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
马来西亚美食热带雨林与多元文化的国度

马来西亚美食热带雨林与多元文化的国度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度,存在着一个令世界为之赞叹的独特风景——热带雨林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相得益彰,为其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马来西亚美食背后的热带雨林和多元文化的故事。
第一部分: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500字)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拥有广袤的热带雨林。
这片热带雨林是马来西亚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的源泉之一。
热带雨林的湿润气候和丰富的降雨量为当地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各种水果、蔬菜和谷物得到了充分的发育。
例如,马来西亚的榴莲就是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水果,它又称为“水果之王”,因其浓郁的香味而闻名于世。
热带雨林还是许多特色动物的栖息地,如猴子、鸟类和独特的昆虫。
这些动物和昆虫常常被作为马来西亚独特菜系的食材。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猴子肉是当地一道特色菜的主要原料之一。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猴子肉的消费已受到限制,但其独特的美味使得它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烹饪食材。
第二部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500字)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这里生活着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和其他各种族群。
各个族群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相互交融,形成了马来西亚独具特色的菜系。
例如,华人带入马来西亚的烹饪技巧和食材,使得马来西亚的华人菜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一系列美食。
马来西亚的马来菜则以其浓郁的香料和丰富的口味而闻名,这些都是受到马来人独特文化的影响。
除了华人和马来人,印度人也在马来西亚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菜不仅在马来西亚的城市中很受欢迎,也逐渐被当地人所接受。
在马来西亚尤其流行的是咖喱菜,其香辣口感和浓郁的印度风味成为了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之一。
第三部分:马来西亚美食的代表性菜肴(1000字)在马来西亚,有许多美食代表了这个国家多元文化和热带雨林的特色。
首先是马来西亚的招牌菜肴——娘惹菜。
娘惹菜是一种集中了马来、华人和印度传统烹饪技巧的独特美食。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特色介绍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特色介绍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特色介绍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特色集合了丰富的地道美食以及富有创意的食物烹调方式于一体,马来西亚留学:生活美食全面汇总。
在国内,不论是在乡村、城镇或在小岛上,随处都可以找到各色各样的食品、点心和水果,包管您不论在何处用餐,都将是一次愉悦的经历。
★ 马来美食在本土找得到的天然调味配料在马来食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突出了马来事物的显着特色。
椰子、辣椒、柠檬草、酸橙叶和各种香料都是马来事物中基本的调味,一般加入鱼类、肉类或蔬菜里一起烹煮。
另外,一种传统的用餐佐料称为三巴辣椒酱( SAMBAL )是采纳辣椒、虾酱和一些调味料制作而成的。
闻名的沙爹( SATAY )是将卤过的牛肉或鸡肉串成,然后在炭火上烧烤,佐以甜中带辣的花生酱汁,再配上黄瓜、洋葱和一种称为KETUPAT 的马来饭团(裹上棕叶煮成的)一起食用。
★ 椰浆饭广受欢迎的马来风味早餐椰浆饭是一种既香又辣的饭食。
其中,饭是以椰浆蒸煮而成,佐以咖喱鸡、牛肉或鱿鱼,以及黄瓜、炒江鱼仔以及三巴辣椒酱,整洁地端放在香蕉叶片里,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
★ NASI PADANG白饭佐以各色菜肴,包括咖喱和一种混合了椰浆及香料烹煮而成的辣味牛肉,称为忍当肉( RENDANG )。
★ 柔佛沙拉一种辣味的米粉汤,以鱼肉咖喱汁和蔬菜一起烹调。
★ 爪哇面一种带有浓、辣汤汁的面食,佐以切细的虾肉、马铃薯片和豆腐。
★ 牛尾汤浓辣的牛尾汤,加如许多配料一起烹煮而成。
★ SOTO AYAM香辣的鸡肉汤,拌以饭团和蔬菜。
★ SAGO MELAKA硕莪加如 SYRUP 褐糖(又叫马六甲糖)调制成的一种冷冻甜食。
★ 华人美食华人以饭食为主,菜肴一般上为各种不带辣味的肉类和蔬菜,其中又以变化多端的各种面食着称。
面食一般加入汤汁或是用各种肉类薄片、虾和蔬菜煮炒而成。
华人的咖喱面经常加入鸡肉和豆腐。
★ 海南鸡饭以鸡肉上汤煮成饭,再佐以白煮鸡肉或烧鸡肉。
马来西亚风土人情介绍

马来西亚风土人情介绍一、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1、宗教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其他宗教还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原始宗教。
马来西亚宪法规定,所有的马来人都是穆斯林,在全国人口中,穆斯林占将近55%。
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有很深的影响。
马来人取阿拉伯名字,按伊斯兰教的训言生活。
清真寺遍布马来西亚城乡,寺内每天都有信徒作祈祷。
星期五是马来西亚的主祷日。
2、饮食马来西亚主题民族马来人大多是穆斯林,他们的饮食习惯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不吃猪肉和水生贝类动物,不喝酒。
马来人餐前餐后都必须洗手,餐间还备有洗手的水,进餐时在地毯上席地围坐,各人必须用右手抓取食物,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马来人的食物以大米为主,辣椒和咖喱史最常用的佐餐食品。
马来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菜肴类似,口味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调味,又辣又香,在炎热的气候下吃得又刺激又过瘾。
马来热多半是穆斯林教徒,所以马来菜大多不用猪肉,而以鸡肉、羊肉、鱼肉为主。
肉类加上蔬菜、拌或蘸上辣椒调味,配以咖喱饭,这是马来西亚最普通的饭菜。
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名菜,叫沙嗲。
是以竹签串上牛肉或羊肉、鸡肉、虾等用炭火烤熟,食用时沾上又甜又辣的花生酱,这道名菜,任何餐馆都有。
饮料主要是椰汁。
穆斯林禁酒,但马来西亚国产啤酒,一向破获好评,如果要点这种啤酒,一定要向店家说清楚,因为进口啤酒品牌很多。
马来西亚国产咖啡,味道也不错,这种咖啡不经过滤,颜色很浓,但味道淡而清香,有一股麦茶掺和咖啡一样的味道。
3、住宿在海湾地区或租民间住宅住宿,夜间要注意防蚊虫,应使用蚊帐或驱虫药。
万一不慎划破皮肤、伤口要立即抹药医治,因当地湿热,容易引起伤口感染、溃烂。
在多珊瑚礁的海水中游泳,要注意不要碰伤,在水里不要随便触摸贝壳类,以防万一有蛇藏在里面,如果遇到蛇,只要不去威吓它,一般它是不会攻击你的。
4、天气马来西亚的天气全年温差不会超过一度,基本平均在31度左右,早晚的温差大,早晚有些凉是要穿薄长袖,中午很热,三晴两雨,日照非常强烈所以建议一定带把雨伞,一个遮阳,一个是防雨。
马来西亚宗教和风俗习惯有什么

马来西亚宗教和风俗习惯有什么马来西亚宗教和风俗习惯有什么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巴族三大民族组成.他们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异.马来人90%以上伊斯兰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马来西亚宗教和风俗习惯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马来西亚宗教和风俗习惯解读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巴族三大民族组成。
他们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异。
马来人90%以上信仰伊斯兰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巴人则信仰印度教。
马宪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为马官方宗教。
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多属逊尼派。
马来穆斯林一般较虔诚,每天都祈祷五次,到麦加朝圣过的人倍受尊敬。
回历九月是斋月,马来人一般情况下均昼禁夜食,只有年老体弱多病、孕妇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马来人平时一般忌讳用左手,习惯用右手用餐或接受别人的东西。
通常男士不主动与女士握手。
马来人普遍喜好辣食,忌食猪肉,不饮烈性酒,在正式场合也不敬酒。
马来人最禁忌的动物是猪,但喜猫。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
否则将被拒之门外。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
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
马来人男女礼服和便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又宽又长,遮手盖脚且色彩鲜艳,图案别致,样式美观。
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
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
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济南元宵节风俗习惯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

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不仅体
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在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和艺术表演中得到体现。
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融合了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多样化的文化景观。
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中,马来人的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马来人以宗教、家
庭和尊重长辈为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传统服饰如传统马来服、沙巴和砂拉越的传统服饰等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化特色。
此外,马来西亚的传统美食如咖喱、肉骨茶、沙爹等也是马来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马来文化,华人文化也在马来西亚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华人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在马来西亚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此外,华人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也在马来西亚得到了发扬光大。
印度文化也是马来西亚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来西亚的印度教徒在节
日期间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如屠妖节、印度新年等。
此外,印度舞蹈、音乐和美食也在马来西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除了以上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马来西亚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砂
拉越的原住民文化、沙巴的卡达山文化等,这些文化传统丰富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景观。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是多元而丰富的。
这些传统不仅体现在日常生
活中,也在宗教、节日、艺术等方面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马来西亚的文化传统是这个国家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马来西亚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马来西亚的文化及风俗习惯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这里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以下是对马来西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详细描述。
马来文化:马来人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民族群体,他们的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马来人非常重视家庭和社区的纽带,家庭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会和父母住在一起,尊敬长辈并遵循家族的传统。
马来人的婚礼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通常会持续数天。
在婚礼上,有许多传统习俗,如握手、交换礼物和举行宴会。
此外,马来人还有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称为“迪迪”,通常在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中表演。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马来人非常自豪地保留和传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他们也非常热情好客,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华人文化: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是马来西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宗教和习俗。
华人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和清明节等。
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家庭团聚,赏花灯、放烟花和吃传统美食,如饺子和年糕。
此外,华人还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给长辈拜年、红包和舞龙舞狮等。
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
寺庙和庙宇是华人社区的重要场所,人们会前往祈福、烧香和祭拜祖先。
印度文化:马来西亚的印度社区主要由南印度的泰米尔人组成,他们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
印度人在马来西亚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文化对马来西亚的多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印度人的传统节日包括庙会、印度新年和屠妖节等。
在庙会上,人们会聚集在寺庙周围,参加祈福仪式、舞蹈表演和传统音乐演奏。
屠妖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点燃篝火、破碎水果和分享美食。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寺庙是印度社区的重要场所,人们会前往祈福、献香和参加宗教仪式。
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的盛宴

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的盛宴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的盛宴源远流长,凝聚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多样的烹饪传统。
这片美丽的土地,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和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美食家前来体验。
一、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的丰富多元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拥有马来、华人和印度等多个民族,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的多元化格局。
马来人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华人传统的龙舞和舞狮则充满了庄重和神秘感,而印度人的卡舞和音乐则展现了独特的气息。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在节日和庆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二、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美食的独特魅力马来西亚的美食文化举世闻名,热带雨林的气候和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为美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马来美食以辣椒、椰浆和各种香料为特色,象征着马来人的味蕾。
在露天的大排档中,可以品尝到马来传统的炒饭、炒面和肉串等美食,这些美食往往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而华人美食则以烧腊、炒菜和桂花糕等为代表,华人烹饪讲究原汁原味,保持了食材的原始风味。
印度美食则以咖喱、炒饭和印度面食为主,香气浓郁,口味独特。
这些美食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美食的盛宴。
三、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的交融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文化的传承使美食得以保留和发展,而美食则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举例来说,马来人喜欢以椰浆和香料为调料,烹饪出的美食充满了浓郁的马来风味,非常具有代表性。
而华人偏爱清淡的口味,一些独特的烧腊和炒菜则凸显了华人烹饪的特点。
印度美食中的咖喱则充满了浓郁的香料味道,成为印度文化的代表之一。
通过饮食,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还能感受到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的推广与传承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广和传承热带雨林文化与美食,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
政府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美食节,邀请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和品尝。
马来西亚文化和历史传承

马来西亚文化和历史传承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样性极高的国家,这里有马来文化、华人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族群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让这个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马来文化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文化,它是由马来族创造的。
马来文化受到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中华文化、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
马来语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语言,这种语言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使用广泛。
马来西亚的许多地区都有丰富的马来文化,例如槟城的古城区、吉隆坡的中央市场、马六甲的旧城区等等。
华人文化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文化,这种文化是由来自中国的移民带来的。
华人文化对马来西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音乐、舞蹈、文学、烹饪、艺术等方面。
许多马来西亚人都认为华人文化是这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新年红包、炸酱面、糖画等等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
印度文化是马来西亚第三大文化,它是由来自印度的移民带来的。
这种文化对马来西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例如印度食物、音乐、舞蹈、服饰、节日等等。
马来西亚的少数印度人也会用印度语、南印度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沟通。
此外,马来西亚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华人以外的少数族群如卡达山族和土良族的文化。
这些文化让马来西亚更加多彩、多样。
马来西亚的历史也非常丰富,从古代马来文化到现在的现代化,经历了很多历史事件和战争。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历史遗迹之一,它是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曾成为著名的东南亚贸易中心。
传说中的马六甲苏丹国堪称马来西亚最为辉煌的时期,有着广泛的文化与历史遗产。
不仅如此,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展也都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马来西亚展览馆、传统市集这些地方观察到马来西亚各个时期的字迹、文物。
同时,马来西亚的建筑、美食、传统戏曲、曲艺等也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
总之,马来西亚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可以从中感受这个国家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无论是传统文化、宗教节日还是现代社会,都充满了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特别能吃辣,即使是重庆火锅的麻辣程度也能接受,”很难想象这话出自外形温文尔雅的刘国华之口。
在多元美食文化相融合的马来西亚,想吃中国菜简直易如反掌,这或许就是刘国华能迅速适应中国美食并爱上它的原因。
除了普通话、英语和马来语,刘国华还精通粤语和客家话,但他却不觉得自己是语言天才,“在马来西亚,人人都会说两、三种语言,这得益于马来西亚多元的民族文化。
作为华人,会说一些方言更是不足为奇。
”谈话间,刘国华总是笑脸相迎,言谈举止间透着礼貌与儒雅,不难看出,刘国华从小就受到马来西亚热情、包容、谦逊的文化洗礼。
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人,对与自己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天生的包容,刘国华和诺朗都是如此。
这和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接受教育的模式密不可分。
“在入学之前,家庭教育就会给我们灌输‘人们信仰不同的宗教是件很正常的事儿’,因此上学之后,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都会成为非常好的伙伴,不可能因为信仰上的不同而在学校互相敌对。
”在诺朗眼中,这就是为何马来西亚会是一个和谐的多元文化大家庭的原因。
诺朗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有一次受到同班同学的“陷害”,被老师惩罚,但他并没有生气,下课后仍然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和不同信仰的同学们愉快相处,回忆起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诺朗的这份包容,正是马来西亚人最突出的个性。
从民族飞向世界马来西亚航空的LOGO是月亮风筝。
说起风筝,诺朗很有发言权,“我非常喜爱马来西亚的风筝,它代表着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也牵挂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于是,诺朗便扮演起历史讲师的角色,为我们介绍起马来西亚的民俗传统。
“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是最痴迷风筝的民族。
最开始,马来西亚人喜欢风筝,是为了向稻神致意。
每年4月稻田收割之后,都要举行放风筝活动,庆祝丰收。
我们把风筝作为装饰品挂在自家墙上;还会收集以风筝为主题的邮票;参加民间举行的斗风筝比赛;哪怕在正式的官方场合,马来姑娘也常常手执图形优美的风筝欢迎贵宾。
”马来西亚风筝的形状有鱼、鹰、猫、鹦鹉等,人们最喜欢的还是月亮风筝(WauBulan),月亮风筝因形似月牙而得名。
而马来西亚航空正是看中了这一民俗特色,“月亮风筝不论从飞行稳定性和操控性来讲都更胜一筹,因此选用它作为LOGO也别具喻意。
马来西亚人乐意接纳和包容各民族的文化,也更希望将这些文化传递给全世界。
”刘国华说起这番话时倍感骄傲。
刘国华和诺朗都是非常尊重民族传统的人,这一点从他们对Batik的热爱就看得出来。
Batik是马来西亚传统服装,人们在节庆和重要场合才会穿,国家领导在接见外国元首时也会穿。
“Batik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刘国华一本正经地给我们介绍起来,“就拿我身上这件丝绸质地的Batik来说,先要将整块丝绸蜡染上色,先是黄色,然后是蓝色和红色,最后就成了现在你们看到的棕色。
染色之后就要在上面印花,印花也要三层。
一件普通的Batik大概卖600块人民币,好的则超过1000块。
每个马来人都有很多件Batik,女生穿的颜色更鲜艳,比如粉色和红色。
”全新的旅行体验刘国华在马来西亚航空任职9年,2011年才来到北京。
而诺朗就任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旅游参赞也不过大半年时间,但二人的工作都开展得井然有序。
其实早在2008年刘国华就作为游客到过北京,“我喜欢文化丰富、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可以追溯的东西很多。
”和旅行的喜好一样,刘国华选择马来西亚航空,也正是因为它拥有超过70年的发展史。
从最早只有2架飞机,到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130架飞机的成熟航空公司,每周更有99个航班从大中华区飞往马来西亚。
今年,马来西亚航空作为唯一一家东南亚航空公司加入了“寰宇一家联盟”,将自己的通达国家扩展到150多个、通达目的地增加至800多个。
“加入‘寰宇一家联盟’,我们不仅可以飞往更多目的地,在世界上受到的关注也更多,知名度也提高了。
”马来西亚有超过800个海岛,高尔夫和潜水是岛上最著名的休闲活动。
为了契合游客需求,马来西亚航空推出了独特的行李服务:可以免费携带一套不超过15公斤的高尔夫球具,还可以免费托运10公斤潜水设备。
刘国华不是一个潜水高手,但比起“怕水”的诺朗,还是占些优势。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热爱潜水,有很多中国游客也是。
到了马来西亚不潜水,就像到了中国不去长城一样,会非常遗憾。
因此我们推出这样的行李服务,让更多游客享受到舒心的马来西亚之旅。
”而平日里只限于在沙滩边晒太阳、海岸线踩浪花的诺朗曾被妻子套上了氧气面罩拖入海底,“不知道是不是装置有问题,我的氧气面罩里开始倒灌海水,我吓坏了,非常没出息地在海底紧紧抓住我妻子的胳膊,请求她带我回到陆地。
从那以后我对海有了一点恐惧,我还是那么热爱马来西亚洁白细软的沙滩,热爱纯净的海水,但我真的不敢再下水了。
”提起这次潜水经历,诺朗仍心有余悸。
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访问马来西亚,到2013年12月预计有170万之多。
对于明年的期望,刘国华和诺朗都非常有信心这一数字能增长到200万。
游客增长的同时,也给二位的工作提出新课题,就是如何保证马来西亚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我们要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理性扩张等课题上下功夫。
”明年是马来西亚旅游年,也是中马建交40周年,诺朗正在努力使马来西亚旅游和游客的心灵更好地贴合。
今年,马来西亚新山推出了乐高(Lego)乐园和HELLOKITTY主题公园,为马来西亚亲子游开辟了新的市场。
“每种方式都是一个领域,一片天地。
生态探索、极限体验、深海潜水、休闲垂钓、自驾车、高尔夫……马来西亚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可以逐步深入和细致地推广。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中国游客了解马来西亚,不仅是生态旅游资源,还有精彩纷呈的城市热点。
”对于马来西亚旅游推广,刘国华和诺朗都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方式,这颗热爱马来西亚的心将永远不变。
马来风情狂野与惬意奇特海岛、原始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如果星罗棋步能够形容马来西亚数不胜数的旅游资源的话,那么一步一景则是众多曾经到过马来西亚的游客的共识。
对于马来西亚好玩、好吃的地方,刘国华和诺朗更是如数家珍,马来风情到底是什么样?快来看看二位怎么说。
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旅游,马来西亚对于中国游客的吸引力在哪?刘国华:马来西亚是一个集东、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本土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国度。
很早以前,中国沿海的华人就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
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他们大多数拥有一定的财富和地位。
现在,华人在马来西亚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民族,因此中国游客来到马来西亚,在语言上就消除了很大障碍。
在饮食方面,马来西亚也秉承多元化的传统。
我们平时吃得最多的是饭米,面类也相当普遍,华人美食更是从街边小摊到酒店、菜馆,琳琅满目,选择很多。
最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的海岛文化非常丰富,适合中国游客亲水和休闲的需求。
诺朗: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和中国的各大航空公司,都在努力保障和提高着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旅游的可到达性。
从北京只需要6个小时就到吉隆坡了,6个小时就可以完全融入另一个浓郁的热带风情的、清新的、独特的目的地。
马来西亚一年之中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温差变化也很小。
这种独特的气候也让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海岛,你会惊讶于它无处不在的美。
中国游客的群体构成很丰富,旅游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有一点越来越明显,就是他们驾驭旅游的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每一部分群体都能越来越多地发现马来西亚的美。
马来西亚人文风情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刘国华:马来西亚人的热情让我非常自豪。
比如你在马来西亚迷了路,迫不得已求助路人,这时当地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将详细路线和乘车方法告诉你,如果碰巧语言不通,他们也会将路线画在纸上,并确定你看明白了才肯罢休,这是马来西亚人非常好的性格。
想要看我说的对不对,不妨亲自到马来西亚去找答案。
诺朗:在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的民族文化融合得很好,同时又保有相当的独立性。
我们觉得大家彼此都是邻居,因此“要照顾好邻居”的观念也很强。
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开放,是因为我们彼此在情意上也是开放的。
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从小学就在一起,课堂上一起淘气,放学后一起踢球,工作的时候大家又一起面对难题和压力。
比如我的一位马来同事或是华人同事最近非常不顺,工作压力特别大,我们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候就会安慰对方,说些玩笑,缓和压力。
看着不同民族同事所特有的背景和步伐,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马来西亚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您有过怎样的体验?诺朗:旅游是个个性化的事情,我可能没法说哪个地方最好玩。
我一直还记得槟城的老街道,全民族美食汇聚的大排档,冰凉的豆寇汁;还记得热浪岛水中扑天盖地的银白色鱼群,令人震撼,那种鱼的外形很像北京菜市场里卖的平鱼;我也一直记得肯逸湖的淡水垂钓,这是一个山明水秀,世外田园一般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碰到有“水中F1”之称的水马骝,它们的速度之快令人称奇。
刘国华:在马来西亚众多的海岛中,我比较喜欢兰卡威。
在兰卡威我主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寻找当地美食,另一个就是拥抱大海:以各种方式乘船出海,探寻那些神奇的岛屿,与各种动物亲密接触。
兰卡威这个地名和老鹰有关,所以我经常在这里看到红鹰成群结队地在海面上滑翔。
猴子也是兰卡威一霸,它们简直是“无恶不作”,但又是那么会“卖萌”,让人发笑。
还有岩石上爬行的蜥蜴、沙滩上滑行的鱼儿、岩洞里诡异的蝙蝠群,都演绎出海岛另外一番狂野的气息。
马来西亚不可错过的美食有哪些?刘国华:“肉骨茶”,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种茶品名称,其实,此“茶”非彼“茶”,这是一道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排骨药材汤,与茶并没有丝毫关联。
马来西亚的肉骨茶非常地道,先把不剥皮的大蒜头和21种药材放在盛有水的砂锅里,再加入排骨、猪脚,炖上四五个小时。
出来后汤色浓郁,上面还飘有油花。
喝完后舌尖还留有猪脚在汤中渗出的胶质,香浓顺滑。
马来西亚最好吃的肉骨茶在雪兰莪州的城镇——巴生,这里距离吉隆坡并不远,对吃情有独钟的游客可以去尝尝。
诺朗: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榴莲在马来西亚,但非常遗憾的是鲜榴莲还无法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来到马来西亚就一定不要错过。
马来西亚美食的风格主要来自于就地取材,比如海鲜。
马来西亚的海鲜非常新鲜,我们经常用咖喱、辣椒、椰浆、黄姜等材料来烹制。
马来西亚最佳旅游季节是何时?诺朗:马来西亚是个具有永恒夏天和永恒阳光的地方。
白天虽然炎热,但是午后有阵雨,晚上会有季风吹拂,十分凉爽。
如果说最佳季节,6、7月是降雨量最少的。
其他季节降雨虽多,但雨下得骤,停得也快,极少有连阴雨,要我说马来西亚全年都适合旅行。
何时去马来西亚机票最划算?刘国华:何时去马来西亚最划算,这个问题需要大家随时关注马航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我们的官方微博账号@马来西亚航空会在第一时间公布促销信息。
马来西亚航空积极在中国市场开展推广活动,不定期地为大家提供的精选优惠线路,这种灵活多样的促销形式为喜欢错峰出游的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