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匪帮杀人数是沙皇的N倍
斯大林

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写下《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 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促使两人 与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发表文 章称“托洛茨基主义”并非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还表 示“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这一思潮”。被孤 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 会主席的职务。而不久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 也夫的意见亦见分歧:斯大林支持尼古拉· 布哈林的意见, 延续新经济政策,减少约束农民,并希望先在一国建成社 会主义;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反对放大新经济政策并 拥护世界革命的主张,他们形成“新反对派”,1925年在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他们和斯大林为首的主流派公 开对抗,却以失败告终。季诺维也夫于是重新联合托洛茨 基,并和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结成反对派联盟,共 同和斯大林的“右倾”集团斗争。斯大林充分利用中央权 力打压反对派,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托 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
列宁和斯大林1922年在哥尔克村
在列宁健康恶化时期,斯大林和列夫· 加米涅 夫、格里哥里· 季诺维也夫建立了政治同盟, 共同对抗党内威望较高的托洛茨基。在列宁逝 世后,克鲁普斯卡娅把列宁的遗嘱交给了中央 政治局。在苏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的 遗嘱没有被公布于众,而仅仅是在中央委员会 的高级领导人中传达,斯大林根据列宁遗嘱的 建议提出辞职,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 不同意,他们认为列宁的建议是不合适的,并 一致选举斯大林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斯科大学的斯大林楼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代表全党宣誓要实现 列宁的遗训。1924年5月,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 会上。大会继续选举他担任总书记职务。他自此以后, 一直到1953年3月5日逝世,他一直担任苏联的党和国 家的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在苏联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中,都有过杰出的贡献,立下不朽的功勋。 但是,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他个人威望的 提高,他忘记了列宁对他的批评,过高地估计自己, 欣赏个人崇拜,因此也曾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
二战时苏联初战失利,斯大林杀一儆百

二战时苏联初战失利,斯大林杀一儆百1941年6月30日,斯大林从德国广播电台中收听到苏联西方面军被围歼的消息,马上打电话要求朱可夫通过电报与巴甫洛夫联络,询问德国广播的消息是否可信。
当朱可夫问巴甫洛夫时,他竟对战场的情况不甚了解。
朱可夫继续问巴甫洛夫:"那么德国的广播报道是不是真的?"巴甫洛夫说:"应该是真的。
"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巴甫洛夫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德军的推进速度惊人,巴甫洛夫直到这时才体会到德军装甲集群的强大威力,他为战前自己对坦克的轻蔑态度后悔不已。
朱可夫立即给克里姆林宫拨电话,向斯大林汇报了西方面军的情况。
斯大林非常恼火,不明白为什么巴甫洛夫指挥的西方面军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输得一干二净!斯大林解除了巴甫洛夫等人的兵权,让他们立即回莫斯科接受审查。
回到莫斯科后,铁木辛哥会见了巴甫洛夫。
巴前洛夫的最大错误是,在比亚韦斯托克部署了3个集团军,使苏联战斗力最强的西方面军变成了一群死守阵地的"羔羊",结果遭受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集群的包围。
战争仅仅进行了一周的时间,巴甫洛夫的65万大军陷入绝境。
巴甫洛夫至死都不明白,德国装甲集群为什么拥有如此强大的突击力,生生突破了3个苏联集团军的强大防线,构筑了"诺沃格鲁多克口袋"。
解散苏联坦克军的巴甫洛夫最终受到了惩罚,他承受了轻视坦克部队的后果。
研究了十几年坦克的巴甫洛夫,竟然不相信坦克兵团的威力、特点和精髓,这真是苏联西方面军的悲哀。
事实上,巴甫洛夫等于放弃了对西方面军的指挥,这加剧了西方面军的混乱局面。
他的确是太失职了。
7月22日,苏联军事法庭宣判终审判决:被告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方面军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方面军通信主任格里戈里耶夫、第4集团军司令员科罗勃科夫是反苏阴谋的参与者。
结果,这4个人被判处极刑——枪决。
在审判庭上,巴甫洛夫等4人没有否认自己的罪责,但他们希望能把他们以任何身份派到前线,他们愿意在战场上赎罪。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长期以来,关于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运动中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流放多少人,在国内外学界—直争论不清。
此前社会上流传较多的是西方的观点,如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八年至少有六百万人被捕,三百万人被处死,二百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败》一书中认为在斯大林时代“有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受迫害的人数“可以绝对有把握地估计不少于两千万,可能高达四千万”。
苏联解体前后的苏联俄罗斯学术界更是热衷于这个话题。
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德·沃尔戈科诺夫认为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三年总共有—千九百五十万到二千二百万苏联公民成为斯大林镇压的牺牲品。
苏联解体的直接过程与戈尔巴乔夫当政后一九八七年重新评价历史密切相关,重点涉及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体制的评价。
重评历史主要是从考证当年大清洗的数字开始。
—方面触目惊心的镇反内幕促使人们思考旧体制的弊端;另—方面一些肆意歪曲、夸大的镇反数字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暴政”的证据,导致全盘否定苏联历史,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最终酿成国家的崩溃。
关于大清洗的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整个斯大林执政时期,即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都是“大清洗、大镇压”时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大清洗”特指一九三七年到—九三八年。
在苏联正式场合最早批判斯大林、最早使用“大镇压”这个词的是赫鲁晓夫。
一九五六年二月他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第—次指出斯大林实行了“大规模镇压”。
他似乎不同意“二十年代末就有了镇压行动”的观点,在报告中谈到斯大林—九二八———————九二九年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斗争时说道:“我想特别提请注意这个事实,即在与托洛茨基等人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极端镇压措施,这场斗争始终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
只是在过了几年后……才开始了对他们的镇压行动。
15.04.19 赫鲁晓夫为何清算斯大林

赫鲁晓夫为何清算斯大林(2015-04-17 08:37:27)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贝利亚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三驾马车”,共同执政。
先是赫鲁晓夫联手马林科夫,处决贝利亚;到了1955年,马林科夫也在与赫鲁晓夫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失去了部长会议主席的职位。
赫鲁晓夫从这里开始了彻底清算斯大林的行动,逐渐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枕边风”让他“中了彩票”赫鲁晓夫生于1894年4月17日,祖父和父亲都是农民,家境贫寒。
他在15岁时辍学,到一家德国人开的工厂做钳工,负责维修矿井。
后来他读到《共产主义宣言》,领导过矿工罢工。
1918年,赫鲁晓夫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中因功被任命为一个矿井的副矿长。
赫鲁晓夫后来又担任过区委书记、乌克兰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进入莫斯科工业学院后,以反对“右倾路线”,打击布哈林的支持者卓有成效而被斯大林所注意。
更重要的是,身为学院党委书记的赫鲁晓夫,在这里结识了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阿利卢耶娃。
赫刻意表现出的谦虚谨慎给这位苏联“第一夫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对这股帮了他大忙的“枕边风”,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称之为“中了彩票”。
1935年,赫鲁晓夫当上了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赫的青云直上其实也是受益于“大清洗”,斯大林杀掉了一批“老革命”,就只能再重新提拔干部来填补这些空缺。
因赫鲁晓夫当时是“大清洗”的鼓吹者与参与者,1938年1月,他被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跻身苏共最高层之列。
不久,斯大林任命他为苏联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第一书记。
一年后,赫鲁晓夫成为政治局委员。
与斯大林结下私仇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为赫鲁晓夫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遇,但也让他失去了爱子。
赫鲁晓夫的长子列昂尼德是一名战功突出的飞行员,他所驾驶的飞机曾在一次战斗中被德军击落,摔断了一条腿。
1943年3月11日是列昂尼德最后一次出战,他在战斗中与机组失散,随后下落不明。
赫鲁晓夫看到的战斗报告说:“我们不得不得出沉痛的结论:您的儿子近卫军上尉尼基季奇·赫鲁晓夫在抗击德寇的空难中英勇阵亡。
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领导人的血腥统治

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领导人的血腥统治约瑟夫·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他在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他的统治也被称为血腥统治,因为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经历了大规模的迫害、集体化运动和大批人员的死亡。
本文将探讨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领导人的血腥统治,并分析其对苏联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迫害与大清洗约瑟夫·斯大林上台后,开始了苏联历史上的政治迫害和大清洗。
他通过秘密警察NKVD(后来的KGB)监控和镇压政治异议,大规模逮捕、审判和处决了大量的苏联公民。
这些被迫害的人包括政治家、知识分子、军事将领、农民和普通的公民。
他们被控以反革命罪名,在没有公正审判和证据的情况下被判处死刑或监禁。
大清洗的目的是消除斯大林认为对他权力构成威胁的人。
这些人被指控为“敌人的代理人”、“叛徒”或“反革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洛托夫、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等人。
这场大规模的迫害和清洗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丧失生命,苏联的社会、政治和军事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二、集体化运动与大饥荒斯大林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将农民的土地和农田合并成集体农庄,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控制。
然而,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饥荒和数百万人的死亡。
农民对集体化感到不满,他们抵制并抗议这一政策。
斯大林对抵抗者进行了镇压,没收了他们的粮食,并强制征收了一部分农产品。
大饥荒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特别是在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南高加索地区。
斯大林政府对这一事实保持沉默,甚至禁止揭示大饥荒真相的报道。
这使得大饥荒的影响一直没有为世人所知,直到苏联解体后,相关的历史调查才揭示了真相。
三、斯大林的影响约瑟夫·斯大林的统治对苏联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血腥统治导致了数百万人死亡,这是苏联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这场血腥统治不仅仅导致了人员伤亡,还削弱了苏联的社会和政治稳定。
斯大林的统治也加剧了苏联内部的恐怖和恐惧氛围。
“牛奶工”斯大林是沙皇间谍吗? 史记

“牛奶工”斯大林是沙皇间谍吗?史记青年斯大林“牛奶工”:斯大林是沙皇间谍吗?——摘自《青年斯大林》重新回到巴库这个石油帝国的“牛奶工”,在斯潘达良、塞尔戈和布多·穆季瓦尼的协助下,试图重振被重创的布尔什维克党。
他再次集结了“组织”中剩余的人手,据毛瑟党人库布里亚什维利说,他“开始策划攻袭一艘邮船”以筹集运营《巴库工人报》所需的资金。
然而,这是一个黑暗的时期。
“我们的党生病了,”索索对茨哈卡亚抱怨道,“没有什么好消息可以写。
我们失去了工人。
”他进一步说,现在,他相信布尔什维克党只有和孟什维克党联手这一条路可以走。
调停者是列宁的敌人,可是,严峻的情况让斯大林不得不成为一个调停者。
俄国委员会中的强硬派(Komitetchiki)对列宁和那些斗嘴的流亡者越来越失望:“为什么要让这些该死的‘潮流’分裂我们……这都是毫无用处的争论——双方都该各挨50 大板!”斯大林提议,社会民主工党应在国内建立俄国中央局以指导党的工作,并创办一份全国发行的报纸,而不是在国外发行的。
斯大林在报纸上抱怨道:“中央委员会已经形同虚设。
”很快,巴黎的中央委员会得到了索索有关社会民主工党未来的设想。
1910 年1 月,出于对他的忠诚和组织天赋的肯定,他被委任为俄国中央局委员。
斯大林从一个高加索地下革命者正式蜕变成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袖。
然而,与此同时,身在巴库的他展开了与邵武勉的斗争。
“斯大林和斯潘达良把所有权力都握在自己的手中。
” 邵武勉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位石油大亨的女儿——抱怨道。
邵武勉意识到自己并非斯大林的对手。
而另一方面,沙皇的迫害越发令人发指。
于是,和当时很多的党员一样,邵武勉选择了一份正常工作,他甚至开始为对革命抱有同情的石油富豪舍巴耶夫打工,他不想再参与地下活动了。
“所有人都有‘预见’,并找了一份私人工作。
”索索对茨哈卡亚说,“除了我之外--我没有‘预见’。
警察还在追捕我!”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心的斯大林从不具备“预见”,也憎恨那些因此而放弃革命的人。
【恐怖】斯大林时代的梦魇

【恐怖】斯大林时代的梦魇斯大林成魔之术斯大林是20世纪与希特勒齐名的杀人狂魔,他统治苏联期间,经他手刃的人数以百万计。
在国计民生方面,他全面强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强迫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同时斯大林也因极力推行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对共产党内的政敌和军队高级将领进行所谓大清洗、对少数族裔则加强压迫和强行流放而臭名昭著,因此被世人称为赤色魔鬼。
在斯大林独裁统治下将苏俄搞成恐怖的人间地狱。
斯大林的倒行逆施,免不了遭遇国民的抗争,但是他竟然能铁幕血腥30年而不倒。
究其原因,如果没有一套独特的魔之术行吗?且看看他的魔之术如何?第一招:韬光养晦,藏爪潜牙。
由于斯大林在处理格鲁吉亚事件时与列宁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且表现出极其粗暴的态度,引起列宁对其极大的厌恶,决定废掉斯大林这个王储。
列宁在遗嘱中写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
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
”同时列宁寻求与托洛茨基再次合作。
斯大林得知后,在电话里辱骂了列宁的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列宁之后曾愤怒写信给斯大林,并以绝交威胁,要他道歉。
斯大林为了将来能报心头大恨,选择了低头认错最终事情平息,收起利爪,潜藏锐齿,韬光养晦,重新获取列宁信任,利用派系斗争,等列宁归西,终于爬上最高领导位置,做了苏俄第二任新沙皇。
第二招:铁腕手段,强权政治。
在斯大林统治时期,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愿意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
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实际上等于抢劫;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把亿万农民沦为农奴。
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对稍为富裕的农民实施掠夺政策,没收“富农”的财产并将他们赶出村庄,不准他们加入集体农庄,断了他们的生路。
中国历史故事-毛泽东评价斯大林的残暴屠杀:好心犯错误

中国历史故事-⽑泽东评价斯⼤林的残暴屠杀:好⼼犯错误 约瑟夫·维萨⾥奥诺维奇·斯⼤林(1878年12⽉18⽇—1953年3⽉5⽇,注:斯⼤林执政时官⽅称其⽣⽇为1879年12⽉21⽇,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18⽇),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苏联政治家,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领导⼈,对⼆⼗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历史故事-⽑泽东评价斯⼤林的残暴屠杀:好⼼犯错误。
⽑泽东评价斯⼤林的残暴屠杀:好⼼犯错误 ⽑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围绕着斯⼤林的评价问题,究竟分歧何在呢?严格说来,赫鲁晓夫即使在秘密报告当中,也并没有全盘否定斯⼤林。
他开篇即明确肯定了“斯⼤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争中所起的作⽤”。
在各国共产党就报告未能对斯⼤林做出总体的科学评价这⼀点表⽰出不满之后,苏共中央更是进⼀步在⽂章和决议中肯定斯⼤林“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他是⼀个理论家和⼤组织家,领导了党反对各种敌⼈的⽃争,“获得了巨⼤的威信和声望。
⽑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围绕着斯⼤林评价问题的分歧,说到底是因为对斯⼤林错误性质及其程度的看法有异。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虽然提到了斯⼤林的⼏⽅⾯问题,但给⼈印象最深和引起世⼈震惊的,是他肆⽆忌惮地滥杀⾃⼰的同志。
可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强调阶级⽃争、暴⼒⾰命和⽆产阶级专政的⽑泽东,并不认为是特别严重的问题。
⽑泽东估计,斯⼤林不过杀了⼀百万⼈,其中⼀定还有不少真的反⾰命。
也就是说,斯⼤林的错误仅仅是个肃反扩⼤化问题。
从阶级⽃争、暴⼒⾰命和⽆产阶级专政的⾓度,不杀掉那些罪⼤恶极的“东霸天、西霸天”,⼈民就抬不起头来。
⾄于肃反扩⼤化,不仅苏联有,就是中共历史上也有过,它是共产党⼈为了⾰命的⽬的,在认识上和政策上出现失误的结果,不能看成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时代被处以极刑人数是沙皇30年的1600倍在多年研究档案的基础上,公布了这样的事实:“根据文献判定,斯大林亲自监督过镇压活
动。
”“斯大林是不经法院和侦查而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和枪决、成千上万的人被驱逐出境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报告说:“犯罪的行为泛滥成灾,表现为务人民委员部拟定清单,交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或务人民委员部‘特别会议’审理,而且‘惩罚’已事先确定。
这些呈送斯大林本人。
”报告举例说,在1937—1938年期间的383份中,有44000高级干部、高级军官和经济管理人员受到惩罚,其中39000人被枪决。
“在这些上有斯大林和政治局其他成员的亲笔批示。
在
383份中斯大林签字的有362份,莫洛托夫签字的有373份,伏罗希洛夫签字的有195份,卡冈诺维奇签
字的有191份,日丹诺夫签字的有177份。
还有米高扬、叶若夫和斯·柯秀尔的签字。
政治局委员们不仅同意提出的镇压建议,而且还批字鼓励务人民委员部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镇压,而在个别人的上面有批字‘杀—杀’。
”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中还写道:除了上述被镇压的370多万外,“还应当追加受害于集体化时期的340万人以及遭镇压的330万少数民族,这样就超过了1000万人”。
联档案公开时、《一杯
苦酒》出版时索翁还健在,不知他对这些数字有什么看法,是否相信这个非正常死亡的数字。
《共中央政治局大镇压事件复查委员会的简要报告》中提出:“伸正义问题现疫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社会舆论及无辜受害者的亲朋都在等待着为他们完全恢复名誉和
永久纪念他们。
”“纪念镇压牺牲者的一切费用当由国家支付,为此应责成联部长会议为这些工作筹出所需资金。
”用列宁称为“暴政”的沙皇和帝俄时代同“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的确犯了一些错误”的斯大林时代作一点比较是有意义的。
那么,沙皇和帝俄时代杀了多少人呢?看看索尔仁尼琴先生在《古拉格群岛》中引用的俄国刑法专家的统计:从1876年到1905年这30年,共处死了486人,就是说,全国一年处死
将近17人。
索翁写道:“在第一次革命及其遭到镇
压的几年,死刑的数字陡然上升,震惊了俄国人的想象力,使托尔斯泰为之泪下,使柯罗连科和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义愤填膺:从1905年到1908年共处死将近2200人(一个月45人!)。
”与前者相比,1930至1953年的斯大林治下的国家被处极刑的人数是沙皇
30年的1600多倍;与后者相比,斯大林每个月处决
的人数是帝俄最残忍的年代的60倍。
对这样人类历
史上极为罕见的暴政和罪行,《关于斯大林问题》是
这样说的:“他在党和党外的斗争中,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处理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
他领导的肃清反革命的工作,正确地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但是也错判了一些好人,在1937年和1938年,曾经造成过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他在党和国家组织中,没有充分地实行或者部分地违反了无产阶级的集中制。
他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关系方面,也犯过一些错误。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也出过一些错误的主意。
这些错误,给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些损失。
”“斯大林一生的功绩和错误,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斯大林的功绩同他的错误比较起来,是功大过小的。
他的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每一个正直的、尊重历史的共产党人,在总结斯大林的全部思想和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首先看到斯大林的主要方面。
因此,在正确地认识、批判和克服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必须保卫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方面,保卫他所捍卫过和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当时写作这些文章的人,审阅并让这些文章发表的人多半是看过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他们如何面对真实的历史?1989年5月16日对来华访问的戈尔
巴乔夫说:“从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六十
年代前半期,中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这包括中共当年对斯大林的看法吗?亲历过斯大林时代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她那本著名的《斯大林时代》中写道:“赫鲁晓夫揭露出来的在第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发生的千百件残酷的冤案和粗暴的镇压行为恰恰使那些最优秀的人最感不安?”她接着说:“我相信俄国人是不问这些问题的。
他们的建设噎远远超过了斯大林时代,那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他们知道人类一切进步都是要用极大的代价去换取的,不仅要有英雄们死于疆场,也要有人受冤屈而死去。
”年轻的时候读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斯大林时代》,相信一些人非正常死亡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的必然代价,也以此来理解“文化大革命”。
那时读《关于斯大林问题》,记得文中说:“列宁引用了俄国的一个寓言讽刺修正主义者说,‘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倍倍尔、卢森堡是‘伟大的共产党人’,虽然他们犯过错误,但他们始终是‘鹰’,而修正主义者,则是‘工人运动后院粪堆里’的一群‘鸡’。
”文中还说:“倍倍尔、卢森堡等人在历史
上所起的作用,远不能同斯大林相比。
斯大林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
大的领导人,对他的评价,应当更加慎重些。
”我们很多人也相信斯大林是飞得高的“鹰”,而赫鲁晓夫是“鸡”。
索尔仁尼琴在结束三大卷《古拉格群岛》时写道:“一个用钢箍紧紧箍在一起的巨大国家矗立在世界上噎半个世纪多了,有的只是钢箍,但是没有法律。
”说到联的镇压制度和“古拉格群岛”,索翁说:“它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这个国家制度离开它就不能存在。
消除了古拉格群岛,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历史是无情的,一切泯灭人性的社会制度都将被人民所推翻、被历史所抛弃,那个曾经如此强大的国家和那个国家无情的制度今天都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