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一、前言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项目的建设规模日益庞大,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用地的规划、评估、审批和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用地的控制,包括用地规划、环评、土地审批等环节。
三、控制指标详细内容1. 工业用地总体控制指标工业区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每平方公里不超过300公顷,具体分区工业用地规模控制指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总体控制指标。
2. 工业用地布局控制指标(1)禁止在环境敏感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限制性区域设置工业用地;(2)工业用地应与城市主体区域合理连接,便捷交通条件应满足;(3)工业用地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尽量减少生态破坏。
3.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持合理的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
4. 工业用地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建设工业项目用地时,应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5. 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控制指标工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应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要求,保障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所涉及附件如下:1. 《工业项目用地规划报告书模板》2. 《工业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模板》3. 《工业项目土地审批流程图》五、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业项目:指不包括采矿业和能源产业的制造业项目。
2. 环境敏感区:指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3. 生态保护区:指为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区域。
4. 水源涵养区:指对水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
六、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困难:工业用地需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但可能面临施工难度大、成本增加等问题。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
一、前言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工业项目建设规范、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制定本控制指标。
本指标规定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的范围和指标,旨在引导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
三、控制指标(一)项目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一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应控制在规划建设区内。
若在规划建设区外已有用地,需要重新规划,评估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选址。
(二)每种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详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表。
(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优化利用:应配套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并进行整合、共用。
(四)对于城市周边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城市更新用地和空置铁路、厂矿用地,应优先利用,避免新增用地。
四、监督管理(一)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监督管理,切实控制项目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和合理利用,避免非法占地和乱占乱建。
(二)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对已批准建设用地进行核查,发现不符合本指标规定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三)环保部门、发改委、工信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污染防治、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附录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表六、附录2:名词解释(一)规划建设区:已经确定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的城镇规划区、工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村集中连片行政村等区域内的建设用地范围。
(二)城市更新:对已有城市进行的新城区建设,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地建设及城市公共设施配套等。
总结:1、本文档涉及简要注释如下:规划建设区、城市更新。
2023修正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编号:国土资发〔2008〕24号概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文件,为控制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效益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该指标文件的颁布目的是为了实施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1. 项目用地规模控制标准- 工业项目的用地规模应根据项目类型、产能和用地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和控制。
- 项目用地规模控制包括总体用地规模控制和详细用地规模控制两个阶段。
- 总体用地规模控制根据项目的功能定位、产能规模和用地要求,确定项目的总体用地规模。
- 详细用地规模控制则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结合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等因素,确定项目的详细用地规模。
2. 用地布局指标- 工业项目用地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
- 不同类型的工业项目应按照相应的用地布局指标进行规划设计。
- 工业项目的用地布局应尽量集中,避免片面追求用地利用率,避免对环境、生态系统和农村等资源的影响。
3. 用地效益评价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效益评价是对项目用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用地效益进行评估,对用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益进行绩效考核。
4. 用地节约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节约是指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用地的规模。
- 工业项目应提倡节约用地,采用现代高效的生产技术,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实施与监督-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指标文件的具体实施工作。
202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202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具体地
区的规划和发展要求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用地规模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总面积限制,例如限制单个项目的用地面积或工业园区的总用地面积。
2. 用地布局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布局要求,例如要求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的工业园区内建设,或者要求遵循特定的用地利用格局。
3. 用地类型控制:确定工业项目可以使用的用地类型,例如限制在农用地或生态保护地上建设工业项目。
4. 用地产业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产业类型,例如限制在特定产业领域内建设工业项目。
5. 用地能源控制:要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能源供应情况符合相关要求,例如要求有充足的电力、水资源供应等。
6. 用地环保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环境保护要求,例如要求进行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等。
7. 用地土地利用控制:确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例如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
总之,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制定会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具体的控制指标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发布。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 引言1.1 目的1.2 合用范围1.3 术语定义2. 规划原则2.1 市场需求2.2 区位选择2.3 用地布局2.4 设施设置2.5 环境保护3. 控制指标3.1 用地总量控制3.2 用地类型控制3.3 容积率控制3.4 绿地率控制3.5 建造高度控制3.6 车辆停车位控制3.7 其他控制要求4. 技术标准4.1 用地利用率4.2 供电标准4.3 给排水标准4.4 道路交通标准4.5 环境保护标准4.6 其他技术标准5. 操作指南5.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5.2 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5.3 工程建设模式选择5.4 用地申请流程5.5 工程建设审批流程6. 项目实施6.1 划拨土地程序6.2 质量监督程序6.3 进度管理程序6.4 安全管理程序6.5 财务管理程序7. 监督与审核7.1 监督要求7.2 审核程序7.3 违规处理8. 附件8.1 用地规划图8.2 工程建设模式说明 8.3 技术标准表8.4 相关法律法规9. 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9.1 城市规划法9.2 土地管理法9.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0.1 土地供应紧张解决办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10.2 环保要求严格解决办法: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10.3 融资难题解决办法: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稳定项目资金来源。
10.4 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解决办法: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附注: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对其用地范围、分布、形状、限度、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其目的是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 用地范围:根据工业项目建设规模、产能、生产工艺等要素确定用地范围,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2. 用地分布:根据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的交通、能源、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安排用地分布,提高用地利用率。
3. 用地形状:根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用地形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用地限度: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的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制定用地限度标准,确保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5. 用途管理: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用途进行管理,严格禁止非法占用、非法转让、非法分割和非法改变用途等行为。
综上所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 1 -。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工业项目的用地,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和控制要求。
以下是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总量控制指标和用地布局控制指标两个方面。
用地总量控制指标是根据工业项目的规模和需求,确定合理的用地总量,以避免过度占用土地资源或用地不足的问题。
用地布局控制指标是根据不同的工业项目类型和性质,确定用地的布局区域和要求,以确保工业项目的安全和协调发展。
其次,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包括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指标和建设用地布局指标两个方面。
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宗地块的规划要求,包括宗地面积、形状、位置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建设用地布局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用地的空间布局要求,包括园区规模、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等方面,以确保工业项目的有效运作和协调发展。
第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包括环境保护指标和资源利用指标两个方面。
环境保护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噪音、振动、污水、废气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周围环境和人民健康。
资源利用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的资源利用率进行管理,包括水、电、燃气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资源消耗。
另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整理和土地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包括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等。
土地整理是指将零散和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和利用,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效果。
土地保护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工业项目的用地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和要求。
通过合理的用地总量控制、用地布局控制、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控制、建设用地布局控制、环境保护控制和资源利用控制等,可以实现工业项目的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指标的制定旨在规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标。
1.2 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园区、厂区等。
2、用地性质划分2.1 工业用地分类根据工业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将工业用地分为以下几类:重型工业用地、轻型工业用地、高科技产业用地、绿色工业用地等。
2.2 用地性质划分标准根据《工业分类标准》等相关标准,确定不同工业项目的用地性质划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排放标准、投资额等。
3、用地规模控制3.1 用地规模界定根据工业项目的产能、年产值等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控制范围,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3.2 用地规模控制标准根据用地性质和工业项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用地规模的控制标准,确保用地规模与工业项目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4、用地布局控制4.1 用地布局原则根据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的要求,确定用地布局的原则,包括合理布局、集约利用、错时利用等。
4.2 用地布局要求根据用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制定不同用地布局的要求,确保用地布局符合工业项目的生产流程和安全要求。
5、建筑控制要求5.1 建筑高度控制根据用地性质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建筑高度的控制范围,包括最大建筑高度、最小建筑高度等。
5.2 建筑体量控制根据用地规模和功能要求,确定建筑体量的控制标准,包括建筑面积、容积率等。
6、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工业项目用地规划申请表附件2:工业项目用地规划设计图纸模板附件3:工业项目用地建设方案评审标准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条例:指协助地方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的管理条例,包括国土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等内容。
7.2 工业分类标准:指国家对工业项目进行分类的标准,根据工业项目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
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
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
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
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附件:1
2划分
3
附件1:控制指标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
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土地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和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土地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有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划分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用于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5、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绿地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绿地率所指绿地面积包括厂区内公共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
附件2:土地等别划分
一等:
上海: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
虹口区杨浦区
二等:
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
上海:浦东新区
三等:
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市东山区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市芳村区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罗湖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盐田区
四等:
天津: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
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桥东区石家庄市桥西区石家庄市新华区石家庄市裕华区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市和平区沈阳市大东区沈阳市皇姑区沈阳市铁西区沈阳市东陵区沈阳市于洪区大连市西岗区大连市中山区大连市沙河口区大连市甘井子区
江苏: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市白下区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市鼓楼区南京市下关区南京市雨花台区常州市钟楼区常州市天宁区常州市新北区无锡市崇安区无锡市南长区无锡市北塘区无锡市滨湖区苏州市金阊区苏州市沧浪区苏州市平江区苏州市虎丘区
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上城区杭州市下城区杭州市江干区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海曙区宁波市江东区宁波市江北区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市台江区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市晋安区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市海沧区厦门市湖里区厦门市集美区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济南市历下区济南市槐荫区济南市天桥区青岛市市南区青岛市市北区青岛市四方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市李沧区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市硚口区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市洪山区武汉市东西湖区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长沙市芙蓉区长沙市天心区长沙市开福区长沙市雨花区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金湾区汕头市金平区汕头市龙湖区
重庆: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成华区
五等:
天津:塘沽区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唐山市路南区唐山市开平区
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万柏林区
辽宁:鞍山市铁东区鞍山市铁西区鞍山市立山区鞍山市千山区
吉林: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市南关区长春市宽城区长春市二道区长春市绿园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市道外区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尔滨市动力区
江苏:徐州市云龙区徐州市鼓楼区
安徽: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瑶海区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包河区
江西: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西湖区南昌市青云谱区南昌市青山湖区
河南:郑州市中原区郑州市二七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郑州市金水区郑州市惠济区
广东:广州市黄埔区深圳市龙岗区惠州市惠城区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禅城区
广西:南宁市新城区南宁市兴宁区南宁市城北区南宁市江南区南宁市永新区
海南:海口市龙华区
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官渡区
陕西: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市灞桥区西安市未央区西安市雁塔区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乌鲁木齐市东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