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和中国外奶粉标准对比
为什么说澳洲的奶制品安全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

为什么说澳洲的奶制品安全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奶粉事件已经让人们对于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诸多的困扰和担忧,到底哪个国家的奶源地才是全世界最高的呢?目前大家的眼光都投向了国外的奶源地,澳洲的奶源地一直很安全,让不少妈妈们都很放心,可是为什么会说澳洲的奶制品安全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呢?1.澳大利亚有着全世界最高标准的奶业标准据墨尔本大学孟尼•艾尔博士介绍,在澳大利亚优质牛奶细菌总数应低于每毫升3万个,体细胞总数低于每毫升2.5万个,合格牛奶的细菌总数最高上限为每毫升5万个;而在美国、欧盟是10万;中国在2010年之前,牛奶的质量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2010年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细菌总数调到每毫升200万个。
细菌总数不超过每毫升200万个就是合格牛奶,低于每毫升50万个就是一级牛奶。
2.多方渠道合理监管由澳大利亚联邦和地方监督机构、农场主和澳大利亚奶制品组织合作推行的“全国奶制品安全规范准则”,对牛奶饮用前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
例如,在牛进入农场前,必须确保牛的健康、牧草和水源干净、喂养和灌溉系统安装完毕,并得到当地食物安全局颁发的运营资格证。
此外,监督机构还对喂养、挤奶、疾病处理等各个环节和技术都有详细的规定。
给牛使用的抗菌药都要经过药物局和食品安全局严格测试,安全性要达到“人可食用”的标准,并设有药物残留的最高限度,监管部门还会对牛奶定期抽样检查。
喂食药物后,在一定限期内生产的牛奶必须废弃,不能出售及饮用。
假如药物残留超过规定的限度,而又被出售,企业会被严惩。
特别是生长激素、转基因、荷尔蒙等能改变牛的自然生长规律的药物一律禁止使用。
衍生阅读:奶牛生存现状奶牛的产奶量在围栏大约40天-60天左右时达到顶峰,此后产量即开始逐渐下降。
奶牛的哺乳期一般可持续10至13个月。
在现代奶牛场,为了让奶牛的产奶期延续而不至中断,通常在奶牛产崽大约60天后,就会让其再次受孕产崽。
至于奶牛产下的幼崽,则常常在出生一两天后就被带离其母亲。
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对比

二、产品质量标准比照
营养素 美国
中国
蛋白质
1.8-4.5克/100kcal
2.37-3.13克/100kcal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铁
采用植物性脂肪全部取代动 采用部分植物性脂肪取代
物性脂肪
部分动物性脂肪
乳糖、蔗糖、谷物糖浆、麦
芽糊精、葡萄糖和低聚果糖 以及食用淀粉。
乳糖和低聚果糖
美国的配方中3个月以前的婴 儿不推荐强化铁
干法工艺
02
圣元、澳优 、欢恩宝
干湿混合工艺
03
贝因美、飞鹤、明一局部厂
从生产工艺上看,国内外生产婴儿奶粉的工艺根 本是一致的,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就湿法而言,国外生产企业规模较大,自动化水 平较高,产品质量较稳定,速溶效果较好,灌装产品 采用充氮包装,保质期较长。
而中国大中型生产配方奶粉企业,近几年自动化 水平、产品质量、产速溶效果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但小企业产品质量较差。
除非必需,蔗糖和果糖应避免以配料 /100千卡
成分添加到婴儿配方食品,
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应≥90%
灰分
无具体指标
4mg/Kg
乳基粉状产品
杂质度
无具体指标
12mg/Kg
粉状产品
三、奶粉生产原料比照
原料-是中外奶粉最大区别
国产配方奶粉所用的鲜牛奶是在中国地理环境下喂 养的奶牛所产的牛奶; 进口配方奶粉所用的根本上是:进口奶源;
以英博奶粉为例,采用国际领先的湿法工艺,配方中的营养素也是按照中国宝宝 所需而设计的。例如配方中含有α-乳清蛋白成分,它是配方奶粉接近母乳的重要 表现之一。
专家介绍,母乳的蛋白质主要分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中乳清蛋白含量为60%, 它不仅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的睡眠和情绪都有很大帮助。 相反,如果使用较大比例的酪蛋白,就会不符合母乳成分,从而加重中国宝宝的 身体负担,不利于宝宝的安康发育。
怎样区分进口奶粉

留意奶粉桶上的条形码吧,这个条形码的作用可是不小呢,如果是国产奶粉或是有二次分装的情况,条形码都应是69开头的,如果是国外进口的应该是其它数字,以下是各个国家条形码,条形码编制规范:No. 前缀码国家或地区1 00-13 美国,加拿大2 30-37 法国3 380 保加利亚4 383385 斯洛文尼亚5 385 克罗地亚6 387 波黑7 400-440 德国8 45-49 日本9 460-469 俄联邦10 471 台湾11 474 爱沙尼亚12 475 拉脱维亚13 476 阿塞拜疆14 477 立陶宛15 478 乌兹别克斯坦16 479 斯里兰卡17 480 菲律宾18 481 白俄罗斯19 482 乌克兰20 484 摩尔多瓦21 485 亚美尼亚22 486 格鲁吉亚23 487 哈萨克斯坦24 489 香港25 50 英国26 520 希腊27 528 黎巴嫩28 529 塞浦路斯29 531 马其顿30 535 马耳他31 539 爱尔兰32 54 比利时,卢森堡33 560 葡萄牙No. 前缀码国家或地区34 569 冰岛35 57 丹麦36 590 波兰37 594 罗马尼亚38 599 匈牙利39 600-601 南非40 609 毛里求斯41 611 摩洛哥42 613 阿尔及利亚43 616 肯尼亚44 619 突尼斯45 621 叙利亚46 622 埃及47 625 约旦48 626 伊朗49 628 沙特阿拉伯50 64 芬兰51 690-695 中国52 70 挪威53 729 以色列54 73 瑞典55 740 危地马拉56 741 萨尔瓦多57 742 洪都拉斯58 743 尼加拉瓜59 744 哥斯达黎加60 745 巴拿马61 746 多米尼加62 750 墨西哥63 759 委瑞内拉64 76 瑞士65 770 哥伦比亚66 773 乌拉圭No. 前缀码国家或地区67 775 秘鲁68 777 玻利维亚69 779 阿根廷70 780 智利71 784 巴拉圭72 786 厄瓜多尔73 789 巴西74 80-83 意大利75 84 西班牙76 850 古巴77 858 斯洛伐克78 859 捷克79 860 南斯拉夫80 867 北韩81 869 土尔其82 87 荷兰83 880 韩国84 885 泰国85 888 新加坡86 890 印度87 893 越南88 899 印度尼西亚89 90-91 奥地利90 93 澳大利亚91 94 新西兰92 955 马来西亚93 958 澳门今天主要来讲讲如何区别真版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对比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对比奶粉,作为婴儿和小孩的重要营养来源,一直备受家长们的关注。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比国内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以了解各自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1.1 国内奶粉的监管机构和标准国内奶粉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
CFDA对于奶粉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实施了一系列的监管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签使用管理办法》。
1.2 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内容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营养成分标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配比要求。
1.2.2 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奶粉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2.3 微生物指标:要求奶粉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2.4 防腐剂和添加剂:对于添加的防腐剂和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1.2.5 检测方法和抽检: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奶粉的检测方法和抽检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2.1 国外奶粉的监管机构和标准国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奶粉监管机构和标准存在差异。
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例,其监管机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
FSANZ负责监管该地区的奶粉生产和质量控制。
2.2 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内容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2.1 营养成分标准:国外奶粉的营养成分标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配比要求。
与国内标准相比,国外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2.2.2 残留物标准:国外奶粉对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残留物的标准相对较为严格,要求奶粉中的残留物含量远低于国内标准。
2.2.3 防腐剂和添加剂:国外奶粉对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澳版奶粉标准

澳版奶粉标准
澳版奶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含量:澳版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牛奶蛋白和部分水解牛乳蛋白以及其他形式的蛋白质。
具体含量要求可能会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脂肪含量:澳版奶粉标准的上限通常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以保障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同时,较大婴幼儿阶段的欧盟标准要求下限高于我国国标,以确保婴幼儿的健康。
3. 碳水化合物含量:澳版奶粉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即国标与CAC、欧盟
的相关标准。
澳版奶粉标准中未具体说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是通过蛋白质、脂肪和热量间接控制。
4. 菌落总数:澳版奶粉标准要求菌落总数必须小于每毫升10万,这是为了确保奶粉的卫生和安全。
相比之下,美国的标准是每毫升30万以下,而中
国的标准则是每毫升200万以下。
5. 其他成分: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澳版奶粉标准还规定了其他成分的含量,如矿物质、维生素、核苷酸等。
此外,澳版奶粉标准还要求不得含有麸质、菊粉型果聚糖和低聚半乳糖等成分。
总之,澳版奶粉标准是为了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在选择奶粉时,建议遵循澳版奶粉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以确保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安全的食物。
如何鉴别澳洲原装进口奶粉

如何鉴别澳洲原装进口奶粉一、澳洲原装进口奶粉的辨别方法:1、要看生产商。
首先,奶粉外包装上要有明确产地及当地生产商的标志,也要印有出口商名称和位置。
原装进口的奶粉要标有原产国以及国内的经销商,进口分装的奶粉一般标有生产商名称和位置。
2、要有正式中文标签。
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正式中文标签,并用中文标识将规定营养成分一一罗列出来,“原装进口的奶粉包装上必须有中文标签才会允许上架销售的,相反那些纯外文标签的奶粉出处反而无法确定,所以不要盲目追捧纯外文的奶粉。
”3、光看条形码不可靠。
如果是国产或者是进口分装的奶粉的话,条形码的开头数字是69。
澳大利亚的条码是63。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合理,条形码标注的可能是产品的注册地,而不一定是生产地。
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可靠。
4、看QS 标志和CIQ 标志标志。
在一些正规的超市,可以根据是否有QS 标志来判断是原装进口还是进口分装的奶粉,“国产的和进口分装的产品都是在国内生产,因此都带有QS 标志,但是原装进口的奶粉绝对没有QS 标志。
” 另外,有网友称:“纯原装进口奶粉不在国内进行任何加工,因此要执行出入境检疫标准,外包装加注激光防伪“CIQ”标志(即“中国检验检疫”的英文缩写)。
”不过,据从检疫部门了解的消息,进口的奶粉都要进行检验检疫,但并不是所有的奶粉外包装都会加注“CIQ ”激光防伪标志并不是所有的奶粉外包装都会加注“ 激光防伪标志。
二、优质原装进口奶粉的辨别方法很多妈妈买奶粉都看配方,很多奶粉也都在吵配方,添加了这个添加了那个,其实,大家都被广告误导了,奶粉最重要的是牛奶本身。
奶粉中大约95%的营养成分来自牛奶本身而不是配方。
如何看牛奶本身的质量呢?看牛奶本身的质量主要是看奶牛饲养过程中的条件,比如奶牛本身的身体健康程度,奶牛吃的食物,奶牛住的环境以及在生产奶粉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有无危害。
从这方面看,澳洲奶粉的质量是更有保证的,因为澳洲奶牛吃的食物都不含化肥、农药、转基因,澳洲奶牛又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放牧时间长,喂养过程不使用激素、抗生素。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奶粉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产品,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进行探讨。
一、生产工艺差异国内奶粉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通常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细菌菌种培养、发酵、浓缩、干燥等步骤进行加工制作。
而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则更加复杂,采用优质的生鲜牛奶作为原料,并引入先进的乳蛋白分离、浓缩、干燥等技术,以确保奶粉质量和口感的稳定性。
二、原料选择差异国内奶粉通常采用常规奶源,如牛奶等。
国外奶粉则更注重原料的选择,一般采用高品质的优质生鲜牛奶作为主要原料,以确保奶粉的品质。
此外,国外奶粉还有可能加入其他辅助原料,如植物油、乳蛋白等,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
三、生产设备差异国内奶粉的生产设备一般相对简单,多采用传统的生产线和设备进行生产。
国外奶粉则侧重于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质检标准差异国内奶粉的质检标准相对国外奶粉来说相对宽松,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
国外奶粉则严格遵循相关质量标准,如欧盟、FDA等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五、加工技术差异国内奶粉的加工技术相对简单,常见的加工技术有喷雾干燥法、滚筒干燥法等。
国外奶粉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采用一些新兴的加工技术,如过滤浓缩法、喷冻法等,以提高奶粉质量和营养价值。
六、品质差异由于生产加工技术的差异,国内奶粉在品质方面与国外奶粉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奶粉更注重产品口感的细腻和自然,而国内奶粉在口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粗糙感。
此外,国内奶粉的营养成分可能相对简单,而国外奶粉在添加营养物质和调整配方方面较为灵活。
综上所述,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奶粉在质量标准、原料选择、生产设备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更加注重科学、精细、先进。
然而,国内奶粉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良,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各国品牌奶粉与中国欧洲标准比较

60.05mg 75ug
0.05mg 0.05mg 100ug 0.12mg 0.12mg 110ug 0.43mg 0.04mg 0.21ug 0.34mg 13ug 9.2mg 1.4ug 0.53mg 57mg 32mg 5.1mg 17mg 42mg 68mg 0.008mg 1.7ug 0.04mg 0.52mg 12ug 12mg 3.9mg 1.6mg 5.3mg 0.01g 0.011g 0.43mg 0.04mg 0.18ug 0.34mg 13ug 9.2mg 1.4ug 0.53mg 57mg 32mg 5.1mg 17mg 42mg 68mg 0.008mg 1.5ug 0.04mg 0.52mg 12ug 12mg 3.8mg 1.6mg 5.3mg 500ug 55ug 0.18ug 350ug 11ug 9mg 2ug 0.8mg 45mg 25.7mg 5mg 16mg 43mg 67mg 5ug 2ug 46ug 0.6mg 15ug 10mg 4.5mg 1mg 4.7mg 7.1mg 12mg
荷兰 Friso Nutrilon 荷兰 荷兰 标准 标准 66kcal 66kcal 1.3g 1.3g 3.5g 3.4g 530mg 447mg 66mg 83mg 7.2g 7.4g 50ug 54ug 1.2ug 1.2ug 0.92mg 1.1mg 3ug 4.4ug 52ug 91ug 50mg 116ug
5.4mg
<0.003mg <5ug 无具体指标 无具体指标
0.004mg 4.4ug
<3ug
Beba 瑞士 标准 67kcal 1.2g 3.4g 0.6g 8g 78.4ug 0.94ug 1.1mg 5.5u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和澳洲奶粉及婴幼儿乳粉的要求指标项目对比
1 乳粉对比
1.1 理化指标
表1 中国和澳洲乳粉标准理化限量对比
量;澳洲乳粉引用标准:Australian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Standars 2.5.7 Dried Milks, Evaporated Milks and Condensed Milks,Standars 1.4.1 Contaminats
and Natural Toxicants;表中“/”表示引用的产品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1.2 微生物指标
表2 国内乳粉微生物限量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Standars 2.5.7 Dried Milks, Evaporated Milks and Condensed Milks
表3 澳洲乳粉微生物限量
表示引用的澳洲产品标准或微生物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2 婴幼儿配方食品对比(乳基)
2.1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理化指标对比
表4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理化限量对比
注:中国引用标准GB 10765-2010 婴幼儿配方食品;澳洲引用标准Standars 1.6.1 Infant Formula Products
表5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矿物质限量对比
物限量;澳洲引用标准Standars 1.6.1 Infant Formula Products,Standars 1.4.1 Contaminats and Natural Toxicants;表中“/”表示引用的澳洲产品标准或微生物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2.2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微生物指标对比
表6 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微生物限量
表7 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微生物限量
3 小结
3.1 中国乳粉产品标准中对各项指标的限量交待较详细,澳洲乳粉产品标准中仅仅只对脂肪和水分有确切的限量要求。
对常规指标如脂肪以及水分的限量标准一样。
另外还查阅了中国及澳大利亚食品中污染
物的限量标准,两国对比设定的检测项不相同。
总体来说中国设定的污染物指标较多,澳洲较少,具体可看表1。
中国乳粉的产品标准中分别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做出了要求。
澳洲乳粉的产品标准并无设定微生物限量项目,查阅澳大利亚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仅对沙门氏菌做出要求,限量标准一样。
3.2 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和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食品对各种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两者的差异可以从表4~7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两个国家都设定的常规检测项目限量标准相差无几。
其中有一些差异,分别是对于维生素指标,中国一般都设有上限,而澳大利亚的产品标准中并不设定上限。
两者对婴幼儿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都没有做相应的规定。
查阅两国食品污染物限量的标准,对乳及乳制品这一产品类别设定的检测项目都是较少的,中国对铅、锡、亚硝酸盐、硝酸盐、灰分、水分、杂质度和黄曲霉素毒素M1做出了限量规定,澳大利亚对铝、聚乙烯、多氯联苯和丙烯腈做出了限量规定。
微生物指标中两者都对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以及沙门氏菌做出了限量规定,这三个指标的限量标准一样。
另外中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阪崎肠杆菌做出了限量规定,澳大利亚没有,而澳大利亚对蜡样芽孢杆菌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做出了规定,中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