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XXX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研究生姓名:学号:入学时间:2011—09-03专业:统计学研究方向:学制:3年制指导教师:一、个人培养目标:1.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能努力学习,具备较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3.能在政府统计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信息部门、各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高层次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工作(包括方案设计、调查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以及预测工作);能在科研机构从事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和社会经济问题实证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4.身心健康.二、本人研究方向:统计应用与经济计量分析三、专业实践:四、科研及学位论文:五、必读书目:1.(美)Mario F.Triola著:《初级统计学》(英文版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美)David R。
Anderson;Dennis J。
Sweeney;Thomas A。
Williams 著:《商务与经济统计》(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3.联合国等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4.亚当。
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5.凯恩斯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三联书店1957年版6.萨缪尔森著:《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7.彼得.德鲁克著:《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8。
(美)古扎拉蒂著:《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美)W•G•科克伦著:《抽样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10.彼得。
冯德利普著《经济统计学》德国联邦统计局1997年版11.胡孝绳著:《统计学》香港中文大学1976年版12.George E。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提供研究生在工程领域深造的机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一、入学条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相应学士学位 - 具备相关工程背景知识 - 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二、学习周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通常有不同的学习周期,一般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学习模式,学制为2-3年不等。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学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包括:- 专业课程:如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 - 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等 -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2. 实践环节除了课程学习,研究生还需要参与实践环节,包括: - 实习:在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 - 项目: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践能力3. 毕业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才能顺利毕业,包括: - 修满规定学分 -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 达到语言要求四、职业发展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种工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包括: - 工程设计师 - 工程项目经理 - 工程研究员五、总结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研究生可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本文档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感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
以上是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概况。
注: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培养方案以学校规定为准。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为加强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分类制订了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包含工商管理硕士)。
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鼓励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制订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仍按二级学科进行硕士生培养的学科,参照按一级学科制订的要求,尽量拓宽培养口径,修订现有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注意把握好定位,充分体现全日制与专业学位两个特点,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学分要求、考核方法、实践环节、培养计划、论文工作、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11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考核方法、培养计划、论文工作、答辩与学位授予等9个方面的内容放在总则中论述,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在遵循总则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对学科专业(领域)简介、专业培养目标、学分要求、研究方向、课程设置5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各学科专业在设置课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按宽口径培养人才设置课程。
学位课基本上按一级学科甚至按学科门类设置;根据各研究方向的培养要求相应设置方向必修课。
(2)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研究生根据导师确定的研究方向应掌握的课程,不一定要列入培养方案中,研究生应通过自学掌握这些知识。
(3)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有的课程可采取“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教学。
2006年9月,我校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国民航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该办法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求以及综合能力要求(包括英语六级能力与论文发表等)做了较大修改,该文件收录在附录1中。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色与创新
行业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
1.A 与行业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培 养方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国际化培养
1.B 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聘请海外专家
授课,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1.C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设置前沿、 实用的课程,以培养行业急需人才。
0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 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
培养方式与特色
02
培养方式
01
实行学分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完成规定的学分,包括课程 学分、实践学分和科研学分。
02
重视实践环节
为确保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方案中包括多个实 践环节,如企业实习、项目实践等。
03
强调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工 程管理人才。
业务要求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 科的一般原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独立完成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开题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并需 经过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审核与评估。
论文撰写与质量控制
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应严谨,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 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质量控制
论文撰写过程中需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需注明出处,不 得抄袭他人成果,同时需接受学术委员会的质量控制和审查 。
04 导师队伍与科研实践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时
学
分
修读
时间
备 注
学
位课 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必修课程
选
修
课
程
导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学科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院长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学号
扬州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姓 名: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月日
研究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入学时间
学历
本科毕业专业、时间
学位
宿舍地址
联系电话
导师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学位
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目标:(个人培养方向、学习目标、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初步设计等)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掌握养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植保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
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针对畜牧业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明显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尽可能与本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注1:本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研究方向来制订。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阶段课程列入“选修课程”,并在“备注”栏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学分。
2:本培养计划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完毕。一式四份(可复印),研究生本人、导师、学院和研究生处各存一份。
内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内科学(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研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抗病毒治疗等。
2.肾综合症出血热研究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病原学、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内科学(风湿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点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临床治疗。
2、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点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免疫病理学改变及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周期和质量。
内科学(呼吸系病)1.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2.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3. 胸膜疾病4.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理及早期干预治疗。
5.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抗炎治疗6 睡眠呼吸障碍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7. 肺栓塞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8.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9. 呼吸病病理10.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理及治疗11. 呼吸生理与机械通气(包括无创通气)12. 肺功能与呼吸系疾病诊治13. 肺部感染内科学(消化系病)1.肠胃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2.肝纤维化的研究3.胃肠道激素和门脉高压4. 胃肠动力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1.糖尿病(1)重点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诊断、治疗的探索。
(2)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2.甲状腺疾病的遗传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3.肥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
4. 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及基因治疗。
内科学(肾病)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
2.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
哈尔滨商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商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我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严谨、勤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因此,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勤奋努力,刻苦钻研。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实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培养年限我校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5年(5个学期)。
研究生应用2—2.5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其余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修满32—36学分,一般约20学时折算为1学分。
1.学位课共设6—7门。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0学时3学分,其中《自然辩证法》(理)或《〈资本论〉选读》(文)54学时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1学分;(2)第一外国语210学时5学分;(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各3—4门。
2.限定性选修课为4门。
(1)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必须完成的培养环节。
它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生的学术活动由指导教师负责。
应根据专业研究方向,结合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开展学术交流。
形式为:导师定期组织研究生,听取导师组成员的学术报告和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和科研课题汇报,并由导师布置研究生撰写英文文献的综述。
成绩为1学分。
(2)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的硕士生,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国语。
(3)学位课和限选课学分之和为22—24学分。
3.任意选修课约占硕士生所修学分的1/3。
(1)跨专业任选课不得超过4学分。
超出规定选修的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学位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研究生学位,是为了培养具备高深专门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而设立的。
攻读硕士学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并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所选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2. 具备深入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4.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5. 具备团队协作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二、培养课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涉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两个方面。
1.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主要学科领域的课程,旨在提供研究生所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科基础课程:培养研究生对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使其具备深入研究的基础。
(2)专业方向课程:培养研究生对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的了解,提高其在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
(3)实践课程: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实验、研究项目和实习等,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综合素质课程综合素质课程是指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课程。
综合素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伦理: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伦理意识,使其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2)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提高其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和传播能力。
(3)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提高其创新科研和创业实践的能力。
(4)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
三、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新疆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硕士生姓名:
学号:
入学日期:
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学习年限:3年
制订培养计划时间:2014 年9 月10 日
填表说明
1. 培养计划应按照《新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规定及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同时考虑研究生个人的实际情况,由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负责制订,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2.培养计划是对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及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于每级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并送交研究生院。
3.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可以修订培养计划,但需经主管校领导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
4.制定培养计划应注意:硕士学位研究生所修总学分最低为36学分,最高为4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由研究生处院统一安排,基础学位课不得少于3门(不少于9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得少于2门(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门(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得少于2门(不少于4学分)。
5.本培养计划表一式四份;研究生院、硕士生所在学院、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各一份。
一. 课程授课计划
备注: ①“授课方式”一栏,需填写: 1.讲授; 2.讲授讨论; 3.讲座讨论; 4.辅导自学。
②“考核方式”一栏,需填写: 1.考试; 2.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