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经络口诀-十二经络图
十二经络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十二经络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二经络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在学习中医学习过程中,十二经络及其相关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教大家口诀记忆十二经络

教大家口诀记忆十二经络
教大家口诀记忆十二经络
这是我在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拿出来分享,通过这两句可知什么时候流注什么经络,可分表里,分脏腑,呵呵,就两句,六条经络一句,每条经络2小时,计十二小时:
肺大
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
胆肝详。
(相信每个字代表什么经络大家都很清楚了)
多念几遍就熟悉了,反复快速读个几十上百遍就应该会背了!
算时间:我的方法是2n+1,n指句子中的第n条经络,如肺经和膀胱经是2*1+1=3点和2*7+1=15(下午2*1+1=3点,两句一句六个,可独立算)点开始的两个小时内,以此类推
句子中相邻的两个,一阴一阳(阴-阳-阳-阴),一表一里(表里里表),一脏一腑(脏腑腑脏),便可以分清楚了。
最全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

十四经腧穴分寸歌十四经腧穴分寸歌(1)肺经(LU)【歌诀】【歌诀】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白话解】【白话解】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LU”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本经共本经共11个经穴,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距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
而云门恰在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寸。
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
天府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腋前纹头下3寸处,侠白位于4寸处。
寸处。
尺泽穴位于肘横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中,孔最穴在尺泽、太渊连线,腕横纹上7寸。
寸。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易取法两手交叉食指尽头处即是列缺。
经渠位于桡动脉桡侧,腕横纹上l 寸处,太渊位于桡动脉桡侧当腕横纹桡侧端的凹陷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0.1寸即如一韭叶宽的地方。
叶宽的地方。
(2)大肠经(LI)大肠经手二十L I ,起于商阳迎香停,头面口鼻喉眼齿,胃肠神热与表皮, 商阳食指外侧钉,二间握拳节前定,三间握拳节后铭,合谷虎口岐骨进,阳溪腕上陷两筋,腕上三寸是偏历,温溜腕上五寸郗,池下四寸下廉气,池下三寸上廉臂,三里池下二寸请,曲池泽髁中央进,肘髎肱旁池寸离,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上方三角肌,肩髃肩峰举臂进,巨骨肩尖骨陷里,天鼎扶下一寸擒,扶突肌中喉结滨,禾髎孔外水沟平,迎香鼻唇沟外灵。
全身经络口诀十二经络图讲义

六、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七、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养生建议: 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13点到15点) 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 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 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到23点) 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 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 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 即在亥时睡觉。
十四、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 疲倦易得慢性病。
经络介绍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 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八、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九、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 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十二经络循行顺序是中医经络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对于了解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口诀的方式来介绍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
口诀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阳,足太阳。
手少阳,足少阳,手厥阴,足厥阴。
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
解析1.手阳明:起点于手指的最短指端,沿手臂内侧上行至前额发际,然后沿面颊下行至鼻旁,最后至内眼角。
2.足阳明:起点于足大趾的最短趾端,沿脚背上行至膝盖前部内侧,然后向下沿大腿前部外侧过膝关节,最后至鼻翼两旁。
3.手太阳:起点于无名指的最短指端,沿手臂后侧上行至头部后部发际,然后沿头皮前缘下行至太阳穴,最后至外眼角。
4.足太阳:起点于小趾的最短趾端,沿足背向上后内侧至头部后部颈项交界处,然后沿头皮前缘下行至太阳穴,最后至内眼角。
5.手少阳:起点于食指的泄泻穴,沿手臂外侧上行至头顶旁,然后经过耳前及耳后走向项后,最后至外眼角。
6.足少阳:起点于足小趾外侧(临泣泪溪穴),沿足外侧上行至头部顶部,然后沿头皮后侧下行至耳后,最后至内眼角。
7.手厥阴:起点于中指的少冲穴,沿手臂内侧上行经肘窝,然后向上通过腋窝,最后至前胸交界处。
8.足厥阴:起点于足大趾次趾与足趾根部交界处,沿脚背内侧上行经踝窝至小腿内侧,然后经过内踝向上通过腘窝,最后至腹股沟。
9.手少阴:起点于小指的心俞穴,沿手臂内侧上行至心口,然后通过腋窝后至乳房内下方。
10.足少阴:起点于足小趾内侧(悬钟穴),沿足内侧上行至下腹,然后向上穿过腹股沟,最后至胸前中线上方。
11.手太阴:起点于大指的商阳穴,沿手臂内侧上行通过腋窝,然后经过肩井穴向下至前胸。
12.足太阴:起点于足大趾(太白穴),沿脚内侧上行经脚踝至小腿内侧,然后向上穿过膝关节,最后至胸前中线下方。
总结通过口诀的方式介绍了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每一经络都有其起点和终点,并且沿途会经过一些特定的穴位。
了解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注意:请观看十二经脉走向动图(留意图中的红色或者蓝色的虚线走向)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6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少阳胆经穴位分寸歌〔44穴〕瞳子目外五分连,耳柱前下听会安。
上关穴在颧弓上,额角后上颔厌探。
悬颅厌下六分处,悬厘颅后五分观。
曲鬓角孙前一寸,入发寸半率谷传。
天冲率后三分许,冲斜下寸浮白悬。
窍阴浮白下约寸,窍下七分完骨言。
本神神庭旁三寸,阳白眉中上寸间。
临泣阳白直上取,入发五分穴在焉。
目窗正营承灵穴,距前均作寸五观。
脑空灵后四寸五,风池横寸风府边。
肩井胛锁两骨际,腋下三寸渊腋参。
辄筋渊腋前一寸,日月九肋软骨端。
再下五分方是穴,侧卧取之两侧然。
京门十二肋前下,带脉脐旁七五探。
带下三寸五枢穴,维道枢下五分间。
居髎维斜下三寸,环跳股骨上陷悬。
风市垂手中指尽,中渎膝纹五寸观。
阳关阳陵上三寸,腓骨前下阳陵泉。
阳交踝后上七寸,外丘阳交五分前。
光明踝直上五寸,踝上四寸阳辅参。
悬钟踝上三寸取,丘墟外踝之下前。
临泣距侠一寸半,五会距临五分端。
侠溪四五足趾陷,窍阴四趾外侧边。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
”“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足厥阴肝经穴位分寸歌〔14穴〕大敦拇趾外侧端,拇次趾缝是行间。
太冲本节上二寸,中封内踝一寸前。
蠡沟内踝上五寸,蠡上二寸中都宣。
膝关曲泉下二寸,膝国纹上寻曲泉。
阴包膝上四寸现,五里气冲穴下三。
阴廉五里上一寸,曲旁二五急脉观。
章门肘尖贴胁尽,期门约当九肋端。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GIF图

一、LU(Lung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胃上口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大拇指桡侧之少商穴。
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相接。
二、HT(Heart)手少阴心经左右各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经气于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三、PC(Pericardium)手厥阴心包经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左右各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臂内侧中线,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过腕部,进入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中冲穴;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会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四、LI(Large Intestine)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各20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督脉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酉时(17点至19点) 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养生之道:
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 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 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实症: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 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八、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九、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 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十、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戌时(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 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 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养生建议: 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 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未时(13点到15点) 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 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 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养生建议: 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 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 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 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十四、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 疲倦易得慢性病。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 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 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亥时(21点到23点) 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 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 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 即在亥时睡觉。
养生建议: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 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五、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 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 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六、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 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七、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一、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二、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三、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十一、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 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 心事过多压力重。
十二、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 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十三、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 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饮食建议:
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实症:
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辰时(7点到9点) 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 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 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 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饮食建议:
在家做饭多选择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 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午时(11点至13点) 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养生建议: 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实症: 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 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 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 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 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
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 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 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 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