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通货膨胀一.宏观经济学内容小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就业总量、价格水平、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供给。

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它主要围绕国民生产总值、就业、价格水平三个宏观经济学变量展开讨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

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

“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词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词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词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行为和发展趋势。

它关注的是国家和地区整体经济,而不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

下面是一些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英文名词和参考内容:1.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s the total value of al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s borders in a specific period of time. It is widely used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s a key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2. Inflation: Inflation refers to the increase in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of goods and services over a period of time. It is usually measured by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or the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High inflation can erode purchasing power and lead to economic instability.3. Unemployment rate: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unemployed and actively seeking employment.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health of an economy and can have signific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4. Fiscal policy: Fiscal policy refers to the us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to influence the overall economy. It can be expansionary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or reducing taxes) or contractionary (reducing government spending or increasing taxes) depending on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5. Monetary policy: Monetary policy involves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s by a central bank, such as the Federal Reserve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used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control inflation,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6. Exchange rate: The exchange rate is the value of one currency in terms of another currency. Changes in exchange rate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7. Balance of trade: The balance of trad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a country's exports and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A positive balance of trade (exporting more than importing) is known as a trade surplus, while a negative balance of trade is known as a trade deficit. This indicator is important for measuring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veness.8.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refers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an economy over time. It is usually measured by th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real GDP.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s a key goal for most countries.9. Aggregate demand: Aggregate demand is the total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in an economy at a given price level and period of time. It is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consumer spending, investment,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net exports.10. Business cycle: The business cycle refers to the fluctuations ineconomic activity over time. It consists of four phases: expansion (growth), peak (highest point), contraction (slowdown), and trough (lowest point). Understanding the business cycle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and managing economic fluctuations.Thes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the many concepts and terms used in the field of macroeconomics. They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trends, and policies that shape an economy.。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 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Y=C+I+G+NX3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deflator)5GDP与经济福利: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 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一CPI1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2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1003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替代倾向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GDP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差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6
三、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居民户的储蓄比企业意愿投资要多,结果导致总支出减少。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 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 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抽销售的同 样数量的商品。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 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7
1.2 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 20 60 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 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11
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 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 实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 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 便使之更加 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 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2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 置;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 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 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 世纪70年代至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public goods):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目前我国计算GDP是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

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200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 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 矛盾。
125 120 115 3 .0 110 2 .5 105 10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2 .0 4 .0 3 .5
其他三大类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从GNP过度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
GDP=GNP-NFP
表 NI、PI和DPI
折旧
间接税
PI=NI-企 业利润社会保险 金+转移 支付+净 利息收入 +红利
GNP
NNP NI
个人所 得税及 非税收 性支付 DPI
例题:计算GDP 、NDP、NI、PI与DPI
(二)价格水平
1、定义:指现行交易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 2、常用价格指数: (1)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 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 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和程度的一个指标,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投资 16% 政府购买 18%
净出口 -3 %
消费 69%
(2)生产法测算GDP(增值法)
定义
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 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获得GDP指 标。
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综合反映的是一个
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仸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 曲线。

4.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5.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或者: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6.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7.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8.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9.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we learn Macroeconomics? The major contents of Macroeconomics. The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s. How we learn Macroeconomics?
6
一、 Why we learn macroeconomics?
教学资源

课程网页
相关数据网页 助教


3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导论;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决定理论,核心是 ISLM模型和AE-AS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经济; 主要经济学流派。
4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5
Contents
20
The economy in the LR (Growth)
17
宏观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经济增长多一个百分点的作用:收入增加;岗位增加; 财政收入增加。 Each 1% in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associated with: 920 more suicides; 650 more homicides; 4000 more people admitted to state mental institutions; 3300 more people sent to state prisons; 37,000 more deaths; Increases in domestic violence and homelessness。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具备非竞争性与非排 他性的产品称为公共物品。 纯公共品与准公共品:具备其中一个特点的 称为准公共品。
9
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纯公共品 准公共品 私人物品 竞争性 排他性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10
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国防、教育、医疗、高速公路? 基础研究、路灯、治安、公园、俱乐部? 风景区、草地、牧场、影剧院、图书馆?
15
问题: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稳定经济; 保护产权; 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制度); 保护公平竞争; 收入再分配; ……
16
宏观经济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


个人:储蓄还是消费?学习还是工作? 企业:扩大还是收缩投资?到何处投资 (中国和俄罗斯的例子)? 国家: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自由贸 易?放开资本市场?鼓励出口,追求贸 易顺差?……


Market failure. The macro-economy affects the decisions of economy entities (individuals, company, government, other countries, etc). The macro-economy affects society’s wellbeing & individual’s well-being.
18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关注一国经济发展的总量问 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 以及失业等,并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 总量的波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 政策。
19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The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The economy in the short run; Policy debate; Open economy policy; More microeconomics behind macroeconomics*。


如果一个或某几个企业能对市场供给和产品定 价产生重大影响,此时该企业或该几个企业存 在市场支配力; 在微观上,市场支配力的存在会妨碍其他企业 的进入,进而损害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会损害消费者福利(以通信为例)。 宏观上,市场支配力的存在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4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 象,在微观经济理论中我们曾利用洛仑 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此进行过衡量。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效率,对分配不公、 贫富悬殊等问题无能为力。
7
Some market failuternalit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rket power (monopoly); Inequalit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
8
公共物品
12
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实施了某种行为直接对 他人有影响,但并不因此获得补偿或付出代价。 正的外部性与负的外部性。 问题1:分别针对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各 举一例,说明其后果。 问题2:根据前述例子说明外部性解决办法, 并讨论政府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13
市场支配力(垄断)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余劲松.2007.秋
1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人大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书目: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 出版社,1999年版;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美)多恩布什、斯塔兹,《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 联书店,1997年版; (美)哈伯德、奥布莱恩,《经济学(宏观)》 , 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7年版。 2
11
公共物品与社会福利



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提供乃社会必须,它不仅 可以为个人生活提供便利,也可以提高社会运 转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对公共品的依赖程度越 高。因此,公共品提供的数量、质量以及人们 对公共品的态度,是观察一个社会文明富裕的 标志之一。 但正由于公共品的特性,理性的个人都有“搭 便车”心理,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解决公共品的 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