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基址分析

合集下载

玉山公园基地调研+案例分析

玉山公园基地调研+案例分析

次要游览路线 水上游览路线
铺装分析
一级道路铺装 二级道路铺装 广场铺装
一级道路铺装以 规整的石板或石板加 面包砖的方式铺制。
二级道路以冰裂 纹石或者石板加青 砖的方式铺制。
白鹭洲公园广场铺装材料、 图案丰富,通过材料以及图案变 化体现内在文化属性。
驳岸分析
驳岸结合木制栈道, 亲水性更好。
驳岸上绘有图案增加 观赏性和趣味性。
植物种类分析
公园里有各色的植被覆盖着,公园 树木有160多种共1.85万株,主要是 银杏、雪松、黑松、悬铃木、香樟、 水杉、棕榈、柳树等。 公园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 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 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 象征公园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 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 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 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 物层次上的变化。
水街,硬质驳岸
自然式草坡驳岸
湖石驳岸
黄石驳岸
区位分析
长风公园包括很多的著名景点,像铁臂山、银锄 湖等,公园还有著名的长风海底世界。长风公园 虽然大、但是区位分布很合理,各个区域互相连 接方便游人赏玩。
我们可以把饮食区、 娱乐区、休闲区和观景区。 饮食区里面有食品部、 小吃街、餐厅。 娱乐区里面包括游乐 场、赛车馆、白鲸表演馆 等。 休闲区有草坪、广场 等供人们休息休闲。 观景区包括了长风公 园的著名景点,供人们散 心,陶冶情操。
•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子,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 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
• 《公园设计规范》中定义:“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 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 地。”

中国的城市公园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花园。

主题公园选址分析

主题公园选址分析
主题公园选 址分析


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与特别的构想,围绕 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 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 意义。 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 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制和游园的线索。 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 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 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 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 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因素 由于地处沿海城市,客源充足,经济发展, 旅游环境较好,游客消费能力大并需求量大, 景区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面积大

周围有着吸引力很强的景区 如西湖,有带动作用。并且地处江南,独特 的气候及资源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江南园 林已成体系,也有着带动作用。

海 南 “ 中 华 民 族 文 化 村
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 失败的 原因

雷同景区太多,没有特色 海南许多地方经济发展比较慢,像通什周围有不少 乡镇还没有脱贫,发展旅游业便成为当地群众脱贫 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旅游景点,其规模和特点大 同小异,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真可谓三十里一个 村,五十里一个寨。仅在文化村周围的几十公里范 围内,便有同类景点十多家,而海南全省的旅游客 源并非是无限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景 点无人光顾。
宋城成功的原因
找到了合适的定位 文化是宋城的灵魂,它在表现自然山水美、 园林建筑美、民俗风情美、社会人文美、文 化艺术美上作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时空 概念,缩短了时空距离。宋城是我们对中国 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它应该成为一 座寓教于乐的历史之城。

景观公园方案分析报告

景观公园方案分析报告

景观公园方案分析报告1. 简介本文旨在对一座新建景观公园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选址、规划和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该公园是一项由当地政府发起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多功能、生态友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2. 选址该景观公园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一个低洼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包括小型商业区、居民区和工业园区等。

根据项目报告,该选址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中心化: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域成为人们工作、居住和娱乐的中心,因此选址应优先考虑市区的中心位置;•便利性:作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园应该尽可能靠近人口密集区,方便市民出行;•生态环境:选址应考虑周边的生态因素,如水源、植被、野生动物等。

根据对周边环境的考察,选址方案符合以上考虑因素,并且周边的环境资源也较为丰富。

3. 规划设计该公园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场地规划、绿化设计、景观设计和设施配置等方面。

以下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3.1 场地规划公园按照“中心开敞,四周环绕”的布局,将主要景观节点和绿化景观分别设计在了公园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

此外,设计师在场馆和步道等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公园内部活动的需求。

3.2 绿化设计公园内种植了大量本地花草树木,分为四季景观和遮阳景观两类。

四季景观重点突出公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特征,遮阳景观则着眼于公园的遮阳和景观效果。

总体来说,绿化设计做的较为出色,将自然生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3.3 景观设计公园的景观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水系景观、峰顶广场、交互性体验景观。

水系景观设计了一个大型人工湖泊,并通过小溪、瀑布等元素将周边绿化景观划分为多个小景观。

峰顶广场位于公园的最高点,可以远眺城市的美景。

交互性体验景观包括儿童游乐场和休闲广场等,方便市民在公园内游玩和休息。

3.4 设施配置公园的设施配置较为齐全,包括停车场、露天剧场、厕所、休息亭、灯光音响设备等,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所需。

此外,公园还配置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温江碧落湖公园调研报告

温江碧落湖公园调研报告
单个水边构筑物 供人停留休息的水边庇护空间
滨水驳岸的处理方式
第八式
伸出水面的平台 陆地主动与水体对话的空间
滨水驳岸的处理方式
滨水空间是景观的高频项目类型,滨水空间存在于滨海区域、自然河流、或城市河道湖泊等。 碧落湖公园用此八种滨水景观的处理方式,为我们进行了教科书般的演绎。这些小小的各种处理方式相加, 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滨水景观方案。
居住区人群流向分析
居住区人群主要来自场地南侧及北侧,人群活动路 线较为复杂,场地内北侧及西侧的入口依赖性较强。
自由人群流向分析
其余人群来自场地周边,以光华大道为中心,人流 量适宜。
场地周边分析
人群数据可视化分析
人群流量数据可视化
人群流量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场地周边人群活动 数据统计及现场踏勘等,将使用人群、公园构成、 使用时段、人群比例等综合分析以得出全面的人群 分析结果,为后期设计提供现状基础。
高辐射效应的硬质区域多分布在场地北侧、南侧以 及延光华大道沿线分布;场地内涌泉广场区域同样 具有较高辐射强度。
辐射效应呈两极分化
在场地北侧存在较多下垫层因子,使得该区域内辐 射强度较低,适宜做游憩区域;南侧辐射较为严重, 适于开敞的活动空间。
1
-1
0 40 80
200
02 碧 落 湖 公 园 总体分析
道路问题
规划的道路不能满足 人群需求,导致人们践踏 草坪,踩出新路。
人群踩出的道路没有 铺装且坡度过大,甚至道 路横向坡度达20-30度。
功能问题
儿童活动区利用率不高。
本身设施简单缺乏趣味性。
周围环境不庇荫,且没有 陪同家长休息区。 导致儿童宁愿选择北部坡 地和湖边游玩。
功能问题
构筑物利用率不高。

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

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

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一、背景介绍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设计师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场地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建筑布局和设计方案。

本文将对公园建筑场地分析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场地分析内容1. 场地地理位置分析:对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

地形地貌的不同对公园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交通情况则关系到公园的可达性和人流量。

周边环境的分析可以为公园的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依据。

2. 场地尺度分析:对公园场地的尺度进行分析,包括面积、长度、宽度等,并与设计需求进行对比。

尺度的合理调整可以保证公园的功能完备性和空间秩序感。

3.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通过与公园使用者的需求沟通和调查,明确公园所需的功能模块,如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如环保设施、社交活动场所等。

4. 场地气候条件分析:根据公园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日照时数、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公园的植被种植和舒适度,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5. 场地历史文化分析:对公园所属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挖掘,了解地区的特色和历史传承。

这些文化元素可以融入到公园设计中,增加人们对公园的认同感和审美体验。

三、场地分析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对公园场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理环境数据和人文社会数据,为分析提供客观基础。

实地考察可以帮助设计师深入了解场地的特点,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数据、交通数据、气候数据等。

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对场地进行科学定量的评估,还可以了解场地的优劣势和潜力。

基址分析

基址分析

2.场地外的调查内容 区位关系
场地周边用地类型
交通组织
公交站点: 柴油机厂 西公园东 西公园北门 西公园东门 城区交警大队 人民医 院西 工商局 公交线路: 2路 5路 6路 7路 12路 14路 9路 13路 17路 28路 16路
西公园评价
优点
1.乔木繁多,绿地率较高 2.公园内有明显的导向牌
THANKS!
石河子市西公园基址分析
制作人:薛瑶
目录
1.基地的自然条件 2.场地外的调查内容 3.西公园评价
1.基地的自然条件
地形:全园只有入口处湖 心岛及其周边地型有明显 的坡度变化其余地势较为 平坦。
西公园一角
西公园湖心岛
水体:采用自然式山 石驳岸,水位较高。 水质较为浑浊且与基 地外的水系并无联系。
不足之处
1.一级道路不够明显 2.入口景观无明显特征 3.水景较为突出 4.儿童游乐场所面积过大且较为分散 5.水景的中心岛屿周边环境的联系不够紧密 6.水域过深,安全系数不高 7.植物配置大部分过于杂乱,毫无景观可言 8.地势大多平坦,整体效果较为呆板 9.入口过少,且其无集散场地 10.湖心岛未设消防通道 11.岔路口过多
水质虽然较为浑浊, 仍然有生物(鱼及其 他微生物)存在。
植被:植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然 而分布较杂乱且可利用程度较低。
视觉质量:基地现状植被、 水体、山体和建筑组成的景 观从形式比较单一切杂乱景区位于石河子市西区,占地总面积842亩。 是石河子重要的旅游风景区。景区分为疏林草地休 闲区,娱乐区,游船垂钓区,动植物观赏区,休闲 度假和餐饮服务区。 西公园始建于1964年,经过两代军垦人40年 的辛勤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景点布局合理。 园区内林木葱茏,草坪如毡,有雨叶尤绿,无风夏 自凉。在这座以绿著称的军垦名城里,她恰如一股 来自神山的清凉,给人们走进大自然的陶醉。

汕头小公园地理分析报告

汕头小公园地理分析报告

汕头小公园地理分析报告一、引言汕头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迅速。

小公园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报告将对位于汕头市的一个小公园进行地理分析,探索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地理位置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3°17’24”,东经116°45’12”。

公园总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紧邻汕头市区,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

三、自然环境1. 地形和地势:汕头小公园地处丘陵地带,整体地形较为起伏,局部地区呈现较陡峭的山脉状。

公园地势较高,视野广阔,俯瞰城市景观。

公园内部分区域经过修整,形成花圃、游憩场所等。

2. 气候:汕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温度在30℃左右,冬季相对较低,平均温度在15℃左右。

由于汕头小公园地势略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是市民避暑的好去处。

3. 植被:汕头小公园以绿化植被为主,拥有各类乔木、灌木和花草。

公园内分布有百余种花卉,四季有不同的花朵开放,形成了动人的景致。

此外,公园还种植了一些当地特色的果树,丰富了公园的植被资源。

四、人文环境1. 历史和文化:汕头小公园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汕头市最早的公园之一。

公园周边有一些历史建筑,如古老的民居和庙宇,展示了这一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公园内还修建了一座纪念碑,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

2. 设施和活动:公园内配备了休闲设施和健身设备,如健身步道、休闲长廊、草坪和温泉浴池等,供市民休闲娱乐。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和书法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和欣赏。

3. 周边环境:汕头小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学校和商业区等。

公园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居民休息、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外部交通便利,周边道路宽敞,便于市民前往。

五、城市发展作用汕头小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供休闲场所:公园内有丰富的绿化植被、健身设施和休闲设施,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缓解城市压力。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

公园选址研究报告公园选址研究报告摘要: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的选址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公园选址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以指导合理的公园选址。

一、引言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公园的合理选址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就公园选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

二、公园选址的原则1. 生态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社区原则:公园选址应遵循社区规划原则,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3. 交通便利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居民前往。

4. 设施配套原则:公园选址应考虑周边设施配套情况,便于居民使用。

三、公园选址的研究方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通过GIS技术,分析城市的地理信息,以选取合适的公园选址。

2. 控制单位分析:通过对控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获得有关公园选址的信息。

3. 居民调查:通过对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公园选址的需求和意见。

四、公园选址的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通过对城市地理信息的分析、控制单位的调查研究和居民的调查,得出了以下公园选址的案例分析:1. 公园选址应考虑附近有无水源,以满足居民对水上项目的需求。

2. 公园选址应考虑附近的交通节点,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3. 公园选址应与周边社区规划相匹配,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4. 公园选址应尽量避免对农田的占用,以保护农田资源。

五、公园选址的建议和建议1. 公园选址应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绿带效应。

2. 公园选址应多元化,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居民。

3. 公园选址应与城市生态系统相匹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4. 公园选址应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匹配,加强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六、结论公园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控制单位的调查研究和居民的调查,可以找到合理的公园选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