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河北辛集

河北辛集河北省辛集市是石家庄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20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第一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同时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
全国拥军模范城市,2012年被确立为副地级市,辛集作为石家庄东部的中心城市,皮革之都,交通十分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辛集市是中国4大皮都之一,素有辛集皮革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
2012年辛集市皮革城荣获“最受欢迎的交易中心”称号。
辛集市是河北省政府首批批复的12个中等城市之一。
辛集正向世界皮都,区域经济中心,教育强市,高品质中等城市跨越。
2013年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辛集为河北省首批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赋予辛集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辛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现已成为河北省副地级市,由河北省省政府直接管辖。
现在,河北省副地级市的城市仅有两个:位于唐山地区的迁安市,石家庄地区的辛集市。
辛集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东距天津约280公里。
辛集历史名人赵望云(1906-1977)中国画家。
1906年9月30日生于河北束鹿,1977年3月9日卒于陕西西安。
初做学徒,1925年到北京,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肄业。
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作品在天津《大公报》连载。
1934-1936年又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时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获平民画家的称号。
40年代转赴西北,描绘西北地区的山川风光和农村风物,并作敦煌之行,临摹石窟壁画。
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赵望云擅人物、山水,笔墨苍厚,作品写西北山川、人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画风自然质朴,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出版有《农村写生集》、《塞上写生集》、《黄河写生册》、《林区写生册》、《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
辛集镇党政领导班子2005年度工作总结

辛集镇党政领导班子2005年度工作总结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预计2005年,我镇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187万元,超任务18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超任务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6元,较去年增长232元。
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围绕优质果品、优质麦、设施蔬菜和奶牛、优质猪等龙型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高标准的六郎营原种猪场建设项目,年内奶牛存栏达到1500头,优质猪存栏达到16000头,蛋鸡存栏达到70多万只,羊存栏达到14000只,高标准蔬菜大棚建设达到250个。
另外,我们努力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共发放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和农机补贴万元。
预计年内完成农业产值2.3亿元。
二、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年内,国税完成1784.4万元,地税完成1200万元,企业投资完成3.35亿元,超任务7600万元;引进市外资金7500万元,超任务500万元。
全镇承办市级重点项目8个。
一是投资6500万元的12万吨淀粉糖项目;二是投资2500万元的铁路机车配件项目;三是投资1500万元的汽车后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四是投资1200万元的木材加工项目;五是投资2500万元的天和商厦项目;六是投资600万元的温方超市项目;七是投资800万元的洋帆制衣迁建项目;八是投资1200万元的乳制品项目正在建设中。
截止今年11月底,占地330亩的辛集镇工业区,12家进区企业已全部建成投产,年贡献税收突破500万元。
为谋求新的更大发展,我们新规划了占地700多亩的辛集镇工业聚集区,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民营企业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2010年石家庄辛集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和谐辛集总体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全市呈现出整体经济回升趋好、城乡建设加速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整体经济企稳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4.12亿元,同比增长11.0%。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1.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482亿元,增长34.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55亿元,增长39.0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6.94亿元,增长4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51亿元,增长21.3%。
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8.3亿元,增长8.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4.9亿元,增长8.41%。
(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坚持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项目数量、项目质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实施市级重点收益性项目92个,固定资产投资85.26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61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62个项目竣工投产。
投资30亿元的澳森钢铁技改扩建、投资10亿元的中国国际皮革城、投资3亿元的腾跃铁路电气化工程配件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引进外地规模项目29个,固定资产投资24.29亿元。
1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总投资41.72亿元。
进一步加快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完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8900万元,为项目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
全民创业蓬勃发展,新增市场主体2329个,达到14635个。
(三)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研究编制了皮革、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
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6.02.15【实施日期】2006.0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石家庄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月15日石家庄市统计局)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石家庄”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
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市区224.1万人,增长3.1%。
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城市化率达42.8%,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出生率12.55‰,死亡率5.28‰,自然增长率7.27‰。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7.1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在岗职工85.5万人,比上年减少0.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949元,比上年增长9.9%。
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5.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565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参加各种保险职工逐年增加。
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67.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3.6万人;21.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4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2.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河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2006年2月24日)200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支撑,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3338.5亿元,增长13.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9%,房地产业增长4.0%,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其它服务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1360.8亿元,增长14.7%,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人均生产总值14814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物价涨幅稳步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三升五降”。
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4%、5.0%和5.5%,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0.1%、1.2%、1.6%、0.8%和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0%,涨幅分别回落7.2和11.4个百分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dd4520650e52ea551898d9.png)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2007年,新一届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夯实基础、突出中心、和谐发展、争先进位”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省会西花园”和打造“省会西部信息产业带”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7年,鹿泉大事多、硬事多。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各条战线亮点频现,捷报频传。
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住并建设了13个投资超亿元的优质项目,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我们积极主动地对水泥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水泥工业进入“脱胎换骨”的“嬗变”阶段,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传统产业调优、新兴产业崛起”的良好局面;我们深入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开展了大规模拆违行动,拉开了“县城做美”的序幕;我们精心实施了以6条交通干线和城市中心区改造为主的“6+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改善民生、加速鹿泉与省会融合对接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领域、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了全局工作开展,引领鹿泉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增长14.7%;财政收入完成10.02亿元,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1亿元,增长2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60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57元,增长15.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8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2家,完成产值195.3亿元,增长37.4%。
——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7年,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重点项目达到92项,完成投资18.8亿元。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1.01•【字号】石政办发[2005]63号•【施行日期】2005.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的通知(石政办发[2005]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十一月一日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实现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坚持依法治税,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各级财税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水平。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做出税收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不得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摊派税款,严禁各种形式的“包税”或“变相包税”,杜绝混淆税款入库级次、混淆征管范围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税源信息传递与共享制度,全面、有效地汇集由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形成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实现对税源全方位的控管。
同时依靠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力量,对零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依法实行委托代征,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各级、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凡涉及税收的,要充分征求财税部门的意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十一届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十一届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21项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会议差旅
【发文字号】石政办发[2005]42号
【发布部门】石家庄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5.07.28
【实施日期】2005.07.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十一届人民政府第六次
全体会议21项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
(石政办发[2005]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和整体素质,用科学的发展观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把长远的事情做对,努力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既定目标。
根据吴显国市长在市十一届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研究制定了《市十一届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21项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强力推动,狠抓落实。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督查室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跟踪督查,定期通报。
二00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一、树立法制观念,搞好法制建设
(一)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及时组织学习掌握国家、省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责任单位:市法制办、司法局
(二)定期组织公务员进行《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讼诉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好法律知识测试。
责任单位:市人事局、普法办
(三)梳理本系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涉及的法律和行政性规定,通过组织学习和业务考核等,使本系统、本部门的负责人对专业法律法规熟知能用,中层干部及工作人员要清楚到条到款BR>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辛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顺应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破解难题,各项改革建设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整体经济运行良好,速度效益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增长14.6%,创1998年以来最高增速;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70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69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9.12%和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3亿元,增长32.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3亿元,增长14.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3.55亿元,增长10.2%;出口创汇4.61亿美元,增长23.7%。
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全市共开工建设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3个,到年底,117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20.1亿元,增长34%。
无论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均创近几年最好水平。
一
是项目单体规模大。
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1个。
二是生产性项目多。
在8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生产性项目57个,总投资34.1亿元,分别占总量的71%和82%。
三是项目档次较高。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以及中外合资合作项目明显增多。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对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工业经济全面提速。
完成工业产值156.5亿元,实现利税14.6亿元,分别增长24.1%和21.8%。
皮革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新上技改扩建项目35个,总投资6.33亿元;产品创新和争创名牌工作成效显著,“束兰”皮装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佰立特”、“伊鹿奇”皮装荣获国家免检产品,有8种产品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称号;全市皮革业销售收入76.5亿元、出口创汇4.06亿美元,分别增长9%和21.94%。
以辛化集团、双吉化工公司为代表的化工业,以澳森公司为代表的钢铁机械业,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均快速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
辛化集团兼并石油化工厂正在加紧运作,气缸盖厂由宁波得创机械有限公司整体收购,集大公司与石家庄市长江实业公司合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三家企业转制重组,不仅使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存量资产重新发挥效益,而且将增加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进行,28家基层粮站完成人员身份置换。
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到48.7万吨。
优质专用麦稳定在25万亩,优新果树面积达到24万亩,奶牛存栏达到1.25万头,蛋鸡存栏稳定在2500万只,生猪出栏达到67万头。
15个动物防疫检疫分站建成投入使用,畜禽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新上和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24个,总投资6.84亿元;以产业协会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4个,新增入会农户万余户,全市农民累计入会4.8万户,入会率达到33%。
节水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铺设防渗管道30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
全
市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粮补兑现工作,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商贸流通更加繁荣。
金街不夜城、金鹿商城等一批商贸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豪润购物中心、天和商厦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昊华电子城、禽蛋市场、农机配件市场等专业市场日益活跃。
金融、保险、邮政、通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不断壮大,整体服务功能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实现新提高。
城建、交通全年完成投资6.7亿元,组织实施了一批事关载体功能、品位形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建工程。
投资1.26亿元、全长59公里的天王线改造顺利建成通车,投资1.37亿元的衡井线拓宽改建、投资2475万元的回新线建设正在加紧施工;沧辛过境路、建设街东西段、方碑街东段改造顺利建成通车,城乡道路状况明显改善。
结合旧城改造,开发建设了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初见成效,铺设彩色便道砖5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2.2万平方米,部分地段实施了拆墙透绿。
大力度开展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容貌和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取得较大进展。
行政服务中心去年3月份挂牌运行,涉及项目审批的11个职能部门进驻,全年审批项目260个。
在5个工业区实行了“扎口收费”,对58家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取消了84个行政审批事项,查处了25起破坏环境的案件,有效遏制了“三乱”现象,减轻了企业负担。
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亲民工程”的公开承诺,“投资到辛集、事事都满意”的环境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4061元;适当提高了公教人员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94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