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二、探索归纳:1.探索: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100 ⑵6449 ⑶9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有1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

第六章实数单元(章)教学计划1、地位与作用:本章<实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十章内容。
学习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之后,为学习实数打下基础;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
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
因此,本章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进一步认识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习不仅是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让学生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养成用多角度思维的思考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解决问题,能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类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探索的同时较好的获得新知;经历在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概念的过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重点与难点:重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实数的认识。
难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联系与区别;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4、教法与学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类比较法,统一归纳法,自学讨论法,小组互动法等教学方法.5、活动步骤:一、创设导入;二、探索归纳;三、应用;四、练习;五、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6、时间安排:6.1平方根 3课时6.2立方根 1课时6.3实数 2课时复习与小结 2课时6.1.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平方根、立方根(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本概念。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的非负数解,立方根则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给定数的解。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计算中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即√(2^2)=2。
2.探索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将平方根、立方根与图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4.数据观念与推理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5.数学交流与反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实数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及其应用。整体来看,学生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从直观和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这两个概念的实际意义。例如,可以多举一些与面积、体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应用。
-立方根的求法:学会计算简单实数的立方根。
举例:讲解平方根时,强调正数平方根的互为相反数性质,如√9=3和√9=-3,但通常情况下我们默认平方根为正数。在立方根方面,举例计算∛8,得出∛8=2,强调立方根的结果唯一性。
2.教学难点
-平方根的理解:学生容易混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难以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图形来帮助大家理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

第六章实数单元(章)教课计划1、地位与作用:本章<实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内容。
学习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后,为学习实数打下基础;因为实质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
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美。
所以,本章是此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术经过实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观点,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观点,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进一步认识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包含着数形联合的思想,经过学习不单是完美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让学生领悟到数形联合的思想,培育了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养成用多角度思想的思虑习惯过程与方法经过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培育学生逆向思想能力;能对详细情形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说和推测、解决问题,能由实质问题抽象成数学识题,让学生议论、类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研究的同时较好的获取新知;经历在详细例子中抽象出观点的过程,培育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主动研究,合作沟通,感觉研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领会数学的合理性和谨慎性,使学生养成踊跃思虑,独立思虑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要点与难点:要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观点和运算;实数的认识。
难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联系与差别;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别。
4、教法与学法:教师启迪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分类比较法,一致概括法,自学议论法,小组互动法等教学方法.5、活动步骤:一、创建导入;二、研究概括;三、应用;四、练习;五、讲堂总结;六、部署作业;6、时间安排:6.1平方根3课时6.2立方根1课时6.3实数2课时复习与小结2课时6.1.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经过实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观点,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过程与方法:经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观点,经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实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讲解、示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
2.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实数对应到数轴上的正确位置。
3.教授实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为主题,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实数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既包括有理数,也包括无理数,是对前面学习的数的扩充。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实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实数的定义、分类、运算方法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以生活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实数的理解。同时,注重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中发现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数学日记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实数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此外,还结合课后作业和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教案)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求解:学生可能不熟悉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特别是对于复杂实数。
-突破方法:通过图形和数轴的辅助,直观展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并提供多样的练习题。
-实数与数轴的应用:将实数与数轴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操作。
2.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在学习实数的性质与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数形结合思想:通。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时,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实数的概念与分类: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2.实数的性质:探讨实数的性质,如符号、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等。
3.实数的运算: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的法则和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无理数的理解,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数轴上的表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实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折叠纸片来估算无理数√2的值。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对于无理数的讲解,我应该准备更多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最新人教版七年级 第六章《实数》整章教案(绝对精品)

6.1平方根(第1课时)邓伶亚赤壁市实验中学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第一节第一课时的知识,主要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求法,以及用夹逼法估计2的大致范围.2.内容解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教科书先介绍算术平方根,让学生看到算术平方根与实际的联系,在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再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之前学的平方运算存在互逆关系,也是下节课学习平方根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2是历史上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引发了数学危机,也促使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无理数。
教科书采用夹逼的方法,利用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进而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并指出53,等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为后面学习无理数概念打下基础.第三,会用根号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为以后学习二次根式做出了铺垫,提供知识积累.对本节课教学有利因素是:七年级学生会做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了,但还是会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比如知道正方形面积求边长这一类的问题)没办法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内心渴望新的计算方法出现,本节课的学习将实现他们内心的期盼.本节课教学不利因素是:第一、乘方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开方运算是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
因为涉及到三个量的关系,与学过的互逆运算(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相比关系更为复杂,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第二、对一个正数,开平方运算可以得到一正一负两个平方根,正的那个叫算术平方根.而教科书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把算术平方根的学习放在平方根前面.对算术平方根是非负的理解,学生会有些困难.第三,对于可以表示成有理数的平方的数,由于它们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有理数,所以学生容易把握这些算术平方根的大小.但是对于像2这样不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的数,它的算术平方根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生成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符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2)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归纳出算术平方根的性质.(3)通过探究2的大小,了解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目标解析目标(1)解析: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探索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过程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过程;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目标(2)解析: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在师生问答互动的过程中,辨析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目标(3)解析:通过探究2的大小,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二、探索归纳:1.探索: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100 ⑵6449 ⑶9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有1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即:只有非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如果a x =有意义,那么0,0≥≥x a 。
注:0≥a 且0≥a 这一点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4 (2)8149 (3)2)11(- (4)26 分析:此题本质还是求几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1)24= (2)978149= (3)1111)11(22==- (4)662= 例3、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23 ⑵34 ⑶2)10(- ⑷6101 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进行如下总结:1、由332=,662=,可得)0(2≥=a a a2、由11)11(2=-,10)10(2=-,可得)0(2≤-=a a a教师需强调0=a 时对两种情况都成立。
四、随堂练习:1、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
2、求下列各式的值:1, 259, 25, 2)7(- 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0025.0, 121, 24, 2)21(-,1691 4、已知,011=-++b a 求b a 2+的值。
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6.1.3平方根(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了解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弄懂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一、情境导入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讨论: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注意()932=-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2542=x ,则x 等于多少呢? 二、探索归纳: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2、观察:课本P45的图6.1-2.图6.1-2中的两个图描述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过程,揭示了开平方运算的本质.并根据这个关系说出1,4,9的平方根.例4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100 (2) 169 (3) 0.25 3、按照平方根的概念,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一个是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符号: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可用a 表示;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例5 求下列各式的值。
(1)144, (2)-81.0, (3)196121± (4)256,()256 归纳: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联系在于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四、小结: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2、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3、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数a 的平方怎样表示?6.2 立方根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求法。
一、情景引入:要制作一种容积为327m 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二、探索归纳:1.探索: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 ,则273=x ,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 2733=,所以 3=x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m 3。
2.归纳: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① 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如果a x =3,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
记作3a x =,3a 读作三次根号a 。
其中a 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3a 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② 开立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3、探索立方根的特点: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1)因为823= ,所以8的立方根是( );(2)因为( 125.0)3=,所以125.0的立方根是( ) ;(3)因为( 0)3=,所以0的立方根是( );(4)因为( 8)3-=,所以8- 的立方根是( );(5)因为( 278)3-=,所以278-的立方根是( )。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负数和零三方面去归纳总结立方根的特点。
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4.探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的关系: 填空:因为=-38___,=-38___,所以38-___38-;因为=-327___,=-327___,所以327-___327-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归纳出:一般地,33a a -=-。
注:这个关系对于正数、负数、零都成立。
求负数的立方根时,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然后再确它的相反数。
三、应用: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1)364 (2)3125- (3)36427-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解。
解:(1)4643= (2)51253-=- (3)4364273-=- 例2、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008.03=x (2)8333=-x (3)8)1(3-=-x 分析:此题的本质还是求立方根。
解:(1)∵008.03=x ∴3008.0=x ∴2.0=x(2)∵8333=-x ∴8273=x ∴23=x (3)∵8)1(3-=-x ∴21=-x ∴3=x 例3、用计算器计算3310,3610,3910,3310-,3610-的值,你发现了什么?并总结出来。
利用你前面发现的规律填空:已知62163=,则=3000216.0____,=3216000____。
分析:在用计算器求立方根时按键顺序是:3、被开立方的数字、=, 这样即可显示出计算结果 解:101033=,2361010=,3391010=,1331010--=,2361010--=由此发现: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00倍时,它的立方根扩大或缩小10倍。
=3000216.006.0,602160003=。
四、随堂练习:1、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如果,113a a -=-则=a ___。
2、64-的立方根是____,3)4(-的立方根是____。
3、已知163+x 的立方根是4,求42+x 的算术平方根。
4、已知43=+x ,求33)10(-x 的值。
5、比较大小:(1)32.1__31.2,(2)332-__343-,(3)3__37 五、课堂小结立方根和开立方的定义.2.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3.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6.3.1实数(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对实数进行分类。
一、复习引入无理数: 利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95,119,847,53,3-写成小数的形式,它们有什么特征? 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即:5.095,18.0119,875.5847,6.053,0.33 ===-=-=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比如33,5,2-等都是无理数。
14159265.3=π…也是无理数。
二、实数及其分类: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3、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物理是合乎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吗?活动1: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其周长为π,把这个圆放在数轴上,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另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就是π,由此我们把无理数π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了出来。
活动2:在数轴上,以一个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则其对角线的长度就是2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与负半轴的交点就是2-。
事实上通过这种做法,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无理数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数轴上有些点表示无理数。
归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即没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②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三、应用:例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有哪些?2,172,37.0 -,14.3,35,0,⋅⋅⋅11121211211121.10,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