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8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8张)

• 1.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两侧 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 • 提示:秦岭—淮河以北:耕地类型为旱地耕 作,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农 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是水田耕作,熟制为一年两熟至 三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 2.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是什么? • 提示:地形:南方以低山、丘陵为主,北 方以平原为主;气候:南方为热带、亚热 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六讲 中国的农业
• 一、农业的地区分布 林业 • 1.农业概念: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 种植业 ________、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 业指________。 • 2.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在 种植业 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 (1)东部:________、林业、渔业。 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 • (2)西部:这里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 主;有四大牧场:__________、内蒙古牧 区、__________、西藏牧区。
• 三、农业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 1.农业发展的条件 水源 气候 • (1)自然条件:______、地形、土壤、 市场 ______、生物等。 人口增加 • (2)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交通、科技、 劳动力等。 农业结构 • 2.面临的挑战:__________、耕地不断减 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 安全 生态 题。 • 3.对策:调整__________,发展多种经营;
• • • •
4.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 (1)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我国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省区— 人工 —我国主要的_______林区。
• 5.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南稻北麦 • (1)小麦、水稻的分布呈现“__________”格 长江流域 局。 山东 • (2)油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花生主要 南甘北甜 分布在________、河南。 长江流域 新疆南部 • (3)糖料作物则呈明显的“__________”分布 特点。 • (4)棉花生产:形成__________、黄河流域、 __________三大棉区。

【公开课课件】最新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公开课课件】最新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农业
黄淮平原
夏秋季降水少,利于收割;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水 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植历 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 阔
播种期春旱, 水源不足; 中、低产田 多,旱涝、 风沙和盐碱
长江 流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 沿江、滨
海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 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 通便利
秋季多雨, 不利于收摘
花生(沙质土壤,排 水性好) ——黄淮花生区(鲁、 豫、冀、辽等)

市 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场 ,推动农业发展、促进
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 尚有不足之处
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农业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受经济条件限制、 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低
【例】根据下列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所示地形区名称。 (2)简述B地发展耕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②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141”绿色工程
1个基地: 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4个体系: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
④平原绿化工程:
1个工程:治沙工程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③经济林木
葡、、(苹暖半岛北疆柑于南茶油毛樟南山香龙椰南,、、天(西岛萄杏栗黄温、、亚叶桐方蕉眼部福广云双岛岛等竹果桔丘树区子云然)、、、河带河陕热、各、、沿建西南版、、省((陵()(南橡梨柿核流,南西带油漆省荔菠海、、南纳雷辽区杉主主主热))胶、、桃域山、、,茶树丘枝萝各广海部、州东)树产要产带桃枣东河新东、、陵、省东南的海半于产于半、,)
中国地理 之
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3、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4、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

(完整版)区域地理中国农业公开课

(完整版)区域地理中国农业公开课

江淮地区(冬小麦)、太湖平原(水稻)、
鄱阳湖平原(水稻)、
江汉平原(冬小麦、水稻)
洞庭湖平原(水稻)、珠江三角洲(水稻)
成都平原(水稻)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
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南疆(长绒棉)
两个都是的:江淮地区、江汉平原
小组讨论3
棉花喜温、好光,适宜在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生长期高温多雨,收摘期降水较少的地区。
三北防护 林分界线
③西南林区: 垂直分异显著.
①东北林区: 小兴安岭红松和 大兴安岭落叶松
②东南林区: 人工林区. 樟树.马尾松. 毛竹.茶叶树. 油茶树
茶树:喜温好湿, 喜酸耐阴。我国 是茶的故乡。
4、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防止水土流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青藏高原区: 青稞、豌豆 西北区: 长绒棉.甜菜.小麦
(八)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 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 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 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 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 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 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 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 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我国的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三)农业生产特色
思考: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4.1中国的农业-课件(47张PPT)

4.1中国的农业-课件(47张PPT)

3. 读图,我国农业各部门中,产值比例最大的是( )
A. 种植业 B. 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4.把以下食品与相关的农业类型连线:
谷物、蔬菜
畜牧业
肉、蛋、奶
种植业
鱼、虾
林业
水果
渔业
牧业35%
渔业11%
4% 林业
种植业50%
学习目标
农业(第二课时)
1.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 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 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使许多 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 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空间大 大拓展。
课堂活动
2.讨论: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
“一骑红尘妃 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的 时代已尘封于 历史的记忆中!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
➢ 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 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
农业就是种 植农作物吗?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自动收割机在收割水稻
温室大棚里的草莓
农田滴灌设施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 不到4500千克/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 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 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6讲中国的农业课件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6讲中国的农业课件

要点突破
农业的地区分布
• 1.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 (1)东部与西部的差异 差异 主要部 主要分布区 门 地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 种植业 地区 东部 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 林业 地区 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 渔业 区
•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耕作制度 粮食 作物
经济作物 油 料 糖料 作 作物 物
华北平原:两 北方地 年三熟 区 东北平原:一 年一熟 南北
小麦、 玉米
花 生
甜菜
• (3)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①东部 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 ②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 响;③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④西北内陆干旱少雨, 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⑤青藏高 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如下图 所示:
秦岭—淮河以 • 3.秦岭 — 淮河南北的农业生产差异 秦岭—旱地 淮河以北 项目 南 耕地类 水稻 ________ 水田 型 花生 主要 甘蔗 ________ 小麦 粮食作 一年一熟 物 经济作 棉花、________、 棉花、油菜、 ______ 物 甜菜 东北:________
东北林区 ——我国 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我国第二大天 4.三大林区 然林区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 山区——我国主要的人工林区
• 二、发展农业原则——因地制宜
自然环境 • 1.原因:各地 __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 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根 据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布局某种农作物和 农业生产部门。 • 2.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保持水土 • (1)宜林则林:山区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发展林业可以__________。 • (2)宜粮则粮: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 源丰富,利于耕作。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课件(共20张PPT)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课件(共20张PPT)

出口商 品基地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地带
以进入国际市 场为目标
种植花卉、蔬菜、 水果,发展塘鱼 禽畜生产。
二、 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 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 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 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 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 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 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 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 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三、 水产业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 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 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 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长江下游沿江Biblioteka 海平原③黄淮平原④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南疆
附近重要纺织工业 基地
武汉 上海无锡 青岛 北京、天津石家庄、 邯郸、郑州 乌鲁木齐
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
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山东产量最多
料 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

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

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公开课)

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公开课)

油菜铣
油菜:主谰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窑
油菜种植 丢
油菜种植地吸引 众多游霍客
中国油油菜分布什
技术改革扩大农作 物的霉区域范围
黑龙江闲
辽宁酥
南迁北移呕
黄淮海平原惕
长江流域噶
油菜分布范围 拢
华南地区谅
甘蔗升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蛆,生长期长。
四川盆地种植甘陛蔗的原累因:妹冬季北部有秦岭 阻挡,蜕气候温暖;夏季受盆地粉地形的影 响,热空气不侠易扩散,气温高,热量丰富
湿地山区地)、的丘陵杉肝 仟
笆 (地形)上。
我国冉有三大林区,分别是_刁__________食
__东__北__林__区__,炊西__南__林__区__,__脯__东。南林区
2.三大林区和主要树悦种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朝天 然林区.主要树种有昂红 松和兴安落叶松
西南林区:垂直分 异显歧著.
东南林区: 人工林区.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鱼塘—台田模式
坝子农业原
灌溉农业钵
绿洲农业东
河谷农业 赦
(二)林业逾
森林是重要的炬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尖类提供木材、 多种原材侩料、食品、饲料,具有膛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贴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特益:水、气、净、美、物、 沙、尘。
1.林业的分布侮
林地主要分布在湿涯润、半湿蜗润区洋彦 (訝干
蔚湿
润、半湿润的东部季九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
3.中国主要农作物及勋其分
小麦漏 水稻遁

粮食作物彤
玉米瑰
棉花硷 纤维作物宫
大豆滁
花生曹 油菜盖
油料作物 省
经济作物 饱
甘蔗狄 甜菜用
糖料作物 泳
主要农 作物命
小麦备

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公开课)

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公开课)
整理ppt
1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
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整理ppt
副业
2
回顾:农业区位选择
气候



因 素
业 生 产



自然因素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整劳理p力pt
光、热、水
灾害性天气 因地制宜
对自然条件 的改造
江汉平原
整理ppt
17
大豆
整理ppt
18
东北平原 内蒙古东部
整理ppt
19
花生
整理ppt
20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 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
整理ppt
21
油菜
整理ppt
22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整理ppt
23
油菜种植
整理ppt
24
油菜种植地吸引 众多游客
整理ppt
25
中国油油菜分布
技术改革扩大农作 物的区域范围
黑龙江 辽宁
南迁北移
黄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整理ppt
26
甘蔗
整理ppt
27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四川盆地种植甘蔗的原因:冬季北部有秦岭阻挡, 气候温暖;夏季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热空气 不易扩散,气温高,热量丰富
整理ppt
28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鱼塘—台田模式
整理ppt
34
坝子农业
整理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蓝色农业
由于陆地资源的日渐缺乏,人类目光开始转向海洋,开始向 这个蓝色聚宝盆索取资源。人们通常将这类农业称之为蓝色 农业,即指海水农业。
5、绿色农业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
6.数字农业
7、基因农业
基因农业就是指人类利用DNA重组技术、克 隆技术等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安全的食物 。
改造措施
植树造林、 节水农业
有利条件:
光、热、水资源丰富,配 合较好;劳动力充足,市
场广阔,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 伏旱,人均耕地少
改造措施 发展水利
• 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
8、网上农业
含义: 网上农业指人们利用电脑网络开展农业信息技术 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的方式。 涉及内容: 如气候、土壤、水与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 资料供求信息 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
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信息。
9、沙漠农业
• 以色列为典型代表,依靠 现代化的沙漠农业创造了 人均生产总值1.7万美元的 奇迹。
关节炎。 太空农业在21世纪将形成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
• ——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 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结论1:地形类型多样,西部多高原山地, 东部多平原,丘陵。
结论2:南北跨纬度大,热 量差异明显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地广人稀、机械 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经济林木
天然橡胶
(云南南部的 西双版纳、海 南岛、雷州半 岛)
3.经济林木
我国是茶叶原产地 茶叶生长环境:①气候温和湿润,多云雾,光照强;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 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
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 省产量最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 广东、湖北等省。
1.林业的分布
湿润、半湿润区
林地山主地要分、布丘在陵
(干湿地区)

(地形)上。我国有三大林区,
分别东是北_林__区__,__西__南___林__区__,__东__南__林__区_________。
2.三大林区和主要树种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天然 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和 兴安落叶松
西南林区:垂直分 异显著.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面积广阔; 自然 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 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
2、分布
我国的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湿润、半湿润 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3.中国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小麦
水稻
粮食作物
玉米
棉花
纤维作物
大豆
花生 油菜
油料作物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
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
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
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
六大方面: • 农业机械化 • 生产技术科学化 • 农业产业化 • 农业信息化 • 提高劳动者素质 • 农业发展可持续化
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
1、生态农业
2、都市农业
3、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是高科技生 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业"和"酶工程"。由于它是在高度洁 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在无菌工 厂中工作,俗称白色农业。
(三)畜牧业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
区畜牧业两类。 牧区畜牧业四大牧区:
1.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多)(三河马、三河牛)
2.青海牧区
3.西藏牧区 (牦牛) 4.新疆牧区 (细毛羊)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 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
内蒙古三河马
内蒙古三河牛
牦牛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主要产于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牦牛全身都是宝。 藏族人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 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 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 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新疆伊犁的细毛羊
A 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 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 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 增加;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B 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 人工草场。
(作制度:
⑴概念: 一个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5.农业特色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雅 鲁藏布谷地.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
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回顾:农业区位选择
气候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业 生 产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水源

市场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科技
政策
劳力
光、热、水
灾害性天气 因地制宜
对自然条件 的改造
社会经济条 件的变化起 决定性作用
一、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一)我国的种植业 1、影响条件
经济作物
甘蔗 甜菜
糖料作物
主要农 作物
小麦
东北:春小麦——春播秋收 华北:冬小麦——秋播夏收
春小麦 冬小麦
水稻
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玉米
玉米优势产区
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华北平原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东部季风区特色农业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农业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鱼塘—台田模式
坝子农业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二)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 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水、气、净、美、物、沙、 尘。
农业产品出口与外向型农业 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
洲等地,盛产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 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 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花卉出口基地
新型农业
旅游农业 ——又称观光农业
新型农业
精准农业
——即利用卫星、 遥感、计算机和自 动遥控等高新技术 参与农业生产,利 用这些高科技进行 精确的土壤调查、 合理施肥、作物估 产、农业生态环境 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做到精确的数字化 作业,以提高产量, 降低能耗
东南林区: 人工林区.
主要树种 有樟树.马 尾松.毛竹. 茶叶树.油 茶树
3.经济林木
苹果(主产于 暖温带,山东 半岛、辽东半 岛、河南、河 北、陕西、新 疆等省区)
3.经济林木
柑桔(主要产 于亚热带,东 南丘陵)
3.经济林木
茶叶、毛竹、 樟树(主产于 南方各省丘陵 山区)
3.经济林木
香蕉、荔枝、 龙眼、菠萝、 椰子(热带, 南部沿海各省 ,福建、广东 、广西、海南 、云南)
冀中南、鲁西 北、豫北平原
南疆地区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大豆
东北平原 内蒙古东部
花生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 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
油菜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油菜种植
油菜种植地吸引 众多游客
中国油油菜分布
技术改革扩大农作 物的区域范围
黑龙江 辽宁
南迁北移
黄淮海平原
珠江三角洲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主要粮食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
水稻、冬小麦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水稻
棉花
生长条件: 1、夏季高温、光照强、降水丰沛 2、生长的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成熟和采摘 3、土壤呈沙性
的3/4在东南部。 ②人口: 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 广阔。 ④技术: 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舟山渔场为什么会成 为我国最大渔场?
①大陆架,光照充足; ②河流入海口,营养盐丰富 ③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新型农业
外向型农业
——是指以出口创汇为 主体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 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这就 要求具有与国际农产品市场 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基地、 技术支持、运作机制和服务 体系。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不 合理
2.人口增加、耕地 减少、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环境 污染等问题。
2.发展策略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科技兴农,走农业产业化道 路。
3.发展前景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