
四、游戏3:捉迷藏(15分钟)1. 将操场上的空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藏身地点,另一个是寻找地点。
2. 指定一个幼儿为“守卫”,其他幼儿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藏身地点。
3. 守卫负责找到藏身的幼儿,并在指定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幼儿。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每个幼儿都扮演过守卫的角色。
五、小结活动(5分钟)1. 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所感受到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 引导幼儿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活动扩展: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他们与幼儿一同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精选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汇总六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我常听到小朋友悄悄议论“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有的幼儿悄悄把枕头塞在衣服里,见了老师就会慌乱地躲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孩子和家长。
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活动《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孕育生长过程。
2.通过亲子游戏,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活动中幼儿了解、探索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
2. 请家长到场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1、师生做“毛毛虫变蝴蝶”的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课题。
二、基本环节(一)师:小朋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会是什么神奇的事儿呢?你们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么东西?(肚脐)为什么有肚脐呢?它是用来干什么呢?(教师小结;幼儿想象自由交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二)播放课件,幼儿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三)通过提问谈话,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小朋友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热线(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问问妈妈再回答)2、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孕育生长的呢?小精子在做什么?游到什么地方去?最后怎么样?(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游呀游,有一颗游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边,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体里面去了。
)3、他们在一起,往妈妈肚子里舒适的子宫游过去。
4、宝宝在肚子里是怎么获得营养的呢?(小朋友知道是妈妈吃很多东西,通过食道、胃、小肠、脐带传给胎儿。
)请个别小朋友问妈妈,妈妈吃了什么?再回来告诉老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方案范文(8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方案范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有朋友是很快乐的事情。
2、引导幼儿发现,怎样做是好朋友。
二、活动准备1、老师和家长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朋友合作做事、友好游戏的情况。
将幼儿一日生活中友好游戏、合作做事、相互帮助的情景抓拍下来,办成展览,对幼儿进行教育。
体现了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们来做好朋友”添画图片。
3、套圈、翻绳、棋类“层层叠”等游戏材料。
三、活动过程(一)感受环节: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各游戏区域游戏。
游戏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游戏二:翻绳(二人翻绳)。
游戏三:跳棋、围棋、飞行棋、军棋等类玩具。
游戏四:玩“层层叠”玩具(二人竞赛玩具)。
(二)发现环节:1、老师提问:你和谁在一起玩了什么游戏?你们一起玩时的心情怎么样?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刚才自己玩的情况。
2、你还和谁在一起时,有过什么开心的事情?请幼儿讲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开心的经历。
3、出示展板: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有关幼儿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帮助的照片展。
请幼儿介绍自己在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事情。
由于是抓拍幼儿生活中的事情、幼儿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请幼儿自由看说,在小组中介绍,再请6、____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照片。
(三)小结教师与幼儿一起结: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做事很快乐。
(四)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朋友会怎么样?我们怎样做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先请幼儿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五)出示“我们来做好朋友”的添画画板画板中结合本班幼儿最近一段时间幼儿间缺乏友好的现象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家长提供的问题画成的画,请幼儿添画上好朋友应当怎样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儿自己画,自己发现。
如:幼儿衣服背后的拉链自己拉不好一个人下棋一个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记喝水了班里来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见小朋友鞋带开了幼儿自己发现的成为好朋友的事情(六)自然结束将幼儿的添画作品当天展览出来,请家长观看,并建议家长回家后继续延续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5篇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段时光,社会领域教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领域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社会规则、培养社交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本文将以五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来探讨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一篇教案:认识身边的社区目标:通过社区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社区的组成、重要性以及不同的社区中存在的职业。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孩子们对社区的兴趣。
2. 讨论:带领孩子们讨论社区是什么,以及他们在社区中所见到的不同职业。
3. 观察社区: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在现场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职业。
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4. 分享观察结果:课堂上,孩子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社区环境和职业,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社区的各个职业是如此重要。
5. 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让孩子们总结社区的特点和重要性,并展示给全班。
第二篇教案:邻里友善行动目标:通过邻里友善行动的学习,培养孩子们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视频,引发孩子们对邻里友善行动的兴趣,并让他们了解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2. 分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邻里友善行动计划。
3. 活动实施:小组在真实的社区环境中实施邻里友善行动计划,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捡垃圾等。
4. 反思分享:孩子们回到课堂,分享他们所做的邻里友善行动,并讨论这些行动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5. 总结:引导孩子们总结邻里友善行动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实践。
第三篇教案:认识不同文化目标:通过认识不同的文化,让孩子们尊重和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照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引发孩子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2. 探索不同文化:孩子们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该地的文化特点,例如传统服装、食物、节日等。
3. 展示和分享:小组通过图片、制作物品等方式展示他们所了解的文化,并与全班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模板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模板大班幼儿社会领域活动方案模板一、活动主题:我和我的朋友们二、活动目标:通过社会领域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知社交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并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安全、宽敞的室内或者室外场地。
2.物品准备:儿歌CD、画纸、颜料、玩具、手偶等。
3.人员准备:幼儿园教师、家长志愿者。
四、活动内容:活动一:我的朋友是谁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朋友,并建立友谊意识。
1.教师为幼儿唱一首《朋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朋友之间的情感。
2.幼儿围成一个圈,教师出示一张朋友的图片,幼儿通过猜谜的方式猜出朋友的名字。
3.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朋友的名字,幼儿按照名字挑选出对应的绘画材料,绘制自己和朋友的画作。
4.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将画作送给自己的朋友,加强友谊。
活动二:朋友一起玩目标:培养幼儿与朋友合作、分享的意识。
1.教师出示一些大型玩具,例如积木、拼图等,让幼儿与朋友一起合作玩耍。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例如一起堆积高楼、拼出图案等,鼓励幼儿与朋友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与朋友交换玩具,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活动三:朋友一起做手偶剧目标: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1.教师准备一些手偶,鼓励幼儿与朋友一起排练手偶剧。
2.幼儿根据剧本角色分工,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合作完成剧本的排练和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表演中体现出友谊、合作和团队精神。
活动四:小小志愿者目标: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意识。
1.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带领幼儿到附近的老人院或者公园开展义务活动,例如给老人们送去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或者唱歌给老人们听。
2.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交流与老人们的亲和力,让幼儿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
3.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反思活动的过程,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活动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并感受朋友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活动主题:家庭和睦共融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爱护家庭的意识。
2. 强化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增进幼儿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
活动内容:活动一:我的家庭树活动目标:通过绘制家庭树,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并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和温暖感。
活动流程:1. 教师以绘制家庭树为引导,让幼儿绘制自己的家庭树。
2. 谈论幼儿绘制的家庭树,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二:亲情串珠活动目标:通过手工制作串珠手链,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感恩和珍惜之情。
活动流程:1. 提供彩色串珠和绳子,让幼儿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选择相应颜色的串珠。
2. 引导幼儿将串珠穿在绳子上,并用心地制作成手链。
3. 鼓励幼儿向家庭成员赠送手链,并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恩之情。
活动三:家庭故事汇演活动目标:通过自由表演家庭故事,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活动流程:1. 教师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庭故事,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角色和情节,增加趣味性。
3. 在班级内进行小型汇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并互相欣赏与分享。
活动四:社区参观活动活动目标:通过参观社区,让幼儿认识社会环境,增进对社区和社区工作者的理解。
活动流程:1. 教师带领幼儿走访社区内的医院、消防站、邮局等,介绍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意义。
2. 带领幼儿观察社区道路、交通设施等,并与社区居民进行简单交流。
3. 结合参观的经历,进行小组讨论和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期望。
活动五:社区义务宣传活动目标:通过社区义务宣传,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流程:1. 教师与幼儿一起设计海报、宣传单等宣传材料,提醒社区居民关注环境保护和社区安全等问题。
2.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同将宣传材料发放至社区居民手中,并提醒他们守法、文明出行。
3. 对参与宣传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培养其关心社区、乐于助人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
Design template for large class social activitie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
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
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规则建立的重要性,尝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增进伙伴间的交往质量,培养初步的团队意识。
二.激发幼儿良好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介绍扑克牌基本特征的PPT。
扑克牌1-2套(花色不减,只要数量1——5的牌面即可)。
2.秒表一块。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播放课件:帮助幼儿了解扑克的基本特征。
(花色图案和数量)
2、试一试
教师:我会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扑克牌,你拿到以后自己悄悄的、快快地看看,记在心里。
然后我们一起用它来玩一些游戏,好不好?
第一层次游戏:找一找,花色一样的朋友
幼儿每人一张扑克牌,牌面冲外放额头上,用眼睛寻找花色一样的朋友,找到后站一排。
讨论:你着急了吗?你紧张吗?你喊叫了吗?找到朋友的感觉怎么样?怎么找会更快?
第二层次游戏:找一找,数量一样的朋友
幼儿每人一张扑克牌放头顶,不能发出声音,用眼睛寻找一样数量的朋友,找到后站一排。
讨论:这一次你着急了吗?(你紧张吗?你喊叫了吗?)找到朋友的感觉怎么样?怎么找会更快?
怎样才能找的更快一些?(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述:寻找时需要大声说话吗?怎样让同伴很快的发现自己?)
和幼儿商量,是否愿意在交换扑克再玩一次。
3、赛一赛
快速反应练习:比大小
——幼儿拿着自己的一张扑克牌,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
去和朋友比大小,若牌面上的数字如果比别人大,就收走小的那张。
被收走牌的幼儿迅速找老师再要一张,然后继续去比较。
规则:两人同时数三个数,数到三时同时亮牌。
限时两分钟。
——教师:谁的牌最多?说说问什么?有人犯规怎么办?
脑力风暴:看谁算的快?
——幼儿每人拿着自己的一张扑克牌,在教师规定的时
间内,每次找一人和他的扑克数量相加,谁先说出答案谁就将对方的牌拿走。
被收走牌的幼儿迅速找老师再要一张,然后继续去找朋友做加法。
规则:两人同时数三个数,数到三时同时亮牌。
限时两分钟。
——教师:谁的牌最多?说说问什么?如果再玩一次你会
赢几张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激发幼儿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