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03291《人际关系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 人际关系学 03291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人际关系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认为A.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事能力B.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99%则要靠人际和他的处事能力C.一个人的成功,8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1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事能力D.一个人的成功,99%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1%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事能力2.观察法是指A.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B.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C.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D.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3.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是A.参照测量法B.社会测量法C.人物推定法D.心理测评法4.四种窗格理论(透明窗格、不透明窗格、隐蔽的窗格、未知的窗格)的提出者是A.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B.考夫卡和苛勒C.乔治•赫伯特•米德和欧文•戈夫曼D.罗伯特•帕克和雅各布•莫雷诺5.“泛指人们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种竞争”属于A.政治领域的竞争B.经济领域的竞争C.思想文化领域的竞争D.社会生活领域的竞争6.“忠于祖国,坚持原则,严守国家机密,谦虚谨慎”是A.周密计划,充分准备的要求B.自重自爱,维护国格人格的要求C.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要求D.虚心向外国人学习的要求7.下列哪国人用“双手合十礼”,且双手举的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A.泰国人B.美国人C.日本人D.韩国人8.日本人忌讳的颜色是A.青色B.黄色C.蓝色D.绿色9.“贼的儿子总是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表现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B.nu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C.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D.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10.在人的生产中,属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A.夫妻关系B.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C.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D.朋友之间的关系11.在个性系统的子系统“自我调节系统”中,“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属于A.自我意识B.意志活动C.情感D.认识12.“如果是弱者,他会振奋起来;如果是强者,他会充分发挥潜能;如果是失德失礼者,他会改性从善;如果是讲礼有德者,他会使自己更加完美。
03291人际关系学2019年复习笔记含历年考点标注

人际关系学笔记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3)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3)第二节人际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4)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5)第一节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5)第二节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要理论 (5)第三节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6)第四节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7)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8)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8)第二节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 (8)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9)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结构和功能 (9)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结构 (9)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功能 (10)第五章人际关系的类型 (11)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内容划分) (11)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纽带划分) (12)第三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其他形式划分) (13)第六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14)第一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 (14)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 (16)第七章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18)第一节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概述 (18)第二节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18)第八章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试技法 (20)第一节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20)第二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21)第三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试技法 (23)第九章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 (23)第一节完善主体的技法 (23)第二节影响客体的技法 (25)第十章基本人际关系的调试技法 (29)第一节同学关系的调试技法 (29)第二节同事关系的调试技法 (30)第三节夫妻关系的调试技法 (30)第四节亲属关系的调试技法 (31)第五节朋友关系的调试技法 (31)第十一章特殊人际关系的交往技法 (32)第一节异性关系的交往技法 (32)第二节代际关系的交往技法 (32)第三节竞争关系的交往技法 (33)第四节涉外关系的交往技法 (34)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34)非真题名词解释: (37)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一、成人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是:健康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
03291《人际关系学》知识体系与历年真题主观题标识

03291自考《人际关系学》知识体系与历年真题主观题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课程体系框架以及历年真题涉及考试主观题标识。
红★的个数表示主观题的考试次数本资料主要勾勒《人际关系学》课程体系框架以及历年真题涉及到的主观题,真题包含2010-2017年14套试卷。
教材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版《人际关系学》,课程代码03295.为公共关系学本科段自考课程。
该资料由自考同学Edward Xin 匆忙中整理而出。
免费分享不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仅供考友同学参考。
因为这门科学的实用性,分享公开,亦可供大家借鉴、学习之用。
预祝大家逢考必过。
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一、人际关系的历史起源(一)猿猴社会及其内部关系猿猴社会的某些特征与人际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3点)★(二)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劳动使猿类祖先发生三个主要体系的变化★二、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二)奴隶社会的依附关系(三)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掌握封建社会宗法关系的特点(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平等关系的表现: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中….第二节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一、人际关系成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人的生产人的生产形成的人际关系人的生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4方面★(三)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对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意识、知识层次、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形成人际关系的具体条件相互接触相互近似★相互补充相互悦纳★三、发展人际关系的时间条件(一)建立人际关系的时间条件★★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漠视、冷淡、疏远、分离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一、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二、自主性增强,依赖性减弱三、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四、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五、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合作性增强的原因、趋势以及目前的基本情况六、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科学技术的浪潮推动人际关系的变化表现在★人际关系的节奏加快,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由重复向更新发展七、网络时代产生了新型的网际关系★★多维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结构★人际关系的结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交往的主体★、对象、手段、环境、目的、过程和交往内容隐性要素:利益、情感和尊严一、构成人际关系的显性要素(一)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交往主体、交往对象、交往主体与对象的相对性(二)交往手段★1 语言手段★★有声语言★2、书面语言2、体态语言2★、辅助语言和类语言2 物质手段★(三)交往环境★交往条件4★交往情景6(四)交往目的(五)交往的过程单线式交往★多线式交往★(凝聚式、放射式交往)(六)交往的内容二、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一)利益因素★(二)情感因素★(三)尊严因素★★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功能非常重要(一)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化及其必要性★★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社会化信息、社会规范)(二)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孤独、交流情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三)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需要在交往中进行,自我体验来自于人际交往,自我调节受人际关系影响(四)净化心灵,优化社会环境★(五)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应★★★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合力★★★加强内部沟通,统一奋斗目标激发潜能★★★群体压力、人际比较、参与竞争(动机强烈、效率提高)第五章人际关系的类型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内容划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一)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二)政治关系1 对政治的界定2 政治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道德关系道德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新出现的道德关系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法律关系1 法律的重要性2法律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区别★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宗教关系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宗教的门类3 中国的宗教政策★★★很重要4 处理宗教关系要慎重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纽带划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一)血缘关系4个特点,确立夫妻关系的6个原则★,代际关系的两种类型(二)地缘关系3个基本原则(三)业缘关系4个特点★(四)趣缘关系以“专”会友,以“趣”结缘第三节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其他形式划分)(一)不同性质的关系(二)不同特征的关系1 平等型关系2 不平等型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治权利、经济生活、文化水平等的不平等3 对立型关系(三)不同倾向的关系第一种四类型划分合作型(6个条件)★、竞争★性、应酬型、混合型4★★第二种雷维奇的八类型划分★(四)不同程度的关系1按交往时间划分2按好坏程度划分★亲密性(5特点)★、团结型、维持型(4特点)★、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第六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第一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一、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风度仪表二、心理因素(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1 人的需要舒兹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包容、控制和情感的需要,分主动和被动两种满足形式魏斯的社会关系律6中基本需要★:依附、社会整合、价值保证、可靠同盟、需求指导以及关心他人的需要2 人的动机3 需要、动机与交往行为4 兴趣★5 理想和信念6价值观和世界观(二)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三)自我的概念1 自我概念的含义★2 自我概念的构成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3 自我概念的特征4 P1714 优化自我概念的途径4步骤★(四)心理效应(五)心理障碍三、社会因素(一)社会地位概念★、社会地位对人际关系制约3表现★:交往对象、交往热情和需要、交往动机等心理(二)职业类别★★3方面(三)知识层次★★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共同的环境威胁、优美自然环境对影响,自然环境影响人际行为模式二、空间距离因素不同的空间距离代表不同的人际关系、居住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空间距离对交往频率的影响三、习俗礼仪因素四、道德规范因素五、价值观念因素理性价值观★★、美的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六、法律法规因素★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能否落实七、社会制度因素不同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共性性质和类型、变化和发展、人际交往的范围、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八、社会群体因素★(一)群体的概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群体的概念2群体的特点有四:★3群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内成员最易具有相似性;群体内成员最容易接近;有利于群体内外成员关系和谐(二)群体规模、结构、规范和压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群体规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群体结构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 群体规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4群体压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从众心理的积极与消极方面★第七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第一节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概述一、关于原则二、学习与掌握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意义★★1 解除困惑2 有据可依3 增强自信4缓解抑郁5 改善关系第二节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一)平等原则平等是交往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平等观★相对的(有条件的,起点和机会是均等的)、现实的★★(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是发展变化的)人际间平等交往的类型★政治、经济、法律、人格上的平等人际间平等交往的方式平视法、对等法、尊重他人的价值、满足对方的需要(二)诚信原则是世界性的法律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做人之本(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老少无欺)。
03291人际关系

03291人际关系学总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一、单选(20分)二、多选(10分)三、名词(15分)四、简答(25分)五、论述(20分)六、案例分析(10分)一、单选(20分)1.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美国哈弗大学学者梅奥等人通过8年的“霍桑实验”,于199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在书中首次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3.平等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名词(5*3)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第一,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
第二,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
第三,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
2.网际关系:是以网络和数字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3.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4.人际关系学的学科性质(1)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无论是从人际关系的理论体系,还是从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人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科学,虽具有独自的特点,但由于其涉及面的宽泛,它与众多的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际关系学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了许多学科的有关知识,突现了它的综合性。
(3)人际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人际关系学是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探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分析原因,归纳和提出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
5.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6.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7.实验法:指的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
全国2022年01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考试真题

全国202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测量法的创立者是〔 C 〕1-26A.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C.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D.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2.不属于...人际关系社会性表现的是〔 D 〕1-8A.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B.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开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展交往的C.人际关系在现代化社会表达得更明显、更强化D.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变化的3.为角色理论奠定根底的学者是〔 A 〕2-45A.美国学者乔治·赫伯特·米德B.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雅各布·莫雷诺、拉尔夫·林顿C.美国学者舒茨、马斯洛D.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教授4.舒茨关于人际需要理论的根本内容不包括...〔 C 〕2-43/44A.人际沟通的需要B.人际支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相爱的需要5.人际关系开展的高级阶段是〔 B 〕3-86A.适应阶段B.依附阶段C.交融阶段D.吸引阶段6.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表现中属于〔 B 〕3-73A.经济上的平等B.政治上的平等C.文化上的平等D.社会生活上的平等7.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详细指的是〔 A 〕4-107A.交往条件B.交往情境C.交往过程D.交往内容8.卢梭在?忏悔录?中坦陈他的心理体验:“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怕犯罪、怕世上的一切。
全国2018年4月人际关系学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人际关系学试卷(真题+解析)(课程代码 03291)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可以借以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A.社会调查法B.统计法C.实验法D.社会测量法2、法律的建立就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表明的是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他们往往知道双方的秘密,却又似乎是双方的同谋者”,指的是不协调角色中的A.告密者B.雇员或仆人C.职业侦探D.中介人或调解人4、“在一个人采取的所有行为中,如果某一个行为经常获得奖励,则该行为越可能重复出现”。
属于人际交换理论基本原则中的A.价值原则B.成功原则C.满足原则D.理性原则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有这样一种需要: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需要是A.认识与理解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追求完美的需要6、依据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当甲说:“独生子女都娇得很”。
乙说:“可不,这年头都这样”。
其表现的人际交往行为类型是A. “PC”对“CP”B. “CA”对“AC”C. “AP”对“PA”D. “PP”对“PP”7、奴隶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A.血緣关系B.依附关系C.宗法关系D.金钱关系8、能够体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特征的阶段是A.吸引阶段B.融合阶段C.注意阶段D.依附阶段9、虞晓骏先生列举的网际关系的特征不包括A.多维性B.虚拟性C.无国界性 D,不确定性10、“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中“知己”一词,归属于影响人际关系的A.利益因素B.情感因素C.尊严因素D.交往主体因素11、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中,体现“人要脸,树要皮”的要素是A.生理因素B.情感因素C.尊严因素D.价值观因素12、对“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的理解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13、人际关系按好坏程度划分,由好到坏正确排序是A.亲密型—团结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B.团结型—亲密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C.亲密型—团结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D.团结型—亲密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14、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A.业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15、人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A.道德规范B.政治规范C.法律规范D.经济规范16、“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A.生理特征因素B.健康状况因素C.生理需要因素D.价值观因素17、生理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包括A.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性别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仪表风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理想信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8、把为群体、为他人服务作为第一要务,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A.理性价值观B.美的价值观C.社会性价值观D.经济性价值观19、“影响人际关系内在因素”中的“社会因素”指的是A.自然环境、空间距离和习俗礼仪B.社会地位、职业类别和知识层次C.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法律法规D.社会制度、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20、体现人际交往最基本动机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礼貌原则D.互利原则二、多顶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A)A、社会性B、客观性C、历史性D、情感性2、社会测量法是(B)A、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B、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C、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D、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3、首次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著作是(C)A、《人们玩弄的游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D、《黑猩猩在召唤》4、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用交际学家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的“四窗格理论”来衡量可将其归为(D)A、透明度窗格B、未知的窗格C、隐蔽的窗格D、不透明窗格5、“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实事求是地否定自己;尽量避免自我挫伤”属于完善主体技法中的(A)A、正确对待自己B、正确认识自己C、恰当自我介绍D、适度的自我暴露6、“主要是以争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竞争”属于(B)A、政治领域的竞争B、思想文化领域的竞争C、社会生活领域的竞争D、经济领域的竞争7、有送礼品一般为奇数,并认为奇数表示“阳”、“吉”,偶数表示“阴”、“凶”习俗的是(C)A、法国人B、德国人C、日本人D、英国人8、德国人不能给女主人送(D)A、菊花B、百合花C、黄色鲜花D、红玫瑰9、比利时人忌讳的颜色是(A)A、蓝色B、棕色C、黑色D、黄色10、在下列类型的人际关系中,只有继承义务而没有选择自由的是(B)A、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B、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D、朋友关系和地缘关系11、货币被形象地称为“会说任何方言”的(C)A、政治交往工具B、行为交往工具C、经济交往工具D、信息交往工具12、在个性系统的子系统-自我调节系统中“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属于(D)A、自我意识B、认识C、情感D、意志活动13、研究表明,专制型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形成的个性特点是(A)A、反抗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B、任性、幼稚、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神经过敏C、温和、顺从、依赖性强、与他人交往时表现为消极被动D、具有独立性、为人直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善于与人交往14、具有“获取性、直接性、调节的两重性、角色行为的差异性”特点的人际关系类型是(B)A、趣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15、“能保持继续存在下去的一般关系”被称为(C)A、决裂型人际关系B、疏离型人际关系C、维持型人际关系D、冲突型人际关系16、经济性价值观是(D)A、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B、以权利和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C、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D、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17、卡耐基说过,没有人愿意受指责,每个人都希望保持个人的尊严。
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B )A.血缘关系B.利益关系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C )A.角色冲突B.角色期望C.角色扮演 D.角色实现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D )A.霍曼斯B.戈夫曼C.马斯洛 D.伯恩内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语言”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足以说明的是( B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A )A.依附阶段B.吸引阶段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A )A.语言手段B.物质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B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B.交往频率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括...(D )A.兄弟关系B.夫妻关系C.代际关系D.业缘关系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A )A.较弱B.较强C.适度 D.因人而宜1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括...(B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规范的因素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1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P·贝尔斯B.莫雷诺C.赫茨伯格 D.舒兹12.正确的平等观不包括...(D )A.平等是有条件的B.平等具有时代性C.平等具有文化性 D.平等是绝对的13.相容原则是指(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D.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1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区域距离范围是( C ) A.0~46cmB.46~122cmC.122~610cm D.610cm以上1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A.辅助语言符号系统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1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B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1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怒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人际关系学试卷(课程代码03291)本试卷共4 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 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 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 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 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层次是A .适应阶段B .依附阶段C .融合阶段D .吸引阶段2.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 .人的生产不产生社会关系 C .思想意识决定了人际关系 3.体现人际关系开放性特点的是A .跨国婚姻增多C .“闪客”通过网络互相联系4.最主要的交往手段是A .金钱B .物质C .书信D .语言5.俗话说“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体现了影响人际关系的哪种要素?A. 利益 B .情感C .尊严D .环境6.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 .法律的作用偏重惩罚B .法律关系有文字规定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法律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唯一依据7.关于血缘关系的观点错误的是 A .血缘和情感是其存在的基础 B .血缘关系是可以选择的C .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关系D .遗传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甚 8.在穆斯林国家不能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这体现了哪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 .习俗礼仪B .空间距离C .价值观念D .道德规范 9.在人际交往中感觉难为情、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属于 。
A .自卑心理 B .嫉妒心理 B .物质交往是文化层次高的人主要的交往方式D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物质基础B.子女与父母分别购房 D .亲戚之间的交往减少C.羞怯心理D.自私心理10.体现批评技法的是A.“这次你又出错了!”B.“再犯错,马上给我走人”C.“每次都是你,要好好反省”D.“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弄清犯错的原因”11.比利时人忌讳的颜色是A.蓝色B.黄色C.红色D.绿色12.见面时,鞠躬、拱手、握手并用的是A.日本人B.韩国人C.泰国人D.新加坡人13.属于特殊人际关系交往技法范畴的是A.同学关系的交往技法B.同事关系的交往技法C.异性关系的交往技法D.朋友关系的交往技法14.家庭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是A.血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偶婚制家庭 D.个体婚家庭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爱情关系D.家庭关系16.以下不属于直系亲属关系的是A.祖父、祖母B.父亲、母亲C.岳父、岳母D.伯伯、叔叔17.“人们掌握和运用文化知识达到一定的素养和水平”指的是A.思想道德修养B.文化知识修养C.行为习惯修养D.艺术心理修养18.“健康就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是A.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定义 B.心理学家何达给出的健康定义C.北师大林崇德给出的健康定义 D.中国红十字协会给出的健康定义 19.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威廉·阿特金森B.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C.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纳D.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20.英国人之所以能有“绅士风度”,是因为英国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时,主要坚持了A.择善原则B.平等原则C.诚信原则D.理解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是由A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B .文化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C .道德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D .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E .政治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22.构成人际关系的显性要素主要有A .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B .交往手段和交往目的C .交往环境D .交往内容和交往过程E .交往利益和交往情感23.科学技术革命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A .人际关系变化节奏加快B .入际关系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C .人际关系由重复向更新发展D .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增强E .人际关系的科学性增加2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独立性的增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当代人影响会逐渐减弱的关系是A .血缘关系B .业缘关系C .趣缘关系D .情感关系E .地缘关系2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包括A .爱国守法B .明札诚信C .团结友善D .勤俭自强E .敬业奉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70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互利原则27.亲属28.自我挫伤29.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30.择善原则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 分)31.引发人的交往的动机因素有哪些? 32.雷维奇关于人际关系的划分类型是什么?33.人群关系理论集中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是什么?34.异性关系交往技法中的“公共场合的异性交往切忌过于随便”有哪些方面具体要求?35.怎样做到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36.试述群体规模、结构、规范和压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7.试述了解他人技法中“洞察他人心理”的途径。
六、案例分析题(10分)38.维纳斯与丘比特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同在一个宿舍。
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维纳斯活泼开朗,丘比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丘比特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维纳斯却像一位关丽的公主。
她认为维纳斯处处都比自己强,心里很不是滋味,时常冷眼对待维纳斯。
大学三年级,雏纳斯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建筑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丘比特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维纳斯不在宿舍,将维纳斯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维纳斯的床上。
维纳斯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丘比特,更想不通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试用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原理回答以下问题:①丘比特与维纳斯从形影不离到反目成仇的变化可以归结为怎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2 分)危害是什么?(2 分)②如何克服此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6 分)34.①着装不可太随便。
(1分)②言决萍止不可太随便α(1分)③⅛娱乐场所不可太随便■> (I分)④谈心不可太随便。
(1分)⑤⅛强防范斷。
(1分)35.①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本质地、历史地、全面地了解身边的人。
〈2分)②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分)腰克服认识的偏见和成见。
(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毎小題10分,共20分)36.①群体规模对人际关系的形喑:一般而育,群体規模越大,人际关系越不容易以群体中的领导者为中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悄况下,越是规模较小的群体,领导者对其内部成员影响力就超大,成员闻就越容易形成凝聚力,(3分)②⅛休结构対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结构朋是关于群体人员搭配的冋题。
人员搭配得当,群体就会紧密团结.协调一致,人际关系慰洽;人员搭配不当,群体就会出现人际冲突,群体内人心涣散,就会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分)③群体規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眸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何时,它为群体内成员提供了日常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限制了其活动的范囲,使成员了解为满足个人需耍应谏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成员间的摩擦和冲突。
(3分)④群体圧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压力容易使群体内成员形成从众心理。
(1分)37-①要明了心理状况的制约因益(1分)一股地说,人的心理狀况至少受四个方面的影响“是客观环境的影响;(1分)二是主观环境的影哨;(1分)三是年龄因索的影咱;(1分)四是生理状况的影哨。
(1分)因为人的心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了解他人的心理时就应当全面分析可能发生够响作用的一切因素,并且把这些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加以竦合考察”②注意人的心理种类。
心理学家格其归纳为15种。
(I分)③通过学习,掌握洞察他人心理的途径或方法。
(】分)一是通过目测洞廡对方的深层心理。
(1分)二是由淡话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
(1分)三是由行动洞察对方的深层心JSL (1分)六、案例分析题(10分)3&(1)①&辕妒心理在作怪。
(2分)②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分)Q)①iλ濟嫉妒的疤害。
(1分〉②克服自私心理。
(1分)③将心比心。
(】分)④正踊认知。
(1分)⑤树立正确的竞争漱识C (1分)⑥提高自己。
(I分)人际关系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2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