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漆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常见电泳漆弊病与解决方法

常见电泳漆弊病与解决方法

常见的电泳涂装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一、颗粒(1)现象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颗粒。

(2)产生原因①CED槽液PH值偏高,碱性物质混入,造成槽液不稳定,树脂析出或凝聚。

②槽内有沉淀“死角”和裸露金属处。

③电泳后清洗液脏、含漆量过高,过滤不良。

④进入的被涂物面及吊具不洁,磷化后水洗不良。

⑤在烘干过程中落上颗粒状污物。

⑥涂装环境脏。

⑦补给涂料或树脂溶解不良,有颗粒。

(3)防治方法①将CED槽液的PH值控制在下限,严禁带入碱性物质,加强过滤,加速槽液的更新。

②消除易沉淀的“死角”和产生沉积涂膜的裸露金属件。

③加强过滤,推荐采用精度为25μm的过滤元件,养活泡沫。

④确保被涂面清洁,不应有磷化沉渣,防止二次污染。

⑤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

⑥保持涂装环境清洁,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

⑦确保新补涂料溶解良好,色浆细度在标准范围内。

幸福的家2009-04-06 15:15(1)现象在湿的电泳涂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洼、露底的称为缩孔,中间有颗粒的称为“鱼眼”。

产生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是电泳湿涂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使烘干初期的湿漆膜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涂膜缺陷。

(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前处理脱脂不良或清洗后又落上油污、尘埃。

②槽液中混入油污,漂浮在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③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④烘干室内不净,循环风内含油分。

⑤槽液的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的易产生缩孔。

⑥涂装环境脏、空气可能含有油雾、漆雾,含有机硅物质等污染被涂物或湿涂膜。

⑦补给涂料有缩孔或其中树脂溶解不良,中和不好。

幸福的家2009-04-06 15:16(1)现象电泳涂膜在烘干后产生针尖状的小凹坑或小孔,这种涂膜弊病称为针孔,它与缩孔(麻坑)的区别是孔径小、中心无异物、四周无漆膜堆积凸起。

电泳漆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

电泳漆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

电泳漆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一、漆膜粗糙1、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槽液颜基比过高。

(先取槽液测颜基比,同时排除其它因素,然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往电泳槽补加乳液,如效果改善可与供应厂家联系研究继续补加方案。

)②进入电泳槽的被涂工件及挂具不干净。

(可能污染环节:1、预脱脂、脱脂,温度过低或脱脂剂浓度过高,预脱脂、脱脂槽液污染严重,杂质含量过高。

2、磷化,磷化渣没有及时清理。

)③电泳槽由于过滤不良,使槽液机械杂质过多。

(连续更换过滤袋,清洗过滤罐。

如发现过滤罐中杂质过多时,需连续清洗)④槽液中助溶剂含量偏低。

(PH值过高时可适量补加冰醋酸)⑤超滤喷淋效果差,工件挂漆较多形成漆点。

(加强后续清洗)⑥电泳后清洗不充分或未经UF1、UF2、纯水2清洗。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2、防止办法①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颜基比在控制范围内。

②加强槽液及用具的管理,保持各工序、环节符合涂装要求。

③经常检查、更换过滤袋,加强过滤。

④按技术要求定期检测助溶剂含量,保持助溶剂含量在控制范围内。

⑤改善超滤喷淋效果,避免工件过多挂漆。

⑥加强电泳后清洗。

二、缩孔、陷穴1、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槽液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

(先取槽液测颜基比,同时排除其它因素,然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往电泳槽补加色浆,如效果改善可与供应厂家联系研究继续补加方案。

)②被涂工件前处理不良或清洗后磷化膜上面落上油污、尘埃等。

③槽液中混入油污、尘埃、油飘浮在槽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④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⑤外来油污污染电泳涂膜。

⑥烘干室内不干净、循环风内含油。

2、防止方法①调整槽液的颜基比,补加色浆提高颜料含量。

②加强被涂工件脱脂工序的管理,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③在槽液循环系统安装除油过滤装,同时检查油污染来源,以便彻底清除油法。

④加强后冲洗液水质的检测,定期清洗更换过滤袋,以确保后冲洗水过滤质量。

⑤保持涂装环境洁净,清除对涂装有害的物质,尤其是含有机硅物质源(如电缆、拉延油、防锈油、防焊渣粘结剂、密封胶等),及相关车间的设备及工艺介质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不能含有酯酮。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缩孔这类缺陷在湿的漆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直径通常为0.5-3.0mm漏底微孔、不漏底的火山口状的凹陷,称为陷穴、凹洼,露底者为缩孔,中间有颗粒但不刮手的称为“鱼眼”。

由于电泳漆湿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渍或与电泳涂料不相容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因而产生涂膜缺陷。

很多情况下这类缺陷还与被涂物的材质有关,如金属底材上存在微裂纹和微孔等。

原因1:外来油污污染电泳漆膜,油污附着在工件表面,使电泳漆成膜受到影响。

这种原因引起缩孔的几率较大。

解决方法:可检查输送机构、挂具,防止油滴污染漆膜。

从电泳设备制造安装开始就要避免上述物质污染,每一种新零件投入电泳前最好进行相关检验,防止受油、硅油、蜡、脂性碳化物、胶水等污染物对工件,电泳设备及电泳槽液的污染。

原因2:前处理除油不干净,造成润湿性不良,使电泳漆烘干后漆膜有缩孔。

解决方法:加强前处理清洗。

原因3:槽液有油污、异物混入,影响电泳漆膜外观。

解决方法:用吸油纸吸去油污,清除槽液内异物,同时避免异物混入,保持电泳槽液清洁原因4:加漆时有电泳漆没搅拌均匀,使槽液无完全熟化,引起漆膜不良。

解决方法:确保加入的电泳漆搅拌均匀,加强槽液循环,使槽液完全熟化原因5:电泳后水洗中含油分或烘干室内不洁净,循环风含油分,使油分附著在漆膜上面烘干后有缩孔。

解决方法:水洗经常更换,烤箱经常清理.烤箱链轨用油可选用耐高温,不会高温挥发为最佳2.针孔工件上有露底针状小孔,称为针孔,它与缩孔的区别是孔径小,中心无异物,且四周无漆膜堆积凹起。

由漆膜再溶解而引起的针孔,称为再溶解针孔;由电泳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湿膜脱泡不良而产生的针孔,称为气体针孔;(1)湿膜针孔:工件未进行烘烤,在空气中凉干,可看到的针孔原因1: 电泳电压过高,电流冲击反应过剧,产生气泡过多,或升压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适当降低电压,加长软启动时间原因2:溶剂含量偏低。

解决方法:添加溶剂,每次添加不能超过1%原因3:槽液温度过低。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颗粒(1)现象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颗粒。

(2)产生原因①CED槽液PH值偏高,碱性物质混入,造成槽液不稳定,树脂析出或凝聚。

②槽内有沉淀“死角”和裸露金属处。

③电泳后清洗液脏、含漆量过高,过滤不良。

④进入的被涂物面及吊具不洁,磷化后水洗不良。

⑤在烘干过程中落上颗粒状污物。

⑥涂装环境脏。

⑦补给涂料或树脂溶解不良,有颗粒。

(3)防治方法①将CED槽液的PH值控制在下限,严禁带入碱性物质,加强过滤,加速槽液的更新。

②消除易沉淀的“死角”和产生沉积涂膜的裸露金属件。

③加强过滤,推荐采用精度为25μm的过滤元件,养活泡沫。

④确保被涂面清洁,不应有磷化沉渣,防止二次污染。

⑤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

⑥保持涂装环境清洁,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

⑦确保新补涂料溶解良好,色浆细度在标准范围内。

二、缩孔(陷穴)(1)现象在湿的电泳涂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洼、露底的称为缩孔,中间有颗粒的称为“鱼眼”。

产生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是电泳湿涂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使烘干初期的湿漆膜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涂膜缺陷。

(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前处理脱脂不良或清洗后又落上油污、尘埃。

②槽液中混入油污,漂浮在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③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④烘干室内不净,循环风内含油分。

⑤槽液的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的易产生缩孔。

⑥涂装环境脏、空气可能含有油雾、漆雾,含有机硅物质等污染被涂物或湿涂膜。

⑦补给涂料有缩孔或其中树脂溶解不良,中和不好。

(3)防治方法①加强被涂物的脱脂工序,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②在槽液循环系统设除油过滤袋,同时查清油污源,严禁油污带入槽中。

③提高后清洗水质,加强过滤。

④保持烘干室和循环热风的清洁。

⑤调整槽液的颜基比,适当加色浆提高颜料含量。

阴极电泳漆膜的若干弊病及其防治

阴极电泳漆膜的若干弊病及其防治

阴极电泳漆膜的若干弊病及其防治1、颗粒(疙瘩)在烘干后的电泳漆膜表面,存在有手感粗糙的(或肉眼可见的)较硬的粒子,称为颗粒。

产生原因:(1)槽液过滤不良,电泳槽液有沉淀物、凝聚物或其它异物。

(2)电泳后冲洗液脏或冲洗水中含漆浓度过高。

(3)烘干炉脏。

(4)磷化后的水洗不净,进入电泳槽的被涂物不洁。

(5)涂装环境脏,磷化后和电泳后湿膜,晾干时受污染。

(6)后道冲洗水的碱性过高,使得冲洗不掉的漆液在水中溶解性差。

(7)槽液表面漆液流动不良,槽液表面的气泡过多。

(8)前处理未将金属表面的氧化颗粒清除。

(9)漆膜低于一定厚度。

(10)漆槽中杂质离子浓度高,或有碱性杂质带入槽中,使得电泳树脂从水中析出。

防治方法:(1)尽可能避免尘埃带入漆槽,加强电泳槽液的过滤。

所有循环的漆液应全部经过过滤装置,漆槽设计时,尽可能避免有“死角”,以免颜填料沉淀。

(2)勤更换后道清洗液,清洗液最好有过滤,同时做个溢流口,减少清洗液表面的泡沫。

(3)定期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检查平衡系统和漏气情况。

(4)加强磷化后的冲洗,要洗净浮在工件表面上的磷化残渣。

检查去离子水循环洗槽的过滤器是否堵塞,防止被涂物表面的二次污染。

(5)涂装环境应保持清洁,磷化至电泳槽之间和电泳后沥干(进入烘干室前),应设间壁检查并消除周围空气的尘埃源。

(6)后道清洗水的PH控制在中性。

(7)增加槽液表面流速。

(8)用打磨的方法清除工件表面的氧化颗粒。

(9)漆膜厚度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10)避免将碱性杂质和其它杂质离子带入电泳槽。

经常排放超滤液,去除槽中杂质离子。

2、陷穴(缩孔)由外界造成被涂物表面、磷化膜或电泳湿膜上附有尘埃、油分等,或在漆膜中混有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异物,它们成为陷穴中心,并造成烘干初期的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坑,露底的称为缩孔。

产生原因:(1)槽液中混入异物(油分、灰分),油漂浮在电泳槽液表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防治措施:改进工件的入槽条件,入槽后停留一段时间再通电电泳,使附着在工件上的气体尽量排除;检查循环系统和阴极掩蔽情况,对不合要求的地方进行调整;加大循环量,使槽内流速均匀,防止气泡在槽内滞留;适当调整电泳电压及槽液参数,使之符合工艺要求。
(12)氧化膜破裂。透过电泳漆膜,可以看到型材表面有无规则的裂纹。
(4)雾斑。与正常部位相比,局部出现无光亮斑点,侧光观察更为明显。容易出现在型材的大面和水平面上。
产生原因:酸雾、碱雾或有机溶剂气雾飞入电泳涂装工序的气氛中,附着在烘烤前的漆膜表面引起局部凝固、交联反应而产生的;漆液的中和度偏离控制范围;热水洗槽的温度、pH 值控制不好;电泳后水洗槽的pH 值太低。
(16)水平表面粗糙。亦称L效果差。被涂物电泳后水平表面粗糙,无光泽而垂直表面正常。
产生原因:槽液固体分低,有细小的凝聚物、不溶颗粒;槽液溶剂含量过低;槽液电导率太高,杂质离子含量太高;pH值太低,溶解性差;槽衬里破损,腐蚀。
防治措施:提高槽液固体分,加强过滤;适当补加电泳漆配套溶剂;加强槽液精制或排掉部分RO透过液,补加去离子水;倒槽检修槽衬里。
(2)麻点。亦称颗粒状异物,灰尘附着等。尘埃等附着在漆膜表面或漆膜下形成有手感的凹凸物。
产生原因:电泳槽前的水洗水太脏;电泳槽液中存在较粗大的机械杂质;车间空气中含有尘埃等漂浮物飘落到放在沥干区的工件上;烘烤炉内存在尘灰等杂物。
防治措施:更换电泳前水洗水;检查电泳槽过滤装置并过滤电泳槽液;搞好车间环境卫生,控制沥干区风向,防止灰尘飘浮;清理烘烤炉内卫生,清洁或更换热风循环过滤网。
(6)涂料滴痕。亦称漆斑或漆流痕。漆膜表面有略为凸起的漆斑或朝下的漆流痕迹,有手感。
产生原因:电泳出槽后停留时间过长;涂料的浓度不适当;电泳后水洗不足;RO2水洗槽固体分过高;未滴干的导电梁从正在沥干的料挂上方跨过。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电泳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缩孔这类缺陷在湿的漆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直径通常为0.5-3.0mm漏底微孔、不漏底的火山口状的凹陷,称为陷穴、凹洼,露底者为缩孔,中间有颗粒但不刮手的称为“鱼眼”。

由于电泳漆湿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渍或与电泳涂料不相容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因而产生涂膜缺陷。

很多情况下这类缺陷还与被涂物的材质有关,如金属底材上存在微裂纹和微孔等。

原因1:外来油污污染电泳漆膜,油污附着在工件表面,使电泳漆成膜受到影响。

这种原因引起缩孔的几率较大。

解决方法:可检查输送机构、挂具,防止油滴污染漆膜。

从电泳设备制造安装开始就要避免上述物质污染,每一种新零件投入电泳前最好进行相关检验,防止受油、硅油、蜡、脂性碳化物、胶水等污染物对工件,电泳设备及电泳槽液的污染。

原因2:前处理除油不干净,造成润湿性不良,使电泳漆烘干后漆膜有缩孔。

解决方法:加强前处理清洗。

原因3:槽液有油污、异物混入,影响电泳漆膜外观。

解决方法:用吸油纸吸去油污,清除槽液内异物,同时避免异物混入,保持电泳槽液清洁原因4:加漆时有电泳漆没搅拌均匀,使槽液无完全熟化,引起漆膜不良。

解决方法:确保加入的电泳漆搅拌均匀,加强槽液循环,使槽液完全熟化原因5:电泳后水洗中含油分或烘干室内不洁净,循环风含油分,使油分附著在漆膜上面烘干后有缩孔。

解决方法:水洗经常更换,烤箱经常清理.烤箱链轨用油可选用耐高温,不会高温挥发为最佳2.针孔工件上有露底针状小孔,称为针孔,它与缩孔的区别是孔径小,中心无异物,且四周无漆膜堆积凹起。

由漆膜再溶解而引起的针孔,称为再溶解针孔;由电泳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湿膜脱泡不良而产生的针孔,称为气体针孔;(1)湿膜针孔:工件未进行烘烤,在空气中凉干,可看到的针孔原因1: 电泳电压过高,电流冲击反应过剧,产生气泡过多,或升压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适当降低电压,加长软启动时间原因2:溶剂含量偏低。

解决方法:添加溶剂,每次添加不能超过1%原因3:槽液温度过低。

阴极电泳14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阴极电泳14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阴极电泳14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颗粒(1)现象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颗粒。

(2)产生原因①CED槽液PH值偏高,碱性物质混入,造成槽液不稳定,树脂析出或凝聚。

②槽内有沉淀“死角”和裸露金属处。

③电泳后清洗液脏、含漆量过高,过滤不良。

④进入的被涂物面及吊具不洁,磷化后水洗不良。

⑤在烘干过程中落上颗粒状污物。

⑥涂装环境脏。

⑦补给涂料或树脂溶解不良,有颗粒。

(3)防治方法①将CED槽液的PH值控制在下限,严禁带入碱性物质,加强过滤,加速槽液的更新。

②消除易沉淀的“死角”和产生沉积涂膜的裸露金属件。

③加强过滤,推荐采用精度为25μm的过滤元件,养活泡沫。

④确保被涂面清洁,不应有磷化沉渣,防止二次污染。

⑤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

⑥保持涂装环境清洁,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

⑦确保新补涂料溶解良好,色浆细度在标准范围内。

二、缩孔(陷穴)(1)现象在湿的电泳涂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洼、露底的称为缩孔,中间有颗粒的称为“鱼眼”。

产生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是电泳湿涂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使烘干初期的湿漆膜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涂膜缺陷。

(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前处理脱脂不良或清洗后又落上油污、尘埃。

②槽液中混入油污,漂浮在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③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④烘干室内不净,循环风内含油分。

⑤槽液的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的易产生缩孔。

⑥涂装环境脏、空气可能含有油雾、漆雾,含有机硅物质等污染被涂物或湿涂膜。

⑦补给涂料有缩孔或其中树脂溶解不良,中和不好。

(3)防治方法①加强被涂物的脱脂工序,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②在槽液循环系统设除油过滤袋,同时查清油污源,严禁油污带入槽中。

③提高后清洗水质,加强过滤。

④保持烘干室和循环热风的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漆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
一、漆膜粗糙
1、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槽液颜基比过高。

(先取槽液测颜基比,同时排除其它因素,然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往电泳槽补加乳液,如效果改善可与供应厂家联系研究继续补加方案。


②进入电泳槽的被涂工件及挂具不干净。

(可能污染环节:1、预脱脂、脱脂,温度过低或脱脂剂浓度过高,预脱脂、脱脂槽液污染严重,杂质含量过高。

2、磷化,磷化渣没有及时清理。


③电泳槽由于过滤不良,使槽液机械杂质过多。

(连续更换过滤袋,清洗过滤罐。

如发现过滤罐中杂质过多时,需连续清洗)
④槽液中助溶剂含量偏低。

(PH值过高时可适量补加冰醋酸)
⑤超滤喷淋效果差,工件挂漆较多形成漆点。

(加强后续清洗)
⑥电泳后清洗不充分或未经UF1、UF2、纯水2清洗。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防止办法
①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颜基比在控制范围内。

②加强槽液及用具的管理,保持各工序、环节符合涂装要求。

③经常检查、更换过滤袋,加强过滤。

④按技术要求定期检测助溶剂含量,保持助溶剂含量在控制范围内。

⑤改善超滤喷淋效果,避免工件过多挂漆。

⑥加强电泳后清洗。

二、缩孔、陷穴
1、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槽液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

(先取槽液测颜基比,同时排除其它因素,然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往电泳槽补加色浆,如效果改善可与供应厂家联系研究继续补加方案。


②被涂工件前处理不良或清洗后磷化膜上面落上油污、尘埃等。

③槽液中混入油污、尘埃、油飘浮在槽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④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⑤外来油污污染电泳涂膜。

⑥烘干室内不干净、循环风内含油。

2、防止方法
①调整槽液的颜基比,补加色浆提高颜料含量。

②加强被涂工件脱脂工序的管理,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③在槽液循环系统安装除油过滤装,同时检查油污染来源,以便彻底清除油法。

④加强后冲洗液水质的检测,定期清洗更换过滤袋,以确保后冲洗水过滤质量。

⑤保持涂装环境洁净,清除对涂装有害的物质,尤其是含有机硅物质源(如电缆、拉延油、防锈油、防焊渣粘结剂、密封胶等),及相关车间的设备及工艺介质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不能含有酯酮。

⑥按工艺规定,定期清扫烘干室,保持烘干室和循环热风的清洁。

三、针孔
1、产生的原因
①槽液中杂质离子含量过高,施工电压偏高,电解反应加剧,被涂工件表面产生气体等。

②槽液温度偏低,或搅拌不充分,助溶剂含量偏低。

③电泳涂装后被涂工件出槽清洗不及时,湿涂膜产生再溶解现象。

④工件带电入槽、槽液液面流速低、有气泡堆积,泡沫随着被涂工件表面上形成针孔。

2、防止方法
①加强控制槽液中的杂质离子的浓度,定期检测槽液各种离子浓度,降低杂质离子含量,根据槽液的工艺参数调整涂装电压。

②控制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范围,加强槽液搅拌。

③被涂工件离开槽液应立即用UF液或纯水进行冲洗。

时间最好不超过1min。

④为消除带电入槽易产生针孔,一定要控制好槽液表面流速介于0.2~0.25m/s,以防止泡沫堆积,控制好运输链速度不应低于工艺要求。

四、花斑
1、产生原因
①工件表面处理不好,磷化膜不均匀。

②磷化后的水质不好,水洗不充分。

③前处理后被涂工件二次污染。

2、防治方法
①查找原因,提高表面预处理质量。

②加强磷化后冲洗设备的检查,确保喷嘴压力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③保持涂装环境清洁,以防止前处理后的工件二次污染。

五、涂膜过薄
1、产生原因
①槽液固体分偏低。

②槽液助溶剂含量偏低。

③槽液温度低于工艺规定的范围。

④槽液的PH值太低。

⑤槽液更新时间过长,槽液电导率偏低。

⑥泳涂电压偏低,泳涂时间不足。

2、防治方法
①按照工艺要求,保证固体分在工艺规定范围内,补加原漆提高固体分。

②定期检测槽液溶剂含量,尤其是在夏季,适当补加助溶剂,使溶剂含量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③定期检修热交换装置,温控系统,以确保槽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④排放阳极液,调整PH值,使槽液的PH值在工艺规定值范围内。

⑤加速槽液更新,减少UF液的损失。

⑥适当提高泳涂电压,延长泳涂时间。

六、涂膜过厚
1、产生原因
①槽液固体分偏高。

②槽液助溶剂含量偏高。

③槽液的温度偏高。

④槽液的电导率高。

⑤工件泳涂时间过长。

(由于停电造成等)。

⑥泳涂电压偏高。

2、防治方法
①为了提高涂膜质量,降低成本,严格控制固体分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②定期检测助溶剂含量,确保助溶剂含量在控制范围内。

③严格控制槽液温度,定期检修制冷设备,以确保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值内。

④减少冰醋酸的加入频率及加入量,排放阳极液,降低电导率。

⑤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尽可能避免停线。

⑥控制电压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七、水痕
1、产生原因
①电泳后冲洗后,被涂工件有积液存在。

②纯水冲洗不彻底。

③烘干前,被涂工件有水洗液积存。

④预烘干时间较短或没有与烘干设备。

2、防治方法
①为解决工件后冲洗积水,采用开工艺孔和吹积水方法较好。

②加强纯水冲洗,以避免烘干后流痕严重。

③烘干前采用压缩空气吹掉水滴。

④在工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预烘时间、温度,以确保工件进烘干室有充分预烘过程。

八、工件内表面涂覆过薄
1、产生原因
①泳透力低。

②槽液的固体分偏低。

③槽液中的杂质离子含量过多,助溶剂含量偏高。

④电泳涂装电压偏低。

2、防治方法
①提高电导率,严格控制电泳漆和槽液的泳透力,以确保工件内表面的泳涂漆膜厚度。

②按工艺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加涂料,以确保固体分在工艺规定的范围。

③采用超滤设备,除去槽液中的杂质离子,减少助溶剂的加入量。

④在槽液工艺参数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泳涂电压。

西北永新陕汽通力电泳线项目部
2010年5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