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城用地规模扩大 城人口在总人口的比 重不断上升
2、衡量城化水平的标志: 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为什么会城化
推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村的因素 理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的因素
4、城化的意义
①、带动_区__域__经__济_________开展;
②、带来_聚___落__形__态_____
的变化;
③、带来_生__产__方__式_____生_ 活、方__式____价___值__观__念、
第三节 城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化的含义。 2、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城化的进
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
他人合作、探究学习。 2、运用地理图表等资料分析、归
纳、总结,比较不同国家城化的过程及
自学指导
1、什么是城化〔概念、标志、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
2、城化的意义
城市化特点

起步早
达 国
城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化现象

起步晚,开展快


城化水平低
国 家
城开展不合理
探究活动:看图2.24 城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城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合理的城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 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方 向转变。〔有利方面〕
3、城化进程表 〔结合图2.19和案例4〕
城市 化阶

水平
初期 低于30% 阶段 水平低
发展 速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
[探究 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 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在归纳中理清] 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 量下降 污染、辐射污染
2.阶段和特点
阶段
水平
城市化特点 发展速度
初期阶段 较低
__较__慢___
中期阶段 较高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高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_停__滞_
3.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 后期 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初期或中期 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_减__少__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1.表现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出现城市“__热__岛__”现象 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探究 1] 与 1985 年相比,2000 年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城市发展发生的显著变化是什么?
提示:1985 年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只有十几个大小城市, 到 2000 年,城市数量明显增加,特大城市数量由 1985 年的 2 个增加到 5 个。中小城市数量增加更多。
[探究 2] 镇江、无锡、杭州自 1985 年到 2000 年城市发 生了什么变化?
化空气等作用。但屋顶绿化不能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4.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②城市化的标志是乡村人口占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③城市化的拉力是就业机会少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① 曲线,表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出现逆城市化
(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会经济
最新课的件发展水平。
34
读右图,分析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 什么差异?
美国、英国开始早; 印度、巴西开始晚。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不明显
合作探究 1、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3、不同阶段分别出现什最么新课件现象?
18
城市化各阶段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 水平 发展 地域扩 常见问题
阶段
速度 展趋势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低 缓慢
(20—30%)
较高 迅速
讨论
从你自身感受出发,你认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会 造成怎样的影响?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 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最新课件
37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最新课件
38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项目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来源
3. 城市化速度
最新课件
2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发 起步 起步早
工业革命开始早
达 水平 国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乡村 人口转 为城市人口
家 速度发展趋缓,甚至停滞 人口增长趋缓,城市中心区衰落

《中国的城市化》PPT课件

《中国的城市化》PPT课件

第一类是以综合职能为特征的中心城市
➢ (1)区域中心城市:指一个较大区域范 围内具有综合职能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 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计划单列市之外,还包括省会城市和自治 区的首府,共36个。其数量虽少,因绝 大多数都是经济实力雄厚、区域辐射力 强的大城市。
(5)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 城市群正在形成。
▪ 中国目前多中心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 海地区,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大体有以下6个: 辽中南城市密集区、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山东 半岛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闽 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地域范围最大、经济实 力最强、包含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以大城市 为中心的城市群,目前多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 地区,且绝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如:武汉、长 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 尔滨、长春等。
❖ 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制度,突 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解放和发展了农 村和农业的生产力。并且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 入,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工农产品价 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业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以及小城镇的大量 涌现和迅速崛起,极大地改善了计划经济时期城 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渐近性, 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出许多与国外发 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和问题。从总体 上说,了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理解中国工业 化和城市化独特性的关键。
❖具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 (1)城乡分离的制度性障碍逐步减少,但依然 存在。

《城市化》人教版PPT精品课件

《城市化》人教版PPT精品课件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AA..国家模中式部1 崛起的需B.要模式B.2 地理区位相同 CC..当模地式基3础设施完善D.模D式.寻4 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广州亚运会以一滴水引发的开幕式,“我们就是以水为主题,从 一滴水开始到漫天大水,然后结合远航的大船展现广州作为海上 丝绸之路重要城市的特点。”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图37—4), 回答8~9题。
8.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连线
9是正AC.ABCD确......全矿下京沪珠辽的国产列津宁 江 中(是最资与唐杭 三 南C大源珠工工 角 重()的丰江业业 洲 工C侨富三基基 轻 业乡角)地地工基之洲—业地—一地——基—区甲乙—地城三甲三—BD市角三角—..国临群洲角乙洲际江发洲三国面育角内海不洲经的相济地关背理的景位因置素

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问题ppt课件

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问题ppt课件
8
考点1 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 如下图归纳:
9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 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10
2.意义
项目
意义
人口 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
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逐渐转移
(3)对水圈的影响: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 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城市建设 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3)再城市化: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的 状况,实施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 术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 员和国内外移民到此居住,一大批中心城市在经历了前一时期 的低潮后,趋于复兴。
31
4.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虚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 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 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 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 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 生。 (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 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 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26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 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加速阶段
发展中国家中经

第二讲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第二讲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3)工业集中地域又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生产配套性
服务的增加,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4)进入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
二产业,工业化作用相对减弱,第三产业作用日益增强。但较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仍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第三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乡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前者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后者则是 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前者又可以称之为外延式城市化,后者 又可以称之为内涵式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目前世界通用的都是单一指标,主要有城
市化水平指标和城市化速度指标。 (一)城市化水平指标
复合指标: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
古代城市阶段,奴隶社会,原始社会解体到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城市规模小,数量少,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中心;
中世纪城市阶段,封建社会,476—1640年,统治功能强,经济
功能弱;
近代阶段:资本主义社会,1640—1917年,工业革命推动城市迅
速发展,规模,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
现代阶段:1917年— ,居住和经济中心,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
(4)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城市是国家行政管理网络的联结点和中心。政治经济和文
化中心;辐射和带动作用;控制力。
“城市从一开始就是控制的中心,而不是什么贸易或者制
造业的中心。”——Lewis Mumford
(5)社会组织的复杂性
组织的多元:管理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由于专业
分工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组织等。 组织的科层化:复杂化带来了科层化程度高:层级节制、专 业分工、规则严密、非人格化的管理等等。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基础导学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1)城市 ①含义:城市是1 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2 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3 经济 、文化中心。 ②特点:人口和4 产业活动 密集、生产效率和5 经济效益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 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 题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生的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 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 象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发展中国家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 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 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含义、标志、衡量标准、发展动力
城市化: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规模增加及扩大; •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衡量城市化水 平的指标: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投资大。
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政府机关 用地
休憩及绿 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城 市 土 集聚效应 地 利 用
“用地”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行政 中心区 文化区
混合 功能区
郊区
城 市 功 能 分 区
“区”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功能区的一般特点:
❖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
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政府机关 用地
休憩及绿 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城市中常见 的功能区
城 市 土 集聚效应 地 利 用
“用地”
习俗等方面。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4
2020/12/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城市形态的类型
团块状
成都
组团状
重庆
条带状
兰州
1、城市形态的类型
城市 形态
代表城市
分布地区
影响因素
团块状 成都、合肥、 (集中式) 华盛顿
平原地区
地形
条带状
兰州、洛阳、 有河流、河谷或 水系、延安地形、
西宁、宜昌
铁路地区
—交—放通射线状
•条带状 ——主要沿河流或交通线分布
•组团状 ——主要分布在河流交汇处或
丘陵地区
2、各种城市形态的特点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 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 功能分区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 特点
①住宅区 •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有中高级和低级之分(背向发展)。
②商业区 •成点状或带状分布; •遵循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 •部分城市能形成中心商务区;
三、城市地域结构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 措施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布局、结构、风格)、 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我国划分为: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大城市(50万~100万);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小城市(20万以下)。
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提供职能级 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 越大。
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地理位置、资源、 交通、人口等。
•城市的等级与空间分布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的百分比
发展动力: 社会经济
(生产力) 的发展
1、区域差异
(二)世界城 市化的进程
2、阶段差异
•发达国家: 起步早,发展水平高,
现发展速度慢;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水平低, 现发展速度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3、进程差异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行政 中心区 文化区
混合 功能区
郊区
城 市 功 能 分 区
“区”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①住宅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①住宅区: ❖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它约占城市用地的40%~60%。 ❖ 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差异:
(集中式)
组团状
(分散式)
重庆
河流交汇处、丘 水系、地形、
陵山区
交通线
2、各种城市城市形态的特点
条带式 团块式 组团式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布局一般紧凑,只有单一的中心,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 作与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 •随着城市地域向外扩展,往往使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围城 市,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形态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和 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城市的等级及服 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含义
世界城市化的进 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房屋 面积 质量 设施 环境
分布位置
中高级 住宅区 大
好 两全者呈背好向 城市外缘
低级住 宅区


差发展差
内城和 工业区附近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②商业区: ❖ 商业区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城市中
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 遵循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的原则。 ❖ 中心商务区(CBD)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 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 市发展
(一)城市形态
1、城市形态的类型
•团块状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③工业区 •沿交通线集聚,向城市外缘移动。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 成变化的影响因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影响地租)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城市的等级及服务功能 的差异
1、城市的不同等级
2、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 分布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 分布: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 特点: ①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流车流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 功能: 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③工业区: ❖ 特点: 集聚性 ❖ 发展趋势: ①向交通干线集聚; ②向城市外缘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