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和实施措施
如何做绿色建筑改造策略方案设计

绿色建筑改造策略方案设计绿色建筑改造是对既有建筑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和理念对其进行改善,以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
本文将以一栋办公楼为例,设计一套绿色建筑改造方案,从节能、节水、减排和室内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节能方面1. 照明系统改造:将传统的荧光灯更换为LED灯,利用智能光控系统实现定时开关、亮度调节等功能,从而减少照明能耗。
2. 外墙保温隔热:在外墙表面添加隔热材料,减少建筑外墙对室内和室外温度的传导,降低取暖和制冷设备的能耗。
3. 通风系统优化:对建筑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新风回收、风机变频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通风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4. 天窗设计:在建筑顶部安装天窗,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减少白天的照明和空调设备使用,节约能源。
二、节水方面1. 雨水收集利用:在建筑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植被和冲洗建筑物,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2. 节水器具更新:更换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头等,减少用水量。
3. 植物滤池:在建筑周围设置植物滤池,将污水经过植物的净化后回收再利用,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4. 中水回用: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将生产、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冲洗、灌溉等次要用途,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三、减排方面1. 太阳能利用:在建筑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对传统燃煤等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生活垃圾处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对可回收、有害、湿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降低垃圾焚烧、填埋对环境的污染。
3. 绿化景观:在建筑周围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被,增加绿色覆盖面积,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城市环境。
4. 可持续建材:在建筑改造过程中选用可循环利用、低碳排放的建材,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降低建筑排放。
四、室内环境质量方面1. 智能控制系统:为建筑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监控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采光、空调等设备,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绿建设计策略

绿建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建筑物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可以考虑的一些策略:
1. 因地制宜:设计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文化等要素。
例如,在热带地区使用节能保温材料可能效果不佳,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尽量使用太阳能,而在便于通风的地区尽量设置窗户在风的下风向位置等等。
2. 全局与局部的平衡:强调整体设计思想,注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方法。
单独的某一项技术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设计。
3. 政策激励:借鉴国外经验,如提供低息贷款、资助节能技术的应用、宣传咨询等,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 法规制定:颁布节能法规,规定建筑最低标准的保温值,控制建筑外墙的热穿透系数的最高允许值等。
5. 技术创新:深入研究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建筑物使用能耗计算方法,这是生态节能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的前提条件。
同时,加强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取暖、太阳能发电等技术的研究,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6. 整合资源:根据项目需求,整合国际、国内技术产品资源形成适当的技术体系。
新技术的采用能够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创造产品差异化,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这些策略只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决策。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涉及到建筑材料、能源使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讨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应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和节能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绿色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竹材、天然石材、再生建材、可持续建材等。
使用这些材料可以降低环境负担,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精细化设计实现高效利用建筑材料,减少浪费。
二、能源使用绿色建筑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
通过合理的能源规划和能源管理,可以大幅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和自然冷却,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此外,建筑外墙、屋顶还可以用太阳能板、风力涡轮发电机等设施来收集能源。
三、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应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可以采用收集雨水、重复利用废水等方法,降低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
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优化排水系统、提高排污效率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在厕所里使用低流量马桶和花洒等节水设备。
四、室内空气质量绿色建筑应保证室内空气干净、新鲜和健康。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采用无毒环保材料和建筑系统、选择合适的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等方法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在室内选择更加环保的家具和装饰材料,也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五、实践案例很多绿色建筑策略都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实践建设中。
例如,位于上海市的盛典嘉园就是一座地球大楼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该项目使用了大量环保材料、采用了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实现了较低的能耗和较好的室内环境。
此外,美国的温莎城堡还采用了被动式建筑技术,减少了空调和通风系统的使用,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
总之,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和实践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室内健康和舒适性。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绿色和环保性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形态。
绿色建筑是集生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性化的建筑理念于一体,倡导“三节一减少”(即节能、节水、节材料和减少污染),通过科学的设计、技术的应用、材料的选择、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1.设计策略绿色建筑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设计策略,包括建立可持续性考虑、优化建筑朝向和位置、提高建筑能源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应用等方面。
应考虑设计过程中的人文和社会需求,以及建筑的性能、安全和经济。
2.建筑朝向合理的建筑朝向可以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自然光和热能。
朝南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热量。
朝北建筑则可以避免热量过度积累,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此外,建筑朝向还应考虑良好的景观视野和室内空气品质等方面。
3.建筑材料材料选择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应该尽可能选择以可再生和可持续材料为主的建筑材料。
如木材、竹材等以可再生绿色资源为主的材料,还有以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这些可以帮助减少建筑垃圾和治理建筑物开采和运输的环境影响。
运用环保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及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溢出,保护建筑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4.能源管理建筑设计时应从省能效果出发,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备的运用,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高效节能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和采暖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 使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并在尽可能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
● 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使建筑物内气流流通,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 优化多能源系统,平衡能源使用,减少燃料使用。
建筑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表现。
建筑物中的节水技术包括:● 选择低水位卫浴设备、夹层水箱、水龙头,减少用水量。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方案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方案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本策划方案将详细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
一、能源效率1、优化建筑朝向和体型建筑的朝向和体型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同时,优化建筑的体型,减少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降低热损失和热吸收。
2、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选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对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有效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3、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地热能等。
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建筑提供热水;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供暖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如根据室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节约。
二、水资源管理1、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建筑屋顶和地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这样可以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消耗。
2、高效的给排水系统选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减少用水量。
同时,优化给排水管道设计,减少漏水和水损。
3、污水处理与回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建筑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回用,如用于景观灌溉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也被称为可持续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和运营等环节中,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策略,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寿命,保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1.建筑设计:-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造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采用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增加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室内温度,并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设计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并降低建筑材料的能耗和污染。
2.节能措施:-安装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以监测和控制建筑的能源消耗。
这些系统可以优化照明、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以降低能耗。
-使用节能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以减少照明能耗。
-选择高效的建筑隔热材料和窗户,减少热能流失。
-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热水器,以利用太阳能来产生电力和热水。
3.水资源管理:-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冲洗等非饮用用途,以减少对公共供水系统的需求。
-安装高效的水龙头、淋浴器和厕所,以降低水耗。
-采用低排放的水净化系统,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4.室内环境质量:-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胶水和其他室内装修材料,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设计健康友好的室内空间,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以增加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以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5.循环再利用和回收:-设计建筑物内部的废物分类系统,促进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和回收。
-使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降低建筑废物的产生量。
-尽量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废物,并实施合理的废物处理措施。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和策略可以应用于绿色建筑中。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建筑环境将更加健康、舒适和可持续。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途径与实施策略

把太阳能系统融入到整个建筑设计之 中,作为一种重要
的元素 “ 统 一 ” 设计 和 施 工 ,设 计 上 并 非 是 “ 相 加 ” ,而 是
( 作 者单位 :广西壮族 自治区建筑科 学研究设计 院 )
空 间 ,便 于 业 主 入 住 后 结 合 自 己的 需 要 和 喜 好 ,对 自 己 的居
住内部空间和环境参数进行一定程度 的调节和 变更 ,让 建筑
更适 合 每 一 个居 住 业 主 。
3 . 建筑 的人 工 照 明设计上 ,应积 极提 高能 源 的使用 效
率 ,力 求 节 能。
4 . 遮 阳设施在设计 上应根据建筑室外 光线 的实际情况、 特征及其 具体 的形式 ,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地遮阳 ,在 固定
遮 阳时 ,合 理 选 择 水平 和 垂 直 遮 阳板 及 其 角度 的布 置 。 四 、结 语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 内建筑结构设计上得到 了蓬勃 的发
用土地 资源 ,倡导 “ 绿 色”施工 ,减 少建筑及其施工活动对 生态环境 的破坏 ,充分考虑建筑 功能性的实现 ,努力营造舒 适且健康 的微气侯环境。
2 . 大力 应 用 新能 源
筑 荷 载 ,减 少 了业 主 日后 因生 活 需 要 再 进 行 自 主 安 装 的 麻 烦 ,给 业 主 带来 了便利 的 同时 也 降低 了成 本 。 ( 三) 基 于 节能 和 舒 适要 求的 绿 色通 风 设 计 节 能 建 筑 充 分 利 用 自然 风 有 效 地 减 少 对 空 调 的 依 赖 性 , 同 时流 动 的 与 外 界相 通 的 环 境 ,让 房 间 清 新 自然 ,从 绿 色 建
1 . 大力 节 约 常规 能 源 的 策 略 绿 色 建 筑 设 计 的节 能 涉 及 到 两 个 方面 :设 计 节 能和 使用 节 能 ,前 者 强 调 设 计 的整 体 性 和 技 能 技 术 的应 用 ;后 者 侧 重 于 在 建筑 完 工后 长 时 间 使 用过 程 中 能 源 的有 效利 用 。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在建筑物本身和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种生态平衡状态的建筑形式。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可持续性、环保、节能、环境适应性、健康舒适等方面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足迹,以实现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双重帮助。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1. 建筑的整体气候设计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考虑货车、气流、日照、降雨等元素的平衡与协调,实现建筑的整体气候设计,减少人工改造。
在建筑物的早期规划阶段,应对周围的环境要素进行评估。
对于不适合建筑物使用的环境要素,应该尽可能地减轻其影响,而对于那些适合建筑物使用的环境要素,则应尽可能地优化它们。
2. 节能设计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在建筑中节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通过材料的选择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和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
其中,选择低导热系数、高透光率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对室外和室内温度变化的反应,减少能量的损失。
同时,在技术方面,采用光伏技术、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等高效节能设备,更是可以消耗更少的能量,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目标。
3. 环保材料选择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中,环保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使用环保材料表明了企业在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可以减少建筑其他部分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风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ERP/ELV空调、地源热泵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绿色能源可以为建筑物的供暖及制冷系统提供更为环保的能源。
4. 建筑的设计与美感绿色建筑的设计不应该只是机械的技术性功效,它同样应该有美感。
建筑师应该为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提供美学价值,以及环境适应性。
例如,在优先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的前提下,积极寻找能够美化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的材料,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工业噪音和光污染对建筑带来的影响。
5. 健康舒适性的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也应该有健康舒适性的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和实施措施
发表时间:2017-07-10T11:31:40.9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5期作者:胡军江玉林
[导读] 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并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实施措施。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以建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物,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迅速抢占市场,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缓解环境污染现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并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实施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实施措施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服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降低能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各国寻求更绿色、健康的发展手段,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
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规范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
并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应用到建筑采光、建筑采风、建筑保温隔热以及建筑取能中,进一步说明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优越性。
1、绿色建筑概述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现状,国家大力推广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精神,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居住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法律规范,明确规定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
绿色建筑是以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的基础上,创造出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以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充分的协调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2.1舒适性设计策略
建筑房屋本来就是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
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利用舒适性设计策略,将用户的需求放在房屋设计的第一位,广泛的收集和总结各种用户对房屋设计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尽可能提高房屋建筑的服务功能。
比如采用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设置,以方便用户日后对房屋进行分隔和改装。
2.2 经济性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建设场地和用户的需求,确定房屋的层数、房屋设计的外观形状以及内部结构构造,并在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采用最佳的结构体系设计方案,严格规范房屋设计的相关标准,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2.3 绿色环保性设计策略
现代社会追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在工程建设中引入了绿色建筑理念,并以绿色环保性原则作为各个行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约束和规范条件。
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利用绿色环保性设计策略,选择环保型设计和建设材料,将保护环境纳入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提高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突出环保设计的重点,最终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目标,以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4 人性化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从人体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确保用户在使用建筑物过程中的身心愉悦与健康。
同时绿色建筑还要为用户留有可供调节和变更的空间,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体现绿色建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3、绿色建筑设计实施措施
3.1 在建筑取能中的实施
现代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度加大,打破了以往过度依赖化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现状,应能源开发利用的焦点放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上,有利保护环境,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损耗,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太阳能的实施利用,将太阳能与屋顶设计统一结合起来,降低建筑荷载。
同时根据绿色建筑可以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变化特点,科学规划建筑物太阳能布局,将太阳能板错落的布置在绿色建筑的合适位置。
为了使绿色建筑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应合理的设计建筑物朝向,最好将绿色建筑的方位限制在偏离正南方以内,而且建筑物的朝向最好控制在与正南夹角的15°以内,使建筑居室的空间尽量获得最佳的朝向。
3.2 在建筑通风中的实施
绿色建筑通风应尽量摆脱对空调的依赖,充分的利用自然风,将流动的空气与外界环境联通,让建筑室内的空气始终保持清新自然的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结合外部风环境,将绿色建筑沿风向法线布置,有效消除前排建筑对后排建筑风环境的影响,提高后排建筑的排风效率和排风质量,所以应综合的考虑建筑朝向的问题,充分的利用风向、组织风向,使绿色建筑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
3.3 在建筑采光中的实施
绿色建筑应满足用户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需要利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挖掘自然采光的潜在价值,对自然光线的强度和对比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强光对用户眼睛的伤害,合理的协调建筑采光和热量需求之间的平衡性。
同时还要对绿色建筑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提高绿色建筑物的舒适度,应根据建筑外光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遮阳方法,科学的布置遮阳板,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遮阳庇荫的作用,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
此外,在实施人工照明设计时,应秉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原则,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节能灯具,降低对电力能源的消耗。
3.4 在建筑保温隔热中的实施
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物保温隔热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同时建筑物在保温隔热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
不利于保护环境。
因此,绿色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应遵循节能减耗的方针,合理的设计建筑体形和建筑立面,充分的利用建筑墙体、屋顶和地板构造技术,增强绿色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3.5 在建筑景观绿化中的实施
景观绿化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调节室内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声环境,同时对建筑物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
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自身景观绿化和室外景观绿化两个部分的实施,以维持建筑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建筑生态环境。
加强停车位、广场的景观绿化,选择本地易于成活的树种作为建筑室外景观绿化的主要植物,并配合灌木、植被等多种类型的绿色植物,构造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改善用户居住条件,增强用户健康体制,提高用户居住的舒适度。
4、结语
现阶段,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度,使得现有的自然资源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迫切的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来引导,绿色建筑理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以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涵得到了社会群体的信赖。
在绿色建筑应用绿色环保设计策略、舒适性设计策略、经济性设计策略等,并尽快推进绿色建筑设计战略在建筑通风、建筑取能、建筑保温隔热、建筑采光中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绿色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永续发展。
实践证明,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应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发挥其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君.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142-143.
[2]詹煜坤.某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的研究[J].安徽建筑,2017,(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