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特区40周年心得体会1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不知不觉,时光匆匆,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建立40年,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想呢?又有什么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一)见证“移民之城”大时代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在短暂的40年间,从一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边陲“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背后秘诀可围绕一个“人”字展开。
从创市之初,深圳就是一个对人才开放的城市,最早打破传统的地域、体制等限制,引全国之才、集全国之力建设。
早在特区创办之初,就曾出台不少全国瞩目的引才之策。
包括农村户口入深圳户籍,家属没工作的,深圳安排工作;分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住房;高薪聘任人才,聘用期满留去自由等等。
例如,蛇口1981年在全国公开招聘人才,打破了由上级部门调派干部的做法,首开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1983年,蛇口率先实行薪酬改革方案,不论级别职务,根据才能和贡献确定薪酬。
一时间竟引得全国人才东南飞,不少人受特区朝气蓬勃的生机召唤而来。
放弃“铁饭碗”闯荡深圳的徐少春就是其中一位。
1990年,徐少春带着368元的养老保险金前往深圳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不久后他再次辞职,借了5000元购进一台286电脑创办了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这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金蝶软件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1997-1999年间,深圳人才大市场仅接待像徐少春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数量就超过了350万。
而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深圳全市技术人员只有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200万,40年间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了近100万倍。
如此大揽人才,不难让人想起“来了就是深圳人”那句脍炙人口的口号。
有学者将深圳的创新气质与其移民特色联系起来,解释“移民之城”为何能够成为创新之城。
喜迎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5篇

喜迎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5篇深圳这个国际化的现代化的大都市将越来越繁荣,深圳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深圳的发展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喜迎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一虽然我的老家在江西不在深圳,可是我却是在深圳这一片热土上出生的,所以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无比的自豪。
深圳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还是一个经济发展特区。
如果没有了他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圳现在还将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渔村,更不会有现在一片繁荣景象的大都市。
我出生在深圳,我是深圳人,十年的生活和成长,让我对深圳可以说了如指掌了;接下来,我想带您们参观参观我的第二个“母亲”——深圳。
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重要的旅游创汇基地。
虽没有名山大川,短缺名胜古迹,却被誉为中国主题公园和旅游创新之都。
形成包括城市景观、山海风光、乡土文化、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商务活动和康复保健在内的全方位旅游休闲体系。
在深圳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比如说锦绣中华,它坐落在深圳湾畔,占地30万平方米。
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景点最多的微缩景区之一,是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精粹的缩影。
还有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深圳华侨城四大旅游景区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
当然还有欢乐谷啦,它是华侨城新一代主题公园,向游客展现神奇、惊险、富于参与性的动人场景和活动。
深圳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城市,他让我感到骄傲,让我感到自豪,这一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我对他是多么的热爱!哈哈,深圳的美丽是不是让你的心里有一点冲动和向往呢?!心动不如行动,快点来吧!我相信每个深圳人都会欢迎您,愿意做您的向导哦!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二头顶上树影婆娑,瞥见那生机勃勃的绿化带,亭亭玉立的美人蕉、灿烂四射的黄金叶、绚丽似火的勒杜鹃……一阵清风拂过,再加上空中翩翩起舞的紫荆花瓣落英缤纷,空气清新,使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我们在深圳的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深圳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深圳人的心越来越团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一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和"先锋队",转眼间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短短四十年间,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性城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赋予的新使命,深圳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征程?8月6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别盛典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顺利举行。
本次特别盛典以“新时代、新动力、新使命”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共同回顾分析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深圳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在致辞中表示,《经济观察报》诞生2001年,从一张报纸开始,现在已经成为有网站、微博、APP、微信、音视频全媒体传输平台,见证了中国加速全球经济的过程,也希望不仅仅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希望以理性建设者的声音和企业家们一起推动中国世界的商业文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在演讲中,他表示,深圳发展到今天,实际上从理论上讲已经到了走出去的阶段,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目前在外汇管理的局限性导致整个外资投资比较艰难,但要看到发展的大趋势,最终企业都要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投资,要主导自己的产业链,要有更多跨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衬托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力。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5篇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5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让我们看到40岁的深圳,被历史的浪潮腿上了一个新起点。
深圳是块热土,多少年轻人,渴望在这片热土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在这里站住脚,扎下根。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1深圳的发展变化4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40年后,深圳发展成国际大都市。
这种变化令人意想不到。
我常想,深圳现在这么繁荣,很难想象当初的落后和贫困。
现在已经很少看到铁皮房了,只有一座座高楼大厦。
现在深圳的消费水平比其他地方要高,这也是在40年间发展起来的。
就拿公交车费来说吧。
在当初,搭一次公交车只用一毛钱,在现在搭一次公交车最少要两块钱搭一次公交车。
40年,深圳已经有初生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年!40年,身怎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40年,深圳走出了一条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宽广道路!如今,40岁的深圳,被历史的浪潮腿上了一个新起点。
深圳是块热土,多少年轻人,渴望在这片热土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在这里站住脚,扎下根。
在这里,他们挥洒汗水和热血,现出才智和力量。
让我们记住深圳的历史,记住我们奋斗拼搏的足迹!让我们畅想深圳的未来,畅想我们光辉灿烂的未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2过去40年里,深圳一路乘风破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 由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成为年均GDP增长最快一线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曾经人烟稀少,现在成为年均新增人口全国第一,年轻人比例全国居首;· 从科技荒漠变成一个孕育出了华为、腾讯、大疆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绿洲;· 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100%实现城市化;· 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城市竞争力全球第五,世界一线城市……一路走来,深圳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想精选5篇2020

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想精选5篇2020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我们在深圳的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深圳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深圳人的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想,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个人感想1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和"先锋队",转眼间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短短四十年间,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性城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赋予的新使命,深圳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征程?8月6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别盛典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顺利举行。
本次特别盛典以“新时代、新动力、新使命”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共同回顾分析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深圳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在致辞中表示,《经济观察报》诞生2001年,从一张报纸开始,现在已经成为有网站、微博、APP、微信、音视频全媒体传输平台,见证了中国加速全球经济的过程,也希望不仅仅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希望以理性建设者的声音和企业家们一起推动中国世界的商业文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在演讲中,他表示,深圳发展到今天,实际上从理论上讲已经到了走出去的阶段,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目前在外汇管理的局限性导致整个外资投资比较艰难,但要看到发展的大趋势,最终企业都要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投资,要主导自己的产业链,要有更多跨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衬托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力。
2020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有感范文5篇

2020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有感范文5篇2020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有感范文5篇赏析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作文1如今,从力促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者,再到筑牢基础、打造先行示范区“中国之治”样板间,中国的深圳已成为“世界的深圳”,成为筑牢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引领科技发展的“全球引擎”、展示中国形象的“最佳窗口”。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既是时代的宣示,更是人民的心声。
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后,1984年我国宣布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1988年海南改制为省并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宣布开发上海浦东,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挂牌设立……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
“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选择广东,首站即来到深圳前海。
2018年10月,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前夕,总书记又一次踏足深圳。
面对时代之变,重申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以重点领域改革牵引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注重落实中央的顶层设计,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谋求高质量发展。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意味着中央寄望深圳从过去的“单项冠军”变成“全能冠军”,意味着深圳要作为国家“战略代表队”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率先冲刺。
深圳逐条对照意见制定行动方案,明确了2019—2025年建设先行示范区的127项具体任务,开启全方位先行示范、走向未来“无人区”的新征程。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0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有哪些?深圳市各民主党派与全市人民一道,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福新时代深圳再创新辉煌!一起来看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0,欢迎查阅!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1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定标准已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深圳发展之路,另一核心推动力还在于抢占标准高地,推进质量发展,实现品牌聚集。
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已从代工生产迈向自主品牌创立,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制定标准,成为行业领军者。
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17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牵头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
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累计有235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7.17%。
其中,2019年新上榜企业达152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深圳共有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的12.9%。
2019年10月,深圳获评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去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达85家以上等发展目标。
高标准带来了产业质量效益的不断攀升,为品牌聚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
其中,在南山区就拥有174家上市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区(县)第二;拥有4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腾讯、迈瑞医疗、中建科工等一批企业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抗疫”力量。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份公布的79家“科技战疫”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中,深圳企业有8家,其中6家来自南山区。
欢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6篇

欢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6篇欢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1) 天高云阔,繁花似锦,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
40年前,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路开路。
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40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将始终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性机遇,努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高质量发展成为最强音伶仃洋畔,16.2公里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一侧是鸥鹭翔集、花团锦簇的红树林和海滨公园,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另一侧是深圳湾超级总部、深圳高新区、后海湾总部基地等城市经济发展的颗颗“明珠”,串起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带”。
“在城市中心区能抬头见蓝天、低头见碧海,真棒。
”32岁的胡悦来深圳工作快8个月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出行便捷,这就是高质量的都市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15年前,深圳在国内首次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城市守住974平方公里的绿地;过去10年间,深圳先后9次修订产业导向目录,主动淘汰数万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成为国内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万元GDP水耗、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大城市。
不断换挡提速,转型升级,深圳40年来始终坚信,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_土地、能源、人口、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等难题的必然选择。
今年3月,深圳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提出全面实施“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赋能营商环境改革,重构企业服务生态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特区40周年心得体会
深圳,这块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奇迹之地,用40年的时间,从一个边陲之地变成如今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深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处,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边毗邻香港。
40多年前,这里还叫宝安县,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
1979年1月,广东省就宝安撤县改市工作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同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深圳市”之名正式确定。
从此,深圳踏上了一段发展的奇迹之旅。
蛇口:“成长的起点”。
“蛇口模式”复制推广,“深圳制造”驰名海外,“深商现象”诠释企业家精神……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这块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创新推动发展,迸发溢出的改革营养惠及四方。
从高空俯瞰,蛇口与香港隔海相望。
这里拥有众多深水港湾,最适宜发展工业、建设港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它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发展机遇。
改革的浪潮将蛇口推向了时代最前方,这块2.1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成为深圳改革开放播下的第一颗种子。
1979年7月8日,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蛇口工业区破山开建,蛇口滨虎崖下的一声雷鸣,拉开了深圳建设的帷幕。
在这里探索出的“蛇口模式”对后来深圳特区的发展和内地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试验成果。
深南大道:“深圳第一路”。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作为深圳特区“奠基礼”的深南路,是当时特区最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