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押题卷理综物理试题(图片版,十)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押题(一)物理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高考押题试卷物理试卷(一)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若物体的速度很大,则其所受合外力也一定很大C.一个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运动轨迹不一定是圆D.一个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恒定,其轨迹一定是抛物线15.如图所示,直线OO'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且B1> B2,一总阻值为R的导线框ABCD以OO'为轴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转动,导线框的AB边长为l1, BC边长为l2。
以图示位置作为计时起点,规定导线框内电流沿A→B→C→D→A流动时为电流的正方向。
则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是A. B.C.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 与14C 是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所以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并不相同B.核力是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之间的力,中子和中子之间并不存在核力C.在裂变反应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n +→++中,23592U 的结合能比14456Ba 和8936Kr 都大,但比结合能没有14456Ba 和8936Kr 大D.α、β、γ三种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17.我国将于2017年11月发射“嫦娥五号”探月卫星,计划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
“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嫦娥五号”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Ⅰ,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 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 点进入绕地圆轨道Ⅲ,第四步再次变轨道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嫦娥五号”发射至轨道Ⅰ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 9km/sB.“嫦娥五号”从环月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需要加速C.“嫦娥五号”从A 沿月地转移轨Ⅱ到达B 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加D.“嫦娥五号”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18.如图所示电路中,M 、N 是构成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极板,两极板长度都为d , M 、N 极板间距也为d 。
2018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措施的是A. 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B. 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C. 式中d=1D. 铀核裂变后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答案】D【解析】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选项A正确;重核裂变要释放核能,则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选项B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中的d=2,选项C错误;铀核不如裂变后生成的新核稳定,可知铀核的比结合能比裂变后生成的新核的比结合能都小,选项D错误;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CD.2.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应各点电场强度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应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应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类比电场强度定义式该点引力场强弱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在地球表面:位于距地心2R处的某点:由以上两式可得:,故D正确。
点晴:此题考查从题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知道引力场强的定义式,进而结合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求解。
3. 如图所示,每级台阶的高和宽均相等,一小球向左抛出后从台阶上逐级弹下,在每级台阶上弹起的高度相同,落在每级台阶上的位置边缘的距离也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 与每级台阶都是弹性碰撞B. 通过每级台阶的运动时间逐渐缩短C. 除碰撞外,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D. 只要速度合适,从下面的某级台阶上向右抛出,它一定能原路返回【答案】C【解析】A项:由图可知,小球每次与台阶碰撞弹起的高度都比落下时的度度更低,所以每次碰撞都有能量损失,故A错误;B项:由小球每次反弹起的高度相同,每级台阶的高度相同,所以通过每级台阶的运动时间相同,故B错误;C项:除碰撞外,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项:从下面的某级台阶上向右抛出,在竖直方向小球匀减速直线运动,从上面某级台阶上向左抛出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不能原路返回,故D错误。
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期初考试(3月)理综物理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首先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一个氘核H 21与一个氚核H 31聚变生成一个氦核He 42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势能增大,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总能量减小D.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粒子,这就是β衰变15.如图所示,在某电路的a 、b 两端加正弦交变电压U ,已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1n 、副线圈匝数为2n ,图中电阻212R R ,V 为理想电压表。
工作过程中,a 、b 两端的输入功率为2R 消耗功率的9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n :2n =3:1B.1n :2n =4:1C.电压表示数为42U D.升高a 、b 两端电压,21R R 、消耗功率之比增大16.据报道,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某中学的科技小组设想嫦娥四号的登月轨道方案如图所示,环月轨道Ⅰ为圆形轨道,环月轨道Ⅱ为椭圆轨道,远月点记为P 点,近月点记为Q 点(图中未标出)。
减速下降阶段速度很小能安全着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Ⅰ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小于在环月轨道Ⅱ上的机械能C.嫦娥四号在轨道Ⅱ上,远月点的加速度大于近月点的加速度D.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比在环月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短17.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0~4s 内所受水平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0~2s 内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
【最新模拟】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精品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18-2019年高考备考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三)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B. 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将可靠的事实和科学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反映自然规律,开创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C. 将一个铁球放在墙角处判断两个接触面的支持力较困难,若在两个接触面处放上海绵垫来观察海绵的凹陷来判断较容易,这里采用的是转化和控制变量的方法D. 公式中的U和I有因果关系,公式中的和E有因果关系,同理中的和a有因果关系【答案】B【解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A 项错误;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是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进行合理外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种实验和推理结合的方法开创了物理学研究的新纪元,故B项正确;放上海绵垫来观察墙角处铁球的受力情况,用替代放大法便于观察,故C项错误;公式和是决定式,存在因果关系,而是比值定义式,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类推,故D项错误。
2. 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随位移变化的水平外力F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
若F−x图象如图所示,且4~5m内物体匀速运动,x=7m时撤去外力。
取g=10m/s2,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x=3m时物体的速度最大C. 撤去外力时物体的速度为D. 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3s【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4~5m内外力恒定,又物体匀速运动,由知动摩擦因数为0.3,故A项错误;由图知前3m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3~4m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故B项错误;前7m内外力和阻力共同作用,物体做变速运动,且F−x图围成的面积表示外力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知,故C项正确;撤去外力后物体匀减速停下,由动量定理有,解得,故D项错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B.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C.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种D.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答案】 B【解析】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可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指蛋白质,并不是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不同物种中结构相同,动物细胞中的糖原、脂肪等的结构也相同,植物细胞的淀粉、纤维素等的结构也相同,A项错误;有的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B项正确;水稻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G、C是组成DNA和RNA共有的碱基,T和U分别是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因此能形成6种核苷酸,故C项错误;激素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但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继续使用,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综合性考查,可梳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对于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C.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人体细胞中,催化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的酶都位于线粒体中【答案】 A【解析】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项正确;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不一定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如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项错误;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也要吸收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因此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项错误;人体内有些细胞(如成熟的红细胞)在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成乳酸,故D项错误。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 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C.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D. 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v=s t、加速度a=Fm 都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 【答案】B 【解析】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A 错误;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选项B 正确;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等,选项C 错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s v t =;加速度Fa m=不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选项D 错误;故选B. 2. 某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5.010kg ⨯,最高时速为108km/h ,装有额定输出功率为9000kW 的燃气轮机。
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所受的阻力f F 与速度v 满足f F k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53.010N ⨯B. 由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41.010N s/m k =⨯C. 当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大小为53.010N ⨯D. 当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500kW 【答案】B【解析】 【分析】【详解】A .气垫船的最高速度为108km/h 30m/s v ==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最小,与阻力相等,根据P =Fv 得:气垫船的最小牵引力65910 3.010N 30P F v ⨯===⨯故在速度达到最大前,牵引力 53.010N F >⨯故A 错误; B .气垫船以最高时速匀速运动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5 3.010N f F ==⨯根据f =kv 得 543.010 1.010N s/m 30k ⨯==⨯故B 正确CD .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511.510N 22v f kf =⨯'== 此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51.510152250kW 22v vP F f ''==⨯⨯='=故CD 错误. 故选B 。
(解析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物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放大法B. 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 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答案】C【解析】用镜面反射观察桌面微小变形时,是根据: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时,反射角改变2α,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放大法,A正确;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正确;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采用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C错误;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D正确。
2.氢原子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电子绕一个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具有不同能量.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用这些光子分别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和处于基态的另一群(称为b群)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群中的部分氢原子被激发到n=2的激发态B.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80eVC. a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质子运动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D. a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答案】D【解析】A: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这些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另一群(称为b群)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被激发到n=2或n=3的激发态。
故A项正确。
B: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最大能量,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放大法B. 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 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答案】C【解析】用镜面反射观察桌面微小变形时,是根据: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时,反射角改变2α,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放大法,A正确;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正确;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采用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C 错误;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D正确。
2. 氢原子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电子绕一个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具有不同能量.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用这些光子分别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和处于基态的另一群(称为b群)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群中的部分氢原子被激发到n=2的激发态B.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80eVC. a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质子运动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D. a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答案】D【解析】A: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这些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另一群(称为b群)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被激发到n=2或n=3的激发态。
故A项正确。
B:一群氢原子(称为a群)处于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最大能量,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