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例题—4X30连续梁

合集下载

MIDAS连续梁有限元分析案例(二)

MIDAS连续梁有限元分析案例(二)

目录第一部分逐跨施工模型 (1)1.1预应力钢束布置 (1)1.2施工阶段定义 (3)1.3调整模型 (4)第二部分应力分析 (5)2.1施工阶段的应力 (5)2.2成桥阶段应力(恒+活+支座沉降) (6)2.3移动荷载 (6)第三部分PSC验算结果 (7)3.1施工阶段的法向压应力验算 (7)3.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11)3.3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12)3.4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13)3.5结论 (14)第一部分逐跨施工模型1.1预应力钢束布置图1-1 第一跨钢筋布置图1-2 第二跨钢筋布置图1-3 第三跨钢筋布置图1-4 第四跨钢筋布置本次桥梁的总体布置,四跨连续梁桥,跨度分别是29.95m+30m+30m +29.95m图如下所示:图1-5-8 桥梁整体布置图汇总的预应力张拉表格,张拉控制应力为0.75的高强钢绞线,控制应力为1395MPa,具体的表格如下所示:1.2施工阶段定义逐跨施工,我们采用满堂支架的方法,依次从梁一施工到四号梁,中间存在从简支梁到连续梁的体系转换,为本次设计修改的难点。

我们的施工过程定义为三个步骤满堂支架的施工和主梁施工、预应力张拉、拆除满堂支架,最后完成全线的浇筑。

从midas中提取的施工阶段细节具体如下:NAME=主梁1-浇筑, 20, YES, NOAELEM=主梁1, 7, 节点1, 7ABNDR=满堂1, DEFORMED, 支座1, DEFORMED, 支座2,DEFORMEDALOAD=自重, FIRSTNAME=主梁1-张拉, 1, YES, NOALOAD=预应力1, FIRSTNAME=主梁1-拆除支架, 2, YES, NODELEM=节点1, 100DBNDR=满堂1NAME=主梁2-浇筑, 20, YES, NOAELEM=主梁2, 7, 节点2, 7ABNDR=支座3, DEFORMED, 满堂2, DEFORMEDNAME=主梁2-张拉, 1, YES, NODELEM=节点2, 100ALOAD=预应力2, FIRSTNAME=主梁2-拆除支架, 2, YES, NODELEM=节点2, 100DBNDR=满堂2NAME=主梁3-浇筑, 20, YES, NOAELEM=主梁3, 7, 节点3, 7ABNDR=满堂3, DEFORMED, 支座4, DEFORMEDNAME=主梁3-张拉, 1, YES, NOALOAD=预应力3, FIRSTNAME=主梁3-拆除支架, 2, YES, NODELEM=节点3, 100DBNDR=满堂3NAME=主梁4-浇筑, 20, YES, NOAELEM=主梁4, 7, 节点4, 7ABNDR=支座5, DEFORMED, 满堂4, DEFORMEDNAME=主梁4-张拉, 5, YES, NOALOAD=预应力4, FIRSTNAME=拆除满堂支架, 10, YES, NODELEM=节点4, 100DBNDR=满堂4NAME=二期恒载, 10, YES, NOALOAD=二期, FIRSTNAME=工后100, 100, YES, NONAME=工后3600, 3600, YES, NO1.3调整模型通过调整预应力的束数,来调整结构在施工中出现的简支梁体系(跨中弯矩增大的影响),以及在体系转换中连续梁顶的拉力。

midas Civil梁格专题培训

midas Civil梁格专题培训

一 简述剪力-柔性梁格理论
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当原型实际结构和对 应的等效梁格承受相同 的荷载时,两者的挠曲 将是恒等的,并且每一 梁格内的弯矩、剪力和 扭矩等于该梁格所代表 的实际结构部分的内力。
一 简述剪力-柔性梁格理论
纵向弯曲
横向弯曲
刚性扭转
扭转变形
一 简述剪力-柔性梁格理论
纵梁等效抗弯刚度
四 结合规范设计验算
等的花 儿都谢 了
四 结合规范设计验算
理念:全新架构、中国设计规范的设计平台、通用强大、高效实用、开放可控!
一、全新架构,以构件设计为核心,准对中国桥涵的设计平台; 二、调筋,集成参数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部操作,自定义配筋区间和验算位 置,多种便捷的钢筋输入方法,同步运行设计; 三、3D调束,3D调整钢束,实时构件验算; 四、实用的设计功能,变截面柱设计、柱抗剪验算、优化荷载组合、单独构
注意:
1 正交粱格 2 斜交粱格不合理,可采用细分控制 截面,线性过渡
三 工程实例演示
桥梁上部结构粱格模型
模型补充完善:
1修改边界条件(支座位置) 2作用添加(恒载和活载信息完善) 3施工阶段模拟(材料的收缩徐变、施工阶段定义)
注:
1单元整体升降温,建议采用梁单元温度(主梁) 2主梁单元考虑收缩徐变
粱格建模助手界面控制截面之间分开输入虚拟横梁间距第一个数值表示第一根虚拟横梁距离端横梁的距离截面纵向分配通过选择参考线方便快速的输入各跨的截面变化情况根据实际输入桥面布置对于桥面铺装会自动根据纵梁宽度分配桥面铺装荷载和防撞护栏荷载定义边界条件确定纵向固定支座与横向支座的位置桥面横向布置桥面恒载输入定义活载输入单根腹板钢束点击自动生成可以自动分配给相应的纵梁单元方便快捷生成钢束张拉力荷载3可以通过输入偏心值来定义添加左1分段输入纵筋抗剪普通钢筋输入粱格法建模助手生成的模型项目概况本桥为430m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变高箱梁桥斜交角度50度主梁为单箱5室结构桥宽2425m施工工法

midas例题演示(预应力砼连续梁)

midas例题演示(预应力砼连续梁)
③ 分析选项>考虑时间依存效 果 (开)
完成建模和定义施工阶段后,在施工阶段分析选项中选择是否考虑材料的时
间依存特性和弹性收缩引起的钢束应力损失,并指定分析徐变时的收敛
条件和迭代次数。
2
④ 时间依存效果 ⑤ 徐变 和收缩 (开) ; 类型
>徐变和收缩⑥ 源自变分析时得收敛把握 ⑦ 迭代次数 ( 5 ) ; 收敛误
4
)
5
② 模型 /边界条件 / 一般支

③ 单项选择(节点 : 1)
2
④ 边界组名称>B-G1
⑤ 选择>添加
⑥ 支撑条件类型> Dy, Dz,
6
Rx (开)
⑦ 同上操作
⑧ 单项选择 (节点 : 16) ⑨ 边界组名称>B-G1 ⑩ 选择>添加 ⑪ 支撑条件类型>Dx, Dy,
Dz, Rx (开) ⑫ 单项选择 (节点 : 31) ⑬ 边界组名称>B-G2 ⑭ 选择>添加 ⑮ 支撑条件类型> Dy, Dz,
5 6
7 8
9
步骤 3.1 定义构造组
操作步骤 ① 模型>组>定义构造租 ② 定义构造组>名称( S-G )
; 后缀 ( 1to2 ) ③ 定义构造组>名称 ( All ) ④ 单元号显示 (on) ⑤ 窗口选择 (单元 : 1 to
18)
3
⑥ 组>构造组>S_G1 (拖& 放)
⑦ 同上操作 ⑧ 窗口选择 (单元 : 19 to
(N, R)
⑦ 开头收缩时的混凝土材龄
(3)
23 45 67
步骤 2.3 定义材料的时间依存性并连接
操作步骤 ①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MIDAS例题—4X30连续梁

MIDAS例题—4X30连续梁

4×30m连续梁结构分析对4*30m结构进行分析的第一步工作是对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结构的有限元离散,确定各项参数和结构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和结构计算。

建立斜连续梁结构模型的详细步骤如下。

1. 设定建模环境2. 设置结构类型3. 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值4. 建立结构梁单元模型5. 定义结构组6. 定义边界组7.定义荷载组8.定义移动荷载9. 定义施工阶段10. 运行结构分析11. 查看结果12.psc设计13. 取一个单元做横向分析页脚内容1概要:在城市桥梁建设由于受到地形、美观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连续梁结构成为其中应用的最多的桥梁形式。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连续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轻盈,更能满足城市对桥梁的景观要求。

本文中的例子采用一座4×30m的连续梁结构(如图1所示)。

1、桥梁基本数据桥梁跨径布置:4×30m=120;桥梁宽度:0.25m(栏杆)+2.5m(人行道)+15.0m(机动车道)+2.5m(人行道)+0.25(栏杆)=20.5m;主梁高度:1.6m;支座处实体段为1.8m;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2人行道桥梁横坡:机动车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1.5%;施工方法:满堂支架施工;页脚内容2图1 1/2全桥立面图和1.6m标准断面页脚内容32、主要材料及其参数2.1 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见表1表12.2低松弛钢绞线(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直径:15.24mm弹性模量:195000 MPa标准强度:1860 MPa抗拉强度设计值:1260 MPa抗压强度设计值: 390 MPa张拉控制应力:1395 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页脚内容42.3普通钢筋采用R235、HRB335钢筋,直径:8~32mm弹性模量:R235 210000 MPa / HRB335 200000 MPa标准强度:R235 235 MPa / HRB335 335 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设计荷载取值:3.1恒载: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材料重量,混凝土容重取25 KN/m 3。

MIDAS梁格建模助手例题

MIDAS梁格建模助手例题

6
桥墩截面和高度:
[4 : Pier],9.14 m
桥台/桥墩底的边界条件:
[固定 ]
6
midas Civil Tutorial
Step
03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跨度
跨度表单
等截面:将每个跨度内定义为等截面。 各个跨度可定义不同的等截面,在选择的截面将作为“截面”表单的标准 截面。
Step
06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荷载
步骤 1
在“荷载”表单中,定义各种恒荷载、移 2
动荷载、温度荷载、风荷载等。
1 选择“荷载”表单
2 勾选需要定义的荷载类型
自重
铺装:[厚度 : 0.08, 3
容重:22.53]
防撞护栏:[自重: 8.76]
6
中央隔离带: 10.51
3 勾选“活荷载”
04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截面
截面表单
标准截面:选择要分割的标准截面。如下图所示,只能在腹板之间的顶底板宽度范 围内进行分割。
Division Range Limit Division Location
分割选项:如下图所示,程序提供基于腹板和基于顶底板的分割方法。
基于腹板
基于顶底板
1
midas Civil Tutorial
Step
01 概要
定义基本参数
使用梁格法建模助手之前,首先要定义材料、截面、钢束特性值等基本参数。
混凝土 钢束 钢束类型
弹性模量
材料
C40 (40000 kN/m2 at 28days) fc' = 27000 kN/m2

midas Civil Designer 连续梁-弯桥-跟随例题

midas Civil Designer 连续梁-弯桥-跟随例题

Civil Designer连续梁-弯桥-跟随例题2014年4月23日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CDN模型及分析结果导入 (1)二、定义构件 (1)三、项目设计 (2)四、查看结果 (3)五、结果调整—调束 (4)六、结果调整—调筋 (6)七、柱的设计 (8)八、更新模型数据至Civil (9)一、CDN模型及分析结果导入1.运行midas Civil,打开模型“连续梁-弯桥-演示”,点击运行分析(点或者按F5键);2.点击主菜单PSC(设计)>CDN>创建新项目(或点击创建新项目并执行设计);3.在CDN中,点击模型>保存,将模型保存以“连续梁-弯桥-演示”保存;Tips:也可以通过Civil>导出模型和分析结果文件导出模型文件*.mct以及分析结果文件*.mrb后,打开midas CDN软件,模型>导入>导入Civil模型和结果文件(*.mct,*.mrb)。

二、定义构件1.点击主菜单模型>自动,选择目标点击全部选择,勾选名称,可以自定义构件的名称,验算位置选择各段,点击确认;(也可以手动定义构件,点击模型>手动,手动选择单元进行构件定义,并定义该构件的名称以及类型,点击确认;或者根据构件的类型进行构件定义,点击模型>类型,选择目标以及类型(梁、柱、基础、任意),点击确认;)Tips:定义构件可以选择三种方式:自动、手动、类型,定义好构件之后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对已定义好的构件进行重新定义,在左侧工作树中显示定义完成的构件,可勾选是否显示或修改构件名称、类型等等,同时模型以定义完成的构件模式显示。

三、项目设计1.点击主菜单RC/PSC设计>设置,设置“设计参数”“验算选项”,验算选项部分勾选全选,该菜单整合了RC和PSC设计参数,以及按规范要求的验算选项;2.点击RC/PSC设计>生成,将Civil中的荷载组合完全导入至CDN中,同时,按承载能力、正常使用、弹性阶段优化荷载组合分类;(如未导入荷载组合,亦可点击自动生成,选择设计规范,自动生成荷载组合)3.点击RC/PSC设计>运行,选择目标完成设计;Tips:在初次设计时,也可以进行“一键设计”,无需定义构件,默认按每个单元即是一个构件进行快速设计,直接点击“RC/PSC>运行”即可;如果需要修改构件的设计参数,点击RC/PSC设计>参数。

midas连续梁桥设计专题

midas连续梁桥设计专题

Midas 建模专题Bridging Your Innovation to Realitymidas Civil 培训专题集连续梁桥设计专题钱江2011/5/18目录1 桥梁概况 .......................................................................................................................................................... - 1 - 1.1主要设计指标 .. (1)1。

2相关计算参数 (1)1。

3相关设计依据 (1)1.4一般构造及钢束布置 (2)1.4。

1 一般构造 ..................................................................................................................................... - 2 -1.4。

2 钢束布置 ..................................................................................................................................... - 2 - 1。

5施工过程 . (4)2 建模分析 ........................................................................................................................................................... - 6 - 2。

1模型概述 . (6)2。

2建模要点 (6)2.2。

midasCivil梁格专题培训经典课件

midasCivil梁格专题培训经典课件
件荷载组合定义并验算、便捷的复制功能、高效流畅的多核设计; 五、丰富、直观、实用的结果输出,安全系数、数值图、包络图、表格结果、计算书。
midas Civil
1
midas Civil Designer
设计验算: 1Civil计算完,一键可以更新到Civil Designer设计验算平台
1
2
3
设计验算: 1Civil计算完,一键可以更新到Civil Designer设 计验算平台 2生成荷载组合(承载能力/正常使用/弹性阶段 )
桥面横向布置
桥面恒载输入
注:
1 根据实际输入桥面布置,对于桥面铺装会自动根据纵梁宽度分配桥面铺装荷载和防撞护栏荷载 2 D为最外侧支座离主梁中心的横向距离,间距为横向各支座的相对距离; 3 定义边界条件,确定纵向固定支座与横向支座的位置
定义活载
钢束输入
注: 1 输入单根腹板钢束,点击自动生成 可以自动分配给相应的纵梁单元 2 方便快捷生成钢束张拉力荷载 3可以通过输入偏心值来定义添加左 右钢束
纵向弯曲 横向弯曲 刚性扭转 扭转变形
纵梁等效抗扭刚度
横向粱格等效抗弯-抗扭刚度
箱梁扭转变形等效
格室畸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剪切变形
虚拟边构件截面刚度
“虚拟”边构件纵梁为悬臂截面特性的一半:
“虚拟”边构件横梁的截面特性按悬臂板平均厚度计算(每米宽):
梁格法建模“烦”点
1.单元数量成倍增加,由只考虑纵梁扩展为考虑纵梁及横梁单元。 2.截面特性不再简单的通过截面形状确定,需要考虑等效刚度问题 。 3.预应力钢束的数量成倍增加。调束的工作量增大,但是可以纵横 梁钢束同时考虑 4.设计验算的单元也是成倍的增加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0m连续梁结构分析对4*30m结构进行分析的第一步工作是对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结构的有限元离散,确定各项参数和结构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和结构计算。

建立斜连续梁结构模型的详细步骤如下。

1. 设定建模环境2. 设置结构类型3. 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值4. 建立结构梁单元模型5. 定义结构组6. 定义边界组7.定义荷载组8.定义移动荷载9. 定义施工阶段10. 运行结构分析11. 查看结果12.psc设计13. 取一个单元做横向分析概要:在城市桥梁建设由于受到地形、美观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连续梁结构成为其中应用的最多的桥梁形式。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连续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轻盈,更能满足城市对桥梁的景观要求。

本文中的例子采用一座4×30m的连续梁结构(如图1所示)。

1、桥梁基本数据桥梁跨径布置:4×30m=120;桥梁宽度:0.25m(栏杆)+2.5m(人行道)+15.0m(机动车道)+2.5m(人行道)+0.25(栏杆)=20.5m;主梁高度:1.6m;支座处实体段为1.8m;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2人行道桥梁横坡:机动车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1.5%;施工方法:满堂支架施工;图1 1/2全桥立面图和1.6m标准断面2、主要材料及其参数2.1 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见表1表12.2低松弛钢绞线(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直径:15.24mm弹性模量:195000 MPa标准强度:1860 MPa抗拉强度设计值:1260 MPa抗压强度设计值: 390 MPa张拉控制应力:1395 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2.3普通钢筋采用R235、HRB335钢筋,直径:8~32mm弹性模量:R235 210000 MPa / HRB335 200000 MPa标准强度:R235 235 MPa / HRB335 335 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设计荷载取值:3.1恒载: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材料重量,混凝土容重取25 KN/m 3。

二期恒载:人行道、护栏及桥面铺装等(该桥梁上不通过电信管道、水管等)。

其中:桥面铺装:采用10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沥青混凝土安每立方24kN计算,则计算铺装宽度为15m,桥面每米铺装沥青混凝土重量为:0.16×24×15=57.6kN/m;人行道: 人行道按照每侧18 KN/m 考虑;栏杆:按照每侧每米470kg 计算,即按照4.7kN/m ; 二期恒载合计:85 kN/m 3.2活载车辆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0kN/m 2;(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27页4.3.5条第一款的规定: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m 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m 2;) 3.3温度力①系统温度:升温25℃、降温-15℃;②箱梁截面上下缘温度梯度变化参考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10条取用。

图2竖向梯度温度(梁截面温度)3.4不均匀沉降考虑到桩均为嵌岩桩,所以在本计算算例中不考虑支座沉降的问题。

3.5强度发展强度发展采用CEB-FIP 规范的公式:()⎪⎭⎪⎬⎫⎪⎩⎪⎨⎧⎥⎥⎦⎤⎢⎢⎣⎡⎪⎪⎭⎫ ⎝⎛-⨯⨯=5.028281ex p eq t s S t f ,式中:28S 表示混凝土的28天强度;eq t 时间参数;s 表示水泥种类,早强高强水泥选0.2,一般水泥或早强水泥选0.25,缓凝水泥选0.38。

4、结构有限单元离散在4×30连续梁结构计算分析中,考虑到结构的受力特点(主梁为预应力结构、桥墩为普通钢军混凝土结构)分别建模计算分析,在此文本中仅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结构分析,建模时仅建主梁模型,桥墩及基础等均不在建模计算范围内。

一、设定建模环境为了做连续梁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分析首先打开新项目“4×30连续梁”为名保存文件,开始建立模型。

单位体系设置为“m”和“N”。

该单位体系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类型随时随意更换。

文件/ 新项目文件/ 保存(4×30连续梁)工具/ 单位体系长度>m ;力>N图3设定建模环境及单位体系二、设置结构类型由于是连续梁结构,所以在做结构计算的时候没有必要选择3-D分析,只需要考虑平面分析即可以,这样即可以减少在定义约束条件时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结构设计的质量。

模型>结构类型----结构类型(X-Z平面)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自重(按集中质量考虑>转换到Z)图4 设置结构类型三、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值1、定义材料输入主梁的材料特性值。

在材料和截面对话框中选择材料表单点击按钮。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材料号:1名称:(C50)设计类型:混凝土混凝土:规范:(JTG04(RC))数据库:C50按上述方法参照表1输入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绞线的材料特性值。

序号项目设计类型规范数据库1 C50混凝土混凝土JTG04(RC)C502 预应力钢绞线钢材JTG04(S) Strand1860图5 定义材料特性值1图6 定义材料特性值2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收缩和徐变)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时间依存性材料(收缩和徐变)/添加/ 名称:C50混凝土;设计规范:china (JTG D62-2004) 28天强度:50N/mm 2;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70%;构件理论厚度:1000mm ;水泥种类系数:5;收缩开始时的混凝土龄期:3天; 点击:按钮。

图7 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定义多种材料时,使用按钮会更方便一些。

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抗压强度)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时间依存性材料(强度)/添加/名称:C50;类型:设计规范;强度发展――规范:CEB-FIP;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50N/mm2;水泥类型:N,R:0.25点击按钮图8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时间依存性材料连接:徐变和收缩:C50混凝土;强度进展:C50;选择指定材料:C50混凝土,点击按钮;操作:点击按钮图9 时间依存性材料连接2、定义截面特性值输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特性值。

在材料和截面特性对话框的截面表单选择按钮。

图10 定义截面在该连续梁中,截面高度是变化的,同时底板和肋的厚度也是变化的,故在做设计时候先定义标准的等截面,然后再定义变截面。

截面/添加---/设计截面/单箱多室2截面号:1 名称:实体段对称(√)室数(3)板宽(20.5)m室类型:多变形外轮廓尺寸H01(0.15m);H02(0.3m);H04(1.35m)B01(2.5m)B03(0.43)B04(4.82) 内轮廓尺寸HI1(0.85m)HI6(0.85m)BI1(2.5m)BI6(2.3m)点击图11 实体段标准截面其余各截面的输入见图12~16所示(具体截面参数见结构参数示意图)。

图12 7号截面(等截面区截面)图13 3号截面图14 4号截面图15 5号截面图16 8号截面由于有一部分结构为变截面,所以需要定义变截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截面//变截面/单箱多室2然后根据各梁段的两端的截面在I、J端相应的选择截面型号;定义3-4变截面的步骤如下:I端:图17 变截面输入(I端)J端:图18 变截面输入J端由此定义变截面3-4,4-3,4-5,5-4,5-7,7-5,5-8,8-5,3-8,8-3,具体各数字对应的截面位置参照结构图(图1所示)。

四、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1、建立节点模型/节点/建立节点/坐标(0,0,0);复制次数(0);距离(0,0,0)然后点击:按钮;2、建立梁单元模型选择节点后利用扩展功能建立主梁上部梁单元模型/单元/扩展单元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C50混凝土;截面1-实体段(1号截面);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复制和移动:,dx,dy,dz(0.4,0,0);复制次数:1次;点击,选择节点1,然后点击按钮;图19 建立有限单元模型然后按照此步骤逐步往下建立整个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各有限元模型单元的长度见表3。

最后建立的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0所示。

表3 单元长度及序号单元号长度(m) 单元号长度(m) 单元号长度(m) 单元号长度(m)1 0.4 21 1.0 40 1.0 59 1.02 0.8 22 0.6 41 0.6 60 0.63 0.6 23 0.4 42 0.4 61 0.44 1.4 24 2.0 43 2.0 62 2.05 1.0 25 2.0 44 2.0 63 2.06 2.0 26 2.0 45 2.0 64 2.07 2.0 27 2.0 46 2.0 65 1.88 2.0 28 2.0 47 2.0 66 2.09 2.0 29 2.0 48 2.0 67 2.010 2.0 30 2.0 49 2.0 68 2.011 2.0 31 2.0 50 2.0 69 2.012 2.0 32 2.0 51 2.0 70 2.013 2.0 33 2.0 52 2.0 71 2.014 1.8 34 2.0 53 2.0 72 2.015 2.0 35 2.0 54 2.0 73 2.016 2.0 36 2.0 55 2.0 74 1.017 2.0 37 0.4 56 0.4 75 1.418 0.4 38 0.6 57 0.6 76 0.619 0.6 39 1.0 58 1.0 77 0.820 1.0 78 0.4图20 有限元模型3、复制整个结构的节点操作步骤如下:模型/节点/复制和移动图21 复制和移动节点1点击:按钮;形式:复制();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dy,dz(0,0,-1000)mm; 点击:适用按钮。

图22 复制和移动节点2修改单元依存材料特性五、定义结构组对连续梁结构进行施工阶段分析,需要对结构进行结构组的定义;根据本结构的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和施工特点(满堂支架施工),故确定建立如下两个结构组:jg和m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模型/组/定义结构组名称:jg,然后点击按钮;名称:mt,然后点击按钮;图23确定结构组所包含的单元:点击树形菜单/组/结构组左键点击组名jg,然后点击按钮;进入操作空间,左键按住,然后选择1~78号单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24然后确定mt组的结构:左键点击组名mt,然后点击按钮;进入操作空间,左键按住,然后选择80~158号节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图25六、定义边界组对连续梁结构进行施工阶段分析,需要对结构进行边界组的定义;根据本结构的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和施工特点(满堂支架施工),故确定建立如下两个边界组:gd和mt;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模型/组/定义边界组名称:gd,然后点击按钮;名称:mt,然后点击按钮;图26重复上述步骤,建立mt边界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