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201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26393例

201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26393例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
其中尘肺病23152例,急性职业中毒637例,慢性职业中毒904例,其他类职业病1700例。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5078例、2399例、983例和948例,共占报告总数的73.53%。
我国2014年报告职业病29972例国家卫生计生委3日发布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我国去年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近九成为职业性尘肺病。
报告显示,在去年报告的职业病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急性职业中毒486例,慢性职业中毒795例,其他职业病合计1818例。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96例、4408例和2935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2。
52%。
201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一、尘肺病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152例,较2012年减少1054例。
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3955例和8095例。
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占2013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72%。
二、职业中毒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84起,中毒637例,死亡25例。
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5起,中毒230例,死亡25例。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起数和人数最多的化学物质是一氧化碳,共发生80起303人中毒。
共报告各类慢性职业中毒904例,以有色金属、轻工、冶金、机械和化工行业居多。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砷及其化合物和铅及其化合物,分别为285例、232例和231例。
三、职业性肿瘤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8例,以轻工、化工和冶金行业为主。
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1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共19例,焦炉工人肺癌18例,氯甲醚所致肺癌6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例,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2例。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共报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25例。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景江-职业健康管理

▪ 3). 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标准时,用人 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治理措施,仍达不到国家标准,必 须停止存在危害因素的作业,危害因素经治理后, 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19
▪ 3.2.3 针对企业在生产使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
▪ 2.3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会同国务院安监、劳动保障等行政部门规定、调 整并公布 。(10类132种)
16
▪ 3. 防治职业病的主要制度和措施:
▪
职业病一旦发生,很难治愈,必须坚持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致害源头抓起,实施
全过程监督。
▪
本法按照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
4
▪ 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 ▪ 按国家卫计委统计,全国已累计报告职业病80
多万例,其中尘肺病60多万例,占约80.0%多,总 量大,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 国家卫计委通报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当年共报告职业病31789例,其中尘肺病28088例, 耳鼻喉口腔疾病1276例,化学中毒1212例,其他 1213例。行业分布主要有煤炭开采、有色金属矿 采选业、建材建筑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7
(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7)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 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7]第90号);
实际职业病发病情况可能要远远高于报告数字。 很明显,尘肺病和职业危害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 制,潜在和累积的职业病患者人数巨大。
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2010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
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9.02%。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
(一)尘肺病。
2010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679例。
23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2564例和9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
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10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二)职业中毒。
2010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
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
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59%;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
2010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499例(占35.22%)、272例(占19.20%)和157例(占11.08%)。
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
(三)职业性肿瘤。
2010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0例。
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实习报告】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报告频道与你分享!中国职业病医院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5版)2015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第一篇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职业病医院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5版)本报告通过调研重点职业病医院获取样本数据。
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医院、专科医院及职业病医院行业的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等,为职业病医院自身发展或职业病医院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一章中国专科医院行业研究综述第一节行业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行业研究方法二、行业数据来源第二节专科医院行业研究界定一、专科医院的定义二、专科医院的分类三、专科医院行业地位(1)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三节专科医院行业政策环境第四节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分析一、卫生费用总体支出分析(1)2013年中国人口统计(2)卫生总费用规模(3)卫生费用支出结构(4)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二、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分析三、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四、就医人均医药费用支出(1)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五、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支出第二章近年中国专科医院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医疗机构行业发展现状一、医疗机构总体供给现状(1)医疗机构数量统计(2)医疗机构床位统计(3)医疗机构人员统计二、医疗机构行业服务现状(1)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量分析(2)医疗机构行业医师工作负荷分析(3)医疗机构行业床位利用分析三、医疗机构行业运行现状(1)医疗机构行业收支和利润规模(2)医疗机构盈利能力分析(3)医疗机构运营能力分析(4)医疗机构偿债能力分析【2015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5)医疗机构发展能力分析第二节专科医院行业供给分析一、专科医院数量统计二、专科医院分布统计(1)按专科种类分布统计(2)按城乡分布统计(3)按经济类型分布统计(4)按主办单位分布统计。
2024年职业健康管理知识精讲

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时常发生,影响极大
目录
1 职业安全健康概述 2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3 企业职业病管理 4 典型劳工职业病纠纷事件解析 5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及维护
职业安全健康概述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没有健康,就没有个人的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 没有健康,就没有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人力资本
国内职业安全健康现状
安
全
手和足部防护
帽
使
用
眼和脸部防护
注
意
呼吸防护
事 项
高空作业防护
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
01 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
等,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V型塑料安全帽决不能接触油漆、溶剂、汽油或
02 类似物质,可用中性皂液或温水洗涤;
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
矿业 加工制造 电子 化工 建筑 其他
8.20% 3.70%
21.40%
66.70%
民营企业 国企 外资企业 其他
87.41%
尘肺病 职业中毒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
职业病种类分布(2019年)
国内职业安全健康现状
职业性尘肺病(12+其他) 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其他)
高温和阳光直射; ➢ 建议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清洗
常见个人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 听力防护 手和足部防护 眼和脸部防护 呼吸防护 高空作业防护
防护用品
防护标准
8小时内平均85dBA
01
即:听力保护设备耳
塞、耳罩
常规性的短期接触:
02
1 0 0 dBA ; 瞬 时 接 触
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调研

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调研近年来,全国职业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场所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的调研。
首先,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全国职业病的报告情况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总数为10.8万例,相较于2018年的9.7万例有所增加。
其中以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为代表的三大类职业病报告占到总数的60%以上。
其次,在各行各业中,职业病的报告情况也不尽相同。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建筑行业、矿山行业、化工行业等高风险行业的职业病报告率较高,其中以建筑行业的职业病报告数量最多。
这主要是由于建筑行业工人长期暴露在粉尘、噪音等有害物质中,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而服务业和科技行业等相对安全的行业,职业病报告数量较低。
然而,尽管职业病报告数量有所增加,但事实上仍然难以反映真实的职业病患者人数。
一方面,由于职业病的潜伏期较长,一些职业病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症状,因此无法被及时发现和报告。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或个人可能会隐瞒或不愿意上报职业病病例,导致真实的职业病情况没有得到全面披露。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体系的建设,完善职业病的诊断和评估方法。
其次,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加大职业病防护宣传培训力度。
同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确保其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
此外,加大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的关注和保障力度,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体而言,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调研结果表明职业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仅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也对工作环境和社会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全社会应加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理解,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职业病防护能力和水平,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
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共同努力,为实现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目标而努力。
2015年中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2015年中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15年中国职业病发病情况我国职业病防治调研报告1.现状分析1.1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1.1.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1.1.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581377例,其中累计死亡139177例,病死率22.22%。
尘肺现患病人442200例。
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
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1.1.3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
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1.1.4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1.1.5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1.1.6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1999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
1.1.7自《职业病防治法》分布以来,用人单位、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和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得到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得到完善。
电力企业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周志良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讲师介绍
广东南方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 高级技师 国家注册安全管理高级咨询师;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培训机构讲师 能源局电力行业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专家 国家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 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
2014---2016年全国四类高发职业病统计(表)
年份
尘肺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
其他各类职业病
2014
26873
未统计
1281
1818
2015
26081
1097
931
1071
2016
27992
1276
1212
1213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我国近年来职业病现状:
2014---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统计
① 报 告 2014 29972 病 2015 29180 例 2016 31693 数 合计 90845 量 大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累计报告职 业病近90万例, 其中尘肺病占90%
我国是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癿国家,超过东南亚和非洲 我国职业病年发生率占世界总数量癿13.1%
国际现状
据ILO(国际劳工组织)报道:每天全世界有6300人死于职业事故或职业病, 导致年死亡总数为230多万人。每年,发生在工作岗位上的事故高达3.17亿起。
法定职业病--是指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
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 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
1.1 职业病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一、2015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2015年共报告职业病29180例。
从病种分布看,职业性尘肺病最多,为26081例,其次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分别为1097例和931例,其他职业病合计1071例。
从行业分布看,报告职业病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开采辅助活动等行业,分别为11625例、3116例和3069例,共占职业病报告总数的61.03%。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新病例26081例,其中约93.92%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4152例和10343例。
报告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89例,主要分布在制造、采矿等行业。
(二)职业性化学中毒。
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60起,中毒383例,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7起,中毒37例,死亡6例。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30余种,其中一氧化碳中毒最多,共发生92起131例。
共报告各类慢性职业中毒548例。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
化学物质18余种,其中苯中毒最多,为228例,其次为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和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分别为108例和78例。
(三)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097例,其中噪声聋1052例(占95.90%)。
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采矿业。
(四)职业性传染病。
共报告职业性传染病485例,其中布鲁氏菌病429例,其次为森林脑炎48例。
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
(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2例。
其中放射性甲状腺疾病5例,放射性肿瘤3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3例,放射性皮肤疾病1例。
(六)职业性肿瘤等五类职业病。
共报告485例。
职业性肿瘤81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6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49例(其中手臂振动病70例,中暑64例),职业性皮肤病106例(其中接触性皮炎46例),职业性眼病121例(其中白内障66例,化学性眼部灼伤47例),其他职业病28例(其中滑囊炎25例,金属烟热2例)。
二、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职业病报告,2016年共报告职业病31789例。
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8088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276例,职业性化学中毒1212例,其他各类职业病合计1213例。
从行业分布看,报告职业病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3070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110例)以及开采辅助活动行业(3829例),共占职业病报告总数的66.09%。
(一)职业性尘肺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新病例27992例,较2015年增加1911例。
其中,95.49%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6658例和10072例。
报告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96例。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报告例数占2016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8.36%。
(二)职业性化学中毒。
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72起,中毒400例,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同时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6起,中毒45例(包含死亡4例)。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确认的化学物质49种,其中一氧化碳中毒的起数和人数最多,共发生104起178例。
共报告各类慢性职业中毒812例。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确认的化学物质15种,其中砷及其化合物中毒最多,为342例,其次为苯中毒和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分别为240例和89例。
(三)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276例,其中噪声聋1220例、爆震聋40例、铬鼻病13例、牙酸蚀病3例。
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采矿业。
(四)职业性传染病。
共报告职业性传染病610例,其中布鲁氏菌病535例、森林脑炎64例、莱姆病11例。
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355例和制造业123例。
(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7例,其中放射性肿瘤8例,放射性皮肤病5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2例,放射性骨损伤1例,放射性性腺疾病1例。
(六)职业性肿瘤等五类职业病。
共报告586例,职业性肿瘤90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36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68例(其中中暑193例,手臂振动病53例),职业性皮肤病100例(其中接触性皮炎47例),职业性眼病104例(其中白内障69例、化学性眼部灼伤33例),其他职业病24例(全部为滑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