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1112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112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112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目录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 III KEY WORDS ............................................................. III 1 前言 (1)

1.1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 (1)

1.2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1 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2 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

1.3设计的主要内容 (2)

1.4升运链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2)

2 总体设计 (3)

2.1总体方案设计 (3)

2.1.1 设计原则 (3)

2.1.2 基本结构 (3)

2.1.3 工作原理 (3)

2.2配套动力的选用 (3)

3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4)

3.1传动路线的确定 (4)

3.2传动比的计算 (4)

4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 (4)

4.1种箱结构参数的设计 (5)

4.1.1 种箱尺寸的确定 (5)

4.1.2 种箱容积的计算 (5)

4.2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 (5)

4.2.1 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 (5)

4.2.2 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6)

4.2.3 排种器的选型 (6)

4.2.4 升运链相关系数的确定 (7)

5 排肥器的选型设计 (8)

5.1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8)

5.2常用排肥器的种类和特点 (8)

5.3排肥量的计算 (9)

6 开沟器的选型设计 (9)

6.1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9)

6.2现有开沟器的种类和特点 (10)

6.3开沟器的选型 (10)

6.4开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10)

6.4.1 入土角α的确定 (10)

6.4.2 切土角β的确定 (11)

6.4.3 铲翼张角γ的确定 (11)

6.4.4 开沟器外形尺寸的确定 (11)

7 输种管的选型设计 (11)

7.1输种管的性能要求 (11)

7.2输种管的选型 (11)

7.3输种管参数的确定 (11)

7.3.1 输种管的直径 (11)

7.3.2 输种管的倾斜度与长度 (12)

8 覆土器的选型设计 (12)

8.1覆土器的种类和特点 (12)

8.2覆土器的选型 (12)

8.3覆土器性能结构参数的确定 (12)

9 镇压轮的选型与设计 (13)

9.1镇压轮的使用条件 (13)

9.2设计要求 (13)

9.3结构设计 (13)

10 行走轮的选型设计 (14)

10.1行走轮的设计要求 (14)

10.2行走轮的结构 (15)

10.3行走轮的安装 (15)

10.4行走轮转速的计算 (15)

11 结论与建议 (16)

11.1结论 (16)

11.2建议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马铃薯播种机具的设计

摘要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栽种。2007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尽管总产量大,但是单产量却很低。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种植方式和机械化水平的落后。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马铃薯种植的单产量。提高马铃薯单产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改进种植方式;二是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而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各种性能先进,种植效率高,通用性和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维修的马铃薯种植机不断被设计出来并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应用。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机是一种块状马铃薯播种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不伤种,在国内外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播种机;马铃薯;升运链式排种器;外槽轮排肥器;锄铲式开沟器

Abstract

Potato,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crops in our country, is growthing in a rather huge area . In 2007, potato’s planting area and output of China situated in the first place of the whole world. Although the ultimate output is huge, the per unit area yield quantity is at a rather low palce. The tow primary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that we are behindhand in the way of planting and in the mechanized level. Therefore, the currently primary mission is enhances the per unit area yield quantity. Generally speaking,we could arrive at this aim through two ways: First, improving the way to plant; Second, enhancing the mechanized level of planting. At now, raising the mechanized production level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his will request each kind of potato-planting machine with advanced performance, high efficiency of planting, strong universal property and adaptability, and simple structure that is easy to be produced and maintained to be designed unceasingly and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cated vigorously. Rises to transport the chain potato seeder is one kind of sowing seeds massive potato seed tuber's seeder.With its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and hurtless to plants, this machine is widely applicated both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y.

Key words

Planter ;Potato ;Ladle—chain dispenser ;Fluted roller fertilizer apparatus ;Hoe opener

1 前言

1.1 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

马铃薯是一种高蛋白农作物,在我国得到广泛地栽种。2007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总产量超过68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2%左右(https://www.360docs.net/doc/4a1231300.html, ,2007年)。单从总产量来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单产量却远远低于欧美和澳洲的水平。例如,2003年,我国马铃薯的单产量是每公顷14842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公顷16448 公斤,还不到单产量最大的国家新西兰每公顷44248 公斤的三分之一(https://www.360docs.net/doc/4a1231300.html, ,2007年)。

我国马铃薯种植单产量很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应该把提高马铃薯的单产作为目前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首要任务。提高马铃薯单产的措施除了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外,还应该改进马铃薯的种植方式。

提高单产量,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当前,除少部分地区已经实现马铃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种植以外,我国大部分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一直停留在传统种植的水平上,传统的种植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从开沟到覆土镇压,整个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种植效果也远远低于机械化种植水平;而且我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地型,因此需要的播种机的机型也相对不一,设计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播种机将成为未来播种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播种机的通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有助于提高播种机的使用性能,使得播种机得到充分的利用。虽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播种机这块领域还不能一下子缩小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正在将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也是一个制约马铃薯单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1)马铃薯种子的质量不高,我国种植马铃薯的大部分地区,马铃薯种子一般是自留的,没有经过消毒,杀菌以及其它提高种植质量的技术处理,因此种出来的马铃薯质量和产量不高;(2)种薯的品种不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往往需要不同的马铃薯种子,在这方面,我国所作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在今后更应该加大对马铃薯品种的研制;(3)传统的种植方式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对土壤的压实比较严重,这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极为不利。

1.2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2.1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的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度和转化,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发展,其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相当完善,现在正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精量化以及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陶卫民,2001)。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马铃薯播种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其技术水平应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无论是工作速度、生产效率、工作性能、播种质量以及播种机具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上都做得比较好。这对减少播种过程中的漏种

率、种子损伤率和提高单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正把不断更新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尽量完善其结构、延长机具使用寿命、降低制造价格和维护费用的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作为未来更先进的播种机研制的方向。

1.2.2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在我国的大量种植,研发并推广与马铃薯生产相适应机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马铃薯种植机械,尽管我国机械研制和生产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各种先进的马铃薯播种机不断问世,并在全国进行大量地推广应用。

排种装置仍然是播种机最为关键的部件,先进的排种器和排种原理对播种机的效率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几乎涉猎了世界上所有的排种器:如外槽轮式排种器、离心式排种器、各种圆盘式排种器等,而具有我国独创特色的窝眼轮式排种器、纹盘式排种器、锥盘式精量排种器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马铃薯播种机上,先进的排种器和排种方式依然是制约播种机效率的瓶颈。因此在已经解决种子和播种方式的情况下研制相应的播种机显得是关重要。显然,在排种器方面,我国应该朝着气流输送式条播排种器、孔带式精密排种器、气力式精密排种器以及倾斜圆盘指夹式排种器的方向发展。新的排种原理包括气力式排种原理和机械式排种原理也应得到广泛的采用(陈兴田,1999)。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1)马铃薯播种机具的总体设计

(2)马铃薯播种机传动机构的设计

(3)马铃薯播种机开沟装置的设计

(4)马铃薯播种机排种装置的设计

(5)马铃薯播种机输种管、镇压装置以及行走轮的设计

1.4 升运链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长×宽×高):1450mm×1100mm×950mm

(2)配套动力:12kw

(3)生产效率:10acre/h

(4)工作幅宽:1100mm

(5)播种方式;平播

(6)播种深度:60-150mm

(7)作业行数:2行

(8)作业行距:400mm

(9)地轮直径:500mm

(10)作业速度:1m/s

(11)传动形式:链传动

(12)土壤工作部件:锄铲式开沟器

(13)排种器:外槽轮式

(14)覆土器形式:拖环式

(15)镇压轮:复合圆锥式

(16)种箱容积:30L

2 总体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1.1 设计原则

总体方案拟将开沟装置、施肥装置、排种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与选用拖拉机融为一体,使之能一次性顺利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盖、镇压等功能,悬挂机构要有效的控制工作部件作业时的播深以及运输时的通过性,开沟器除了能开出平整的地沟外还具备自动覆土的功能;排种装置确保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漏播、重播等现象的几率不超过3%。镇压轮要求镇压效果好,作业后的地面平整。

2.1.2 基本结构

该马铃薯播种机由机架、开沟器、输种管、输肥管、覆土器、种箱、肥箱、排种器以及镇压轮构成,在机架的前梁上有上、下悬挂架用于与拖拉机连接;种、肥箱侧板固定在机架中间横梁的上方,前边为肥箱,后边为种箱,下边固定排肥、排种装置;在肥箱前面有一根安装开沟器的梁,通过U型螺栓将开沟器的扁钢锁住,从而可以调节开沟深度,开沟器在横梁上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移动来调节行距;机架的后梁用来连接镇压轮。

2.1.3 工作原理

本机通过上、下悬挂与拖拉机相连,拖拉机前进时输出动力带动播种机工作,作业速度为1m/s。机具工作的动力来源为: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转动输出的动力。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由地轮传递动力,在地轮轴的两端各装一个传动链轮, 通过链条将力矩传给中间传动链轮,再由中间链轮将动力传给排种排肥装置,通常情况下地轮直径较大,工作时不易发生打滑等现象,并且传动可靠。

播种机工作时,拖拉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行走轮,镇压轮上的主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施肥、播种机构,排出的化肥和种子经输肥管与输种管进入开沟器,先后进入开好的地沟中,为了避免烧坏种薯,化肥应位于种子下方5 cm 处,覆土器进一步覆盖种沟,镇压轮的圆锥滚筒随即以均匀适当的压力压密种床

2.2 配套动力的选用

根据我国目前所拥有的拖拉机实际情况和对机组所消耗功率的初步估算,拟采用东风-200拖拉机或功率相近的相关拖拉机。

东风-200拖拉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外形尺寸(cm) 2850x1350x1990

功率(KW ) 14(16马力)

额定转速(r/min ) 730

驱动型式 前轮驱动

离合器形式 干式、双片

制动器 环状内胀式

发动机与离合 V 带

理论前进速度(Km/h )如表2—1所示:

表2—1东风-200拖拉机理论前进速度

3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3.1 传动路线的确定

传动路线要保证总体传动可靠,不影响拖拉机工作。根据整机的结构以及拖

拉机的位置来确定传动路线,使马铃薯在工作过程中能满足开沟、播种、施肥和

镇压等工作的需要。

借鉴相关机型,将传动路线分为两条路线。第一,行走轮随拖拉机的前进而

转动,经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将动力分别传递给排种机

构和排肥机构的转轴,驱动排种链轮和排肥槽轮转动

3.2 传动比的计算

行走轮的行驶速度取3.6km/h ,换算出来为1m/s 。行走轮的直径为500mm ,

可以通过公式3—1计算得到行走轮轴的转速n 1

π

d v n 1= (3—1) 式中:v —行走轮的行驶速度

d —行走轮的直径

经计算得min /r 38n 1≈

按照设计要求,中间轴的转速与行走轮轴的转速应该相等,因此两轴之间的

传动比为1,中间轴的转速为38r/min ,排种器的主动轮安装在中间轴上,因此

转速也为38r/min 。排种器的上、下链轮垂直安放,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工作平稳,

因此两者之间的转速相差不大,链勺的速度要求不超过0.5m/s ,最佳的速度为

0.5m/s ,如果将速度降到0.25m/s 左右,相应地应该将原本要求的株距缩小2倍

才能不影响排种效率,再结合链轮的要求,最终选取排种器上、下两链轮之间的

传动比为1.12。

4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

4.1 种箱结构参数的设计

4.1.1 种箱尺寸的确定

种箱必需有足够的容量,从而减少加种次数,一般情况下要求播种到了地头才加种。但是种箱容量也不能太大,那样会增加机构的重量,对播种机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机组的纵向移动性;种箱必须保证箱壁的倾斜角大于种子的自然休止角,以保证种子能顺利滑落排种器,一般情况下种薯块的自然休止角α=24°~34°,这里选择α=30°。除此以外,种箱还应该坚固耐用,重量轻巧,具有一定的刚性,并具备防水和防潮的能力;种箱要便于加种、卸种和清种,因此该机所选的种箱形状为锥台型(上口直径大,下口直径小),而且上端有防护盖加以保护。

4.1.2 种箱容积的计算

种箱的容量由播种的行距、株距,播种量和播种距离共同确定。根据以往实验结论:播种机在工作时不宜播完种子箱内的全部种薯,应该保留至少10%的种子余量,避免箱内种子太少而影响播种的质量。预先设定该地块的长度D=1000m,播种机往返一次加一次种子。其种箱容积V可用公式4—1确定:

V=1.1 LBNmax/667γ(4—1)式中:

L—装满一箱种子所能播种的最远距离。最少应等于一个往返行程,即地块长度的两倍(m),取L=2000m

B—工作幅宽(m),此处取B=1100mm

Nmax—单位面积最大播种量 (kg/hm2),种薯的株距为120mm,则在100m内需要播种略为833个,每个种子大约重50g,算出Nmax≈41.65kg

γ—种子的单位容积质量(kg/L)。1L=1000000cm3。因此单位容积内能容纳尺寸规格为20mm×20mm×20mm的种薯125个,每个种薯平均重50g,算出来γ的值大约为7.25kg/L

=41.65; r=7.25。

取L=2000;B=1.1;N

max

代入公式(4-1)得:

V =20.8433(L)

实际中种箱的容积往往要比设计数值稍微大一些,因此本次设计取种箱的容积为30升。

4.2 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

对马铃薯播种机来说,排种器是其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因此,对排种器的要求是很高的。

4.2.1 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

(1)排种器应该具备较大的排种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均匀连续地排种,并且能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业,其播量要保持稳定,排种要均匀;

(2)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播量调节范围大;

(3)对种子的损伤率较小,一般要求不超过3%;

(4)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制造和维护,调整方便;

(5)漏种率和重播率低,皆要求不超过3%。

4.2.2 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排种器种类很多,通常按播种方式分为撒播器、条播排种器和点播排种器三大类。条播是按要求的行距,播深与播量将种子播成条行,一般不计较种子的粒距,只注意一定长度区段内的粒数,在农业上使用的条播排种器有外槽轮式、内槽轮式、磨纹盘式、锥面型孔式、摆杆式、离心式、匙式及刷式等类型。

其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外槽轮式排种器,其由排种器盒、排种轴、外槽论、阻塞轮、花型挡环及清种舌等组成。排种器盒装在种子箱下面,种子通过箱底开口流入盒内。排种轴转动时,外槽论及花型挡环可防止种子从槽轮两侧流出。虽然这种排种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用性好、适应性能广,而且国际上已经标准化,但是它也存在不可忽略的局限性,对于马铃薯块茎这样的种子,外槽轮是排种器并不能降低其漏种率和对种子的损伤率,也不能够提高播种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结构更简单,效率和播种质量更好的排种器,经过对所有可能的排种器(如夹持式,外槽轮是,带轮式等)的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升运链式排种器,这种排种器的前身是70年代后期美日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舀上杯链式排种器。

4.2.3 排种器的选型

(1)升运连式排种器的选型及结构

根据马铃薯种块的特性,该马铃薯播种机决定选用单排式升运链式排种器。其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升运链式排种器

Figure 4—1 the labe —chain dispenser

(2)工作原理:

行走轮随着播种机的前进而转动,行走轮上的轴作为动力传递轴并通过中间

轴将动力传递到排种器的小链轮上,小链轮转动从而带动升运链以一定的速度上

升,固定在升运链上的取薯勺每次舀取一个种薯块,并通过上链轮和护种管壁将

种薯块运送到输种管里,再经开沟器落到地沟,从而实现播种的过程。

(3)升运链式排种器工作性能的结构参数

根据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要求和参考有关文献,主要有以下结构参数:

1.取薯勺速度v :取薯勺线速度与作业速度成正比,试验表明,当取薯勺

速度不超过0.5 m/s 时,播种质量较好。当链轮线速度为0.55 m/s 时,作业质

量有所下降,即漏播稍有增加,但基本上能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若取薯勺速度

大于0.55 m/s 时,作业质量则显著变坏,漏播严重。因此链轮线速度最高作业

速度不超过0.5 m/s 。

2.链轮转速n :链轮转速过低,脉动频率低,排种均匀性差;转速过高,

又会使伤种率增加的同时加大漏种率。根据马铃薯种子的播种要求,此次设计选

用最大转速不超过40r/min 的链轮。

3.链条的工作长度L :链条的长度太大,将会增大两链轮之间的中心距,

从而增大输种的距离;长度太短又会造成输种时种薯来不及缓冲而从取薯勺滑

落,从而降低了排种的均匀性。因此链条的工作长度应该根据最合适的中心距来

选取。一般链条长度在2m 左右,种子的升运高度不超过500mm

4.取薯勺的形状:对于单边最大尺寸为20mm 的马铃薯种块,取薯勺需要保

证种薯块在升运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滑落的情况,而且背面要光滑,不能伤种;取

薯勺要轻,因此取薯勺都是用厚度为1.2mm 的铁皮冲压而成。

4.2.4 升运链相关系数的确定

(1)最开始设定的理论株距为120mm ,因此在行走轮转动一圈后所需要播

种的个数n 可以通过公式4—2计算得到:

120

D 120L n π== (4—2) 式中:L ——行走轮的周长;

D ——行走轮的直径。通过已知数据D=0.5m 。

算得n=13个

(2)取薯勺之间的间距即株距B

本次设计决定选用链条节距p=25.4mm ,长度略为2.24m 的16A 型滚子链,

链条的速度略为0.27m/s ,是最佳速度v=0.5m/s 的0.54倍,因此可以通过缩小株

距来满足排种的需要,即将株距缩小到原来的0.54倍,再根据节距和链条长度

来进行调整。通过计算,整个链条共有88节,为了达到最佳的排种效果,需要

24个取薯勺,因此其中16个取薯勺由4个链结组成,另外8个由3个链结组成。

因此每个取薯勺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就是株距B=88/24×25.4≈93mm ,能保证有足

够的空间来克服充不上种的情况。

(3)取薯勺尺寸的确定

通过查阅相关取薯勺的资料,以及对马铃薯种块在取薯勺内的受力情况的分

析,为了使种块不至于从勺内落下,多余的种子也不能稳定在勺内,要求取薯勺的宽度要大于种子长度的0.5倍且小于种子厚度的1.5倍。因为种子的尺寸规格为20mm×20mm×20mm,这里取取薯勺的宽度应为20×1.25mm=25mm。同时为了取薯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取薯勺的长度尺寸也必须大于种块长度的1.5倍,因此长度至少为20×1.5=30mm,这里取35mm。通过查阅《农业机械设计手册》(陈志,2007),可知种薯块的自然休止角一般为30°,因此取薯勺内的角度应小于或等于其自然休止角,这里也取30°。

5 排肥器的选型设计

5.1 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1)排肥量稳定、均匀,不受肥箱内肥料的多少、地形倾斜起伏及前进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2)通用性好,能施多种肥料。要求排肥器除了能排施流动性好的颗粒状化肥和复合颗粒化肥外,也能排施流动性差的粉状化肥。

(3)排肥量调节灵敏、准确,调节范围能适应不同化肥品种与不同作物的施用要求。

(4)工作阻力小,使用调节方便,便于作业后清理残茬化肥。

(5)排肥器所有与肥料接触的机构、零件最好采用防腐耐磨材料制造。

5.2 常用排肥器的种类和特点

常用的化肥排肥器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外槽轮式排肥器外槽轮排肥器工作时,外槽轮旋转,颗粒化肥靠自重充满槽轮的凹槽并被槽轮带着一起旋转,在槽轮外面的肥料在槽轮的拔动和肥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也被带动起来由槽轮强制带出,从排肥舌上调入输肥管,然后经开沟器导入种沟。该排肥器转动的槽轮和不转动的阻塞套可以在排种盒内随排种轴左右移动,通过改变槽轮的长度来调节排肥量。外槽轮排肥器的槽轮可以换成齿轮。槽轮的齿数相对排种器的来说有所减少。

(2)星轮式排肥器工作时,旋转的星轮星齿间的化肥强制排出。常用两个星轮对转以消除肥料架空和锥齿轮的轴向力。该排肥器的肥箱底部装有活页式铰链,箱底可以打开,便于消除残存的化肥;星轮的拆卸也很方便。排肥量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手柄改变排肥量活门的开度来实现。

(3)螺旋式排肥器其主要工作部件是排肥螺旋。工作是螺旋回转,将肥料导入排肥管。在排肥量较小时,螺旋式排肥器的排肥均匀性很差(4)水平刮板式排肥器水平刮板式排肥器是近年来我国为解决碳酸氢铵排肥问题而研制的一种排肥器。它的基本特征是由在水平面旋转的曲面刮板或弹击刮板将化肥排出。

(5)搅---拨轮式排肥器这是一种通用型排肥器。其突出特点是能有效地消除肥料的―架空‖可靠的排施含水量很大的碳酸氢铵。缺点是清肥不便。

(6)振动式排肥器由于震动关系,肥料排量受肥箱内肥料多少、肥料密度、粘结力等的影响较大排肥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差。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不同的化肥往往需要选用不同的排肥器,马铃薯播

种的时候所用的一般是硫酸铵或磷酸二铵等颗粒化肥,其含水率都低于1%。通

过对以上几种排肥器的比较以及马铃薯施肥的要求,本次设计决定选用移动式外

槽轮排种器。这种排肥器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把它的槽轮换成齿轮,工作原理也与

槽轮时相同。槽轮轮式排肥器一般用于排施流动性教好的颗粒状化肥,具有较好

的排肥稳定性和均匀性,但缺点是不能用于排施流动性差的化肥。其结构如图5

—1所示。

1.卡箍;2.轴销;3.花形挡圈;4.外槽轮;5.阻塞套;6.排肥杯;

7.排肥舌;8排肥轴;9排肥舌轴

图5—1移动式外槽轮排肥器

Figure 5—1 the fluted roller fertilizer apparatus

5.3 排肥量的计算

外槽轮排肥器的排肥量可以通过公式5—1计算。 ???

? ??+=λπt dLr Q f a q 0 (5—1) 式中:d —外槽轮的直径,d 取45mm

L —外槽轮的有效长度,L 取126mm

r —肥料的密度,施用的化肥为磷酸二铵,其密度为789g/L 。

a 0—槽内肥料充满系数,一般取0.7

f g —单个凹槽的截面积,通过实验计算选取f g =66.76mm 2

t —槽轮凹槽节距。通过计算得到t=d π/z=20.2mm

λ—带动层特性系数。取0.5

经计算得Q ≈5.5kg/acre ,这里取6kg/acre

6 开沟器的选型设计

6.1 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开沟器是播种机上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功用是开沟、整理种床、自动覆土和导种、肥入土,开沟器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种子发芽生长条件。因此,开沟器应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开沟直、深浅一致,幅宽合适,沟底平整,有一定的自动覆土功能;

(2)有良好的入土性能,不壅土、不缠草、不堵塞、阻力小、工作可靠;

(3)使种子全部落如沟底,行内种子分布幅度、均匀度应符合农业技术要求。

6.2 现有开沟器的种类和特点

根据开沟器的入土角不同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二种。

⑴锄铲式开沟器:属于锐角型开沟器,工作时开沟器随着播种机向前移动,土壤在铲前突起,两侧土壤受挤压而分开,开沟器离开后沟壁上的土壤自行下落覆盖种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入土能力强、工作阻力小,a=3~6cm,R=30~65N/个。缺点是易壅土和缠草,会使干湿土混杂,高速作业时播深不稳。

⑵双圆盘开沟器:钝角型开沟器,主要由一对平面圆盘、开沟器体、圆盘轴和散种板组成。工作时,两圆盘向前滚动,利用两圆盘在前下方一点(称聚点)接触所形成的夹角,将土壤向两侧挤压,开成中间代邮凸尖的沟(沟底呈W形)。种子和肥料由种、肥输入管通过开沟器体上的种、肥输送筒落入沟底。工作平稳、沟形整齐、不乱土层、断草能力强。但结构复杂、尺寸较大,工作阻力大。a=4~8cm,R=80~160N/个。

⑶芯铧式开沟器:锐角型开沟器,工作时先由芯铧入土开沟,两个侧板向两侧分土形成种沟。开沟宽度大、入土性能好,但工作阻力大。a=6~12cm,R=200~800N/个。

⑷滑刀式开沟器:钝角型开沟器,工作时滑刀在竖直方向切入土壤,刀后侧板向两侧挤压土壤形成种沟。特点是靠重力入土,沟深稳定、沟形整齐、不乱土层,断草能力强、工作阻力大。a=5~10cm,R=200~400N/个。

6.3 开沟器的选型

马铃薯播种机通常在新耕地上进行播种,新耕地的杂草和残茬对开沟器的影响不大,出现缠绕和堵塞的几率不大,再考虑到开沟的性能和经济因素,本次设计决定选用锄铲式开沟器,锄铲式开沟器由翼铲、筒身和深浅调节扁钢组成。其优点是:(1)开沟深度大,因为要求开沟深度最大达到180mm,上述几种开沟器只有锄铲式能达到要求;(2)开出的地沟平整、开阔,受地形的影响较小;(3)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维护。

6.4 开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6.4.1 入土角α的确定

入土角α选得过大,开沟器工作时土壤上移大,土层也抬得高,并有相互混乱的趋势,同时还会加大工作阻力;入土角也不能选得过小,过小的入土角将会造成刃部强度减弱。通常情况下入土角的取值范围在30°~50°之间,为了保证入

土能力,因此入土角不应该取得太小,这里取入土角为45°。

6.4.2 切土角β的确定

切土角过大,土壤易被推向两侧,造成土壤外翻,影响覆土性能;同样切土角也不能太小,太小的切土角将严重影响铲面的高度。一般情况下β值一般在20°~30°之间选取,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得小一点,这里取β=20°。

6.4.3 铲翼张角γ的确定

γ过大,翼铲就会增大,使得杂草不易沿刃口滑过,容易发生缠草、壅土、堵土等现象。γ过小时,翼铲切断草根的能力就会减弱。为使杂草沿翼铲刃缘向后滑切,γ一般应该取75°~85°,这里取γ=80°

6.4.4 开沟器外形尺寸的确定

深度调节扁钢的尺寸为:40mm×20mm

开沟器体尺寸长×宽×高:173mm×120mm×505mm

7 输种管的选型设计

7.1 输种管的性能要求

输种管的作用主要是将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导入开沟器,使种子能够顺利落入种沟内,它对排种的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马铃薯播种机对输种管的要求有:(1)对种子流的干扰小,能保证种子能自由流动,不致降低排种的均匀性;

(2)有足够的伸缩性并能随意扰曲,从而能够适应开沟器的升降和调节。输种管一般要求铰接在排种器上,能在各个方向摆动的同时不影响种子通过;

(3)应该具有一定的伸缩量、弹性和弯曲度,并能耐腐蚀。除此以外还有要一定的圆度,不能变瘪;

(4)结构要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

7.2 输种管的选型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马铃薯种块的形状和对导种管的要求,设计选用

螺旋骨架型塑料管。这种输种管是用1mm厚的钢丝或尼龙丝作骨架缠敷塑

料薄膜并通过加热制作而成,管内壁光滑,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弯曲灵

活、耐腐蚀等优点。如图(6—1)所示。

7.3 输种管参数的确定

7.3.1 输种管的直径

输种管的最小直径应根据作物的最大播量和种子的物理特性(如种块形状和尺寸,种块与管壁的摩擦系数等)加以确定。输种管的最小直径应与种子在输种管内自由降落时的扩散范围相适应。根据以往实验:有三分之二的马铃薯单边种子尺寸集中在20mm范围以内,因此输种管的最小直径一般为26mm,最大直径40mm。

7.3.2 输种管的倾斜度与长度

输种管的倾斜度和长度都应该根据不同类型播种机的结构需要、排种器的特点和对种子落到地沟底部的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橡胶输种管的倾斜角为50°。其长度通过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L=H/sinα(7—1)式中H——种子从排种口下落到开沟器体接种口的垂直距离

Α——输种管的倾斜角

算得L的值为225mm

图6—1 输种管

Figure 6—1 the matering tube

8 覆土器的选型设计

8.1 覆土器的种类和特点

播种机上常用的覆土器有链环式、弹齿式、爪盘式、圆盘式、刮板式等,其中链环式、弹齿式、爪板式为全幅覆盖,常用于行距较窄的谷物条播机。圆盘式和刮板式覆土器,则用于行距较宽、所需覆土量大、要求覆土严密并有一定起垄作用的中耕作物播种机

8.2 覆土器的选型

考虑开沟器以及本机结构,决定选用拖环式覆土器。其结构如图8—1所示。

8.3 覆土器性能结构参数的确定

拖环直径D=280mm

链环长度L=15mm

两环间距离L1=120mm

挂钩有效直径D1=10mm

整个部件有效工作高度H=375mm(可调)

9 镇压轮的选型与设计

9.1 镇压轮的使用条件

通过镇压轮的镇压作用,能使种子与湿土壤接触更加紧密,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土壤保墒,还可以增强土壤毛细管的作用。镇压轮对土壤的压强主要根据土壤性质、水分、密度和作物的要求而定,一般为30~50kPa。而镇压轮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其自身的重量和作用在它上面的附加重量。压紧后土壤的容重一般为8~1.2g/cm2

图8—1 拖环式覆土器

Figure 8—1 the link covering device

9.2 设计要求

(1)转动灵活

(2)镇压力可调;

(3)镇压后地表不产生鳞状裂纹;

(4)不壅土,不缠草。

9.3 结构设计

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中的镇压轮, 一般采用常规镇压轮。其质量轻, 结构简单, 压而不实, 影响种植作业质量。该设计选取了一种镇压效果好且有利于防寒保温、抗旱保墒和能促进种子早期出苗及幼苗的生长发育的圆锥式凹型镇压轮。

要使镇压轮能正常运转,减少工作中出现滑移与壅土的现象,则镇压轮的直径应满足以下公式:

Smax≥2W T/D (9—1)因为Smax=Qf,则

D≥2W T/(Qf )(9—2)式中Smax—土壤对镇压轮表面的最大附着力

Q—镇压轮的负荷

f—土壤对镇压轮的附着系数,通过查表可知f一般取0.4

—轴套产生的摩擦力矩

W

T

D—镇压轮的直径

由上面式子可知,镇压轮要想正常运转,必须有足够大的附着力。土壤对镇压轮的附着系数f取决于轮缘的材料和土壤的条件,在一定情况下f是个常数。虽然增大镇压轮的负荷可以提高土壤对轮缘的附着力,但是增大镇压轮的负荷无疑会使轮子下陷程度增大,轮子行驶的阻力增加,同时还会加大对土壤的压实程度,从而造成对种子发芽的不利后果。因此最好的途径是减小轴套中产生的摩擦力矩,那就要求使用在轴套中产生摩擦力矩较小的滚动轴承。同样增大轮子的直径也能有利于镇压轮的正常运转。

通过分析和计算,镇压轮的直径D的取值为400mm,宽度为120mm。镇压轮的结构简图如图9—1所示:

图9—1 镇压轮装置

Figure 9—1 the compacting wheel

10 行走轮的选型设计

10.1 行走轮的设计要求

在该播种机中,行走轮不仅起限深作用,而且还是排种、排肥的主动轮。因而在设计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具有较大的强度、刚度等机械性能;

(2)滑移系数较小,一般不要超过10%,从而提高播种的均匀性;

(3)对地表不平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避免在地表高低不平的情况下,出现

作为驱动排种器、排肥器的行走轮轮被架空而不转动,造成不排种、肥的问题。

10.2 行走轮的结构

(1)通常情况下,行走轮直径越大,其转动越容易,从而打滑率越小,因此

直径越大播种越均匀。本次设计为了使行走轮的大小与机具空间相协调,特将其

直径设计为500mm(行走轮圈外径),宽度为80mm 。

(2)本次设计参照有关机具,综合考虑为增加其入土性能及脱土性能,其结

构如图(10—1)所示。

10.3 行走轮的安装

地轮安装在地轮轴上,两端各紧挨着链轮,两轮间的距离为400mm 。

图10—1 行走轮

Figure 10—1 the road wheel

10.4 行走轮转速的计算

按照设计要求和参考有关资料,该播种机生产率为 3.2~4.1hm 2/h ,幅宽

1100mm ,因此,机器的行进速度为:

s /m 21.1~79.036005.16500~5.14100b s v ≈÷??? ??==

取平均速度为v=1m/s ,按照配套拖拉机的结构尺寸和常用播种机的地轮大小,取地轮直径为500mm ,有 r n wr v 602π=

= (10—1) 式中 v ——地轮轴的转速(m/s );

w ——地轮轴的角转速(rad/s);

n ——地轮的转速(r/s)由公式(10—1)得n ≈38r/min

r ——地轮的半径(m);

11 结论与建议

11.1 结论

(1)本设计书较全面的阐述了马铃薯播种机的概况和发展历程,提出了现时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总体结构设计及排种器、开沟器和镇压轮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马铃薯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2)马铃薯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使用,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镇压、覆土等多项工作。

(3)在拖拉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的挂接使用中必须注意整个机组工作时的稳定性,以达到机组设计的性能要求,因为直播机是中轴对称的,所以在稳定性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纵向稳定性的分析。

(4)开沟器部分的设计通过比较了解多种相关机型,在原有开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锄铲式开沟器,能实现种肥分施。

(5)排种器采用升运链式,排肥器采用外槽轮式。

11.2 建议

(1)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因此在设计一些装置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而结果也不大理想(譬如对机组传动装置的分析做得不够),以后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不断完善马铃薯播种机的基础设计理论。

(2)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实际的参照机械,因此只能通过书上的图形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因此有的数据只能大体估算(如排种箱体的结构尺寸),不能很准确地确定机具的结构形状、受力情况以及性能指标。

(3)在对传动装置进行设计时仍采用的传统的设计方法,虽然有机械设计手册等软件可以应用,但是在今后希望能学到并能使用一些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使整机性能更稳定。

(4)设计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多参考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实际机型。

(5)做毕业设计,应尽快着手,要充分理解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符合实际的进度表。应该多参阅文献资料和实际相关机型,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击破,尽力做到最好。

(6)在本次设计中,没有合理安排设计进程,因此时间不够的现象,经过这次的经历,我一定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优化自己的时间和计划安排。

参考文献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13—100~13—126

2.程兴田.播种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农机与食品机械,1999, 6

3.国委文.播种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年,5

4.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08:48~77

5.李亦清,韩建强.2CM—2T型系列马铃薯种植机.农机与食品机械.1998,2:

24

6.刘天国,邬文斌.亚地2CM马铃薯种植机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农村牧区机

械化2000,2:21~22

7.马建忠,高海明. 马铃薯播种机的改进和推广应用. 新疆农机化.2005,4:

17~20

8.聂延军,江涛.夹持式马铃薯播种机的探讨.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2:41

9.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0~120

10.陶为民. 国外农业装备发展趋势. 新农村,2001,7:471~474

11.王广胜,王玉忠,樊文宪.2BSM—1B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的研究.农机与食

品机械.1999,3:15 ~17

12.王继山. 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分析与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5):

7~10

13.王俊安,李翠芳.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的试验研究中国农机化。2006 ,6:

98~99

14.闫建英贺桂香张存来等.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山西农机2004,3:33

15.杨涛.手持式播种(施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 :300~302

16.赵满全,戴欣平.2BSL_2型马铃薯起垄播种机的研制.中国农机化. 2005,4:

52~55

17.赵满全,窦卫国,赵士杰等. 2BSL_2型马铃薯起垄播种机的研制.内蒙古农业

大学学报.2001, 3:102~104

18.周桂霞,张国庆,张义峰等.2CM一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黑龙江八一农

垦大学学报2004,3(16):15~18

19 H.Buitenwerf,W.B.Hoogmoed,P.Lerink and J.Müller.Assessment of

the Behavior of Potato in a Cup—belt Planter.Biosystems Eigineering.2006, 95: 35—41

20 Jarvis, R.H., D.S. Rogers-Lewis and W.E. Bray. Effect of irregular set spacing

on maincrop potatoes. Experimental Husbandry 1976,30: 28–41.

Development、Design and Prototypeconstruc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r.1991,50: 9—10.

21 KACHMAN S D.Acternative Measures of Accuracy in Plant Spacing for

Planters Using Single Seed Metering.Translation of the ASAE,1995,38(2): 371—375

22 Koning de et al., 1994 C.T.J. Koning de, L. Speelman and H.C.P. Vries de, Size

grading of potatoes: development of a ne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1994,57: 119–128

23 Tao et al., 1995 Y. Tao, C.T. Morrow, P.H. Heinemann and H.J.S. Ill, Fourier

based separation technique for shape grading of potatoes using machine vision,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995,38:949–957.r

挖掘机毕业设计计算过程说明书

绪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为其服务,而液压挖掘机是最重要的一类土石方施工机械。因此,可以肯定液压挖掘机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液压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今后几年我国液压挖掘机行业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液压挖掘机的年产量将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 中国挖掘机市场自1997年开始已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2001年与2000年比较,全国挖掘机的产、销量分别增长55%和56%。截止到2002年8月底全国挖掘机的销量已超过13000台,超过了2001年全年的销售数。2003年全国液压挖掘机的销售量超过18000台。显然,挖掘机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产、销量增长最快的机种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为挖掘机生产厂商提供了大量商机。另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为国内市场提供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的液压挖掘机,改变大中型液压挖掘机长期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当务之急是高速发展我国液压挖掘机。随之从事液压设备设计和调试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他们设计出了不少性能良好的液压系统;但也经常出现一些因设计时考虑不周或参数调节不当,造成系统达不到要求或不能正常工作,不得不改进设计或采取应急对策的情况。 如何设计出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维护使用方便的液压系统,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多方面的要求!以下是中型反铲挖掘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希望本设计能为从事液压工作的人员献上微薄之力!

第1章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 液压系统有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之分。前者以传递动力为主,追求传动特性的完善;后者以实施控制为主,追求控制特性的完善。但从结构和组成原理看,二者无本质的差别。本次设计,是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一台机器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传动方式,必须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对机械、电力、液压、和气压等各种传动方案进行全面的方案论证,正确估计液压传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当确定采用液压传动。设计内容和步骤如图1—1所示。 第2 章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精密播种机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挖掘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XE40小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外文题目:DESIGN HYDRAULIC SYSTEM OF XE40 SMALL CRAWLER EXCAVATOR 毕业设计(论文)共 76 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 8 页)图纸共 11 张完成日期 2015年 6 月答辩日期2015 年 6 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诚信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真实、可靠,系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 年月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诚信承诺保证书本人郑重承诺:我已按学校相关规定对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内容进行了指导和审核,确认由该生独立完成。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承担指导教师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XE40小型挖掘机是徐工生产的小型液压挖掘机,本次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就是对其进行液压系统的参数化设计。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们的主要的思路就是要先根据已知的挖掘机的性能参数对工作速度和工作压力进行初步的确定,再根据这些数据,对铲斗缸进行参数计算。参考所选液压缸的连接方式和XE40小型挖掘机选用的液压缸的具体形状,绘制出液压缸的CAD图。依照铲斗缸的设计方式与计算流程同理也能设计出斗杆缸和动臂缸。同时根据所设计的挖掘机所选用的动臂缸的数量,就能大致确定出运作液压缸所需要的流量。通过已确定的流量,工作压力,还有工作速度,就能初步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和液压马达的型号。然后再参考徐工挖掘机XE40的液压系统,根据系统回路和对挖掘机工作方式的了解,初步设计出液压挖掘机系统的原理图,并用CAD绘制出来。经过审核之后,再来确定所要要用的液压油,发动机,以及对液压阀进行选型。 关键词:液压缸;参数化设计;徐工挖掘机;液压系统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精量播种机设计 学生姓名:马云鹏学号: 130501617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戌社(教授) 2017 年 4 月 6 日

精量播种技术的重点就是在保证播种密度前提下,同时实现粒距均匀和播深一致。GRIEPENTROG[3]指出均匀的粒距能通过减小作物间对光、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来提高产量; GAN 等[4]研究发现,播深不均匀会导致出苗不一致,不育植株增加而造成减产。要实现播种后粒距一致,精密排种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种子的平稳运移和种器的驱动技术以及精确定位技术是其重要保障[5]。播种单体精确仿形及其下压力的实时检测和调控是实现播种深度均匀一致的关键。随着人们逐渐对播种装备技术水平需求的提高,以及 GIS、GPS、农田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精量播种机正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播种作业参数的实时检测、调控、显示和传输,根据田间肥力、光照等条件进行变量播种等智能化播种技术逐渐成为精量播种研究的热点。 1.3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 20世纪60 年代开始研制并推广了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械。国外目前在精量播种机的研究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量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施肥装置外,它的排种装置大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机械式排种原理和气力式排种原理,尽而保证单粒精量播种[6]。中国对于精量播种机的研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机器、对国外的机型进行仿制,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的精量播种机逐渐有了较好的发展。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目前为止,各种精量播种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技术较为成熟的精量播种机,也仅是针对大豆等规则作物颗粒的播种效果明显、精确度高以及排种性能好。 精量播种机按照排种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机械式精量播种机分垂直圆盘式、锥盘式、垂直窝眼式、纹盘式、倾斜圆盘式、水平圆盘式和带夹式等[7]。气力式精密播机分气吹式、气压式和气吸式等。目前,国内气吸式精量穴播技术和机械式精量穴播技术在作用性能、可靠性能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机械式播种机充种行程长,播种时无需考虑操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时的风机转速、行走速度、油门大小和工作档位等问题;对种子尺寸要求比较严格,排种时容易对小颗粒种子造成挤压和破碎,排种频率低,无法适应高速作业。造价低廉,节省燃油,售价低廉,燃油费、制造费及维修低并且性能稳定。气吸式播种机省种、护种,对种子尺寸要求相对不严,通用性较好,作业速度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单粒精播和高速度作业;技术含量高,加工精度严,动力消耗大,要求较好的气密性和稳压性,对风机系统要求

精密播种机设计_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液压挖掘机开题报告

液压挖掘机开题报告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姓名张玉辉学号 020800239 专业化题目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有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结合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毕业设计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它能让我综合运用各科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挖掘机是用来开挖土嚷的施工机械。它是用铲斗上的斗齿切削土嚷并装入斗内,装满后提升铲斗并回转到卸土地点卸土,然后再使回转台回转、铲斗下降到挖掘面、进行下一次挖掘。挖掘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油田矿山、市政工程、机场港口等部门土石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矿机械行业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我们国家科技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现代重要技术装备仍依靠进口,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国际上挖掘机的生产向大型化、微型化、多功能化、专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开发新品种、多功能、高质量及高效率的挖掘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的性能是决定挖掘机能效高低的关键因素,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挖掘机的性能水平。因此,研究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二、研究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工作装置的整体方案拟定、对比、确定,对挖掘机工况分析,各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参数计算、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并绘制出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装配图及各主要零件的零件图,对动臂三维建模、强度分析、提出完善意见,查阅相关科技外文资料然后对其翻译,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有关的资料。初步了解液压挖掘机的发展及应用。 2、通过对实物的参观及查阅相关书籍,对液压挖掘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3、对工况进行分析,根据有关书籍上提供的经验数据和有关公式,计算出主要件的结构参数。 4、根据计算结果和有关图册,进行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 5、对动臂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构完善意见。 6、翻译相关科技外文资料。 7、编写设计说明书。 2 四、研究进度计划 设计是为2012年2月13日至2010年6月15日,期间约有15周。以下为大体计 划和进度。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含CAD图论文】免耕播种机设计

第1章绪论 1.1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1.1.1、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兴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开始,不断探索,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50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行政推动阶段、机制转换阶段和市场导向阶段ASD。 1、行政推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不允许个人所有的政策。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机产品价格和农机化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 国营机械化农场使用各种较大型农业机械,除完成农场本身的农田作业外,还为附近农民代耕代种,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蒙和示范作用。国营机械化农场培养了大量的农机人才,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计划、机具的选型配套、农作物的机械栽培技术、机器的作业定额、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机制转换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

式并存。 从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实际出发,国家调整了农机化政策,提出了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适宜技术和机具。主要政策有: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经营农业机械;允许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农机化必须为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富裕服务;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尊重和遵循商品经济规律,让农机化主要在市场的支配下运行;国家对农机生产和使用实行优惠;农机服务组织通过扩大经营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针对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的状况,国家鼓励农民购置小型农业机械,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形成了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格局。1994年与1980年相比,大中型拖拉机下降了7.2%,而小型拖拉机增长了336.5%。 农机生产企业面向市场需要,开发适合小生产规模、适合农村购买力、适合国情的农机产品,在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机械、水稻移栽技术、移动式节水灌溉机械、化肥深施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出现了一大批有中国特色的农机产品,深受农民欢迎。 3、市场导向阶段 199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7月1日,国家取消了农用平价柴油。至此,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国家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的保护和引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加快。 农机制造企业依据来自市场的供求信息,自主安排生产,确定价格,参与市场竞争。近几年来,农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小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价格大战此起彼伏。目前,农机市场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售后服务竞争发展。

液压挖掘机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

液压挖掘机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及目的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利、采矿等建设工程的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利用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带动各种构件动作,具有非常多得优点,而且只要加装不同的辅助设备即可用来抓物,钻孔,推土,清沟,破碎等作业,是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品种,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人的劳动强度。为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技术日渐成熟,国外一些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均比较迅速。例如,国外的有日本小松、德国力士乐、OK公司等,国有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广西柳工集团、龙工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在专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建筑风貌、自然救灾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一重工派出数十台挖掘机日夜兼程赶往灾区用于道路疏通,伤员抢救,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为其服务,而液压挖掘机是最重要的一类土石方施工机械。因此,可以肯定液压挖掘机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今后几年我国液压挖掘机行业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其年产量将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 从1967年到1977年间,国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有少量几种规格的液压挖掘机产品获得初步成功,当时有上海建筑机械厂的WY100;矿山机器厂的W4-60;矿山机器厂的WY60;长江挖掘机厂的WY160和重型机械厂的WY250等,到现在,短短的40多年,挖掘机的产量和销量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品牌的液压挖掘机发展迅速,在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快速提高,如表1。

播种机毕业设计

目录 1 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1 我国播种机发展现状 (1) 1.2 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2) 1.2.1 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 (2) 1.2.2 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 (2) 1.2.3 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 (3) 1.2.4 广泛采用联合作业 (3) 1.2.5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 (3) 2 播种机概述 (5) 2.1 播种机类型 (5) 2.2 播种机主要结构 (5) 2.3 总体配置 (6) 2.3.1 主要技术参数 (7) 3 播种排种器 (8) 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8) 3.2 立式圆盘排种器的特点 (9)

3.3 排种器参数设计 (9) 3.4 壳体造型 (10) 3.5 种子的充填 (10) 3.5.1 排种器种子充填力学分析 (10) 3.5.2 充种过成 (13) 4 排肥器 (15) 4.1 排肥器的要求 (15) 4.2 排肥器选择 (15) 5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8) 5.1 开沟器的要求 (18) 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8) 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9) 5.4 芯铧式开沟器 (19) 6 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 (21) 6.1 输种管 (21) 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 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 6.2 覆土器 (22)

6.3 镇压轮 (22) 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 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 6.3.2 镇压弹簧参数设计 (25) 7 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7) 7.1 种子、肥箱 (27) 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7) 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8) 7.2 仿形机构 (28) 7.2.1 仿形机构类型 (28) 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9) 8 播种机组工作阻力与作业幅宽 (32) 8.1 工作阻力P与作业幅宽B (32) 8.2 播种机机组功率消耗N (32) 9 保养与保管 (33) 10 使用及注意事项 (34) 11 安全规则 (36) 12 常见故障与排除 (37)

挖掘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附表2: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于修筑铁路的繁重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挖掘机的先驱,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1950年,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液压挖掘机(图1-2)。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在挖掘机上得到应用,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液压挖掘机在作业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液压挖掘机已经在全世界围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土石方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装备。 图1-1 蒸汽机驱动的“动力铲”图1-2 早起全液压挖掘机 3.1.1国液压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我国从1967年开始自行研制液压挖掘机。早期开发成功的产品主要有上海建筑机械厂的WY100、矿山机器厂的W4-60、矿山机器厂的WY60等。到20世纪701年代末80年代初,长江挖掘机厂和重型机械厂分别研制成功了WY160和WY250等液压挖掘机产品。从1994年开始,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日本的神户制钢所、日本的小松制作所、日本的日立建机株式会社、韩国大宇重工、韩国现代重工业以及德国利勃海尔、德国雪孚、德国阿特拉斯、瑞典沃尔沃等公司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挖掘机生产企业,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型号和规格的液压挖掘机产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液压挖掘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挖掘机市场空间,但该行业主要由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垄断。国一些工程机械行业的上市股份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介入了挖掘机产业,同时国还有众多的企业也在生产液压挖掘机,但在生产规模、

铲斗挖掘力可达25KN。卡特彼勒公司最小的微型挖掘机为301.5,其整机质量只有1673kg,发动机功率为13KW,斗容量围为0.018~0.056m3。如图1-4为微型挖掘机。 图1-3 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图1-4 微型挖掘机 (2)液压挖掘机的多功能化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趋向于一机多能,配备了多种工作装置。除正铲、反铲外,还配备了起重、抓斗、平坡斗、装载斗、耙齿、破碎锥、麻花钻、电磁吸盘、振捣器、推土板、冲击铲、集装叉、高空作业架、绞盘及拉铲等,以满足各种施工的需要。与此同时,发展专门用途的特种挖掘机,如低接地比压、低噪声、水下专用和水路两用液压挖掘机等。 (3)液压挖掘机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世界上各大液压挖掘机生产厂商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加快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速度的过程中,重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挖掘机上的应用,使挖掘机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以及操作方便舒适的方向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特别是微机、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检测仪表在挖掘机上的应用,推动了电子控制技术在挖掘机上的应用和推广,并已成为液压挖掘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先进的液压挖掘机均装有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发动机和泵阀的电子控制以及工作模式控制和工作状

机械毕业设计1630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 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播种机械是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现在大面积麦田普遍存在着植株疏密不匀,出苗参差不齐,单株个体之间性状也表现较大差异等问题,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均匀播种。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小麦播种机播种中存在缺苗烧苗现象严重,存在疙瘩苗,设计制造了一种装配有种肥分施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该小麦播种机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播种的均匀性,实现种肥分施,达到了节种、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小麦播种机;开沟器;排种器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sowing machine affects the outputs and the cost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directly ,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modern agriculture to develop the high quality sowing machine. Although most areas in our country have already realized the sowing mech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present sowing machine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high yield .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restricting future improvement of wh eat yield in most areas ,such as ,different interspace among plants ,various sizes between seedlings and distinctive traits in individuals .Through production practices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lies in implementing balance sow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ubject is design a kind of wheat sowing machine assembling with equalizing device and furrow opener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wheat sowing machine that result to severe absence and burning of the seedlings .this sort of wheat sowing machine in this book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and remarkably the balance of wheat sowing and realize higher productivity. Key words: Wheat seeder;Furrow opener;Seed metering

多功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87)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多功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

图1 整体式直动臂图2 整体式弯动臂

注:1.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 2. 开题报告由各系集中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 任友良.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性能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0:9-22 [2] 康海洋.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动态分析[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6-18 [3] 王建军,冯光金,占必红等.小型挖掘机工作装置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J].中国工程 机械学报,2011,(9) [4] 牛多青,尹成龙,汪振乾等.基于SolidWorks的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设计[J].机械制造, 2007,(45) [5] 周勇,宋春华.国内外液压挖掘机的发展动向[J].矿山机械,2008,(36) [6] 朱建新,邹湘伏,黄志雄.谈国产液压挖掘机未来的发展趋势[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3,(3) [7] 何清华,张大庆,郝鹏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 [8] 刘韬,胡军科,谢平.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的优化设计[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0 [9] 张林艳,邓子龙,张红亮等.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与动力学仿真[J].辽宁石 油化工大学学报,2008,(28) [10] 张卫国.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及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0 [11] 郑东京.挖掘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仿真[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2] 陈玉峰.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与动力综合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13] 杜文靖,崔国华,刘小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整体集成有限元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 2007(38) [14]GU Jun and SEW ARD Derek.Digital Servo Control of a Robotic Excavator[J].CHINESE

挖掘机工作装置毕业设计

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

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 摘要 单斗挖掘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筑路工程、水利建设、农林开发、港口建设、国防工事等的土石方施工和矿山采掘工业中,对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单斗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 反铲装置作为单斗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工程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反铲装置的各组成部分有各种不同的外形,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合的结构并对其作运动分析。然后,在满足机构运动要求的基础上对各机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各机构尺寸参数,确定挖掘机反铲装置的基本轮廓。 挖掘阻力和挖掘力是衡量挖掘机性能参数的重要性能指标,对其分析计算至关重要。挖掘阻力主要与挖掘对象及自身尺寸参数有关,而挖掘力则受众多条件限制,危险工况的分析是关键点。在挖掘力分析基础上,可对各杆件铰接点进行力的分析计算, 并进行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单斗挖掘机运动分析力学分析强度校核

SINGLE DOU EXCAVATOR WORKING DEVICE DESIGN ABSTRACT Single d o u excavator is a kind of important engineering machinery,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road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orestry development, port construction,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fortifications mining extraction industries, to reduce heavy manual lab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speed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plays an enormous rol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d o u excavator demand will greatly increase year by year, its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shovel device as a single d o u excavator working device of a main form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 shovel device of each component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hap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kinematic analysis.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 of motion parameters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size parameters

机械毕业设计1112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目录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 III KEY WORDS ............................................................. III 1 前言 (1) 1.1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 (1) 1.2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1 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2 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 1.3设计的主要内容 (2) 1.4升运链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2) 2 总体设计 (3) 2.1总体方案设计 (3) 2.1.1 设计原则 (3) 2.1.2 基本结构 (3) 2.1.3 工作原理 (3) 2.2配套动力的选用 (3) 3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4) 3.1传动路线的确定 (4) 3.2传动比的计算 (4) 4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 (4) 4.1种箱结构参数的设计 (5) 4.1.1 种箱尺寸的确定 (5) 4.1.2 种箱容积的计算 (5) 4.2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 (5) 4.2.1 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 (5) 4.2.2 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6) 4.2.3 排种器的选型 (6) 4.2.4 升运链相关系数的确定 (7) 5 排肥器的选型设计 (8) 5.1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8) 5.2常用排肥器的种类和特点 (8) 5.3排肥量的计算 (9) 6 开沟器的选型设计 (9) 6.1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9) 6.2现有开沟器的种类和特点 (10) 6.3开沟器的选型 (10)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1 绪论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兼用的重要农作物,是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2008 年种植面积6 995.1 万亩,总产量达1 415.6 万吨,均位列世界第一,占世界的近1/4[1]。马铃薯用途已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多方面,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是最具多功能的作物。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十分重大[2]。机械化播种可以省种10公斤/亩,采用机械化规范化栽培,可增产250公斤/亩。与人工作业相比,马铃薯机播可提高工效3倍。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对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马铃薯种植工艺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农民劳动强度大。目前的播种形式还是步犁(或小四轮配用的两铧犁)加人工点种,其作业效率很低,不易于大面积播种,制约了马铃薯种植的发展速度[3]。据调查研究,现在还没有适宜的马铃薯种植机械。研制出能够满足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的马铃薯播种机,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的负担。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施行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本设计在现有机型的研究总结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马铃薯播种机对于改善现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4]。 1.2 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在我国大量的种植、研发并推广与马铃薯的生产相适应的机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马铃薯种植机械方面,尽管我国机械研制和生产水平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奋斗,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各种先进的马铃薯播种机不断问世,并在全国进行大量地推广应用,这个还是值得国人骄傲的。

挖掘机的机械手臂的设计毕业设计

挖掘机的机械手臂的设计 摘要 挖掘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建设施工机械,作为工程机械的主力机种。由于液压挖掘机具有多品种,多功能,高质量及高效率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施工作业单位的青睐,其生产制造业也日益蓬勃发展。 挖掘机的主要特点为:能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大,能得到较低的稳定转速,快速作用时,液压元件产生的运动惯性小,加速性能好,并可作高速反转,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可吸收冲击和振动,操纵省力,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本次设计的主要参数是斗容量0.2m3它属于中小型液压挖掘机,主要设计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本设计对工作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这其中包括了动臂、斗杆和铲斗及其驱动装置的设计。 挖掘力约为30kN,最大卸载高度约为 2.65m,最大挖掘深度 4.2m,最大挖掘半径约为5.728m,从中可以看出整机作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挖掘力大,且机器重量轻,传动平稳,作业效率高,结构紧凑。 关键词挖掘机,机械手臂;斗杆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来源 (1) 1.2 课题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2) 1.4 本次设计概诉 (3) 第2章机械手臂的设计 (5) 2.1 设计方案原则 (5) 2.2 确定动臂、斗杆、铲斗的结构形式 (5) 2.2.1 确定动臂的结构形式 (5) 2.2.2 确定斗杆的结构形式 (6) 2.2.3 确定铲斗的结构形式和斗齿安装结构 (6) 2.2.4铲斗与铲斗液压缸的连接方式 (8) 2.3 确定动臂、斗杆、铲斗油缸的铰点布置 (9) 2.3.1 动臂油缸的布置 (9) 2.3.2斗杆油缸的布置 (10) 2.3.3铲斗油缸的布置 (10) 2.4 动臂、斗杆、铲斗机构参数的选择 (11) 2.4.1反铲装置总体方案的选择 (11) 2.4.2 机构自身几何参数 (12) 2.4.3 斗形参数的选择 (13) 2.4.4 动臂机构参数的选择 (16) 2.4.5 斗杆机构参数的选择 (21) 2.4.6连杆、摇臂参数的选择 (22) 第3章工作装置的强度计算 (23) 3.1 斗杆的计算 (23) 3.2 动臂的计算 (28)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双侧驱动式旋耕灭茬机设计 ★温室用小型电动旋耕机设计 ★玉米对心种子播种机设计 ★多功能机械手设计 ★越障行走机的结构设计 ★秸杆原料育苗钵成型机的设计 ★耐磨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西红柿采栽机械特性试验研究 ★揉性清洗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清洗中的应用 ★液体菌种自动接种装置的设计 ★果蔬高压电场保鲜技术及装置研究 ★新型变质白口铸铁犁铧及旋耕刀材料成份配比的试验研究★气缸盖试漏机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筛片及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水稻直播种绳加工装置的参数优化及虚拟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水稻种绳捻制装置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旋耕刀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秸杆粉碎粒度与粘接剂对育苗钵成型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三菱发动机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落叶清扫压缩机的设计 ★电磁场处理半连续铸造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 ★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研究 ★锤片式肥料搅拌机的设计 ★蔬菜育苗营养块成型机研制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基于Pro/E的旋耕机工作部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小型播种施肥机设计 ★草坪清理机的改进设计 ★连栋温室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 ★秸杆揉切机设计 ★新型半自动地板清洁器的设计 ★免耕播种机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机构的设计 ★冰屑清扫部件的设计 ★奶牛场喷雾式清粪机设计 ★饲草切碎机设计 ★种绳特性参数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鼠道式开沟器设计 ★秸秆饲料压块机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流体播种穴播排种器建模与仿真 ★大棚除尘(除雪)机设计 ★蔬菜播种机设计 ★无人飞行喷雾机设计 ★种绳捻制机设计研究 ★培养料翻料搅拌机的研制 ★草坪清理机理研究及清理机部件的设计 ★小型玉米授粉机的设计 ★饲料粉碎机设计 ★折叠式接种箱的研制 ★种绳捻制机仿真设计 ★芦苇收割机设计 ★大枣采摘机的设计 ★多物料动态精确定位仿真研究 ★纸载体种绳播种技术所需原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免耕播种机开沟播种装置的设计 ★桥式起重机生产不安全因素发生部位及其相关信号采集的研究★矩形熔炼炉钢结构总体设计 ★盘元钢筋矫直机设计 ★推块式分拣机分拣系统道岔执行机构的设计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数据库及推理方法研究 ★钢坯剪切定尺机设计 ★50T精炼炉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微波干燥方法的水分测量仪器的设计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气控系统设计 ★工业固体废物回转焚烧炉窑装置设计 ★4063m3炼铁高炉气动开口机设计 ★炼铁厂带式输送机设计 ★球塞气举往复式投球装置设计 ★钢坯回转台设计 ★连铸坯定尺火焰切割机设计 ★摩托车减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翻板机设计 ★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300t炼钢转炉倾动及抗扭装置设计 ★钻井液振动筛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疲劳设计研究 ★发动机水泵轴承液压机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设计系统研究 ★摩托车发动机156FMI摇臂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滚动轴承噪声测量与研究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